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原子頻標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原子頻標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原子頻標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原子頻標重點實驗室以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為依託單位,2011年1月正式獲准成立。實驗室現場評估(一)2011年6月15日,中國科學院原子頻標重點實驗室現場評估會議在依託單位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召開。本評估期內,原子頻標重點實驗室以國家重大需求為牽引,面向國際科學前沿,開展原子頻標應用基礎研究和高技術創新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

正文


基本信息


中國科學院原子頻標重點實驗室以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為依託單位,2011年1月正式獲准成立。該實驗室將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精密物理前沿,針對原子頻標關鍵科學技術問題開展原子頻標應用基礎和高技術創新研究。
原子頻標又稱為原子鐘,是現代科學和技術發展的產物,是國際公認的戰略高技術。由於各發達國家原子頻標技術禁止向國外轉讓,我國必須走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原始創新能力不足且與系統集成脫節,是制約我國原子頻標研究水平的主要因素。建立中國科學院原子頻標重點實驗室,解決原子頻標涉及的科學問題、技術基礎問題、關鍵技術和關鍵工藝,提高我國的原子頻標研究水平,對於打破西方工業化國家在原子頻標領域的技術壟斷,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帶動相關科學研究的發展,推動信息產業的優化升級,提高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科院武漢物數所的原子頻標研究有近50年歷史,是國內最早從事原子頻標研究的少數單位之一,是我國原子頻標的重要研究單位。在長期的科研活動中,該所的原子頻標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組建了一支以中青年骨幹為主的研究隊伍。近年來,實驗室的研究方向緊密結合國家的重大需求,承擔了大量國家級原子頻標研究任務,在高性能銣原子鐘、CPT原子鐘和基於囚禁離子的原子鐘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形成了從原子鐘的物理機理研究到系統集成的完整的研究、開發體系,初步實現了“探索一代、研製一代、應用一代”的原子頻標可持續發展格局。“中國科學院原子頻標重點實驗室”的建立,為發展精度更高、體積更小、應用領域更寬的原子鐘技術提供了支撐平台,對提高我國原子頻標研究水平將產生積極作用。

專家評估


實驗室現場評估(一)
實驗室現場評估(一)
2011年6月15日,中國科學院原子頻標重點實驗室現場評估會議在依託單位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召開。院高技術局及武漢物數所相關領導、重點實驗室全體在職人員、學生參加了會議。會議由中國科學院高技術局主持。
評估專家組聽取了實驗室主任梅剛華研究員作的“2006-2010年實驗室工作報告”和祁峰博士、黃學人研究員、顧思洪研究員、佘磊副研究員和陳李生研究員作的代表性成果報告,並對實驗室的科研平台建設進行了現場考察。
本評估期內,原子頻標重點實驗室以國家重大需求為牽引,面向國際科學前沿,開展原子頻標應用基礎研究和高技術創新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高性能銣原子頻標實現了在國家重大工程中的應用;單個鈣離子光頻標在國內首次實現鎖定,標誌著我國超高精度原子頻標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研製出國內第一台實用型CPT原子頻標並實現工程應用;在國內首次實現了囚禁汞離子微波頻標的原理驗證,為研製下一代守時鐘和星載鍾打下良好基礎;在超窄線寬激光器及激光頻穩等方面也取得重要突破。同時,實驗室還積極開展國內外合作,主辦了1次國際學術會議、2次全國性的學術會議,與國內外多個著名研究機構開展實質性的合作與交流,促進了研究工作的進展,提升了實驗室在國內外的學術地位和知名度。實驗室軟硬體條件得到很大改善,建成了較完善的原子頻標設計、實驗、試驗、測試平台,建立了一系列規範化的管理制度。
徠實驗室現場評估(二)
徠實驗室現場評估(二)
評估組專家充分肯定了原子頻標重點實驗室建立的重要性及評估期內取得的工作成果。大家一致認為,實驗室定位合理,方向明確,符合我國戰略發展的需求和原子頻標科學前沿的發展趨勢;本評估期內,尤其是2008年實驗室籌建以來,研究工作成果突出,滿足了國家重大需求,原子頻標初步形成了“應用一代、研製一代、探索一代”的可持續發展格局。專家們對實驗室目前存在的問題及不足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和建議。
武漢物數所所長劉買利葉朝輝院士對專家們的積極評價表示了衷心的感謝,同時也對實驗室今後的發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梅剛華研究員代表實驗室全體人員表示今後將同心協力,開拓創新,努力攻關,力爭實驗室的研究工作在“十二五”期間邁上新的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