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龍門石窟的結果 展開

龍門石窟

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洛陽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位居中國各大石窟之首。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龍門由大禹治水中所開鑿,魚躍龍門的傳說亦發生於此。其石窟則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盛於唐,終於清末。歷經10多個朝代陸續營造長達1400餘年,是世界上營造時間最長的石窟。建造時採用了大量彩繪,今多已褪色。密佈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現存洞窟像龕2345個,造像11萬餘尊,與莫高窟、雲岡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后加麥積山石窟稱四大石窟。

龍門石窟造像多為皇家貴族所建,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皇家石窟。武則天根據自己的容貌儀態雕刻的盧舍那大佛,以及在洛陽皇宮紫微城建天堂的消息傳入日本后,聖武天皇發願“朕亦奉造”,在奈良建立東大寺。另有孝文帝為馮太后鑿古陽洞、蘭陵王孫於萬佛洞造像、李泰為長孫皇后造賓陽南洞、韋貴妃鑿敬善寺、高力士為唐玄宗造無量壽佛等。

龍門石窟使石窟藝術呈現出了中國化的趨勢,是中國石窟藝術的“里程碑”。又經歷天竺、新羅、吐火羅、康國等國家營造,發現有歐洲紋樣、古希臘石柱等,堪稱全世界國際化水平最高的石窟。

龍門石窟碑刻題記2860餘品,有古碑林之稱。代表作:“龍門二十品”、龍門雙璧(褚遂良《伊闕佛龕碑》、宋真宗《龍門銘碑》),是中國書法藝術之傑作。

歷史沿革


龍門山由大禹在治水中所開鑿,魚躍龍門的傳說亦發生於此。其石窟則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493年)前幾年開鑿。

禹鑿龍門

大禹開鑿的龍門山,就是現在龍門石窟所在。《水經注》記載:“昔大禹疏龍門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歷其間,故謂之伊闕。”洛陽龍門山
在禹鑿龍門之前,龍門山是一個相連的整體,不分東西兩山。
伊水在龍門山之南積聚,受阻於此山無法向北流出,形成了一片汪洋,時常洪水泛濫。因此,大禹鑿開龍門山,使龍門山分為東西兩半,伊水便得以從兩山中間向北流出。龍門山可作東西兩山的統稱,在其被伊水(伊河)分為兩半后,其東山於武則天建香山寺后而專稱“香山”,而西山則繼續稱“龍門山”。
傳說中那個洪水泛濫的時期,洛水和伊水都因受阻而形成一片大的汪洋,類似於堰塞湖,當然在那個時期形成的規模遠比堰塞湖大得多。人民窘困不堪,溺死甚多。大禹甚至遭受洪水之苦,於是帶領人民首先疏通了洛水,使之注入黃河,而伊水受阻於龍門山,因此鑿開龍門山使得伊水和洛水匯合一起注入黃河,從而解決了這裡的水患。

魚躍龍門

魚躍龍門的傳說故事,便發生在今洛陽龍門石窟所在地。李白《贈崔侍御》:“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詩中的“孟津”即今洛陽下轄縣,北臨黃河。
相傳,禹辟伊闕以後,水流湍急,游息於孟津(今洛陽下轄縣)黃河中的鯉魚,順著洛、伊之水逆行而上,當游到伊闕龍門(今洛陽龍門石窟所在地)時,波浪滔天,紛紛跳躍,意欲翻過。跳過者為龍,跳不過者額頭上便留下一道黑疤,所以唐代大詩人李白在《贈崔侍御》詩中寫道:“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魚躍龍門,又稱鯉魚跳龍門、鯉躍龍門等。比喻中舉、陞官等飛黃騰達之事。也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事業成功或地位高升。

伊闕之戰

在龍門伊闕的石窟開鑿前,曾爆發過一場伊闕之戰。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大將白起率秦軍在伊闕龍門大破魏韓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亦可謂白起的成名之戰。
戰爭中,秦將白起針對韓、魏兩軍互相觀望,不願當先出擊的弱點,以少量兵力鉗制聯軍的主力韓軍,以主力猛攻較弱的魏軍。魏軍無備,倉促應戰,迅即慘敗。韓軍震懾,且翼側暴露,遭秦軍夾擊,潰敗而逃。
白起乘勝揮師追擊,全殲韓魏聯軍24萬人,攻佔伊闕,奪取魏城數座及韓國安邑以東大部分地區。魏、韓兩國割地求和。戰後,韓國精銳損失殆盡。秦國則以不可抗禦之勢向中原擴展。
白起擂鼓台,位於龍門橋東邊,據說那裡就是伊闕之戰時,白起擂鼓助戰的地方。

開鑿石窟

過去認為,龍門地區石窟的營造自北魏至宋,實則不然。
龍門地區的石窟始鑿於北魏,盛於唐,終於清末。歷經北魏、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明、清等10多個朝代陸續營造長達1400餘年,是世界上營造時間最長的石窟。
在龍門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約佔30%,唐代佔60%,其他朝代僅佔10%左右。
北魏,代表洞窟有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等。
東、西魏造像,大都是在北魏洞窟壁面上補刻小龕。龕形無大變化,龕飾趨於簡化。另有東魏強弩將軍掖庭令趙振造彌勒像記、東魏武定元年銘石造釋迦五尊立像等。
北齊,藥方洞中五尊佛像都是北齊造像的特徵。另有北齊延軍舍合邑廿二人等造像記等。
隋唐五代,代表洞窟有大盧舍那像龕、敬善寺、萬佛洞、惠簡洞等,是龍門石窟造像的鼎盛時期。
宋代,分佈有陳摶“十字卷碑”、宋真宗“龍門銘碑”。宋朝還在龍門石窟新鑿了一些洞龕,並為保護盧舍那雕像,加蓋了9間木構屋檐式建築,俗稱“九間房”。
明代,惠簡洞窟外門楣表面,以陰線刻出五個方形及半圓形碑首碑形題記,時代均為明萬曆31年3月吉日立,為捐資修路的題記。
清代,乾隆帝於1750年游幸龍門,在龍門香山寺留下御碑亭。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太后西逃。回京時途經龍門參觀了古陽洞,下令把洞中主佛釋迦牟尼整修成老君像,洞改名“老君洞”。

主要景觀


龍門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3年)前後,後來,歷經東西魏、北齊、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密佈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共有97000餘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
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時期的大、中型洞窟50多個。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燒洞、慈香窯、路洞等,為北魏時期的代表洞窟;潛溪寺、賓陽南洞、賓陽北洞(以上兩洞的洞窟及窟頂裝飾完成於北魏,佛像完成於隋和初唐)、敬善寺、摩崖三佛龕、萬佛洞、惠簡洞、奉先寺、凈土堂、龍花寺、極南洞等為唐代代表洞窟。東山全是唐代的窟龕,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個,如二蓮花洞、看經寺洞、大萬伍佛洞(又名擂鼓台三洞)、高平郡王洞等。

奉先寺

奉先寺是龍門石窟規模最大、藝術最為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群雕,因為它隸屬於當時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稱“奉先寺”。
奉先寺
奉先寺
此窟建開鑿於唐高宗初,咸享三年(公元672年)皇后武則天贊助脂粉錢兩萬貫,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功畢,長寬各30餘米,洞中佛像明顯體現了唐代佛像藝術特點,面形豐肥、兩耳下垂,形態圓滿、安詳、溫存、親切,極為動人。主佛蓮座北側的題記稱之為“大盧舍那像龕”,這裡共有九軀大像,中間主佛為盧舍那大佛,為釋迦牟尼的報身佛,據佛經說,盧舍那意即光明遍照。這座佛像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達1.9米,佛像面部豐滿圓潤,頭頂為波狀形的發紋,雙眉彎如新月,附著一雙秀目,微微凝視著下方。高直的鼻樑,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雙耳長且略向下垂,下頦圓而略向前突。圓融和諧,安詳自在,身著通肩式袈裟,衣紋簡樸無華,一圈圈同心圓式的衣紋,把頭像烘托的異常鮮明而聖潔。整尊佛像,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婦女,令人敬而不懼。有人評論說,在塑造這尊佛像時,把高尚的情操、豐富的感情、開闊的胸懷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藝術魅力。
有人說,盧舍那就是武則天的形象。這是有依據的。據《大盧舍那佛龕記》載:“實賴我皇,圖茲麗質。”而以皇帝本人的形象去造佛像,歷史上早有先例。如北魏文成帝“詔有司為石像,今如帝身”。古陽洞中釋迦牟尼造像,有北魏孝文帝之“麗跡”。奉先寺竣工之日,武則天親率文武百官參加盧舍那的開光儀式,並在伊水東岸禮佛擊鼓奏樂,至今這裡尚留擂鼓台。盧舍那的形象被海內外眾多信佛者所仰慕,唐天寶二年,日本國聖武天皇依照龍門盧舍那模樣,在國都奈良東大寺鑄造了一尊重500噸、高15米的金銅盧舍那佛像。
飽經滄桑、老成持重的大弟子迦葉,溫順聰慧的小弟子阿難,表情矜持、雍容華貴的菩薩,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與主佛盧舍那一起構成了一組極富情態質感的美術群體形象。
奉先寺的九軀大像的背後有很多長方形的小龕,這是大約在宋、金時代,人們為了保護大像龕,依龕修建了木結構屋檐式建築,這些建築影響了佛像的通風,加速了佛像的風化,因而後來被拆除。
奉先寺大型藝術群雕以其宏大的規模、精湛的雕刻高踞於中國石刻藝術的巔峰,成為中國石刻藝術的典範之作,也成為唐朝這一偉大時代的象徵。
龍門石窟景區內的東山石窟的擂鼓台和看經寺之間的平台,面朝西舉目望去,奉先寺的整體輪廓儼然成為一頭活靈活現的“神牛”,牛頭、牛尾等造型清晰,盧舍那大佛上半身囊括在“神牛”造型之中,渾然一體,令人稱奇。

潛溪寺

潛溪寺是龍門西山北端第一個大窟。它高、寬各九米多,進深近七米,大約建於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期。窟頂藻井為一朵淺刻大蓮花。主佛阿彌陀佛端坐在須彌台上,面頤豐滿,胸部隆起,衣紋斜垂座前,身體各部比例勻稱,神情睿智,整個姿態給人以靜穆慈祥之感。主佛左側為大弟子迦葉,右側為小弟子阿難。兩弟子旁邊分別為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特別是南壁的大勢至菩薩,造型豐滿敦厚,儀態文靜,在故宮博物院有1比1的複製品陳列。阿彌陀佛與兩側的兩位菩薩共稱為西方三聖,即掌管西方極樂世界的三位聖人,是佛教凈土宗信仰的對象。

賓陽洞

龍門石窟 賓陽中洞
龍門石窟 賓陽中洞
賓陽中洞是北魏時期代表性的洞窟。“賓陽”意為迎接出生的太陽。賓陽三洞開鑿於北魏時期,是北魏的宣武帝為他父親孝文帝做功德而建。它開工於公元500年,歷時24年,用工達80萬2366個,后因為發生宮廷政變以及主持人劉騰病故等原因,計劃中的三所洞窟(賓陽中洞、南洞、北洞)僅完成了一所即賓陽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
賓陽中洞內為馬蹄形平面,穹窿頂,中央雕刻重瓣大蓮花構成的蓮花寶蓋,蓮花周圍是八個伎樂天和兩個供養天人。它們衣帶飄揚,迎風翱翔在蓮花寶蓋周圍,姿態優美動人。釋迦牟尼。他是佛教的創始人,原名叫喬達摩·悉達多,原是古印度凈飯王的兒子。他和中國的孔子生活在同一時代,比孔子要年長12歲。他在29歲時出家修行,經過六年,悟道成佛,創立了佛教。由於北魏時期崇尚以瘦為美,所以主佛釋迦牟尼面頰清瘦,脖頸細長,體態修長。衣紋密集,雕刻手法採用的是北魏的平直刀法。由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實行了一系列的漢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的服飾一改雲岡石窟佛像那種偏袒右肩式袈裟,而身著寬袍大袖袈裟。釋迦牟尼所有侍立二弟子、二菩薩。二菩薩含睇若笑,文雅敦厚。左右壁還各有造像一鋪,都是一佛、二菩薩,著褒衣博帶袈裟,立於覆蓮座上。
洞中前壁南北兩側,自上而下有四層精美的浮雕。第一層是以《維摩詰經》故事為題材的浮雕,叫做“維摩變”。第二層是兩則佛本生故事。第三層為著名的帝后禮佛圖。第四層為“十神王”浮雕像。特別是位於第三層的帝后禮佛圖,它們反映了宮廷的佛事活動,刻畫出了佛教徒虔誠、嚴肅、寧靜的心境,造型準確,製作精美,代表了當時生活風俗畫的高度發展水平,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非常可惜的是,在上個世紀的三、四十年代被盜往國外了。分別陳列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美國堪薩斯州納爾遜藝術博物館。
賓陽南洞的洞窟為北魏時期開鑿,但洞中幾尊主要的佛像都是在初唐完成的。洞中主佛為阿彌陀佛,面相飽滿,雙肩寬厚,體態豐腴,體現了唐朝以胖為美的風格。賓陽南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魏王李泰在北魏廢棄的基礎上又續鑿而成,為其生母長孫皇后做功德而建,屬於過渡時期的作品。

萬佛洞

龍門石窟 萬佛洞
龍門石窟 萬佛洞
萬佛洞因洞內南北兩側雕有整齊排列的一萬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後室結構,前室造二力士、二獅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是龍門石窟造像組合最完整的洞窟。窟頂有一朵精美的蓮花,環繞蓮花周圍的為一則碑刻題記:“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監姚神表,內道場運禪師,一萬五千尊像一龕”。它說明了該洞窟是在宮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內道場智運禪師的主持下開鑿的,完工於唐高宗永隆元年即公元680年。洞內主佛為阿彌陀佛,端坐於雙層蓮花座上,面相豐滿圓潤,兩肩寬厚,簡潔流暢的衣紋運用了唐代渾圓刀的雕刻手法。主佛施“無畏印”,表示在天地之間無所畏懼,唯我獨尊。主佛端坐在蓮花寶座上,在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剛力士,那奮力向上的雄姿與主佛的沉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更加襯托出主佛的安詳。主佛背後還有五十二朵蓮花,每朵蓮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養菩薩,她們或坐或側,或手持蓮花,或竊竊私語,神情各異,像是不同少女的群體像。五十二代表著菩薩從開始修行到最後成佛的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
在洞內南北兩壁整齊地刻有一萬五千尊小佛像,每尊只有四厘米高。在南北兩壁的壁基上各刻有六位伎樂人,舞伎在悠揚的樂曲聲中翩翩起舞,體態輕盈,婀娜多姿。
整個洞窟金碧輝煌,向人們展現了西方極樂世界的理想國土,烘托出一種熱烈歡快、萬眾成佛的氣氛。
洞口南側還有一尊菩薩像,它是龍門石窟唐代眾多菩薩像的精美範例。菩薩通高85厘米,頭部向右傾斜,身體呈“s”形的曲線,整個姿態顯得非常優美端莊。中國著名戲劇大師梅蘭芳早年參觀龍門時,被她那優美的形象所吸引並大加讚賞,此後經過藝術加工,成功地運用到他的表演中。

蓮花洞

蓮花洞因窟頂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蓮花而得名,大約開鑿於北魏年間。蓮花是佛教象徵的名物,意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窟頂多以蓮花作為裝飾,但像蓮花洞窟頂這樣碩大精美的高浮雕大蓮花,在龍門石窟也不多見。蓮花周圍的飛天體態輕盈,細腰長裙,姿態自如。人民大會堂的蓮花頂就是依據此蓮花設計而成。
洞內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主像為釋迦牟尼立像,著褒衣博帶式袈裟,衣褶簡潔明快。這是釋迦牟尼的遊說像,即釋迦牟尼外出講經說法時的形象。二弟子是淺浮雕,左側弟子迦葉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手持錫杖,似一西域苦行僧,可惜其頭部早年被盜,現存法國吉美博物館。龍門石窟中最小的佛像,僅有2厘米高,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位於蓮花洞南壁上方,生動細緻,栩栩如生。

古陽洞

龍門石窟 古陽洞
龍門石窟 古陽洞
古陽洞在龍門山的南段,開鑿於公元493年,是龍門石窟造像群中開鑿最早、佛教內容最豐富、書法藝術最高的一個洞窟。它規模宏偉、氣勢壯觀。洞中北壁刻有楷體“古陽洞”三個字。清末光緒年間,道教在龍門地區興起。道士見古陽洞無主,不忍荒廢,於是將釋迦牟尼像改成太上老君道德天尊神像。因為據傳老君曾在此修道煉丹,故而古陽洞又叫老君洞。
古陽洞是由一個天然的石灰岩溶洞開鑿成的。窟頂有蓮花藻井,地面呈馬蹄形。主像釋迦牟尼,著雙領下垂式袈裟,面容清瘦,眼含笑意,安詳地端坐在方台上,侍立在主佛左側的是手提寶瓶的觀音菩薩,右邊的是拿摩尼寶珠的大勢至菩薩,他們表情文靜,儀態從容。
古陽洞大小佛龕多達數百,雕造裝飾十分華麗,特別是表現在龕的外形、龕楣和龕額的設計上,豐富多彩,變化多端,有的是蓮瓣似的尖拱、有的是屋形的建築、有的是帷幔和流蘇,並且在龕楣上雕造有佛傳故事,如:古陽洞南壁釋迦多寶龕上,有樹下誕生、步步生蓮、九龍灌頂等,講述的是悉達多從他母親摩耶的右腋下誕生,剛出生,就走了七步,每一步腳印都生出一朵蓮花,這叫步步生蓮,他站在方台上,天空中有九條龍為他噴水沐浴。
古陽洞是北魏皇室貴族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這些達官貴人不惜花費巨資,開鑿窟龕,以求廣植功德,祈福免災,而且留下了書法珍品—龍門二十品。古陽洞中就佔有十九品,另一品在慈香窯中。龍門二十品是指從北魏時期精選出不同的二十塊造像題記,它們記載著佛龕的雕鑿時間、人物、目的等。二十品的特點是:字型端正大方、氣勢剛健質樸,結體、用筆在漢隸和唐楷之間。清代學者康有為曾大力提倡整個社會書寫要用魏碑體,龍門二十品仍有無窮的藝術魅力,每年吸引無數的海外友人,漂洋過海,為的是能夠親眼目睹這一書法奇珍。

藥方洞

藥方洞因窟門刻有諸多唐代藥方而得名。它始鑿於北魏晚期,經東魏、北齊,到唐初還仍有雕刻。洞中五尊佛像,身軀硬直少曲線,脖子短粗,身體碩壯,菩薩頭冠兩旁的帶子很長,下垂到胳膊上部。這都是北齊造像的特徵。洞門兩側刻有藥方150多種,所用藥物多是植物、動物和礦物葯。藥方涉及內科、外科、小兒科、五官科等,所涉及藥材在民間都能找到,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老百姓。藥方洞的藥方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石刻藥方,對研究中國醫藥學起重要的作用。

老龍洞

老龍洞是就著自然山洞開鑿而成的,其平面呈長馬蹄形,頂部近似穹隆頂。該洞因不是由專人出錢開鑿的,所以沒有造出主要的一鋪大佛。全窟密布小龕54處,其中較大的有12、32、33、50號龕,俱有永徽元年的造像題記。老龍洞因為多人開鑿,都是以祈福、求功德為主,並無突出主題,所以附帶了濃郁的生活氣息,為研究初唐的民間造窟風氣、特色提供了有力地考證。

惠簡洞

惠簡洞
惠簡洞
惠簡洞位於萬佛洞南側,是一個敞口中型洞窟,高4.25公尺,深2.70公尺。大唐咸亨四年,11月7日,西京法海寺僧惠簡敬造此窟,所以此洞又稱“西京法海寺惠簡洞”。洞窟前半部應該是原有的窟門,已經塌毀。窟內平面近似馬蹄形,西壁呈圓弧形,並在南北兩端略向里凹,西壁下部鑿出一半圓形的基壇。西璧正中鑿一善跏趺坐的彌勒,坐於一平面呈長方形的高座之上,足下還踏一長方形台。彌勒兩側雕出二弟子、二菩薩,均立於基壇之上,足下踏束腰圓形蓮台。左協侍弟子已不存在,右側的阿難形象與奉先寺的阿難很相似。菩薩頭部已經殘損,僅剩其火焰狀頭光部分。主尊彌勒面相胖圓,右手扶右膝,左手放於左膝之上,掌心向上,胸部隆起。頭后以淺浮雕的手法刻出圓形頭光與背屏,上部隆起呈三角狀,兩端各向外伸出一龍頭。這種背屏大萬五佛洞以及部分優填王向看重也有類似的形制。平頂,表面沒有裝飾。另外,窟內還分佈有一些後期補鑿的小龕,其時代也應該是在唐代。
惠簡洞南下側有一小窟,此窟擁有幾個時代的造像。在窟門外壁上部,刻出屋檐形龕,檐上飾有金翅鳥與鴟吻。窟門為圓拱形,門外兩側各雕刻一身力士。其中,北側力士已殘,僅保留有下部的長方形矮台,南側力士基本完整,右腿弓起,左腿斜撐地,右臂下垂,左臂彎曲於胸前,頭側向門的方向,下身長裙垂於腳下。足踏一長方形台,這種力士為北魏時期的典型形象。門外北側保留有上下二小龕,約開鑿於唐高宗時期。窟外南壁下部鑿出一台,其上部鑿出上下兩龕,上部一龕表面多殘,下部一龕為圓拱形龕,低壇基,壇基表面雕出兩尊獅子,中間雕有一熏爐。正中主像為一位立姿菩薩,夾侍有二弟子、二菩薩。而菩薩寶繒(zeng)下垂至地,下裙又緊貼腿上,腹部骨氣,衣紋稀少。弟子的雙手交拱於腹前,並隱於袖內,袈裟作出水式。這五身相面部均已殘損,此風格又比較像北齊雕鑿。窟內平面馬蹄形,下部鑿出倒凹字形淺壇。正壁刻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弟子袈裟作出水式,衣紋作斜方格紋,菩薩著低寶冠、窄頸圈,披巾交*處厚重,裙帶下垂。造像形象寬額,面形下部尖圓,因該是隋代雕鑿。北壁龕內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力士像,龕外西側上下有戴籠冠的男供養人和手持傘蓋的侍者形象。這種形象是北魏時期多特有的。南壁正中刻半結跏趺佛像,夾侍二菩薩像,佛面部已經殘損,菩薩頭頂螺旋髻,披巾交*於胸前,然後上卷壓在肘上。佛坐前二獅子立起,此組造像又為唐時雕鑿。此外,在窟外門楣表面,以陰線刻出五個方形及半圓形碑首碑形題記,時代均為明萬曆31年3月吉日立,為捐資修路的題記。

看經寺

看經寺武則天時期所雕刻,雙室結構,前室崖壁有數十個小龕造像,主室進深1170厘米,寬1116厘米,高825厘米,平頂,方形平面,四壁垂直,三壁下部雕出高均180厘米的傳法羅漢二十九祖(正壁11身,兩壁各9身),為中國唐代最精美的羅漢群像,是據隋代費長房《歷代法寶記》刊刻的。這種不雕佛像僅雕羅漢的大窟,似是一大型禪堂,可能是禪宗所主持開鑿的。看經寺是龍門東山最大的一個洞窟,29尊傳法羅漢保存完好。

香山寺

香山寺位於十三朝古都洛陽城南13公里處的香山西坳,與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西山窟區一衣帶水,隔河相望,與龍門石窟東山窟區和白園一脈相連,並肩鄰立。因盛產香葛而得名。香山寺微始建於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印度來華高僧地婆訶羅(日照)葬於此,為安置其遺身重建佛寺。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則天在洛陽稱帝,建立武周王朝,梁王武三思奏請,敕名“香山寺”,並重修該寺,當時香山寺危樓切漢,飛閣凌雲,巍巍壯觀,武則天常駕親游幸,御香山寺中石樓坐朝。留下了“香山賦詩奪錦袍”的佳話。唐大和六年(公元832年),河南尹白居易捐資六七十萬貫,重修香山寺,並撰《修香山寺記》,寺名大振,這篇文章開篇第一句即是對香山寺的推崇“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十寺,觀游之勝,香山首焉”,此外,白居易還搜集了5000多卷佛經藏入寺中。白居易自號“香山居士”與如滿和尚等人結成“香山九老會”吟詠於該寺的堂上林下,會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遺命葬於香山寺如滿大師塔側。宋金時期香山寺猶存,元末廢棄,清康熙年間重修,乾隆皇帝曾巡幸香山寺,稱頌“龍門凡十寺,第一數香山”,這句詩摘自他當時所作的詩《香山寺二首》,被鐫刻在石碑之上,位於香山寺的乾隆御碑亭就矗立著這塊石碑,已有兩百多年了,清末民國初年,香山寺又漸荒蕪了,1936年香山寺進行重新修建后,為蔣介石慶祝五十壽辰而在寺內建一幢兩層小樓。蔣介石和宋美齡多次在此避暑,這幢小樓位於香山寺內東南側,被稱為“蔣宋別墅”。解放后,香山寺又進行了多次修葺,改造工程從2002年年底到2003年四月上旬完成,歷時100天,創造了中國寺院速度之最。這也是香山寺歷史上的第五次修復,新香山寺借鑒唐代風格,對蔣宋樓,乾隆御碑亭,衣缽塔等作為歷史文物予以修繕、保留、保護。在原址上新建了鐘樓、鼓樓、大雄寶殿,整修了天王殿、羅漢殿、步游道等。

白園

白園,位於洛陽龍門風景名勝區東山琵琶峰上,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墓園,佔地面積3萬平方米,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居住洛陽18年。雖尊為“少傅”,但一生清貧,喜酒善詩,在龍門修香山寺,開八節灘,對龍門山水十分眷戀,死後遵囑葬於此。
白園內主要景點有青谷區、樂天堂、詩廊、墓體區、日本書法廊、道詩書屋等10餘處。青谷區位於兩山之間,有白池、聽伊亭、石板橋、松竹和白蓮。進入青谷區瀑布飛瀉,池水蕩漾,竹林清風,白蓮飄香,使人心曠神怡;樂天堂依山傍水,面對青谷,是詩人作詩會友之處,室內自然山石裸露,漢白玉塑像瀟灑自然,靜坐山石之上,給人以深思明世之感。站在樂天堂前,可深切回味詩人原作“門前常流水,牆上多高樹,竹徑繞荷池,縈迴百餘步”的內涵;詩廊立石38塊,由國內名家書寫,行、草、篆、隸齊全,既可以欣賞白居易的名作,又可以領略書法藝術之美。日本書法廊是為中日書法交流而建,多為當代日本書法名家之作,於2000年3月建對外開放。墓體區位於琵琶峰頂,從牡丹壇拾級而上即可到達。這裡有白居易墓、卧石碑、烏頭門及中外仰慕白居易的客人及族裔的立石。墓前青石鋪地,墓后草坪如毯,周圍翠柏環抱,給人以莊嚴肅穆之感。

碑刻題記

“龍門二十品”指選自龍門石窟中北魏時期的二十方造像題記,是魏碑書法的代表。魏碑上承漢隸,下開唐楷,兼有隸楷兩體之神韻。其中十九品在古陽洞,一品在慈香窟。二十品的稱呼最早見於清代康有為所著的《廣藝舟雙楫》和方若所著的《校碑隨筆》。內容一般是表達造像者祈福消災的。它的書法藝術是在漢隸和晉楷的基礎上發展演化,從而形成了端莊大方、剛健質樸、既兼隸書格調,又孕楷書因素的獨特風格,是北魏時期書法藝術的精華之作、“魏碑”體的代表。“龍門二十品”計有:《比丘慧成為亡父始平公造像記》、《長樂王丘穆陵亮夫人尉遲為亡息牛撅造像記》、《步轝郎張元祖妻一弗為亡夫造像記》、《北海王元詳造像記》、《司馬解伯達造像記》、《雲陽伯鄭長猷為亡父等造像記》、《新城縣功曹孫秋生二百人等造像記》、《邑主高樹和維那解伯都卅二人等造像記》、《比丘惠感為亡父母造像記》、《廣川王祖母太妃侯為亡夫廣川王賀蘭汗造像記》、《邑主馬振拜和維那張子成卅四人為皇帝造像記》、《廣川王祖母太妃侯為幼孫造像記》、《比丘法生為孝文皇帝並北海王母子造像記》、《北海王國太妃高為亡孫保造像記》、《比丘道匠為師僧父母造像記》、《輔國將軍楊大眼為孝文皇帝造像記》、《陸渾縣功曹魏靈藏造像記》、《安定王元燮為亡祖亡考亡妣造像記》、《齊郡王元佑造像記》、《比丘尼慈香、慧政造像記》。

蔣宋別墅

1936年,為蔣介石慶祝五十壽辰,地方政府選擇香山寺南側建了一幢兩層小樓,被稱為蔣宋別墅,當時蔣介石於1936年10月29日從西安乘火車到達洛陽(東站)來到洛陽是以“避壽”為名,實則部署“西北剿共”計劃,他於10月31日在別墅慶祝了自己的五十壽辰,參加人員有張學良,閻錫山等,之後他視察了洛陽軍校、洛陽電廠,檢閱了重炮部隊。並和夫人宋美齡三次往複洛陽,去安撫非嫡系部隊太原的閻錫山,濟南的韓復渠,綏遠的傅作義。於12月初離洛到西安,在洛陽共呆了36天,基本都住在香山寺蔣宋別墅。1936年的“豪華別墅”,在三十年後一度成為楊成武將軍的“牢獄”。1968年的3月底解放軍代總參謀長楊成武將軍因受林彪集團迫害,被秘密關押在香山寺。直到1971年1月離開,楊成武將軍被羈押於此兩年多,沒有下過一次樓,監牢之苦在盡嘗之中。

擂鼓台三洞

龍門石窟 擂鼓台中洞
龍門石窟 擂鼓台中洞
在東山腳下的公路未開通以前,巨石上方原是一片平台。傳說當年奉先寺竣工時,武則天親自率百官駕臨龍門,主持這次規模盛大的開光儀式,龐大的樂隊便在這平台上擂鼓助興,於是後人便把這裡叫做擂鼓台。相鄰擂鼓台的三個洞叫擂鼓台三洞。
擂鼓台中洞,又名大萬伍佛洞。是一座武周禪宗窟,中國佛教的禪宗是以專修禪定為主的教派。“禪定”就是安定而止息殺慮的意思。洞頂作穹隆形,並有裝飾華麗的蓮花藻井,造像是一佛二菩薩,主佛為雙膝下垂而坐的彌勒佛,壁基有二十五尊高浮雕羅漢群像,從南壁西起到北壁西止。羅漢群像構成一個半環形裝飾帶,羅漢群像均羅漢身旁都刻有一段從《付法藏因緣傳》里摘錄的經文介紹該羅漢的身世及特點。所刊經文中多雜以武周新字,這是是武周時期禪宗所經營的洞窟。
擂鼓台北洞是龍門石窟中開鑿較早,規模最大的密宗造像石窟,密宗屬於中國佛教的派別之一,它源於印度,產生於公元七世紀以後,佛教的密教是佛教中的最後一個派別,密教傳入中國,在中國的弘揚,乃至遠播日本、朝鮮,還有密宗領袖和他們的宗教活動,都和洛陽及龍門石窟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擂鼓台北洞為穹隆頂,馬蹄形平面,高4米,寬4.9米,窟頂為蓮花藻井,周圍環繞四身飛天。其因風化剝蝕已不清。據說,北洞的主像,中洞的三尊佛像以及南洞的一尊佛像,都是民國時期從別處搬移進去的。洞內三尊大坐佛中,東壁的主佛為毗盧遮那佛,意為太陽,即除暗遍明之意,因此又稱“大日如來”,它頭帶寶冠,胳膊上帶著臂釧的菩薩裝形象,像高2.45米,結跏趺坐於0.9米高的須彌台坐之上。
在北洞的前壁南側,雕有八臂觀音一尊,像高1.83米,赤足坐於圓形台坐上,在前壁的北側還雕有四臂十一面觀音,像高1.9米,赤腳立在圓形台坐上。

摩崖三佛龕

摩崖三佛龕共有七尊造像,其中三身坐佛,四身立佛,這種造像組合在中國石窟寺中極為罕見。中間主佛為彌勒,坐於方台座上,頭頂破壞,僅雕出輪廓,未經打磨。據佛經記載,彌勒佛是“未來佛”,是作為佛釋迦牟尼的接班人而出現的。武則天利用彌勒信仰為其登基製造輿論,登基后又自稱“慈氏”(即彌勒),推動了彌勒信仰的風行。摩崖三佛龕的開鑿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出現的,隨著武周政權的垮台,摩崖三佛龕也因此而停工。雖然這組造像是半成品,卻為人們了解石窟造像的開鑿程序提供了一份寶貴的實物資料。

主要展覽


龍門石窟曾經歷天竺(今印度)、新羅(今韓國)、吐火羅(西伯利亞)、康國(中亞)等國營造,現已發現西域樂器、歐洲紋樣、古希臘石柱等域外元素,是希臘、波斯、印度和中國等多元文明交融之產物,堪稱全世界國際化水平最高的石窟。
域外造像
龍門西山珍珠泉附近的新羅像龕,是韓國古代在龍門石窟的造像龕,是唐王朝與新羅國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新羅國與唐朝關係友好,有密切聯繫和往來,有大批留學生來唐學習,韓國8世紀中葉的石窟庵佛教造像也受到了唐朝龍門石窟造像風格的影響,所以該龕可能是到唐朝留學的新羅僧人開鑿的。
唐龍朔元年(661年)在吐火羅故地(今阿富汗北部)置州縣,以吐火羅王為大汗都督府都督。唐朝與吐火羅國在佛教文化等方面有交流,《新唐書》、《舊唐書》均有記載。吐火羅僧寶隆造像龕,位於龍門東山看經寺上方偏北之山腰處,龕門西北向,唐睿宗景雲元年(710年)九月一日雕造。
西域樂器
伴隨絲綢之路,中國的樂隊出現了不少的新樂器,在龍門石窟現存的17種樂器中,有9種是從西域傳來的。漢魏以來由波斯、印度通過佛教傳來了曲頸琵琶和五弦琵琶,對中國的音樂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雕刻在龍門石窟萬佛洞兩壁壁基的伎樂天女,手持曲頸琵琶,身上絲帶彷彿也隨著音樂起舞飄揚,大有不同凡俗、飄飄欲仙的神秘感覺。這些精美的樂器也讓冰冷的石窟鮮活起來,並充滿著美妙的音樂之味。
希臘石柱
愛奧尼柱式,源於古希臘,特點是比較纖細秀美,柱頭有一對向下的渦卷裝飾,愛奧尼柱由於其優雅高貴的氣質,廣泛出現在古希臘的大量建築中。
在龍門石窟賓陽中洞門券拱下雕刻一對柱頭,帶有明顯的希臘“愛奧尼亞”式柱頭痕迹,屬於古希臘愛奧尼亞風格式石柱,是典型的希臘文化藝術之一。龍門出現的這種希臘式石柱可以說是希臘、波斯、印度和中國多元文化交融之產物。
歐洲紋樣
龍門石窟的裝飾紋樣中,多有經絲綢之路傳入的西域乃至歐洲的圖案造型。古陽洞北魏龕楣常見的聯珠紋、葡萄紋、忍冬卷草紋雕刻,也傳達出西域傳統藝術題材的深遠影響。

保護措施


盜鑿破壞

龍門石窟自建造以來受到的人為的盜鑿破壞十分嚴重。唐武宗時期的滅佛運動、使石窟蒙難。清末和民國初年的遊記史料記載了當時石窟造像被盜嚴重。此外,民國政府為從南京遷都洛陽,修建龍門西山下道路時也炸毀了大量的山麓佛龕。由於戰亂管理空虛,1930年代到1940年代龍門石窟造像受到了瘋狂的盜鑿,許多頭像、碑刻、浮雕被日本、美國的文物商人收購。

保護修繕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
1961年國務院公布龍門石窟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龍門風景名勝區被公布為全國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2000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龍門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龍門地區的石窟和佛龕展現了中國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間,最具規模和最為優秀的造型藝術。這些詳實描述佛教宗教題材的藝術作品,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2006年1月龍門石窟被中央文明辦、建設部、國家旅遊局聯合授予“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
2007年4月,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全國首批“5A級旅遊景區”。
2009年,龍門石窟被中國世界紀錄協會收錄為中國現存窟龕最多的石窟,創造了現存窟龕數量中國之最。
龍門石窟的盧舍那大佛於2007年3月28日結束了面部修繕工程,保護人員沒有對大佛進行大的修復,只是對大佛表面除塵除污,封堵大佛自身和周邊細縫。
2020年10月19日,龍門石窟保護研究成果發布暨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二十周年學術交流大會開幕,龍門石窟研究院發布了20年來龍門石窟的六大重要考古成果,分別是:奉先寺遺址考古發掘、擂鼓台三洞窟前遺址考古發掘、香山寺遺址發掘、萬佛溝第1窟窟前建築遺址發掘、龍門西山北坡唐代僧人墓地發掘、瘞窟考古清理工作。
2020年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年會暨世界文化遺產城市市長論壇榮獲2019年遺產保護管理工作5星等級。

修復工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利用“遺產保存日本信託基金”實施的無償援助項目,由中、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三方合作實施,旨在對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進行保護和修復,項目總經費為125萬美元。
項目於2001年11月簽字,2002年1月正式實施,分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002年1月~2005年2月)主要是對龍門石窟進行地形調查、地質勘察、環境觀測、病害監測等數據資料的收集,試驗材料、工藝等;
第二階段從2005年3月開始,重點是以3個實驗洞窟為對象,進行保護修復施工。專家經過研究龍門石窟各洞窟的資料,選定了能代表洞窟低、中、高位置,位於南、中、北區域的三個洞窟,分別為西山石窟北部的潛溪寺、中部的皇甫公窟、南部的路洞。
2007年8月9日下午,專家組通過了設計方案,甘肅鐵科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工程公司中標,待設計方和施工方進行技術交接后,施工將立即展開。考慮到龍門石窟文物保護的重要性,專家組要求,先對潛溪寺展開修復保護工程,待設計方案經過實踐確認可行后,再在另外兩個洞窟展開,進而找到最科學的龍門石窟洞窟修護保護方案。
2021年7月22日,河南洛陽工作人員第一時間修復龍門石窟。

數字復原

龍門石窟研究院提出“回歸歷史,再現芳華”數字龍門的主題構想,採用數字技術對石窟文物進行虛擬修復,針對文物本身遺失或損壞的部分,利用文獻資料、圖像信息,按照一定規則對其進行修補,復原其歷史樣貌,結合現代科技手段為遊客提供全新的遊覽體驗。近日,數字技術揭開洛陽龍門石窟最美觀世音神秘面紗。

覆土坍塌

2021年7月20日,河南省遭遇入汛以來最強一輪降雨天氣,龍門石窟覆土坍塌,但文物本體暫時安全。

價值意義


書法藝術

截至2014年,東西兩山現存窟龕2345個、佛塔80餘座。龍門石窟是中國古碑刻最多的一處,有古碑林之稱,共有碑刻題記2860多塊,其中久負盛名的龍門二十品和褚禭良的伊闕佛龕之碑,分別是魏碑體和唐楷的典範,堪稱中國書法藝術的上乘之作。龍門全山造像11萬餘尊,最大的佛像盧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最小的佛像在蓮花洞中,每個只有2厘米,稱為微雕。龍門石窟也是書法藝術史是寶藏。著名的書法精品龍門二十品,是後代碑拓鑒賞家從龍門石窟眾多的石刻造像題記中精選出來的書法極品。這些碑刻不僅記錄了發願人造像的動機、目的,還為石窟考古分期斷代提供了依據。清代學者康有為曾大力提倡整個社會書寫要用魏碑體,還稱讚魏碑有十美,如:筆法跳躍,結構天成,血肉豐美等。時至今日,魏碑體還作為標語、裝潢用字廣泛使用。由此可見,二十品在書法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佛教文化

龍門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藝術表現,但它也折射出當時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時尚。石窟中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術、建築、書法、音樂、服飾、醫藥等方面的實物資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

文化意義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貴族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為的體現,具有濃厚的國家宗教色彩。兩朝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時代風格,北魏造像在這裡失去了雲岡石窟造像粗獷、威嚴、雄健的特徵,而生活氣息逐漸變濃,趨向活潑、清秀、溫和。這些北魏造像,臉部瘦長,雙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紋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堅勁質樸。在北魏時期雕鑿的眾多洞窟中,以古陽洞賓陽中洞和蓮花洞、石窟寺這幾個洞窟最有代表價值。其中古陽洞集中了北魏遷都洛陽初期的一批皇室貴族和宮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舉國崇佛的歷史情態。這些形制瑰異、琳琅滿目的石刻藝術品,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域外文明交匯融合的珍貴記錄。
北魏時期人們崇尚以瘦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藝術風格。而唐代人們以胖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臉部渾圓,雙肩寬厚,胸部隆起,衣紋的雕刻使用圓刀法,自然流暢。龍門石窟的唐代造像繼承了北魏的優秀傳統,又汲取了漢民族的文化,創造了雄健生動而又純樸自然的寫實作風,達到了佛雕藝術的頂峰。唐代龍門石窟的重點洞窟中,以規模宏偉、氣勢磅礴的大盧舍那像龕群雕最為著名。這座依據《華嚴經》雕鑿的摩崖式佛龕,以雍容大度、氣宇非凡的盧舍那佛為中心,用一周極富情態質感的美術群體形象,將佛國世界那種充滿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達的淋漓盡致。這組雕像體現了大唐帝國強大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顯示了唐代雕刻藝術的最高成就。

對外影響

日本光明皇后非常敬仰武則天。武則天在洛陽紫微城建造天堂,以及在龍門石窟奉先寺雕刻盧舍那大佛石像的消息由入唐求法僧傳至日本,天平十二年(740),聖武天皇發願“朕亦奉造”。於是日本奈良東大寺隨之建立,內部亦供奉“盧舍那大佛”。

社會評價


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評價:龍門地區的石窟和佛龕展現了中國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年~907年)期間,最具規模和最為優秀的造型藝術。這些詳實描述佛教中宗教題材的藝術作品,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
龍門石窟因為滿足世界文化遺產下列評定標準:
(i)人類藝術創造力的傑出表現。
(ii)是對悠久歷史的藝術形式的完美展現,在這一區域的文化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iii)是對中國唐朝高度的文化水平和成熟的社會的展現。

旅遊信息


門票

2018年9月20日起,洛陽龍門石窟景區門票價格由100元/人次降為降為90元/人次。

路線

總路線:西山石窟---東山石窟---香山寺---白園西山石窟:北門---禹王池---潛溪寺---賓陽三洞---摩崖三佛龕---萬佛洞---蓮花洞---奉先寺---古陽洞---藥方洞--南門東山石窟:南門---擂鼓台三洞---文物廊---千手千眼觀音像龕---西方凈土變龕---看經寺---二蓮花洞---四雁洞---北門香山寺:南步游道---蓮花池---鐘樓、鼓樓---天王殿---羅漢殿---石樓---九老堂---觀景台---大雄寶殿---乾隆御碑亭---蔣宋別墅---撞鐘(鍾、鼓樓觀景台留影)---從後門經東山賓館進入白園白園:南大門進---南詩廊---琵琶峰---北詩廊---道詩書屋---樂天堂---青谷---正門

開放時間

旺季:04月01日-10月07日開放時間:07:30-22:0010月08日-10月31日07:30-18:00淡季:02月01日-03月31日開放時間:08:00-18:0011月01日-次年01月31日08:00-17:30

交通

石窟位於洛陽市區南12公里處,可從洛陽火車站乘81路公交車前往,車程約40分鐘。
還有從市區其他地方坐53路、81路和60路也可以到達。龍門石窟與少林寺之間也有對開的班車。

恢復開放

2020年2月23日,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管理委員會發布公告,位於河南省洛陽市的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將於2月24日正式恢復開放,遊客需線上預約、線上購票、無直接接觸入園。

文化活動


景點趣事

石樓:武則天“香山賦詩奪錦袍”
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武則天在洛陽稱帝,非常鍾情於伊闕山水,也很喜歡位於其中的清幽雅緻的香山寺,她經常在香山寺中石樓坐朝(據〈大唐傳載〉記述)並在石樓留下了千年為人們所傳頌的典故“香山賦詩奪錦袍”,在一次春遊香山寺時,武則天別出心裁,主持了一次“龍門詩會”,歷史上有名的“香山賦詩奪錦袍”即由此而來。唐代詩風很盛,武則天對勝出者“賜以錦袍”,獎品不見得貴重,但卻是難得的榮譽,群臣當然各不相讓,奮力爭奪。首先成詩的是左史東方虯:“春雪滿空來,觸處如花開,不知園裡樹,若個是真梅”,武則天覺得東方虯文思敏捷,又才華出眾,立即把錦袍賜給了他,而此時,多數大臣也相繼成詩,經當眾誦讀,其中宋之問的《龍門應制》一致認為更在東方虯之上,武則天遂決定把錦袍賜給宋之問,“香山賦詩奪錦袍”也成了詩壇上的一段佳話。而這段典故所發生的地點---石樓就位於香山寺內。
九老堂:白居易與“香山九老會”
盛唐以後,經過“安史之亂”,香山寺因年久失修,漸趨衰敗,至白居易任河南尹之時,香山寺已是蕭條至極,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白居易來洛任河南尹,他閑暇時常在伊闕山水間流連,想修復香山寺,卻因財力有限,未能如願。大和六年(公元832年),好友元稹去世,白居易將為元稹撰寫墓誌銘所得的酬金悉數拿出,費時3個多月,重修了香山寺,使衰敗的舊寺的亭台樓閣換了新顏,並撰寫了《修香山寺記》一文。白居易重修后,香山寺再次聲名大振,一時間遊人絡繹不絕。
“停宮致仕”后,白居易更加放情于山水,賞玩泉石風月。因慕戀香山寺清幽,白居易常住寺內,自號“香山居士”並把這裡作為了自己最終的歸宿,在他七十四歲時,和遺老胡杲,吉皎,鄭據,劉真,盧貞,張渾等6人先是結成了“尚齒七老人會”,後來,又有百歲之人李元爽,95歲的禪師如滿加入,號稱“香山九老”,終日吟詠於香山寺的堂上林下,寫下了許多歌詠龍門山水及香山寺的詩篇。“空門寂靜老夫閑,伴鳥隨雲往複還,家釀滿瓶書滿架,半移生計入香山”《香山寺二絕》這裡所描繪的,正是白居易晚年生活的寫照。為保存詩稿,白居易又把自己從大和三年(公元829年)到開成五年(公元840年)所作的詩,共800首,合成12卷,取名《白氏洛中集》收藏在香山寺藏經堂內。唐文宗開成五年(公元840年)再次出資修復藏經堂,並收集綴補5000多卷佛經,藏入其中,可以說白居易為唐香山寺的再興竭盡全力,會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履道里私第去世,家人遵囑將其葬於香山寺附近如滿法師塔之側。
乾隆御碑亭:乾隆與香山寺
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九月,清高宗弘曆到中嶽封禪,至洛陽巡遊龍門香山寺,感懷賦詩《香山寺二首》開篇第一句即為稱頌香山寺“龍門凡十寺,第一數香山”,這首詩被人們當時鐫刻在石碑之上,並建御碑亭,該御碑亭位於香山寺內東南側。
剪刀手佛像
洛陽龍門石窟賓陽北洞正壁主尊佛像的特殊“剪刀手”手勢其實是一種極少見的佛教手印。結合雙手的姿勢來看,高舉胸前,右手掌心向上,拇指、無名指與小指屈起,其他二指伸直,左手掌心向下,屈無名指及小指,伸直其他指,這是一種頗能傳達強烈意志的手印。這尊佛像因拇指風化,而食指、中指間隙過大,頗似大家習慣擺出的剪刀手類似,故而被網友戲稱為“剪刀手”佛。
2014年5月1日,有遊客去洛陽龍門石窟,發現一尊歷經千年風霜的佛像,手勢神似“剪刀手”。剪刀手佛像是在向遊人賣萌,在提醒大家保護文物,還是想說點什麼?
獅形文物
2021年7月,一段伊河龍門段河道出現獅形文物的視頻在網上熱傳,引發不少網友關注。7月26日,向龍門石窟研究院求證得知,工作人員確實在伊河河道內發現了一件獅形物件,但並非文物,而是一件現代工藝製品。

佛像修復

2021年5月6日消息,運用數字化3D列印技術,洛陽龍門石窟奉先寺一尊流散百年的無量壽佛佛首終於實現“身首合璧”。

獲得榮譽


2020年6月,權威文旅平台邁點研究院發布2019年度5A級景區品牌100強榜單,龍門石窟排名第69。
2020年12月,2020中國智慧景區TOP100發布,龍門石窟以5G+AR數字文物復原,“智游龍門石窟”一張圖導覽,“奉先寺阿難”龍門AI智能導遊、智慧交通引導系統,智能停車場,5G網路全覆蓋排名第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