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出口綜合征

胸腔出口綜合征

胸腔出口綜合征是鎖骨下動靜脈和臂叢神經在胸廓出口受壓迫所致臨床綜合征。斜角肌間隙,在胸鎖乳突肌的深面,兩邊為前、中斜角肌,底邊為第1肋骨,形成一個三角形間隙,臂叢神經和鎖骨下動脈從該間隙穿過。任何導致該間隙狹窄的原因均可使神經、血管受壓而產生癥狀。根據受壓部位及程度不同,臨床癥狀可表現不同。胸腔出口綜合征治療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經積極治療,預后多良好。

就診科室


● 胸外科、骨科

病因


● 胸廓出口處神經、血管受卡壓,基本原因有先天性、創傷性和動脈粥樣硬化等。
● 骨骼異常原因佔多數,如頸肋、第7頸椎橫突過長、第1肋或鎖骨兩叉畸形、外生骨疣、外傷引起的鎖骨或第1肋骨骨折、肱骨頭移位等。
● 斜角肌痙攣、纖維化、肩帶下垂或過度外展以及韌帶纖維結構的異常均可引起胸廓出口的變窄,對鎖骨下血管和臂叢神經造成壓迫。

癥狀


● 根據受壓部位及程度不同,臨床癥狀可表現不同。
● 臂叢神經下干受壓型,主要表現為患肢酸痛、不適、無力、怕冷、手部麻木。
● 鎖骨下動脈受壓時可出現患肢發涼、蒼白伴麻木、無力。
● 鎖骨下靜脈受壓時患肢腫脹、手和前臂可青紫。
● 交感神經纖維受壓,除上肢有酸痛外,還常有雷諾現象,表現為肢體蒼白、發紺,亦有患者表現為雙手大量出汗。

檢查


● 確診胸廓出口綜合征需要依據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上肢肌電圖以及尺神經傳導速度檢查。

體格檢查

● 體格檢查對於確定受壓的部位和程度十分有意義。
● 常規的檢查方法有上肢外展試驗、Adson斜角肌試驗、3分鐘舉臂試驗等。

影像學檢查

● 影像學檢查是判斷病因和病情最重要的檢查。
● 胸部和頸椎影像學檢查:能發現骨性畸形,特別是頸肋和骨性退行性改變,椎管和椎間孔狹窄以及其他骨性壓迫。
● 多普勒超聲檢查和選擇性血管造影:常用於嚴重動靜脈受壓、合併動脈瘤、粥樣斑塊、栓塞等情況,可明確病變性質和排除其他血管病變。

上肢肌電圖、尺神經傳導速度

● 測定胸廓出口、肘部、前臂的尺神經傳導速度,如果傳導速度降低,可間接判斷神經受壓的程度,為治療的選擇提供依據。
● 上肢肌電圖檢查是判斷肌力減弱、肌肉萎縮的依據之一。

診斷


● 醫生診斷胸腔出口綜合征主要依靠病史、體征及相關輔助檢查結果。
● 屬於好發人群,有手臂冰涼、易疲勞或肩手臂或手有鈍性疼痛等表現。
● 體格檢查:上肢外展試驗、Adson斜角肌試驗、3分鐘舉臂試驗可有陽性體征。
● 神經受壓明顯者可發現前臂和手內側面感覺減退,可有小魚際和骨間肌的肌萎縮,形成爪形手。
● 頸椎正位片可發現有無頸肋及第7頸椎橫突過長,胸片及鎖骨的切線位片可發現有無鎖骨及肋骨畸形。
● 磁共振成像有助於發現鎖骨上區是否存在腫瘤及有無纖維束帶壓迫血管、神經。

鑒別診斷


● 胸腔出口綜合征需要與頸椎病、脊髓空洞症、下運動神經元病變-進行性肌萎縮症、肩關節周圍炎、雷諾病等疾病相鑒別。多通過臨床癥狀、體征和影像學檢查進行鑒別診斷。
● 頸椎病:多見疼痛多以頸肩部為主,本病以手部麻痛為主;頸椎病很少有大小魚際肌萎縮,沒有血管受壓體征;頸椎正側位X射線片、頸椎MRI有助於確診。
● 脊髓空洞症:表現為感覺障礙呈分離現象(痛覺消失,觸覺存在)嚴重;後期可出現萎縮及腱反射消失;上肢雖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但無血管受壓體征。MRI對鑒別該症具有重要價值。
● 下運動神經元病變-進行性肌萎縮症:患者前臂內側皮神經支配區無感覺障礙;尺側腕屈肌常受損;尺神經傳導速度減慢部位完全不同;無血管受壓癥狀與體征。
● 肩關節周圍炎:可表現為逐漸出現肩部某一處疼痛,與動作、姿勢有明顯關係。嚴重時患肢不能梳頭、洗面和扣腰帶。夜間因翻身移動肩部而酸痛。
● 雷諾病:常因情緒、寒冷等因素所致肢端皮膚顏色改變間歇性發作;缺乏器質性周圍動脈閉塞的證據。

治療


● 癥狀輕者,可實行局部封閉、理療以及口服非甾類抗炎葯治療保守治療,非手術治療無效或癥狀嚴重者及時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

● 若非手術治療無效,或患者癥狀嚴重,存在感覺減退,肌肉萎縮癱瘓等神經損傷的表現,應儘早手術,以解除臂叢神經及鎖骨下動、靜脈的壓迫。
● 手術原則:解除對血管神經束的壓迫,手術治療的核心是截除第1肋骨全長,同時解除其他相關壓迫因素。
● 手術方式及手術入路較多,臨床上常採用的手術方式有鎖骨上斜角肌切除和經腋第1肋骨切除。

保守治療

● 自覺癥狀輕微、無神經損傷者,可採用非手術治療的方法進行治療。
● 包括懸吊上肢、適當休息、局部理療前斜角肌局部封閉、口服止痛藥及非甾類抗炎葯、減輕體重、加強肩部功能鍛煉等方法。

危害


● 壓迫嚴重者可導致上肢感覺減退、肌肉萎縮癱瘓等,對肢體功能活動有嚴重影響。
● 當發生鎖骨下動脈閉塞時,嚴重者可發生潰瘍和壞疽。

預后


● 及時有效治療可解除有關壓迫因素,無畸形等併發症出現。

預防


● 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學會保護自己,避免受傷,或將傷害降低到最小。
● 鎖骨及肋骨骨折、局部瘢痕組織增生時應儘早就醫。
● 低脂飲食,預防動脈粥樣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