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克·舍伍德·羅蘭

弗蘭克·舍伍德·羅蘭

弗蘭克·舍伍德·羅蘭(Frank Sherwood Rowland,1927年6月28日-2012年3月10日),美國化學家,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原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化學教授。他的研究主要涉及大氣化學和化學反應動力學。

生平


弗蘭克·舍伍德·羅蘭
弗蘭克·舍伍德·羅蘭
羅蘭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的小城——特拉華市。他的父親在他出生前一年來到該城的俄亥俄衛斯理大學擔任教授和數學系系主任。他們全家也因此遷入該城。他16歲(1943年)就考入俄亥俄衛斯理大學。當他快要完成學業時,因為太平洋戰爭於1945年加入美國海軍。他於1946年退役並重返校園,於1948年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然後,他就讀於芝加哥大學化學系,於1951獲得碩士學位,1952年獲得博士學位。羅蘭在芝加哥大學的導師是以放射性碳定年法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威拉得·利比教授。他先後工作於普林斯頓大學(1952~1956)和堪薩斯大學(1956~1964)。他於1964年來到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創建了化學系,並擔任該系教授和系主任。羅蘭於1978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於1993年擔任美國科學促進協會(AAAS)主席。
羅蘭的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發現了氯氟碳化合物對地球臭氧層的破壞。他的理論表明,氯氟碳化合物等人造有機化合物的氣體在太陽輻射的作用下在平流層分解產生遊離的氯原子和ClO自由基,然後這兩種產物可大量消耗平流層的臭氧分子。馬里奧·莫利納於1973年加入他的研究小組,開始合作研究氯氟碳化合物(CFCs)。羅蘭和莫利納於1974年將這一成果發表在《自然》雜誌上。該論文引發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對此問題的科學調查。該調查贊同了他們的發現,從而促使從1978年開始禁止在美國生產添加任何氯氟碳化合物的噴霧罐。
舍伍德·羅蘭因帕金森病於2012年3月10日逝世,享年84歲。

榮譽


羅蘭和莫利納因為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在1995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他在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所工作的物理科學大樓也在同年以他的名字命名(Rowland Hall)。
他曾經獲得過的獎項有:
泰勒環境成就獎,1983
日本國際獎,1989
美國化學協會彼得·德拜獎(Peter Debye Award),1993
美國地球物理協會羅傑·雷維爾獎(Roger Revelle Medal),1994
諾貝爾化學獎,1995

評價


“他拯救了世界,讓這個世界免於重大災難,”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物理科學系主任Kenneth Janda評價道,“我們失去了最好的朋友和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