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翹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天體物理學家
林家翹,1916年7月7日出生於北京,國際公認的力學和應用數學權威、天體物理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藝術和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教授。
主要研究流體力學的流動穩定性和湍流理論方面的工作帶動了一代人的研究和探索。20世紀60年代起進入天體物理的研究領域。1977年獲得美國國家科學院應用數學和數值分析獎;1979年獲得美國物理學會第一個流體力學獎金;1981年獲得小詹姆斯‘R·基里安學院成就獎。
2013年1月13日凌晨4時50分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7歲。
林家翹教授
時間 | 院校 | 專業 | 學位 |
1933-1937 | 清華大學 | 學士 | |
1940-1941 | 多倫多大學 | 碩士 | |
xx-1944 |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 | 博士 |
1947年謀到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副教授的職位,歷任麻省理工學院副教授、數學教授、學院教授、榮譽退休教授。
1966年當選麻省理工學院全學院教授。
1951年成為美國國家藝術和科學院院士。
195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62年起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979年被清華大學聘為名譽教授。
1987年清華大學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和名譽教授。
1994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01年11月被聘為清華大學教授。
2002年8月出任清華大學周培源應用數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
父親林凱,母親廈門大學首任校長,早期原北師大校長鄧萃英的妹妹。
2013年1月13日凌晨4時50分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7歲。
研究領域
主要成就科學研究應用數學在應用數學方面,林家翹重要的是發展了解析特徵線法和WKBJ方法,他是當代應用數學學派的領路人。從20世紀60年代起進入天體物理的研究領域,創立了星系螺旋結構的密度波理論,成功地解釋了盤狀星系螺旋結構的主要特徵,確認所觀察到的旋臂是波而不是物質臂,克服了困擾天文界數十年的“纏卷疑難”,並進而發展了星系旋臂長期維持的動力學理論。
著作
《星系螺旋結構理論》(美)林家翹著、胡文瑞等譯、1977.4
《自然科學中確定性問題的應用數學》(美)林家翹著、趙國英等譯、科學出版社1986.05
擔任美國數學會應用數學委員會主席、工業和應用數學協會主席。
2012年6月29日出席清華高等研究院成立15周年院友交流會。
林家翹是應用數學家,他的地位和聲望是在不斷與難題挑戰中建立起來的。林家翹教授是國際公認的力學和應用數學權威。他一生橫跨多個領域,在流體力學、天體物理學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國科學報》評)
林家翹自1972年以來曾多次回國作學術訪問,邀請眾多美國知名專家來華講學,接受多位學者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深造,為國內培養了一批有造詣的學者,推動了應用數學與流體力學的許多新領域在中國的發展(新浪教育評)
時間 | 獎項全稱 | 具體獎項 | 獲獎作品 | 頒獎機構 |
1981 | 小詹姆斯‘R·基里安學院成就獎 | |||
1979 | 美國物理學會第一個流體力學獎金 | |||
1977 | 美國國家科學院應用數學和數值分析獎 | 美國國家科學院 | ||
1976 | 應用數學獎金 | |||
1975 | 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鐵摩辛科獎(Timoshenko獎) | |||
美國物理學會的奧托·拉波特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