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塞鄉

湖南省益陽市資陽區轄鄉

張家塞鄉位於益陽市洞庭湖畔民主垸西北。擁有耕地面積4.56萬畝,鄉內盛產糧食、柑橘、湘蓮、鮮魚、棉麻、珍珠、螃蟹,是資陽區商品糧生產基地。常住人口29526人(2020年)。

自然資源


張家塞鄉擁有耕地面積4.56萬畝,鄉內盛產糧食、柑橘、湘蓮、鮮魚、棉麻、珍珠、螃蟹,是資陽區商品糧生產基地。

行政區劃


益陽市資陽區張家塞鄉,位於洞庭湖畔民主垸西北,南臨資水,西傍資水支流甘溪港河,北靠洞庭湖,屬典型的湖區大鄉,全鄉轄大潭、潭洲、虎形、下資、長泊湖、注南湖、堤南、鐵塔、荊咀、萬港、黃金、東風、勝利、興無、齊頭、付豐、天星、山田、永利、仁里、撈箕、金甲、嫩江等23個村。
23個村
大潭潭洲虎形下資
鐵塔堤南注南湖長泊湖
荊咀萬港黃金撈箕
勝利勝利東風金甲
興無齊頭永利仁里
付豐天星山田嫩江
興無齊頭付豐天星
山田

人口民族


張家塞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41518
21801
19717
家庭戶戶數11028
家庭戶總人口(總)41317
家庭戶男21682
家庭戶女19635
0-14歲(總)9873
0-14歲男5194
0-14歲女4679
15-64歲(總)28490
15-64歲男15072
15-64歲女13418
65歲及以上(總)3155
65歲及以上男1535
65歲及以上女1620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41136
(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
常住人口29526人

社會


發展建設

該鄉突出發展主題,狠抓“六大基地”建設,糧食生產全鄉種植4.5萬畝優質雜交稻和有機稻,年產量4.5萬噸以上,已成為益陽市“粒粒晶”優質稻基地和有機稻生產基地;生豬飼養已成為資陽區重要的瘦肉型生豬生產基地;以植樹綠化為主已形成21000畝“綠色聚寶盆”;珍珠生產已形成3000集中養殖加工基地;鄉內黃金湖、德興湖、洪合湖“三大漁場”已大力開發養殖螃蟹、鮮魚、湘蓮,年收入在350萬元以上;棉麻生產以大潭、潭洲、山田、金甲、撈箕等村為基地,通過內引資金,外聯技術和品種,已形成共3000畝棉麻生產基地,年內喜獲豐收。“六大基地”的建成有力地增加了農民收入。
該鄉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在張下公路、烏龍間堤全線砼化的基礎上,6.6公里張同公路砼化工程已全線開工,6公里毛金公路政府投資50萬元已全部完成砼化的前期工程,張下公路政府投入100萬元已完成拓寬工程,同時,引進國家項目投入,1.5萬畝國土整理開發項目正在大潭、潭洲、虎形、注南湖、下資、長泊湖村全面展開,集鎮建設正朝正規化、規模化的方向邁進,佔地220平方米的客運車站已經建成。個體私營企業發展迅猛,船舶製造與水上運輸已成為湖區農民“靠水吃水”的重要致富門路,全鄉已擁有兩個簡易船舶製造基地和擁有2000噸位的自卸駁船24艘的船隊,年純收入在600萬元以上。

代表人物


李璜之

李璜之
李璜之
李璜之原名:李建平
系國家一級美術師,聯合國宗教藝術貢獻獎得主。
中國藝術點評家、佛教實修導師、周智慧大海收藏家。
1978年6月27日出生於張家塞。著名文物收藏家。李璜之聰慧好學知陰陽、善五行。自幼習醫,交往許多文化名家於文物鑒定、藝術鑒賞等領域亦有相當成就;閑時潑墨作畫或有揮毫書寫吉祥佛語與眾人結緣李璜是是佛教收藏家,他收藏的佛寶舍利子年代久遠品種繁多都是萬分珍貴;佛門珍寶貝葉經收藏有108套。
現任職務
李璜之先生書法
李璜之先生書法
中國禪藝書法家協會主席;
湖南省楚湘畫院院長;
周智慧大海藝術研究會會長;
益陽市覺氏收藏投資中心總監;
周智慧大海作品鑒定中心主任。
藝術事迹
李璜之,收藏家,鑒定大師
李璜之,收藏家,鑒定大師
李璜之先生策劃舉辦:《黃永玉作品回鄉展》、《朱永成走進鳳凰山水作品展》
《周智慧大海精品展》、《盧望明先生禪畫展》等。
策劃活動:第一屆《中國禪宗詩聯書法展》,《全國道德模範書法展》
編著有:《佛門醫方集》、《羅鈞大師影蹤》、《雲門禪詩集》。有關作品:世界第一福。
策劃品牌:雲門寶劍、菩提聖果。

老壽星

益陽市資陽區張家塞鄉合興村,百歲老人皮潤秀可是一位大名人。2013年5月10日,益陽市資陽區老齡辦幾位負責人專程去慰問老壽星,皮潤秀邊打毛衣邊和大家聊了起來。
生育8個兒女,4個還健在
皮潤秀生於1901年,出生在本地大潭洲。18歲嫁給本地齊頭山村民李金生為妻,到如今已有92個年頭。在李家,皮潤秀共生育了8個兒女。由於當時家境貧寒,生活窮困潦倒,她前頭生的4個孩子均已夭折。
2013年,老五78歲,老八也已60多歲了。皮潤秀說:“現在日子越過越好了,種田人不用再交‘皇糧’,種田國家還有錢發,病了還有醫保,像我這樣的老太婆還能領補貼,我還想活到120歲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