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山鎮

四川省彭州市下轄鎮

龍門山鎮位於四川彭州市北部山區,距彭州市38公里,有省級成白公路相貫其間,並有小火車(彭白鐵路)通往市區。全鎮幅員面積368平方公里,全境皆山,層巒疊嶂,磅礴巍峨。最高太子城海拔4812米,山麓平地海拔也達1073米。北接阿壩州,西連都江堰,東鄰什邡市,南靠小魚洞,龍門山鎮清末設場,因境內礦藏豐富,取"寶藏與焉"之義,故名寶興場。解放前於此設鄉,以駐地得名寶興鄉。1990年撤鄉建鎮取名大寶鎮,后改名 龍門山鎮,鎮人民政府駐地白水河。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龍門山鎮人口數為16922人。

2008年,全鎮已建小水電站26座,總裝機萬千瓦,居全國鄉鎮前列,被譽為小水電之鄉。

2019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成都市調整龍泉驛區等15個縣(市、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複(川府民政〔2019〕24號):撤銷小魚洞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龍門山鎮管轄,龍門山鎮人民政府駐復興路331號。

地理環境


龍門山鎮景色宜人。境內風光奇異,山水秀麗。被遊人譽為"天然大空調"的避暑勝地--省級風景旅遊區九峰山銀廠溝,具有壯、險、秀、幽的風格,有峽谷棧道、龍潭飛瀑、彩虹幻影、奇峰怪石、原始森林、雲海佛光等,四季有景,別具情趣,是旅遊、療養、度假之勝地。

自然資源


龍門山鎮資源豐富。境內處於龍門山脈的過渡地帶,雨量充足,物產豐富,林木茂密。森林覆蓋率達56%,木材蓄積量21萬立方米,盛產名貴中藥材和山珍植物,還有國寶大熊貓等珍奇動物。礦藏有銅、鎳、鐵、磷、沙金、石棉、石墨、滑石、石灰石、蛇紋石石英石、花崗石、無煙煤等。

經濟


龍門山鎮資源豐富。境內處沱江水系湔江上游,又是龍門山斷裂帶,山泉多、水流急、落差大,蘊藏著萬千瓦的水利資源,是興辦小水電的最佳境地。2008年,全鎮已建小水電站26座,總裝機萬千瓦,居全國鄉鎮前列,被譽為小水電之鄉。
龍門山鎮設施齊全。村村通公路,交通十分方便,彭龍路與銀白路在此相連並貫穿全鎮,連接全鎮5村1社區。每天往返彭州和成都100餘次班車。郵電通訊發展迅速.龍門山鎮經濟發達。是全市著名的休閑避暑旅遊區。實行改革開放以來,聰明勤勞富有開拓精神的龍門山人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充分發揮本地的資源優勢,加快興鎮富民的步伐,使全鎮經濟和各項事業迅速發展.龍門山鎮,山青、水青、人更親。是投資開發的"風水寶地"。

人口數量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龍門山鎮人口數為16922人。

旅遊


龍興寺金剛舍利寶塔
龍門山鎮
龍門山鎮
彭州市142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下了古塔七座,其層次都是奇數,佛教的許多形象和活動也都採用奇數,以此來表示清靜、上天或吉祥之意,所以習慣上塔的營造為單層,又以7級為標準層數,因有“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之說。龍興寺塔為17層,堪稱全國級數最多的古塔。
銀廠溝風景名勝
龍門山銀廠溝風景區在成都北郊的彭州市境內,處於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過渡的龍門山脈中段,主要景點有:大龍潭、銀蒼峽、小龍潭、珠簾瀑布、老鷹岩、落虹瀑布、百丈瀑布、長河棧道、龍口暗河和原始林海等。這裡重巒疊嶂,峽谷幽深,激流溯石,碧潭若凝,瀑布飛虹,風光旖旎。有詩人贊曰:“百里峽谷一線天,千座奇峰染林嵐。薄霧輕抹煙雲畫,瀑布飛泉落深淵。”
龍門山銀廠溝風景區四季景色各異,春日青山滴翠,牡丹吐蕊;夏日山花爛漫,氣候清涼;秋日天高氣爽,楓葉流丹;冬日冰簾玉柱,雪原蒼茫,真是美不勝收,讓人流連忘返。
書院的風格是按照純正的法式風格建造的。據有關資料記載,修建上書院時,大理石、木料和教堂彩色玻璃都是從很遠的地方運來的,該工程始建於1895年,到1908年竣工完成,整個工程動用民工近千人,歷時13年。如今的書院雖經歷了百年歲月的洗刷,已經雜草叢生,遍地碎石,但是被暗淡的樓房過廳映襯著的鐘樓,以及建築群那類似於巴黎聖母院的宏偉外觀卻依稀還能看出往日的輝煌與壯美。
丹景山
丹景山自古就是著名的牡丹觀賞地,肇源無端,唐時即盛,歷五代至宋大盛。洛陽淪陷於金,丹景山為全國唯一著名牡丹觀賞基地,但絕非僅因治、曹陷落而彰名,最主要的是丹景牡丹盛開于山野崖間,花葉倒垂,極具野趣而聞名遐邇。

獲得榮譽


2021年8月,擬入選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鎮(鄉)名單。
2021年8月25日,入選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鎮(鄉)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