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奧尼柱式

希臘古典建築

愛奧尼柱式(希臘語:Ιωνικός ρυθμός,英語:Ionic Order)源於古希臘,是希臘古典建築的三種柱式之一(另外兩種是多立克柱式和科林斯柱式)特點是比較纖細秀美,又被稱為女性柱,柱身有24條凹槽,柱頭有一對向下的渦卷裝飾。愛奧尼柱由於其優雅高貴的氣質,廣泛出現在古希臘的大量建築中,如雅典衛城的勝利女神神廟和俄瑞克忒翁神廟。

在中國,龍門石窟賓陽中洞亦出現愛奧尼柱式,是希臘、波斯、印度和中國多元文化交融之產物。

歷史沿革


奧尼柱式源紀葉愛奧尼亞,小亞細亞西南海岸和島嶼,上面住著操愛奧尼亞方言的愛奧尼亞人。愛奧尼柱式在前5世紀傳入希臘大陸。
愛奧尼柱式
愛奧尼柱式
奧尼廟,震摧毀僅僅存,建薩摩斯島的赫拉神廟,建築師為羅伊科斯。在這裡,愛奧尼柱被用來裝點最偉大的女神:沒有別的更顯赫的地方能夠讓它在這麼短暫的時間內展示自己了。以弗所的阿耳忒彌斯神廟是存在長達6個世紀的愛奧尼神廟,也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希臘柱式,奧尼柱豎基座,柱建築柱列腳座台。奧尼柱柱標誌渦形裝飾置模塑柱帽(),綻。柱帽通常附以蛋與標(egg and dart),一種橢圓與箭頭交替排列的裝飾線條。最初渦形裝飾位於同一個平面上,後來在角落上它們被安排呈角度突出。
愛奧尼柱式的這個特點使得它在前4世紀挑剔的眼光中比多利克柱式更為多變適用,同時在角落將它扭轉也使得不論在正面或側面觀察,它們都呈同樣的寬度。16世紀文藝復興建築師和神學家斯卡默基設計了這種完美排列的四邊愛奧尼柱頭的一個版本,它是如此成功以至於成為了當時的標準,而當希臘的愛奧尼柱式在18世紀希臘復興式風格(Greek Revival)中重新被介紹回來的時候,人們重新發現它是如此古樸和原始。
在渦形裝飾之下,愛奧尼柱可以有一個寬的柱環或帶將柱頭從刻有凹槽的柱身上分割開,或者由一個花和水果的垂花飾從渦紋的縫隙中,或從它們的“眼”中轉出。經過一些早期嘗試后,柱身上的凹槽數被固定在24個。這個標準化將刻槽同直徑的比例維持在一個相似的程度,即便柱子的高度被延伸亦如此。羅馬人在凹槽之間留出一些柱身表面,而希臘人將它們用完只剩刀口以便雕刻。
愛奧尼柱總是比多利克柱要纖細:愛奧尼柱為8或9個直徑高,在美國的改良格式中甚至更高。它們通常刻有凹槽。

特徵


愛奧尼柱式的主要特徵是它的柱頭,它也是許多理論和實踐論述的主題,全賴維特魯威(Vitruvius)的一段簡短和晦澀的描述。僅有的工具是一把直尺、直角器、線索(以量度半長)以及一個圓規。
柱上楣溝有三個部分:一個平直的柱頂過梁(architrave)被分成兩或三條水平帶,上面支撐一個通常裝幀精美的雕帶(frieze),以及用齒飾組成的上楣柱(狀如緊密排列的工字鋼)。
有一個冠狀(corona)及反曲線(cyma)的線腳以支撐伸出的屋頂。雕帶上栩栩如生(通常為敘述性的)淺浮雕是愛奧尼柱式的一個標誌性的特徵,而多利克柱式在同樣的位置布置的是三聯淺槽飾(triglyph)。羅馬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實踐通過減少柱頂過梁的比例將楣溝的高度濃縮,使得雕帶更為顯著。
愛奧尼柱式
愛奧尼柱式
維特魯威,一名奧古斯都時代的實踐建築師,在他的《建築十書》中認為多利克式的基礎建立於粗壯的男性身體比例,而愛奧尼式則來自“更優雅的”女性的身體。雖然他沒有提到這個自覺的、字面的解釋的來源,但是它肯定來自於希臘化時期傳承的建築傳統,例如米安德的馬涅希亞(Magnesia ad Maeandrum,位於呂底亞)的阿耳忒彌斯神廟的建築師赫墨根尼(Hermogenes of Priene)。
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理論家接受了他的想法,將愛奧尼柱式闡釋為莊重的婦女,而不似科林斯柱式那樣全然女性化。愛奧尼柱式是文藝復興後圖書館和法庭建築的主導柱式,象徵知識和文明。
由於沒有維特魯威之前的建築學理論存世,所以要判斷公元前5至4世紀的建築元素的此種“含義”是很困難的,但卻不妨礙它在文藝復興時期成為標準的經典建築“語彙”。
主要是多立克柱式的帕德嫩神廟也有一些愛奧尼元素,不過雅典衛城內更純粹的愛奧尼模式現於厄瑞克忒翁神廟。自17世紀以來,這種式樣的一個更引人注目的例子可以在羅馬的Fortuna Virilis(雄渾的勝利女神)神廟中找到,它首次在德戈德斯(Antoine Desgodetz)的《羅馬的古代建築》(Les édifices antiques de Rome,巴黎1682年)中以蝕刻版畫表現其細節。

相關發現


在龍門石窟賓陽中洞門券拱下雕刻一對柱頭,帶有明顯的希臘“愛奧尼亞”式柱頭痕迹,屬於古希臘愛奧尼亞風格式石柱,是典型的希臘文化藝術之一。龍門出現的這種希臘式石柱可以說是希臘、波斯、印度和中國多元文化交融之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