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

歷史典故

大禹治水拼音dà yǔ zhì shuǐ,大禹治水又名(鯀禹治水)是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傳說。他是黃帝的後代,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泛濫,鯀、禹父子二人受命於堯、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負責治水。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鬥爭,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堵為疏,最終獲得了勝利。

內容簡介


傳說在帝堯時期,經常發生洪水,百姓日子流離失所,苦不堪言。為了制止洪水泛濫,堯帝曾召集部落首領會議,徵求治水能手來平息水害。鯀被推薦來負責這項工作。堯素來覺得鯀這個人不可信,但眼下又沒有更合適的人選,於是就暫且將治水的任務委任給鯀。鯀接受任務后,採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簡單的堤埂把居住區圍護起來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後被放逐羽山而死。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
舜帝繼位以後,任用鯀的兒子大禹治水。禹是顓頊的孫子,鯀的兒子,姒姓,名叫文命,他還是黃帝的後代。大禹總結父親的治水經驗和失敗原因,制定了一條切實可行的方案:一方面加固和繼續修築堤壩,另一方面,用“疏導”的辦法根治水患。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個人利益於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於完成了治水的大業。

歷史背景


據說堯舜時代正值冰河時代後期,氣候轉暖,冰雪消融,致使海平面迅速升高,海水倒灌;古黃河改道從蘇北平原入海,淮河淤積,洶湧的洪水淹沒了淮、泗流域,滄海橫流,洪水泛濫,泰山以西到沂蒙以南至蘇北地區成了一片汪洋,天地萬物在滔天的洪水中沉沉浮浮。對於當時的情景,《尚書·堯典》中這樣描寫:“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
農田被淹沒,房子被摧毀,人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為了免於淪沒,只能以木為舟,朝高山土丘上搬。這樣一來,正常的生產生活無法進行,只能在洪荒的孤島中望水興嘆。

治水經過


堯召開部落聯盟會議,請各部落首領來共商治洪良策。各部落首領都推薦鯀去治理水患。鯀史稱崇伯,是堯帝的臣子,禹的父親。堯覺得鯀脾氣暴躁,並不適合去治水,可是當時也沒有別的更合適的人選,治理水患又是當務之急,於是堯決定姑且讓鯀去試試。

鯀治水

鯀治理水患主要採用的是堵塞的方法,他用土築起高高的堤壩,把水圍起來,不讓它到處流。可是洪水來勢兇猛,不管那堤壩多高,都被洶湧的洪水衝垮,洪水還是會泛濫,鯀就東堵西補,疲於奔命。因此,鯀治水九年,用去不少人力物力,可是洪水並沒止歇。舜接替堯當部落聯盟首領以後,碰到的首要問題也是治水,他發現鯀辦事不力,對於治水不但毫無辦法,而且開始消極怠工。他首先革去了鯀的職務,將他流放到羽山,後來鯀就死在那裡。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
傳說中鯀一氣之下就盜取了天帝的寶物“息壤”,這是一塊可以自生自長,要多少有多少的寶土。鯀把息壤投入洪水,想讓生長不息的土掩埋洪水,沒想到洪水泛濫得更加厲害了。鯀犯下滔天大罪,天帝震怒,命令火神將他處死在了羽山之野。

禹治水

當時的人類在治理洪災方面,還處於摸索階段,經驗不足,總會有些曲折。鯀雖然未能取得治水的成功,但其在治水方法上的失誤,為後繼者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指明了方向。後來舜也來徵求大臣們的意見,看誰能治退這水,大臣們都推薦禹,他們說:“禹雖然是鯀的兒子,但是比他的父親德行能力都強多了,這個人為人謙遜,待人有禮,做事認認真真,生活也非常簡樸。”舜並不因他是鯀的兒子,而輕視他,而是很快把治水的大任交給了他,並把后稷伯益、皋陶等人派去給他當助手。
考察
禹感傷於父親“功之不成受誅”,因此殫精竭慮,發誓一定要把水患治好。他非常聰明,還能吃苦耐勞,領命之後,就帶著伯益、皋陶和其他眾人去勘察地勢水情,尋找以前治水失敗的原因。結婚後只在家裡呆了四天就返回到工作崗位,在外工作十三年(一說八年),三過家門而不入,連兒子啟出生也沒有去看一眼。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
他帶著眾人跋山涉水,朝上去追溯黃河的源頭,對黃河的上游、下游,河北東部、河南東部、山東西部、南部,淮河北部,中國的主要山脈、河流作了一番嚴密的考察。在這次考察中,他發現黃河除了主幹河道,還有很多分支流向了別處。在值得注意的地方,他把石頭堆積起來,或是砍倒樹木作為記號,以便治水時可以參考。當時,氣候惡劣,他們隨身攜帶的工具也非常落後,這次考察非常艱辛而驚險。據說,有一次,他們正在勘察一條河道,突然間電閃雷鳴,狂風暴雨頃刻而至,山洪爆發,咆哮的洪水淹沒、捲走了他們很多同伴。
制定策略
考察完畢,大禹對水情作了認真的研究,認為父親“堵”的方法是行不通的,洪水兇猛,無路可走勢必會衝垮堤壩,因此他決定棄“堵”用“疏”的方法:把黃河的主幹河道加深加寬,可以讓更多的水暢通無阻,然後將支流流向主流的河道疏通,讓水可以順暢地和主流匯合;然後,還要加高原來的堤岸,並清除低地里的淤積,這樣陸地和湖泊就可以清楚地分開了。同時,還要將這些大小湖澤和各個支流的河道疏通,這樣一來,一旦水位上升,就會順著各個河道匯入主流,流向大海了。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
想好了治水的方法,禹便親自率領助手和眾百姓,帶著簡陋的石斧、石刀、石鏟、木耒和禹發明的原始測量工具準繩和規矩,開始了治水的征途。禹事事身先士卒,在他的領導下,眾百姓一心一意,決心不降服水患誓不罷休。他們風餐露宿,風雨無阻地在群山間穿越跋涉,儘管每天辛苦地勞作,直不起腰來,腿也腫了,可是從來不敢懈怠。
定九州
大禹根據山川地理情況,將中國分為九個州,就是:冀州青州、徐州、兗州揚州梁州豫州雍州、荊州。他的治水方法是把整個中國的山山水水當作一個整體來治理,他先治理九州的土地,該疏通的疏通,該平整的平整,使得大量的地方變成肥沃的土地。
河南洛陽南郊的一座高山,那是秦嶺山脈的余脈,從東向西一直延續到中嶽嵩山,它巍峨陡峭,就好像天成的一道高大屏風。這座山的中段有一條九曲迴環,又很狹窄的天然水路,水量小的時候,就會從山間形成涓涓細流,輕輕流過。但是,山洪暴發時,時刻可能溢出,危害著周圍百姓的安全。大禹便決定集中將這條水道拓寬、鑿深、打直。堅硬的山石磨壞了工具,而且山上地勢險惡,人們不是被掉下來的石頭砸傷,就是跌落山下,還有的被洪水沖走。可是他們仍舊毫不退縮,堅持在大山中開道。在他們不懈的努力下,終於在大山中間鑿出了一條寬闊的水道,形成兩壁對峙之勢,山洪可以順暢地向下游奔涌而去,再也不會對周圍百姓構成威脅。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
他治水講究的是智慧,如治理黃河上游的龍門山就是如此。龍門山在梁山的北面,大禹將黃河水從甘肅的積石山引出,水被疏導到梁山時,不料被龍門山擋住了,過不去。大禹察看了地形,覺得這地方非得鑿開不可,但是諾大一個龍門山又如何是好,大禹選擇了一個最省工省力的地方,只開了一個80步寬的口子,就將水引了過去。因為龍門太高了,許多逆水而上的魚到了這裡,就游不過去了。許多魚拚命地往上跳,但是只有極少數的魚能夠跳過去,這就是我們後人所說的“鯉魚跳龍門”,據說只要能跳龍門,馬上魚就變成了一條龍在空中飛舞。《淮南子·人間訓》中說到:“禹鑿龍門,劈伊闕,賓士水土,使民得陸地。”
他們走遍大河上下,用斧頭劈開龍門和伊撅,鑿通積石山和青銅峽,使河水暢通無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經他治理的山有岐山、荊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王撾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華山、大別山等,就是要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夠順利往下流去,不至於堵塞水路。山路治理好了以後,他就開始理通水脈,長江以北的大多數河流都留下了他治理的痕迹。戰國時期的《禹貢》一書就是一本專門記述地理情況的書。該書以大禹治水的故事為依託,按“九州島”的地理區域,對中國的山脈、河川、疆界、貢賦等作了較為詳細的描述。

治水成功


大禹花了13年的時間,他們翻越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疏通了一條又一條河渠,修築了湖泊的堤壩,足跡踏遍了九州。在他艱苦卓絕的努力下,治水進展神速,“淮沂其治,蒙羽其藝”(《史記·夏本紀》)之地,也就是淮河和沂水流過的蒙山和羽山之間,古黃淮容易泛濫的河道得到疏通,擁堵在山間的洪水被引入大海。同時,低洼的地方留下了微山、東平、鉅野、駱馬等“四瀆”,為百姓種田提供了有利的水源。地面上現出了許多良田和桑土,百姓又可以種莊稼,重新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
禹在治水的同時,詳細地考察了九州的土地,根據土壤情況劃分了田地和賦稅的等級,按照物產的情況制定了各地貢品的要求。這樣一來,就真正形成了天下歸一的大好局面。
莊子》以極其虔敬的心情記述了禹的豐功偉績,頌揚了他堅忍不拔的意志,記述禹親自操橐耜而“九雜天下之川,腓無胈,脛無毛,沐甚雨,櫛疾風,置萬國。禹,大聖也,而形勞天下也如此”。意思是說禹為了制服水患,不辭勞苦,親自拿著工具,帶領眾人興利除害,同人民一起風裡來雨里去,奮鬥在治水的最前面。艱辛的勞作使得他形容憔悴,大腿瘦得沒什麼肉了,小腿上的汗毛也都磨光了。禹就是這樣一位含辛茹苦,解救蒼生的聖人。
舜年老以後,也像堯一樣,物色繼承人。因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選禹。到舜一死,禹就繼任了部落聯盟首領。

文獻記載


《山海經·海內經》: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島。禹娶塗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復往治水。禹治洪水,通轘轅山,化為熊。謂塗山氏曰:“欲餉,聞鼓聲乃來。”禹跳石,誤中鼓,塗山氏往,見禹方坐熊,慚而去。至嵩高山下,化為石,方生啟。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啟生。
《史記·夏本紀》“予娶塗山”,“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司馬貞索隱:“《系本》曰‘塗山氏女名女媧’,是禹娶塗山氏號女媧也。”亦稱“女嬌”、“女趫”。
《史記·夏本紀》“當帝堯之時,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禹乃遂與益、后稷奉帝命,命諸侯百姓興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尚書·虞書·益稷》篇云:“予創若時,娶於塗山,辛壬癸甲,啟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
《孟子·膝文公上》:“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
呂氏春秋》曰:“禹娶塗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復往治水。”
《華陽國志·巴志》:“禹娶於塗,辛、壬、癸、甲而去,生子啟呱呱啼不及視,三過其門而不入室,務在救時,今江州塗山是也,帝禹之廟銘存焉。”
《莊子·天下篇》:“昔者,禹之湮洪水、決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尚書》所述的,是禹娶塗山氏之女為妻,新婚僅三四天,便出發治水,兒子夏啟呱呱墮地,他沒有見過一面。孟子說,“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
《史記》中所載,是“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都表示出大禹在治水中表現的艱苦卓絕的作風,和間在外治水,無暇顧及家庭,顧及兒女私情。

治水遺跡


大禹治水系列繪畫及雕塑
大禹治水系列繪畫及雕塑
禹會村遺址,禹會也稱禹墟,位於安徽省蚌埠市西郊塗山南麓的淮河東岸,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實地考察發展其是淮河流域目前發現最大的一處龍山文化遺址,總面積為50萬平方米。大禹生活的年代正是龍山文化時期。塗山既有大會諸侯遺址,又有娶女首領為妻的塗山氏國遺址,並留有禹王宮、啟母石(亦即望夫石)、(生啟之地的)台桑、防風冢、禹墟等多處遺跡,山上禹王宮有數千年歷史,歷代文人名宦如狄仁傑、柳宗元、吳文魁、蘇軾、蘇轍、宋濂、鄧石如等,均來此遊覽憑弔並留下大量詩文銘刻。

歷史意義


禹是治理洪水的最高領導人,但他為天下萬民興利除害,躬親勞苦,手執工具,與下民一起櫛風沐雨,同洪水搏鬥。
大禹治水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起重要作用。在治水過程中,大禹依靠艱苦奮鬥、因勢利導、科學治水、以人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取得了治水的成功。由此形成以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為邦本、科學創新等為內涵的大禹治水精神。大禹治水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源頭和象徵。

人物介紹


禹(生卒年不詳),姒姓,夏后氏,名文命 ,上古時期夏后氏首領、夏朝開國君王,歷史治水名人,史稱大禹、帝禹、神禹。 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後代, 鯀的兒子,母為有莘氏之女修己。
相傳,禹治理洪水有功 ,接受帝舜禪讓,繼承部落首領。在諸侯的擁戴下,正式即位,以陽城為都城,一說以平陽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晉陽) ,國號為夏,分封丹朱(堯的兒子)於唐國,分封商均(舜的兒子)於虞國。
禹
作為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後人稱為夏禹,成為上古時代傳說時代與伏羲、黃帝比肩的賢聖帝王。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九州 、奠定夏朝,後人尊稱為大禹。禹死後,安葬於會稽山(今浙江省紹興市),仍存禹廟、禹陵、禹祠。從夏啟開始,歷代帝王大都來禹陵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