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演員
飾演閑角和路人等的演員
群眾演員或稱 臨時演員,香港俗稱:茄哩啡、臨記或路人甲,是指飾演閑角如販夫走卒、餐廳內食客和路人等的演員。群眾演員的工作時間通常在8個小時,每年劇組會上調工資。由於他們的性質與傳統戲曲中的跑龍套類似,所以有時也會稱為跑龍套。在電影、舞台或電視節目中,通常會以短期合約制聘用這些演員,稱為“臨時演員”,香港俗稱“臨記”,臨時記錄演員。
群眾演員有專門的公會,有分群眾演員,特約演員,群眾演員工資大概為150元一天,工作八個小時,超時后每小時加10元,凌晨,下雨天,拍戲收入可能達到加30元每小時。
特約演員則分為大、中、小三個級別。小特約演員一天收入500—1200元,有一兩句台詞,或會在鏡頭前稍微露下臉;中特約演員每天收入1500—5000元,需要有較好的演技和經驗,大特約演員一個鏡頭能有五千—幾萬元的收入,在演藝業內小有名氣。
英國《衛報》網站2013年5月30日發表題為《中國群眾演員排隊追逐好萊塢夢》的文章稱,一位導演看中了87歲的趙本義(音)稀稀疏疏的鬍鬚和有稜有角的臉頰,他從此開始了群眾演員的生涯。他說:“我是為了糊口,人老了,不能打工,但是還可以表演。干這行,沒有風險,沒有投資。”
文章稱,每天早上,趙和很多人一起在北京電影製片廠舊址門口等待工作機會,尋找收入、樂子或者名氣。
中國已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票房市場。有些人認為,到了這個十年結束的時候,中國可能會超過美國。
中國政府為提高本土電影業的努力包括在北京郊區懷柔建立一個龐大的影視基地。但許多臨時演員仍然守候在現已關閉的北影廠舊址門外,希望工作人員會發現他們。他們每天都在那裡消磨時間,大嚼零食、檢查手機、藝術地擺出抽煙的姿勢或者坐在摺疊凳子上。一些人向熟悉的面孔打招呼;還有一些人在不屑地東張西望。
一名把頭髮染成淡紅色、穿著緊身長褲的男子把守在那裡的一些男女聚攏過來,準備讓他們出演比賽節目的觀眾。“我們需要10個!再來兩個!”他大叫著,把他們驅趕著帶走了。
每人的收入僅有150元人民幣。作為臨時演員可能意味著一天掙150元,而工作時間可能從早上7點一直到晚上11點;有台詞的角色可以掙兩到三倍收入。
新華社最近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在影視劇中扮演死屍可以拿到200元,在戲里被打則價值800元。
很少有北京人認為這些群眾演員值得。趙本義說:“群眾演員總是被剝削,那麼多人都可以從中盤剝;最後到我們手裡的錢少得可憐。”有時候,劇組甚至拒絕付臨時演員的酬勞。
電影《盲井》劇照
另一名群眾演員說:“這裡多數人都來自社會底層。”看上去它像是一個無組織的群體,但是等級一目了然。
趙說,他不是群眾演員,因為他通常會有台詞。一名戴著紫色風帽、咖啡色太陽鏡的中年婦女堅稱,自己是來參加事先安排好的面試的。另一名61歲的婦女還列印了一份簡歷,詳細描述了自己的多才多藝:適合出演的角色包括老婦人、祖母、農村老婦、母親、少數民族婦女、官員家庭的老保姆、退休女職工等等。她說,群眾演員的活越來越少了,但是製片廠的關門大吉未能阻擋住越來越多的人前來。
群眾演員[飾演閑角和路人等的演員]
在上海,一般的群眾演員干8小時/一天的報酬是150元左右,如果加班的話一天也就拿150元到200元不等。對很多人來說,雖然一天150元是很低的酬勞,但是許多群眾演員認為還是可以接受的,因為他們熱愛“演戲”,即使這個“演戲”僅僅是在鏡頭前一晃而過,他們也是覺得很值。有的群眾演員若是剛開始接觸上演戲這行,只要能參與拍攝就很高興,不在乎這點錢。
按照規定,群眾演員一般每天工作8個小時,劇組負責群眾演員們一日三餐。但是,由於拍攝的需要,不少群眾演員需要加血包、哭喪、淋雨,劇組要發紅包10元——30元。
電視劇《槍械師》、《烽火佳人》拍攝現場
分工詳細工資不同
橫店影視城群眾演員
在影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群演,需要被剃頭的,演妓女的,抬棺材的等等。他們的報酬也低得離譜,如果演挨打的角色,即使是真打,還有抬棺材、戴孝或者演死人,這些在民間看來是有特殊講究和禁忌的,也都有相應的片酬標準,“抬棺材、戴孝”是10元起,而躺在有水的地上是200元起。據悉,演死人劇組要包紅包,10元到100元不等。如果現場被選中說台詞,哪怕就是一句粗口,都是有報酬的,50元起一句。如果某天一位普通演員去片場等戲,結果取消了,沒換戲服的話,會算半天片酬,如果已經換上了戲服,那就算完整的一天。
2013年3月,26歲的“橫漂”史中鵬成了網路紅人,原因是他扮演日本兵,一天內竟然在不同劇組“死”了8次,按照新出爐的“龍套薪酬標準”,也就獲得報酬100元。不過,史中鵬卻有點鬱悶,一邊是眾多媒體追訪,每天都要接受採訪,而另一邊,卻無戲可拍,閑得慌。橫店抗戰劇銳減,而在拍的抗戰劇的劇組,也不敢找他演“鬼子”怕沾上“抗日神劇”的邊。
工資收入情況
不少人在橫店是與演員工會簽約,演員工會負責為劇組召集人馬,並結賬,然後每個月根據演員的“表演量”,結算工資。演員工會在一定程度上維護群演利益,但群演本身的生存環境,還是相當辛酸。
曾在《宮》中當過群演的說:“現在影視業紅火,電影電視劇演員趁火打劫,片酬不斷上漲,但另一個對比是,群演的工資很少有變化。即使是扮日軍,一天死八回,可能也只能是拿上基本的普通演員工資,加上不到100元的紅包,收入還是相當可憐。”記者了解到,已在橫店打拚半年的周先生在不少影視劇中演過路人甲,上個月混成了跟組演員,才解決溫飽問題,“成為跟組演員,可以拿月工資3000元左右,劇組統一解決食宿問題,但要保證隨叫隨到。這個收入比服務員還低。”有少部分可以混出一點名堂,成為“特約群眾演員”,這個級別是:每天800至2000元不等,有大段台詞,普通話和形象要好,工作時長根據戲份定。不過即使成為“特約演員”,一年能賺到10萬以上的依然是少數。
2013年的《中國群眾演員生存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的數據顯示,全國90%的群眾演員是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為82%,不少年輕群眾演員還未畢業就出來闖蕩。
許多招聘啟事幾乎都能看到類似這樣的提示:招群眾演員,無任何年齡、學歷、戶籍限制,無需經驗,帶上行李直接來影視基地,只要有強烈的表演欲即可。“三無”性質的招聘要求,加上自由寬鬆又惹人羨慕的工作方式,使得群眾演員行業吸引了很多年輕人。但群眾演員的市場不規範,遭遇盤剝又難以維權的現狀,讓人感到觸目驚心。
許多業內人士和專家認為,要保障群眾演員的利益,可以建立一個協會性質的群眾演員機構,發揮類似職業介紹機構的作用,如此一來,既能縮小劇組以及群眾演員之間的交易成本,又能將群眾演員納入到公會,通過組織的力量來保障群眾演員的合法權益。現希望更多的影視機構及影視管理部門嚴格管制重視。在很多群眾演員里有很多千里馬。
2021年7月,浙江橫店影視基地的劇組數量同比大幅增長,呈現火熱開機潮,1-6月,浙江橫店影視基地接待劇組210個,同比增長93.48%。浙江橫店的群眾演員註冊人數累計超過了10萬人,目前超過8000人長期在橫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