肝氣犯脾

肝氣犯脾

簡介


● 英文名稱:Liver Qi Invading The Spleen
● 又稱:木旺乘土、肝乘脾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病機

古籍摘選


● 傷寒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名詞解釋


● 肝氣鬱滯,橫逆犯脾,導致脾之運化失職的病理變化。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肝氣犯脾,是由於肝氣鬱結或肝氣上逆,影響脾的運化功能,而出現情志不遂、胸脅苦滿、脘腹脹痛、泛酸、泄瀉、腸鳴、矢氣等表現,又稱為“木旺乘土”“肝乘脾”。

病機析要

● 生理功能:肝主疏泄,肝氣暢達氣機,可以促進和協調脾胃之氣的升降運動,為脾胃正常受納、運化創造條件,促進飲食物的消化、水谷精微的吸收和糟粕的排泄。
● 病理變化:若肝疏泄功能失常,影響脾氣升清,致脾失健運、清氣下陷,則為肝氣犯脾。
● 五行理論:五行相生相剋,肝屬木,脾屬土。正常生理情況下,木克土,土為木之所勝,機體協調平衡。若木氣過亢,對土克制太過,可致土不足,稱為“木旺乘土”。

證候表現

● 肝氣犯脾,多因情志不遂,郁怒傷肝,肝氣失於條達,橫逆乘克脾土。
● 肝鬱見症:肝失疏泄,經氣鬱滯,氣機不利,則胸脅脹滿、竄痛;太息則氣鬱暫時得達,脹悶得舒,故喜太息;肝氣鬱結不暢,則精神抑鬱,條達失職,則急躁易怒。
● 脾虛見症:脾氣虛弱,不能運化水谷,則腹脹食少;氣滯濕阻,則便溏不爽,腸鳴矢氣;肝氣犯脾,氣機郁滯,運化失常,故腹痛則瀉;便后氣機得暢,則瀉后腹痛暫得緩解。

常見病症

● 肝氣犯脾,常可致腹痛、痛泄、胃痛、脅痛、納獃等病症。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5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 [4] 李經緯。中醫大辭典.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