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躑蜀

羊躑蜀

羊躑蜀(Rhododendron molle G. Don),杜鵑花科杜鵑屬的一種植物。生於山坡灌叢中或林中。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1-2m。老枝光滑,無毛,褐色,幼枝有短柔毛及剛毛。花芽卵圓形,鱗片9-12片,闊卵形。單葉互生;葉柄短,長2-6mm;葉片紙質,常簇生於枝頂,橢圓形至橢圓狀倒披針形,長6-15cm,寬3-6cm,先端鈍,具短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睫毛,兩面密被灰白色柔毛。花多數排列成短總狀傘形花序,頂生,先葉開放或與葉同時開放;花萼小,5裂,半圓形,宿存,被稀疏細毛;花冠寬鍾狀,金黃色,先端5裂,裂片橢圓形至卵形,上面1片較大,有淡綠色斑點;雄蕊5,與花冠等長或稍伸出花冠外,花藥孔裂;雌蕊1,子房上位,5室,外被灰色長毛,花柱細長,無毛長於雄蕊,柱頭頭狀。蒴果長橢圓形,長達2.5cm,熟時深褐色,具細柔毛和疏剛毛,胞間開裂。種子多數,細小,灰棕色,扁卵形,邊緣有薄膜翅。花期4-5月,果期6-8月。

生長環境


羊躑蜀主要生長在最高海拔不可超過800米的丘陵山坡、石縫、灌叢或草叢中、林中,以野生狀態生長。

分佈範圍


在中國羊躑蜀主要分佈在湖北省,如:宜昌,當陽遠安荊門,隨州,孝感,咸寧,蒲圻,通城等。雲南,四川,廣東,廣西,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等也有分佈。

主要價值


羊躑蜀的根是一味很好的中藥,可驅風,除濕,消腫,止痛,還可治風寒濕痹,跌打損傷,痔漏,癬瘡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錢;或浸酒。外用:研末調敷、煎水熏洗或塗搽。
【附方】 ①治痛風走註:黃躑躅根一把,糯米一盞,黑豆半盞。酒、水各一碗煎,徐徐服,大吐大泄,一服便能動。(傅滋《醫學集成》)
②治坐骨神經痛羊躑躅根一錢(去外皮),土牛膝二兩,威靈仙、六月霜根各一兩。水煎,沖黃酒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③治跌打損傷,關節風痛:羊躑躅根一錢,土牛膝、大血藤、白茅根各三至四錢。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④治痔漏不可刀針掛線,及服藥丸散:鬧羊花根捶碎,煎湯放罐內,置桶中,蓋上挖一孔,對痔坐定,熏之。湯冷,復熱之再熏。其管觸葯氣,自漸漸潰爛不堪。熏半月,重者一月。切不可洗。(《綱目拾遺》熏痔漏方)
⑤治中暑,中寒,中風不語,牙關緊閉,急慢驚風,小兒筋抽:鵝不食草並子一兩,南星半夏藜蘆、漏蘆、牙皂、鬧羊花子、鬧羊花根各一錢。俱曬燥,磨極細末。將葯吸入鼻內,噴嚏來,立時蘇醒;亦可用陰陽水,調服二、三分。(《行篋檢秘》神妙草頭痧葯)
⑥治兩腮紅腫:百合一個,山芝麻根(去皮)、貝母、元明粉各一錢,銀硃七分。加白面調敷。(《梁侯瀛集驗良方》)
⑦治魚口便毒:羊躑躅根一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⑧治癬:羊躑躅根四兩,水一斤,煎成四兩,加醋一兩,外搽患處。(《浙江民間常用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