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縣中學

雄縣中學

河北省雄縣中學建校於1952年,建校初,學校校址在縣城西郊白洋淀邊大清河畔,1987年遷入文昌大街新址。之後二十年間,在歷屆縣委、政府的關心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學校辦學條件迅速改善,校園面積從40多畝擴展到106畝,建築面積達到3萬多平方米。在學校自籌資金和政府財政支持下,學校建設4100平方米的實驗樓1幢、11300平方米學生宿舍樓4幢、4000平方米多功能餐廳1幢、4300平方米新教學樓1幢,累計投資1000多萬元。

2017年,被評為“河北大學優秀生源基地”、“河北大學文學院實習實踐研究基地”。

學校簡介


1996年,學校實現8軌制高中建制。10餘年間,辦學規模迅速擴大,現有教學班59個,學生3379人,在崗教職工282人,專任教師238餘人,所有教師具有本科以上學歷,學歷結構、年齡結構日趨合理。
2006年,學校通過評估驗收,升級為河北省示範性高中。
坐落於白洋淀邊,總投資上億元,佔地160畝,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的新校區即將投入使用。雄縣中學已進入快速發展的新時期,全體教職員工愛崗敬業,各司其職,謀划科學發展思路,優化教育教學管理,為創造學校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而奮鬥。

教學設施


學校重視教學設施的配置。按照河北省一類標準,配齊了理化生實驗室及實驗器材,教室和辦公室等裝備微機300餘台。學校62個教室均配齊了投影儀、實物展台等多媒體設備,各教室均裝備教學監控系統,教學手段已基本實現了現代化。近10年間,教學設施建設累計投資達到1000多萬元。學校文化體育生活設施也得到改善。學校建有400米跑道運動場,內設足球場、籃球場,校園內布置乒乓球和學生體育運動設施。學校多功能餐廳內設標準餐桌椅,三個年級可以分層就餐,實行IC卡售飯管理。

辦學理念


近年來,學校銳意改革,挖潛奮進,整體工作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學校走出去,請進來,面向全國,虛心學習優秀學校的管理經驗,多次組織領導、教師外出考察,學習衡水中學、武邑中學黃岡中學、盤錦中學、廣饒一中、邯鄲一中等優秀學校的管理經驗,樹立起“一切為了學生髮展”的辦學宗旨,形成了“科研興校、務實求新”的教學理念和“人文關懷、制度管理”的管理理念,辦學思路日漸清晰,辦學理念不斷更新,辦學措施日臻完善。

教育管理

幾年來,學校探索實行了學生量化管理、住宿生量化管理、教師工作量化評估等管理方法,制定了《雄縣中學學生量化管理辦法》、《雄縣中學班級量化評估辦法》等具體明確的管理制度,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並不斷摸索適應不同年級情況的管理方式。新生入學,學校對其進行理想前途、紀律規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全方位的入學教育,進行軍訓和生活技能的指導。

日常教育

學校抓住學生思想教育和行為量化管理兩條主線,實現教育和管理的有機結合,充分利用校會、班會、主題班會、報告會、演講會等,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和心理指導;利用半月一次的學生反思、每次月考後的自我總結等形式實現學生的自我激勵。在量化管理中,認真記錄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行為,抓住學生的轉變過程,力爭把握學生的轉變方向和轉變結果;對學生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的檢查,依據《學生量化管理方法》,記入《學生量化管理檔案》,作為學生評價、獎懲和教育的依據。
在強調教育和管理的同時,學校也十分重視德育氛圍建設,在校園內、教學樓內、教室內張貼有教育意義的名言警句。學校校刊、牆報定時出刊,廣播站定時播報,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

教學管理

近年來我們更加註重對科學的教學方法的探索。學校制定了《雄縣中學關於年級備課組工作的評估辦法》,在備課組中推行說課制度,學科主講人分析大綱、分析教材、闡述教法,凝聚集體智慧,實現集體備課、統一進度、統一教案、統一作業。教師根據教材內容製作課件,進行生動形象的教學,提高了學生興趣和教學效率。教師摒棄滿堂灌做法,採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教學模式。對新教師的教學工作,學校明確要求其先聽后講。學校組織彙報課、觀摩課、示範課,在新老教師中舉行教學比武大賽,推進教學方法的改革。

知名校友


幾十年來,學校培養了大量合格的初高中畢業生,湧現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原政委馬樹學少將、國家稅務總局原常務副局長程法光、河北省政協副主席劉德忠、貴州省軍區副司令員張勝祝少將、《人民日報》華東分社社長崔文玉、武警總部後勤部政委高軍起少將等大批在祖國各行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傑出校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學校有張勇、胡國亮、王琦、王偉強等多名優秀畢業生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全國一流高校錄取。

學校榮譽


學校高考成績連年進步,連續5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實績突出單位”,5次榮獲保定市人民政府或保定市教育局頒發的“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單位”、“培養拔尖優秀高中畢業生先進單位”稱號。2009年,省教育廳授予學校“省級校務公開示範校”稱號。

教學成果


在2011年高考中,學校又實現了新的跨越,1249名學生參加考試,本科一批上線389人,本科二批以上上線549人,美術學科榮獲保定市金獎,體育學科獲保定市銅獎,馮水靜同學榮獲保定市文科狀元,被北京大學錄取。2011年高考本科一批上線率在保定市34所同級學校中排名第7位,本科二批上線率排名第15位,綜合排位第1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