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山

大禹治水的龍門山

大禹治水中所開鑿的龍門山就是現在著名的龍門石窟所在,距洛陽約12公里。龍門山被伊水(伊河)分為東山和西山,河水從二者之間穿過。東、西二山活像大門的兩邊,因此這裡被稱為伊闕。另說位於山西省河津市黃河中游。

龍門山(The Longmen Mountain,용문산)位於洛陽城南的伊闕峽谷中,由大禹治水中所開鑿。龍門山原是一個相連的整體,不分東西兩山。禹鑿龍門,使之分為東西兩半,龍門東山於武則天建香山寺后而專稱“香山”,而龍門西山則繼續稱“龍門山”。

歷史沿革


河津縣龍門山
河津縣龍門山
龍門山由大禹在治水中所開鑿,魚躍龍門的傳說亦發生於此。其石窟則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493年)前幾年開鑿。據《水經注》記載:“昔大禹疏龍門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歷其間,故謂之伊闕。”
傳說中那個洪水泛濫的時期,洛水(洛河)和伊水(伊河)都因受阻而形成一片大的汪洋,類似於堰塞湖,當然在那個時期形成的規模遠比堰塞湖大得多。大禹首先疏通了洛水(洛河),使之注入黃河,而伊水(伊河)受阻於龍門山,因此鑿開龍門山使得伊水(伊河)和洛水(洛河)匯合一起注入黃河,從而解決了這裡的水患。

其他說法


山西省河津市黃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龍門山。河津縣龍門山風光、植物(20張)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擠得十分狹窄。奔騰東下的河水受到龍門山的阻擋,常常溢出河道,鬧起水災來。大禹到了那裡,觀察好地形,帶領人們開鑿龍門,把這座大山鑿開了一個大口子。這樣,河水就暢通無阻了。後代的人都稱頌大禹治水的功績,尊稱他是大禹因此,給此山起名龍門山。

禹鑿龍門

大禹開鑿的龍門山,就是現在龍門石窟所在。《水經注》記載:“昔大禹疏龍門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歷其間,故謂之伊闕。”洛陽龍門山
在禹鑿龍門之前,龍門山是一個相連的整體,不分東西兩山。
伊水在龍門山之南積聚,受阻於此山無法向北流出,形成了一片汪洋,時常洪水泛濫。因此,大禹鑿開龍門山,使龍門山分為東西兩半,伊水便得以從兩山中間向北流出。龍門山可作東西兩山的統稱,在其被伊水(伊河)分為兩半后,其東山於武則天建香山寺后而專稱“香山”,而西山則繼續稱“龍門山”。
傳說中那個洪水泛濫的時期,洛水和伊水都因受阻而形成一片大的汪洋,類似於堰塞湖,當然在那個時期形成的規模遠比堰塞湖大得多。人民窘困不堪,溺死甚多。大禹甚至遭受洪水之苦,於是帶領人民首先疏通了洛水,使之注入黃河,而伊水受阻於龍門山,因此鑿開龍門山使得伊水和洛水匯合一起注入黃河,從而解決了這裡的水患。

魚躍龍門

魚躍龍門的傳說故事,便發生在今洛陽龍門石窟所在地。李白《贈崔侍御》:“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詩中的“孟津”即今洛陽下轄縣,北臨黃河。
相傳,禹辟伊闕以後,水流湍急,游息於孟津(今洛陽下轄縣)黃河中的鯉魚,順著洛、伊之水逆行而上,當游到伊闕龍門(今洛陽龍門石窟所在地)時,波浪滔天,紛紛跳躍,意欲翻過。跳過者為龍,跳不過者額頭上便留下一道黑疤,所以唐代大詩人李白在《贈崔侍御》詩中寫道:“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魚躍龍門,又稱鯉魚跳龍門、鯉躍龍門等。比喻中舉、陞官等飛黃騰達之事。也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事業成功或地位高升。

伊闕之戰

在龍門伊闕的石窟開鑿前,曾爆發過一場伊闕之戰。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大將白起率秦軍在伊闕龍門大破魏韓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亦可謂白起的成名之戰。
戰爭中,秦將白起針對韓、魏兩軍互相觀望,不願當先出擊的弱點,以少量兵力鉗制聯軍的主力韓軍,以主力猛攻較弱的魏軍。魏軍無備,倉促應戰,迅即慘敗。韓軍震懾,且翼側暴露,遭秦軍夾擊,潰敗而逃。
白起乘勝揮師追擊,全殲韓魏聯軍24萬人,攻佔伊闕,奪取魏城數座及韓國安邑以東大部分地區。魏、韓兩國割地求和。戰後,韓國精銳損失殆盡。秦國則以不可抗禦之勢向中原擴展。
白起擂鼓台,位於龍門橋東邊,據說那裡就是伊闕之戰時,白起擂鼓助戰的地方。

開鑿石窟

過去認為,龍門地區石窟的營造自北魏至宋,實則不然。
龍門地區的石窟始鑿於北魏,盛於唐,終於清末。歷經北魏、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明、清等10多個朝代陸續營造長達1400餘年,是世界上營造時間最長的石窟。
在龍門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約佔30%,唐代佔60%,其他朝代僅佔10%左右。
北魏,代表洞窟有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等。
東、西魏造像,大都是在北魏洞窟壁面上補刻小龕。龕形無大變化,龕飾趨於簡化。另有東魏強弩將軍掖庭令趙振造彌勒像記、東魏武定元年銘石造釋迦五尊立像等。
北齊,藥方洞中五尊佛像都是北齊造像的特徵。另有北齊延軍舍合邑廿二人等造像記等。
隋唐五代,代表洞窟有大盧舍那像龕、敬善寺、萬佛洞、惠簡洞等,是龍門石窟造像的鼎盛時期。
宋代,分佈有陳摶“十字卷碑”、宋真宗“龍門銘碑”。宋朝還在龍門石窟新鑿了一些洞龕,並為保護盧舍那雕像,加蓋了9間木構屋檐式建築,俗稱“九間房”。
明代,惠簡洞窟外門楣表面,以陰線刻出五個方形及半圓形碑首碑形題記,時代均為明萬曆31年3月吉日立,為捐資修路的題記。
清代,乾隆帝於1750年游幸龍門,在龍門香山寺留下御碑亭。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太后西逃。回京時途經龍門參觀了古陽洞,下令把洞中主佛釋迦牟尼整修成老君像,洞改名“老君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