徠無眼魚,又名無目魚、盲眼魚。全身裸露無鱗,肉紅色,長長的觸鬚,形體纖細優美;但沒有眼睛,靠著敏銳的嗅覺和長觸鬚感知外界。
這是什麼怪魚?
![無徠眼魚](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0/f/m0f8574389e22799928b48d0d2792bb88.jpg)
無徠眼魚
“怪魚”來自重慶市武隆縣的一個地下溶洞里。2005年初,因翻修火爐 鎮夢沖塘外的大壩,民工們意外發現了它。聞訊趕來的西南農大水產學院吳青、何利君等教授觀察那“怪魚”,發現的確有三大怪相:一是沒有眼睛;二是身體透明;三是無鱗。為啥無眼?專家們認為,因為在黑暗的溶洞里,所以魚的視覺功能逐步退化;隨之而來的演變是,這種魚就靠觸鬚感知水流,觸鬚不斷長長。專家們認為,該魚是
鯉科,條鰍亞科的一新屬種,經與武隆水產站共同商榷,給它取了一個新名字——武隆麗條鰍。
據史料記載:這種魚在唐朝時被皇宮中所飼養,自此很少出現在平常人家中。
![無眼魚](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a/a/maa16497bf0651398e934bcc1de61094a.jpg)
無眼魚
亞馬遜流域也發現過一種盲目鯰魚,盲眼鯰魚發現於巴西朗多尼亞州。當時,里奧-帕爾多村村民正在打井,他們突然在提水桶中發現了這種罕見的魚類。在該地區20口井中,以及另外12口井都發現了這種盲眼鯰魚。
![無眼魚](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b/mdb36b7828ef478d81d1425cfc9fbe675.jpg)
無眼魚
無眼魚多達75種,因長期生活在黑暗環境中,眼睛退化,所以靠嗅沉覓食。在水草及礁石的環境中遊動,不會碰到障礙,很靈敏。體色呈粉紅色切透明。
![無眼魚](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b/c/mbca45dedff588d99aa9457d26f967be2.jpg)
無眼魚
在自然界黑暗的洞穴中生活。性溫和。水質:不苛求,與一般本科魚類。適宜水溫22-28℃。體長:因地而異飼料:攝食各種石竹類或動物性活餌。繁殖:同本科魚類。繁殖容易。這種魚多生活在熱帶,喜歡群居。
![盲目鯰魚](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1/m615b6863e20758d85fc40c4ddb1d76ad.jpg)
盲目鯰魚
在中國,無目魚多見於湘西及嶺南的深山溶洞里,當河水上漲時,溶洞里的地下河與外界的河水相連,這時,無目魚能夠通過地下河游到外邊的河水中,當地的人稱之為神魚。
![無眼魚](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7/e/m7eed2e73927d036a7314b1fbe771ebeb.jpg)
無眼魚
![無眼魚](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7/e/m7eed2e73927d036a7314b1fbe771ebeb.jpg)
無眼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