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麥鎮

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下轄鎮

連麥鎮地處懷集縣西北部,東與洽水鎮汶朗鎮相鄰,南與懷城街道相連,西與冷坑鎮相接,北與中洲鎮接壤,距懷集縣城20千米。下轄14個村民委員會、247個村民小組和1個圩鎮居民委員會、1個居民小組。

全鎮總面積121平方千米,有山地7666公頃,耕地1380公頃(其中水田1067公頃,旱地313公頃)。2016年,全鎮總人口4.56萬人,下轄14個村民委員會、1個圩鎮居民委員會,15所中小學校。鎮內以竹木、礦藏、水力資源為主,全鎮有待開發的山坡地400公頃,山塘水庫66.6公頃,水力資源3000千瓦,地下蘊藏著豐富的金、銀、鉛、鋅等礦種。盛產松脂、木薯、番薯、籬竹、鮮筍等物產,並有豆豉、酒餅等優質傳統加工品。

2021年,懷集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連麥鎮人口為29451人。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連麥鎮位於北緯24°03",東經112°09",地處懷集縣西北部,東與汶朗鎮相鄰,南與懷城鎮相連,北與中洲鎮相接,距懷集縣城20千米。
連麥鎮轄區總面積120.55平方千米,其中山地面積11.5萬畝,耕地面積2.07萬畝;總人口42950人,其中常住人口35118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7‰。

氣候特徵

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受到季候風影響,太陽輻射強,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氣候溫暖,冬短夏長,無霜期長。風向季節轉換明顯,夏季盛行偏東南風,冬季盛行偏北風。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水力資源3000千瓦。

植被

盛產松脂、木薯、番薯、籬竹、鮮筍等物產。

礦產資源

地下蘊藏著豐富的金、銀、鉛、鋅等礦種。

行政區劃


連麥鎮下轄蓮社、倉社、王華、長崗、大廟、萬坪、步崗、文崗、增石、四烏、石坑、下坑、上鳳、福鹿等14個村民委員會、247個村民小組和1個圩鎮居民委員會、1個居民小組。

經濟


綜述

2016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8.56億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農業總產值3.83億元,增長6%。全年完成稅收62.9萬元。是年,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45元,同比增長10%。

第一產業

2016年,全鎮累計種植優質水稻2133.33公頃、蔬菜548.4公頃、沙糖桔333.33公頃。省級生態公益林面積424.3公頃、發展經濟林4266.67公頃。生豬累計出欄量約17萬頭。開展土地確權工作,通過制訂方案、宣傳動員、政策培訓、入戶調查、測量製圖、審核公示、核准登記等環節的工作。全鎮完成踏界測量近1333公頃,為促進土地流轉、發展規模化農業打下基礎。

第二產業

2016年,連麥鎮工業總產值4.73億元,比上年增長27.49%。投資3000萬元的鳳凰電站技術改造項目於2016年10月底動工建設。

文化


懷集“炮會節”
(農曆二月十九日)懷集縣連麥鎮連西周邊村寨數以千計的村民集中在連西小學附近的一片草坪,隆重歡慶當地奇特的民俗——“炮會節”。據籌辦“炮會節”的負責人林如飛先生介紹,“炮會節”民俗活動歷史悠久,始於清初年間,迄今已有300多年歷史。
懷集連麥鎮“炮會節”民間民俗活動始於清初年間,迄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連社片已發展到10個炮會。據籌辦“炮會節”的負責人介紹,“炮會節”之所以定在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是因為傳說這天是觀世音菩薩的誕日,當地人就自發拜謁觀世音菩薩,家家戶戶殺雞宰鴨舂糍粑買鞭炮,像過春節一樣邀親請友燃放大量的鞭炮為其賀誕,保佑人們在新一年裡風調雨順,六畜興旺。
當天上午九時多,每個炮會都派人從各村各寨扛著八桌以上的鞭炮,集中到連西片觀音廟附近的一片草坪上,鞭炮如同金字塔狀壘疊成山。桌子下面掛有背帶、小花帽、小毛筆、墨條、通書等物品,象徵著家家戶戶發丁發財,人才輩出。中午12時許,幾位族老首先點燃“炮鏡”前的四根紅紅的大蜡燭,按照傳統規矩率眾村民拜謁觀世音菩薩,然後便在草坪地上擺放鞭炮,一串串圈了一圈又一圈,最後由各炮會派數人分別點燃,一時間鞭炮聲連綿不斷響徹雲霄,硝煙瀰漫,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一直持續近兩個鐘頭,偌大的草坪地鋪上了“紅地毯”,場面蔚為壯觀。當天晚上,當地群眾還請來戲班公演粵劇,連演三晚。

社會


文化事業

開展文化站基礎設施建設,文化站實行免費開放。全年組織“送電影下鄉”活動150多場次,豐富群眾業餘文化生活。2016年,連麥鎮文化站被廣東省文化廳評為“廣東省一級文化站”。2016年10月24日,連麥鎮召開自然村落歷史人文普查工作會議。

教育

2016年,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鎮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為100%;初中適齡少年入學率、鞏固率均為100%;適齡三類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95%以上。整治全鎮中小學校園及周邊環境,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和校車安全隱患排查。是年,連麥鎮中心小學少先隊被授予2016年度“肇慶市少先隊先進中隊”和“肇慶市少先隊紅旗大隊”稱號;連麥鎮中心小學教師梁曉霞被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授予肇慶市2015年第三季度“身邊好人”稱號;連麥鎮中心小學學生黃穎詩被評為2016年度“肇慶市優秀少先隊員”。
連麥鎮
連麥鎮

基礎設施

2012年重點解決“路、橋、飲水、水利”等問題,投入300多萬元建設東渠灌區、四烏灌區農田水利三面光工程。組織開展冬春農田水利大會戰活動,共出動干群維修水利2600人次,全鎮共清淤維修水利渠超過6公里。強化村道維修加固和自然村道硬底化工程,全鎮共維修崩塌路障9處,填鋪路肩11.6公里,新建硬底化自然村道5.3公里,全鎮村道網路逐步完善。

人口計生

2012年度完成清理四術庫存625例,並在年內完成“無政策外出生村”創建任務。全鎮計劃生育率為60.93%;出生率為16.65‰;人口增長率為8.03‰。農村育婦“三查一治”工作正常開展;村級計生服務室和“三欄”等基礎陣地規範化建設全面完成。全年無黨員、幹部職工違反計劃生育。
2015年連麥鎮總出生561人,其中政策內出生480人,符合政策生育率為85.56%,男女性別比為113.31:100。共徵收社會撫養費85.87萬元。
2021年,懷集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連麥鎮人口為29451人。

新農村建設

2012年,連麥鎮投入41萬元,投入人力3200人次,完成大廟舊寨自然村、文崗麻竹自然村2個省衛生村的創建工程。

社會保障

全年向低保對象271戶發放金額32.52萬元。大病醫療救助30人次,發放救助資金20多萬元。2012年新農合參合率達100%,全鎮農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0%。參合城鎮居民合醫人數665人。

扶貧開發

落實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採取一村一策,一戶一法的辦法,落實幫扶措施。全鎮有309戶貧困戶共1523人年純收入均達2500元以上,貧困戶初步實現脫貧目標。在幫扶扶貧村發展集體經濟方面,兩個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大增,增石村集體收入19.26萬元、四烏村集體收入10.2萬元。貧困村各項考核指標均達到或超過省市考核驗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