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平公造像記

北魏孟達楷書

《始平公造像記》全稱《比丘慧成為亡父洛州刺史始平公造像題記》,是由孟達撰文,朱義章書寫的龍門石窟造像題記之一,石刻位於洛陽市南郊龍門石窟古陽洞北壁,刊刻於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年,另有太和十二年、二年、十九年等數種說法),書體為楷書,為“龍門四品”和“龍門二十品”之一。

《始平公造像記》記錄了比丘慧成為亡夫造佛像的緣由及願望,石刻正文分縱向10行,每行20字,有方界格,石高75厘米,寬39厘米,額楷書陽文“始平公像一區”2行6字。文與格欄均陽刻凸起,是石刻中所少見的。此石刻已泯盡隸書痕迹,既有漢晉雍容方正之態,又具北方少數民族“金戈鐵馬”粗獷強悍之神,書法雄重遒密,端莊流逸,具龍震虎威之勢,富有陽剛之美。

碑刻釋文


(“□”表示缺字)
始平公造像記
始平公造像記
始平公像一區。
夫靈蹤□啟,則攀宗靡尋;容像不陳,則崇之必□。是以真□□於上齡,遺形敷於下葉,暨於大代,茲功闕作。比丘慧成,□□影濯玄流,邀逢昌運,率竭誠心,為國造石窟□□,□系答皇恩,有資來業。父使持節、光□大夫、洛州刺史始平公奄焉薨放,仰□顏,以摧躬□,匪烏在□,遂□亡父造石像一區,願亡父神飛三□,□周十地,□玄照則萬□□□,震慧響則大千斯□。元世師□,父母眷屬,鳳翥道場,鸞騰兜率,若悟洛人間,三槐獨秀,九棘雲敷,五□群□,咸同斯願。太和廿二年九月十四日□。朱義章書,孟達文。

創作背景


魏晉,尤其是南北朝時期,佛教得到極大發展,各地鑿窟造像祈福之風盛行。南方,南朝梁武帝時,僅建康(今南京)一地就有寺院數百所,僧尼十萬餘人。在北方,494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在龍門大造石窟,即學界所謂的“龍門石窟”。各石窟或石窟中的佛龕多有題記,記述造窟者姓名或願望之類。從北魏至唐的一百五十餘年時間中,造像十萬餘尊,碑刻和題記三千六百餘塊。
《始平公造像記》即為佛龕的題記,全稱《比丘慧成為亡父洛州刺史始平公造像題記》,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二年(498)九月十四日刻於龍門古陽洞北壁。10行,每行20字。題記由孟達撰文,朱義章書。清乾隆年間始被錢塘“西泠八家"之一黃易發現,之後備受書壇重視。

藝術特點


此碑用筆多取方筆,斬釘截鐵,一些“點”狀筆畫和折處重頓方勒,鋒芒畢露,故顯雄峻非凡。康有為稱龍門石刻“皆雄峻偉茂,極意發宕,方筆之極規也”。在這些“方筆之極規”的石刻中,此碑又是方筆的代表作,可謂極規中之極規,故胡鼻山評價說“方筆雄健,允為北碑第一”。
在這種方筆基調下,相間“撇”畫的左弧飛揚,使方峻中見靈活,而不死板。
結構上,以茂密取勝,其點畫間幾乎到了密不容針的地步,且中宮收斂,但又不顯拘謹。這是為何呢?原因在它的每一筆畫皆自有起止,既獨立又完整,所以還是見出了疏宕。《筆法十二意》中所謂“密謂際”即是明證。此造像雖有界格為限,但字之大小斜正並不受到局限,通過舒展長撇大捺和橫畫的撐足,使氣勢極其開張。在線條的組合方面,十分講究穿插、避讓、線條走向因時而變。
此碑與其他諸碑相比有眾多特別之處:(1)此碑全文皆取陽刻法,逐字界格,此為歷代石刻所僅見。在北朝甚至整個刻石系統中,多為陰刻法,這樣來得省時,也不費力。而此碑全文皆用陽刻,逐字界格,甚為少見。(2)造像題記配有碑額。一般而言,造像記多為佛龕附屬品,大都隨意鑿打,鑿工多為民間工藝出身,於書法多為外行,所以這是一項可以草草了事的工作,毋需像正式碑刻的方式,配以書額。然此碑卻有法度嚴謹的陽文正書“始平公像一區”。(3)結尾落款。在整個六朝碑版摩崖體系中很少見到署款舉動(《龍門二十品》當然包括其列),然此碑卻把書者、撰文者,赫然列於其上,連同刊立時間一起,儼然構成一幅完整的北碑書法創作。也因此朱義章就和崔浩(傳《吊比干碑》書者)、蕭顯慶(《孫秋生造像記》書者)、王遠(《石門銘》書者)、寇謙之(《嵩高靈廟碑》書者)、鄭道昭(《鄭文公碑》書者)等一起,給後人留下了一個關於北朝書家群體形象的簡樸認識。
此碑是北碑中以方筆為主的雄強書風的典型代表,通過學習可壯其膽、強其骨、厚其力、生其勢,益處良多。臨習時要注意善於用鋒,如起筆露鋒切入、鋪毫運行和斂鋒收筆,氣脈貫通。要注意提按的有效控制,著意於重筆的同時間以細筆輔之、著意於方筆的同時間以少量圓線輔之。

作品影響


傳世的河南龍門造像題記拓片有《四品》、《十品》、《二十品》、《五百品》,乃至《龍門會山》等等。最為有名的是《龍門二十品》,基本代表了北魏書法風格。其中《始平公造像記》、《孫秋生造像記》、《楊大眼造像記》和《魏靈藏造像記》是龍門造像記中字數較多、書法最精者,因此被稱之為“龍門四品”,《始平公造像記》則被推崇為龍門諸品之首,是北朝碑刻中的翹楚。
對此碑讚賞有加的不乏其人,楊守敬《平碑記》云:“《始平公》以寬博勝。”包世臣:“具龍威虎震之規。”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對《始平公造像記》更是極力推崇:“遍臨諸品,終於《始平公》極意疏盪。骨格成,體形定,得其勢雄力厚,一生無靡弱之病”;“北碑《楊大眼》、《始平公》、《鄭長猷》、《魏靈藏》,氣象揮霍,體裁凝重,似《受禪碑》”;“太和之後……諸家角出,方重則有《楊大眼》、《魏靈藏》、《始平公》”。晚清書家趙之謙從此碑中吸取很多養料,並贊其為“北碑遺像中最佳者”。

拓本辨異


此碑清乾隆、嘉慶間始有傳拓。最舊拓三行“邀逢昌運”之“昌”字未損。
嘉慶、道光拓三行“比丘慧成”之“慧”字完好。“邀逢昌運”之“邀”字末筆中損,“昌”字左下有泐痕。五行“始平公”之“公”字僅損末點。六行“匪烏”之“烏(烏)”字下四點全,“為亡父”之“亡”字未損,“父”字捺筆有石花。七行“周十地”之“周”字長撇首未損,“玄照則”之“則”字完好。八行“若悟”之“悟”字未損。九行“群”字左上石花不傷字畫。
原石舊拓無字處皆露細麻點,道光年間石經鏟底,細麻點不復存。鏟底后舊拓“慧”字右上“豐”部中豎起筆尚存。“邀”字左上亦損,末筆接近全泐。“昌”字左上亦泐。“公”字下橫畫全泐。“烏(烏)”字下存兩點。“亡”字下橫損。“周”字長撇首已損。“則(則)”字“貝(貝)”部右上角損。“悟”字“忄”旁左點泐。“群”字“君”部上橫畫已泐。后數十年之拓本“慧”字右上“豐”部全泐。“邀”字幾乎泐盡。“公”字下損更多。“烏”字僅存殘畫。“父”字捺筆增泐。“周”字上方全泐。

藝術鑒賞


用筆

1.鋒銳果敢,整峻大方
《始平公造像記》中點的形狀多呈幾何圖形狀,以類似三角形的為多。如圖中“流”字的側點,“容”字的豎點、“宗”字的撇點和“答”字的挑點,它們在形態上都類似於三角形,但又不失飽滿,起筆多側鋒入紙,露鋒短促有力,向右下重頓后逆鋒收筆,慢慢彈出,用筆鋒銳果敢,在點畫上顯得整峻大方。
始平公造像記
始平公造像記
2.逆鋒行筆,筆含隸意
《始平公造像記》用筆以方切為主,在線條運行過程中以逆鋒行筆。如圖中“大”“尋”“不”字橫的寫法,起筆時側鋒入紙,向右下重頓,依靠毛筆與紙的摩擦力向右上調鋒,然後逆鋒行筆,頓筆后回鋒。而“丘”字最後的橫則為雁尾橫,前半段和橫的寫法一樣,只是到收筆時,雁尾橫則像隸書的波磔一樣向右上,含而不出,再往回收尾,筆含隸意,古樸典雅。
3.渾厚沉實,亦露亦藏
《始平公造像記》用筆方峻,和其他碑帖一樣都是無垂不縮,無往不收。但它和唐代楷書在筆法上的不同之處在於線條中段沉實渾厚,以斜銳之勢收筆。如圖中“師”“攀”“率”字的豎以藏鋒為主,收筆時逆鋒向回收筆;“下”字的豎則露鋒起筆,收筆時向右下輕頓再出鋒。
4.筆勢圓渾,流暢不滯
《始平公造像記》及周邊佛龕(2張)
《始平公造像記》為陽文碑刻,在外形上看似有些凝重獃滯,但在點畫細節處,《始平公造像記》卻通過點畫方向的變化和某些連帶的點畫表現出流暢不滯的書寫性。如圖中“夫”字的撇向上迴環以呼應捺的起筆“玳”字的撇向右上迴環以順承豎的起筆。再如圖“大”“運”兩字的捺,沉穩勁健,點畫渾圓,“一波三折”的用筆特點在其中十分明顯,甚至有些裝飾性的意味。
5.用筆準確,骨力內含
《始平公造像記》用筆的準確性主要體現在點畫的起收筆處,特別是寫鉤的時候。如圖中“代”字的斜鉤,起筆如豎線,向右下斜切,其勢向下傾斜,行筆厚重有力,至收筆處駐筆,筆鋒聚攏,腕指齊力,翻毫向上,靠毛筆所蓄之力將筆鋒送出。“則”“尋”“容”字鉤的寫法也是如此。此外,對骨力的感受則不僅僅停留在方筆的運用上。如圖中“國”“恩”“月”“願”字的轉折,雖大多是方折,很少有圓轉,這應與刻工有很大關係。

結體

1.結構扁方,樸拙飛動
《始平公造像記》全文結字以方扁為主,這是隸書向楷書過渡時期的必然結果。橫線以舒展為主,豎線則多短粗有力,如圖中“始”字本應是方形的,但由於作者巧妙的安排,“女”字旁點畫厚重而傾斜,有擠壓“台”部之勢,而“台”中的“口”正好安置在“女”字旁右下角的空間里,使全字呈扁方形,有向右上飛動之勢。又如“公”字,左上方的點以圓筆見渾穆,右上方的點方硬有形,形成一種飛動之態,呼應對比和諧,而下半部分則呈現出一種壓縮之態,有向左運動之勢,與上半部分呼應顧盼,自然樸拙。“靈”字的處理方式也是如此。
2.結構欹側,變化豐富
除了扁方結體,《始平公造像記》單字結體也有縱長體勢的。如圖中“焉”字,一般來說應該是方形或是偏扁一些的,而《始平公造像記》則將其變方為長,橫線排疊,趨勢右上,點畫密結,密不透風,最後四點化為一橫,大膽開張,反輔為主,起到了承載的作用。也正是因為橫線緊密排疊,所以整個字也就由方形變為長方形,造就出了欹側之勢。又如“崇”字,習慣寫法是中間的寶蓋頭要包裹下面的部分,可《始平公造像記》里的“崇”字則是寶蓋頭緊縮,而下面“示”的第二橫伸展誇張,使原本方形的字變成了長方形。再如“奄”字,撇寫得開張,而卻以捺作點,收縮緊湊,出人意料。
3.抑左揚右,收放有度
《始平公造像記》在結構上習慣壓縮左邊的部分而舒展右邊。如圖中“逢”字,上半部分的右面向外舒展,“走”字底的左半部分則向中間壓縮,這樣整個字就呈現出一種傾斜過來的梯形結構,向右呈輻射狀。另外,《始平公造像記》中單個字的結構收放對比也比較大,這是因為結字時中宮往往收得比較緊湊,而一些突出的主筆舒展開來正好與這種緊湊產生了強烈的對比。如“答”字,上半部分收得比較緊湊,而下半部分的撇和捺非常舒展。整個字上下之間的收放對比較大,呈梯形結構,有穩重感。

章法

《始平公造像記》全文皆用陽刻,逐字界格,在整個刻石系統中甚為少見。《始平公造像記》的章法,一個總的特點是橫豎成行,端正整齊。如其碑額“始平公像一區”六字,這六字雖然橫豎成行,但它們之間的間距很近,大小交錯,相互伸展,搭配十分巧妙。如“像”字筆畫多,但寫得小;“一”字只有一筆,反而寫得大。“始”字的一撇與“像”字的一捺搭配,“平”字的一橫與“一”字的搭配,“平”字的一豎與“公”的搭配,都妙若天成。再如陽文鐫刻的正文。界格橫豎交錯的線條並不是筆直的,而是有粗有細,有彎有直。界格內的字與字之間的筆畫配合也有伸縮。因此,界格根據格內字的結構變化而進行變化,構成了渾然一體的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