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測者1號

1966年發射的空間探測器

“勘測者1號”於1966年6月2日在月球上著陸併發回了首批144張照片,顯示月球表面是平坦的,而且強度足夠支撐一個載人登陸飛船。這對於美國在1970年前人類登上月球的計劃來說是重要的一步。

簡介


1966年5月30日,美國發射了新型探測器——勘測者1號,用宇宙神——半人馬座火箭發射,是人類第一個真正的月球軟著陸器。
勘測者1號經過64小時飛行后成功地在月面風暴洋軟著陸,在月面停留了6周,總共向地面發回11237幅圖片。

背景


“勘察者”計劃是繼“徘徊者”之後的一項大膽的月球軟著陸計劃。但“勘察者”的研製工作遇到了許多技術難題,造成了嚴重的進度延誤。面對計劃嚴重受阻,美國不得不將初步工作指標降低到“勘察者”飛行任務所需的最低水平——把975千克有效載荷送入月球軌道,並使科學有效載荷減少到45千克左右。該系列探測器共發射了7個,其中5個在月球上實現了軟著陸,一個在修正航線時發生了滾轉而失敗,另一個在著陸時神秘失蹤。
在“勘察者1號”升空后的兩個月,美國無人月球探測器家族的第三個成員——“月球軌道器”開始了它的環月飛行旅程。“軌道器”的任務是對阿波羅飛船所有可能的著陸場進行拍照,測量月球周圍的流星體通量,並通過對探測器的精確跟蹤來確定月球的引力場。軌道器不僅完成了所有這些任務,而且取得了其他成果。“月球軌道器1號”於1966年8月發射,它對阿波羅飛船的9個主候選著陸場和7個次候選著陸場進行了大量拍攝,獲得了質量甚佳的中等解析度照片,此外還獲得了一些月球背面的照片以及地球和月球的斜視照片。接下來的兩顆“月球軌道器”分別於1966年11月和1967年2月發射,它們拍攝了20個候選著陸場的優質照片,再次拍攝了月球背面和其他具有科研價值的月球特徵照片,另外還獲得了月球地形的斜視景象。在“月球軌道器3號”所拍攝的阿波羅飛船候選著陸場中,還從無數個月坑之間找到了閃閃發光的“勘察者1號”。由於針對阿波羅計劃的幾項主要目標在第3次任務結束時就已基本實現,所以“月球軌道器”第4次和第5次飛行主要都用於實現更廣泛的科學目標:第4次飛行期間對整個月球正面進行了拍攝,而第5次飛行則拍攝了月球正面36個有特殊科學意義的區域。此外,“軌道器”還拍攝了月球背面99%的區域,而且清晰度比此前利用地面望遠鏡拍攝的正面照片要好得多。

技術數據


勘測者1號
勘測者1號
名稱:勘測者1號
製造商:休斯飛機公司
發射日期:1966年5月30日
軌道:太陽軌道
運載火箭:阿特拉斯S—半人馬座
有效載荷
電視攝像機。
結構尺寸
3米×4.3米(9.8英尺×14英尺)

勘測者1號的影子


勘測者1號
勘測者1號
五十年前,勘測者1號抵達了月球表面。勘測者1號在1966年5月30日發射升空、於6月2日滿月之時降落在月球,成為第一艘在外星軟著陸的美國飛船。總計七次的勘測者任務之主旨在於探測月球的地表,為阿波羅登月計劃做好準備工作。勘測者1號在6月14日月球的夜幕降臨之前回傳了超過1萬張影像,而在7月13日夜幕降臨之前累計回傳了超過11000張影像。1967年1月7日之後,勘測者1號還在不斷的回傳信號。上面這幅由月球勘探軌道飛行器在2009年拍攝的影像中,風暴洋內的一個斑點就是勘測者1號,它依舊停留在當時的降落地點。太陽低懸在這艘3.3米高的孤獨飛船的西側地平線之上,使得它在夜月之下投射了一道15米長的影子。
影像來源: NASA / GSFC / Arizona State U. / 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

成就


“勘察者” 1號是美國第一個在月球上實現軟著陸的探測器。
“勘察者1號”相比蘇聯“月球9號”軟著陸探測器,美國人只晚了4個月。
“勘察者1號”發現了一片點綴著無數個月坑並散布著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岩石的荒。它沒有發現很深的軟土層,分析人員據此推斷月面的硬度足以支撐探測器和人體。
以此基礎上,在一年半時間裡,美國又連續發射了6個“勘察者”探測器,其中4個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