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廓出口綜合征
胸廓出口綜合征
胸廓出口綜合征是一種外科疾病。寬泛概念的胸廓出口至少有6處部位:斜角肌間三角、肋鎖間隙、胸肌下通道、肱骨頭前區、正中神經根通道、腋窩。胸廓出口綜合征是臂叢神經或鎖骨下血管在胸廓出口處被壓迫,產生的一系列癥狀。臨床表現主要有肩、臂及手部出現疼痛、麻木、無力,甚至肌萎縮,手部發冷、青紫、橈動脈搏動減弱、消失以及顏面部和患側上肢的水腫等。胸廓出口綜合征主要的危害是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肢體運動和生活。胸廓出口綜合征的治療方法一般根據患者癥狀採取保守或者手術治療。胸廓出口綜合征經過系統專業的手術治療后,患者大多能恢復正常的運動,不影響正常生活。
● 骨科、胸外科、外科
● 引起胸廓出口綜合征的基本原因有先天性、創傷性和動脈粥樣硬化等。
● 先天性的頸部結構異常,比如第一肋骨過長、鎖骨兩叉畸形、第7頸椎橫突過長等。
● 外傷導致骨折,比如鎖骨骨折后畸形。
● 有些胸部腫瘤,會導致肋骨受到壓迫,從而壓迫神經和血管。
● 長期操作電腦坐姿不良造成肌肉纖維化,導致肩帶下垂,上肢過度外展,從而使胸廓出口變窄,導致鎖骨下血管,神經受到壓迫。
● 胸廓出口綜合征的主要臨床表現有:
● 上肢腫脹、沉重或顏面部的水腫。
● 手部皮膚出現斑點樣淤青。
● 鎖骨上部患者能感覺到有節律的跳動。
● 無法寫字,沒辦法抓取小東西。
● 頸肩和手部皮膚刺痛、麻木。
● 需要做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電生理檢查等明確診斷。
● 體格檢查
● ● 是診斷本疾病主要常用手段。臨床上常用有肩外展試驗、斜角肌擠壓試驗,鎖骨上動脈叩擊試驗,鎖骨上動脈擠壓試驗、頸內擠壓試驗等。
● 影像學檢查
● ● 包括胸部X線檢查、CT。影像學檢查是協助診斷本疾病的重要檢查,可以具體判斷出什麼位置受到壓迫,利於發現骨性異常。是本疾病的確診手段。
● 電生理檢查
● ● 主要用來判斷神經損傷的水平。對疾病早期沒有診斷意義,對晚期主要以尺神經運動傳導在鎖骨處減慢具有診斷意義。
● 血管造影
● ● 不是常規檢查,但是可以用來排除疾病。
● 依據頸肩部疼痛不適、手部麻木無力等綜合性臨床表現,並且有下述情況之一,均可診斷為胸廓出口綜合征:
● 前臂內側皮神經有明顯的感覺障礙比如前臂皮膚出現麻木、疼痛的感覺。
● 臂叢神經下乾的運動感覺障礙,如爪形手。
● 鎖骨下動脈或者靜脈有受壓現象,如患肢發冷、橈動脈脈搏減弱、顏面部患肢腫脹。
● 頸椎平片可見頸肋或第七頸肋橫突過長。
● 肌電檢查尺神經鎖骨段傳導速度減慢。
● 本病需要和累及上肢神經的疾病相鑒別,根據一般體格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綜合分析,可以排除神經根型和脊髓型頸椎病、脊髓空洞症、下運動神經元病變、頸椎損傷、上肢神經損傷和神經嵌壓症等。
● 胸廓出口綜合征的治療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 主要是對於癥狀輕的患者有效。
● 一般是針對局部癥狀對症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有糖皮質激素治療、理療、康復治療等。
● 具體治療手段需要結合需要醫生在嚴謹而全面的評估之後做出選擇。
● 手術治療的目的是解除對神經血管的壓迫,預防畸形。
● 目前主要都是微創手術,途徑有經腋下、肩胛旁以及開胸手術等。
● 手術治療的具體手術途徑、手術時機等都需要醫生在嚴謹而全面的評估之後做出選擇。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接受手術治療。
● 主要危害是肩部疼痛不適、手部麻木無力等癥狀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學習。
● 保守治療的患者,可以有效地減輕癥狀,經過手術治療的患者一般都能達到良好的效果,不會影響正常生活。
● 預防胸廓出口綜合征,自我保健是較為有效的方法。
● 平時應養成良好的坐勢。此外,睡眠姿勢也非常重要,有些人喜歡將手墊在頭下睡覺,長此以往非常容易導致胸廓出口綜合征的發生。
● 職業人群應盡量營造舒適的工作環境,電腦屏幕高度要便於平視,上肢關節能自然放置在案台,椅背要調整到最舒適的高度,坐下時雙腳剛好能平放在地。
● 平時也可以參加游泳和羽毛球鍛煉,這些運動可以加強肩部力量,防止肩部下垂對血管神經的壓迫。
● 40歲以上人群定期複查胸部CT,以防肺尖部的腫瘤壓迫血管和神經。
● [1] 陳孝平,汪建平,趙繼宗。外科學。第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 [2] Demondion X,Bacqueville E,Paul C,et al. Thoracic outlet:assess- ment with MR imaging in a symptomatic and symptomatic popula- tions[J]. Radiology,2003,227(2):461-468.
● [3] 張凱莉. 運動誘發電位分段檢測法在胸廓出口綜合征中的診斷價值[J]. 中華手外科雜誌,2005,21(5):27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