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青藏高原的結果 展開

青藏高原

亞洲內陸高原

青藏高原(Qinghai-Tibet Plateau),亞洲內陸高原,是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第三極”。南起喜馬拉雅山脈南緣,北至昆崙山阿爾金山和祁連山北緣,西部為帕米爾高原喀喇崑崙山脈,東及東北部與秦嶺山脈西段和黃土高原相接,介於北緯26°00′~39°47′,東經73°19′~104°47′之間。

青藏高原東西長約2800千米,南北寬約300~1500千米,總面積約250萬平方千米,地形上可分為藏北高原藏南谷地柴達木盆地祁連山地、青海高原和川藏高山峽谷區等6個部分,包括中國西藏全部和青海、新疆、甘肅、四川、雲南的部分以及不丹、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的部分或全部。

青藏高原的自然歷史發育極其年輕,受多種因素共同影響,形成了全世界最高、最年輕而水平地帶性和垂直地帶性緊密結合的自然地理單元。高原腹地年平均溫度在0℃以下,大片地區最暖月平均溫度也不足10℃。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3000-5000米之間,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為東亞、東南亞和南亞許多大河流發源地;高原上湖泊眾多,有納木措、青海湖等。

青藏高原光照和地熱資源充足。高原上凍土廣布,植被多為天然草原。青藏高原也是中華民族的源頭地之一和中華文明的發詳地之一,在華夏文明史上流傳的伏羲、炎帝、烈山氏、共工氏、四岳氏、金田氏和夏禹等都是高原古羌人。青藏高原上的居民以藏族為主,形成了以藏族文化為主的高原文化體系。

形成演化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有確切證據的地質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5億年前的奧陶紀,其後青藏地區各部分曾有過不同資料的地殼升降,或為海水淹沒,或為陸地。到2.8億年前(地質年代的早二疊世),今青藏高原是波濤洶湧的遼闊海洋。這片海域橫貫現在歐亞大陸的南部地區,與北非、南歐、西亞和東南亞的海域溝通,稱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當時特提斯海地區的氣候溫暖,成為海洋動、植物發育繁盛的地域。其南北兩側是已被分裂開的原始古陸(也稱泛大陸),南邊稱岡瓦納大陸,包括今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亞、南極洲和南亞次大陸;北邊的大陸稱為歐亞大陸,也稱勞亞大陸,包括今歐洲、亞洲和北美洲。
青藏高原全貌圖
青藏高原全貌圖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輕的一個高原。2.4億年前,由於板塊運動,分離出來的印度板塊以較快的速度開始向北向亞洲板塊移動、擠壓,其北部發生了強烈的褶皺斷裂和抬升,促使昆崙山和可可西里地區隆生為陸地。隨著印度板塊繼續向北插入古洋殼下,並推動著洋殼不斷發生斷裂,約在2.1億年前,特提斯海北部再次進入構造活躍期,北羌塘地區、喀喇昆崙山、唐古拉山、橫斷山脈脫離了海浸。
到了距今8000萬年前,印度板塊繼續向北漂移,又一次引起了強烈的構造運動。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地區急劇上升,藏北地區和部分藏南地區也脫離海洋成為陸地。整個地勢寬展舒緩,河流縱橫,湖泊密布,其間有廣闊的平原,氣候濕潤,叢林茂盛。高原的地貌格局基本形成。地質學上把這段高原崛起的構造運動稱為喜馬拉雅運動。
隨著印度板塊不斷向北推進,並不斷向亞洲板塊下插入,青藏高原在對此上升階段中形成。青藏高原的形成並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其抬升過程不是一次性的猛增,也不是勻速的運動,而是經歷了幾個不同的上升階段。每次抬升都使高原地貌得以演進。其上升速度曾幾度達到停止,但有時也非常迅速。距今一萬年前,高原抬升速度更快,曾達到每年7厘米,使之成為當今地球上的“世界屋脊”。今天的青藏高原中部以風化為主,而邊緣仍在不斷上升。

地質地貌


地質環境

●地質構造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由北向南包括祁連-柴達木、崑崙、巴顏喀拉、岡底斯、喜馬拉雅、羌塘-昌都等6個構造帶,各構造帶之間為蛇綠混雜岩所代表的縫合帶隔開,大致以龍木錯-金沙江縫合帶為界。
高原北面的祁連-柴達木、崑崙、巴顏喀拉構造帶等屬於歐亞古陸南緣的構造帶,在早中元古代結晶基底上,發育了早古生代優地槽,加里東運動使地槽回返,形成褶皺基底,晚古生代轉化為穩定的蓋層。
高原南面的岡底斯、喜馬拉雅構造帶,在中晚元古代結晶基底上整合遞變,從早古生代開始發育了地台蓋層,海相沉積一直延續到始新世,其中晚石炭世-早二疊世廣泛發育了岡瓦納相冰海雜礫岩和冷水型生物群,是岡瓦納古陸北緣的微陸塊。
●地層結構
青藏高原被若干條板塊縫合帶分為7個地層區:
祁連地層區:主體由中下元古界結晶片岩組成的結晶基底和由下古生界變質基性、中基性火山岩夾變質碎屑岩組成的褶皺基底構成。
柴達木地層區:被厚達6000~7000米的新生代碎屑岩所覆蓋,基底岩系包括中下元古界結晶片岩和下古生界巨厚的中酸性火山-沉積變質綠片岩系。
崑崙地層區:由下中元古界片岩、片麻岩、下古生界綠片岩和上古生界-中生界沉積蓋層組成。
巴顏喀拉地層區:在東崑崙-西秦嶺以南,龍門山以西與金沙江之間,以廣泛出露三疊系復理石砂板岩為特徵。
羌塘-昌都地層區:介於龍木錯-金沙江縫合帶與班公錯-怒江縫合帶之間的廣大地區。
岡底斯地層區:介於班公錯-怒江縫合帶與雅魯藏布江縫合帶之間的廣大地區,中上元古界結晶岩系零星出露,叫念青唐古拉群和南迦巴瓦群。
喜馬拉雅地層區:中上元古界結晶片岩沿高喜馬拉雅出露,稱珠穆朗瑪群和聶拉木群。
地層
地層
●地殼結構
青藏高原地殼、上地幔介質在縱向與橫向上均呈現出明顯的不均一。岩石圈存在著清楚的塊-層結構:縱向分層,橫向分塊。岩石圈厚度約140~170公里,地殼平均厚度70公里左右。地殼厚度在東西方向上較均勻,變化不大,而南北方向上變化較大,在幾個主要斷裂帶上,莫霍面均發生錯斷。例如,雅魯藏布江斷裂帶北側,莫霍面比南側抬升了8公里。同周圍的地塊相比,青藏高原地殼厚度要大一倍。
●岩漿地帶
1.祁連構造岩漿帶
祁連構造岩漿帶除早古生代有巨厚中基性火山噴溢外,沿中祁連隆起帶還發育了兩條花崗岩帶,以花崗岩、片麻狀花崗岩、花崗閃長岩為主,形成巨大岩基。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
2.柴達木構造岩漿帶
柴達木構造岩漿帶的岩漿活動主要見於盆地邊緣,下古生代堆積了巨厚的中酸性熔岩及其凝灰岩,成為褶皺基底的主體。
3.金沙江構造岩漿帶
金沙江構造岩漿帶有兩條花崗岩帶與金沙江蛇綠混雜岩及三疊紀巴塘群中基性火山岩帶相伴。主要為石英閃長岩和花崗閃長岩,具同熔型特徵。
4.唐古拉構造岩漿帶
唐古拉構造岩漿帶與班公錯-怒江蛇綠岩帶相伴,在其南側以花崗閃長岩、黑雲母花崗岩為主,形成岩基;在其北側,以黑雲母二長花崗岩為主,呈小岩株,侵入於侏羅系中。
5.岡底斯構造岩漿帶
岡底斯構造岩漿帶由鈣鹼性中酸性-酸性侵入雜岩組成巨大岩基,南北寬50~100公里,沿岡底斯山東西綿延千餘公里,向西與拉達克花崗岩相連。
6.拉格崗日構造岩漿帶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
拉格崗日構造岩漿帶沿喜馬拉雅低分水嶺,東起康馬,向西經拉格崗日,至馬拉山,展布著一個穹隆帶。穹隆核部為花崗岩。
●地震活動
青藏高原地質帶
青藏高原地質帶
青藏高原地區是世界上發生大陸內地震的主要地區,不但地震強度大、頻次高、而且活動規律性強。青藏高原十分強烈的地震活動,是現代構造活動的表現,高原四周都是逆沖事件,內部散布著拉張性的地震活動,這一地震活動規律表明,高原的隆生是現今青藏地區地質構造活動的主要形式和地震活動的背景。此外,青藏高原南部位於板塊碰撞邊界,但近代地震活動並不強烈。而高原西緣的逆沖性地震活動非常強烈。
青藏高原及周邊地區的總體地震活動總體呈現4大特點:
一是分佈面廣,並伴有少量火山活動;
二是地震活動強度高,截至2013年的近50年間,青藏高原7級以上地震多達40餘個,歷史最高震級達8.5級(1950年察隅地震);
三是地震密集發生在青藏高原和天山兩大特殊構造區,殼內強震活動基本位於地殼厚度大於35千米的地區;
四是有兩個中深源的地震活動中心,分別是帕米爾一興都庫什地區和緬甸地區,最大震源深度383千米。

地貌特徵

青藏高原地貌圖
青藏高原地貌圖
青藏高原高山大川密布,地勢險峻多變,地形複雜,其平均海拔遠遠超過同緯度周邊地區。青藏高原各處高山參差不齊,落差極大,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區占青海全省面積的60.93%,佔西藏全區面積的86.1%。區內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8844.43米),也有海拔僅1503米的金沙江;喜馬拉雅山平均海拔在6000米左右,而雅魯藏布江河谷平原僅有3000米。總體來說,青藏高原地勢呈西高東低的特點。相對於高原邊緣區的起伏不平,高原內部反而存在一個起伏度較低的區域。
青藏高原是一個巨大的山脈體系,其由山系和高原面組成。由於高原在形成過程中受到重力和外有引力的影響,所以高原面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形,使整個高原的地勢呈現出由西北一東南的傾斜的趨勢。高原面的邊緣被強烈切割形成青藏高原的低海拔地區,山、谷及河流相間,地形破碎。
冰川
冰川
青藏高原邊緣區存在一個巨大的高山山脈系列,根據走向可分為東西向和南北向。東西向山脈佔據了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區,是主要的山脈類型(從走向劃分);南北向山脈主要分佈在高原的東南部及橫斷山區附近,這兩組山脈組成了地貌骨架,控制著高原地貌的基本格局東北向的山脈平均海拔高度普遍偏高,除祁連山山頂海拔高度為4500米-5500米之外,昆崙山、巴顏喀拉山、喀喇昆崙山等的山頂海拔均在6000米以上。許多次一級的山脈也間雜其中。兩組山脈之間有平行峽谷地貌,還分佈有數量廣泛的寬谷、盆地和湖泊。
青藏高原分佈著世界中低緯地區面積最大、範圍最廣的多年凍土區,佔中國凍土面積的70%。其中青南一藏北凍土區又是整個高原分佈最為廣泛的,約佔青藏高原凍土區總面積的57.1%。除去多年凍土之外,青藏高原在海拔較低區域內還分佈有季節性凍土,即凍土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凍結、融化交替出現,呈現出一系列融凍地貌類型。另外,青藏高原上冰川及其雕塑的冰川地貌也廣泛分佈。

科考成果

2018年9月5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在拉薩發布了首期成果:科考發現,岡底斯山先於喜馬拉雅山隆升到現在的高度。喜馬拉雅山阻擋南亞季風氣團向北傳輸,使青藏高原逐漸變干變冷。高原隆升后,青藏地區生物形成“走出西藏”和“高原樞紐”共存的模式演化。
過去50年來,青藏高原及其相鄰地區冰川面積退縮了15%,高原多年凍土面積減少了16%;青藏高原大於1平方公里的湖泊數量從1081個增加到1236個,湖泊面積從4萬平方公里增加到4.74萬平方公里;雅魯藏布江、印度河上游年徑流量呈增加趨勢,中亞阿姆河、錫爾河和塔里木河數十條支流徑流量增長更為顯著。亞洲水塔失衡伴隨災害頻發,2016年西藏阿里地區阿汝冰川發生冰崩,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威脅亞洲水塔命運,需要建立科學預警體系。
過去35年間,青藏高原生長季平均植被指數顯著增加,但2000年以來其增加趨勢減緩;青藏高原碳匯功能顯著增加,但未來氣候變暖導致的凍土融化可能降低生態系統碳匯功能;高山樹線上升增加了森林生物量,但壓縮了高寒灌叢—草甸的生存空間,可能提高高海拔特有物種消失的風險;氣候變暖對農業生態系統也造成潛在風險。
2020年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高程為8848.86米。同日,我國古生物學家研究發現:4700萬年前的青藏高原曾擁有亞熱帶森林植被。該成果發表在了國際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上。

區域範圍


位置境域

青藏高原介於北緯26°~39°,東經73°~104°之間,西起帕米爾高原,東到橫斷山,北界為昆崙山、阿爾金山和祁連山,南抵喜馬拉雅山,東西長約2800千米,南北寬約300~1500千米,總面積約250萬平方千米,除西南邊緣部分分屬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錫金、不丹及緬甸等國外,絕大部分位於中國境內。

區域劃分

根據青藏高原不同地區的地形地貌特點,可將其分為6個亞(高原)區。
名稱簡介
藏北高原藏北高原位於西藏自治區北部,岡底斯山、昆崙山和唐古拉山之間。海拔一般在4500米左右,是青藏高原的核心部分。地面起伏不大,分佈著一系列海拔很高的山脈,但它們的相對高度不大。很多山峰終年積雪,冰川廣布。 
藏南谷地藏南谷地又稱藏南山地。在西藏自治區南部,喜馬拉雅山同岡底斯山間。為雅魯藏布江等河上遊河谷地。東西長約1200千米,南北寬約300~500千米。海拔3000~4000米。河谷沿岸多局部平原。 
柴達木盆地柴達木盆地地處東經90°16′~99°10′、北緯35°20′~39°25′之間,是青海省內最大的高原盆地。東西長800公里,南北最闊處400公里,總面積約27萬平方公里。屬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轄區。 
祁連山地祁連山地位於青海省東北部,北與東同甘肅省河西走廊為鄰,南靠柴達木盆地,由斷塊山脈與谷地組成。東西長1200千米,南北寬250~400千米,面積約10萬平方千米。山間盆地和谷地海拔一般在3000~4000米之間,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很多,西段地勢高,平行嶺谷緊密相間。 
青海高原青海高原為青藏高原東北部分。在今青海省中、南部。北起布爾汗布達山、祁連山,南至四川西北邊境,東到西傾山,西南抵唐古拉山。高原海拔4000米左右,最高點為昆崙山的布喀達坂峰,海拔6860米,最低點在民和縣下川口村,海拔1650米。 
川藏高山峽谷區川藏高山峽谷區在四川省西部、西藏自治區東部和雲南省西北部。為青藏高原東南部,山河相間。自東向西,有九頂山、岷江邛崍山大渡河大雪山雅礱江沙魯里山、金沙江、寧靜山、瀾滄江怒山、怒江等。海拔3000~4500米。 

氣候特徵


總體特點

青藏高原氣候總體特點:輻射強烈,日照多,氣溫低,積溫少,氣溫隨高度和緯度的升高而降低,氣溫日較差大;乾濕分明,多夜雨;冬季乾冷漫長,大風多;夏季溫涼多雨,冰雹多。
青藏高原年平均氣溫由東南的20℃,向西北遞減至-6℃以下。由於南部海洋暖濕氣流受多重高山阻留,年降水量也相應由2000毫米遞減至50毫米以下。喜馬拉雅山脈北翼年降水量不足600毫米,而南翼為亞熱帶及熱帶北緣山地森林氣候,最熱月平均氣溫18~25℃,年降水量1000~4000毫米。而昆崙山中西段南翼屬高寒半荒漠和荒漠氣候,最暖月平均氣溫4~6℃,年降水量20~100毫米。日照充足,年太陽輻射總量140~18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總時數2500~3200小時。冰雹日最多,如那曲年冰雹日20~30天以上。

氣候分區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可分為喜馬拉雅山南翼熱帶山地濕潤氣候地區、喜馬拉雅山南翼亞熱帶濕潤氣候地區、藏東南溫帶濕潤高原季風氣候地區、雅魯藏布江中游(即三江河谷、喜馬拉雅山南翼部分地區)溫帶半濕潤高原季風氣候地區、藏南溫帶半乾旱高原季風氣候地區、那曲亞寒帶半濕潤高原季風氣候地區、羌塘亞寒帶半乾旱高原氣候地區、阿里溫帶乾旱高原季風氣候地區、阿里亞寒帶乾旱氣候地區及崑崙寒帶乾旱高原氣候地區等10個氣候區。

產生影響

青藏高原是北半球氣候變化的啟張器和調節器。該區的氣候變化不僅直接驅動中國東部和西南部氣候的變化,而且對北半球具有巨大的影響,甚至對全球的氣候變化,也具有明顯的敏感性、超前性和調節性。

水系狀況


概況

青藏高原的河流分佈主要受到氣候和自身地形地勢的影響。除東南部降水豐富外,內陸區的河流補給,主要依靠冰川或積雪的融化。區域內祁連山一巴顏喀拉山一念青唐古拉山和一岡底斯山是內外水系分界線。這條內外水系的分界線將青藏高原的河流分為外流區與內流區兩部分。外流區主要位於高原東部及東南部,如注入太平洋的黃河、長江,以及注入印度洋的西南水系如雅魯藏布江、怒江等;內流水系大多位於高原西北部,主要指的是羌塘高原和柴達木盆地及局部小塊的封閉湖盆。大多數內流河的河水會注入這些窪地中,形成為數眾多的鹹水湖。
內流區由於受到高大山脈的阻擋,使得暖濕空氣難以到達,降水稀少;而日照充足,又使蒸發量相對較大,因此內流河大都徑流量較小且流程較短;內流河大多以冰雪融水為主要補給水源,因此季節性變化明顯,夏季為汛期,冬季普遍結冰,常發生斷流現象,也就是說間歇性河流多;因內流河大多注入盆地或窪地,因此形成了數量眾多的鹹水湖泊,如著名的青海湖、納木錯等。
外流區可分為黃河水系、長江水系和西南水系長江和黃河均注入太平洋,屬於太平洋水系;西南水系有4個分支,包括瀾滄江、怒江、恆河一雅魯藏布江和印度河(起源於藏西南邊緣),均注入印度洋,屬於印度洋水系。在外流河水系中,黃河、長江、雅魯藏布江支流眾多,流域寬廣,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外流水系類型。由於外流水系大多起源於藏東南或東部,所以其補給的主要方式是雨水補給。因此與內流河相比,外流河水量巨大,流程也長,其流經地的兩岸,常因為侵蝕、堆積而形成大小不一的衝擊平原或台地。

主要河流

青藏高原是中國眾多河流的發源地,南部與東部的邊緣山區河網密集,較大的外流河有屬於印度洋水系的雅魯藏布江(大支流有拉薩河年楚河、尼洋曲與帕隆藏布等)、怒江、朋曲及屬於太平洋水系的長江、黃河與瀾滄江等大河的上游段。

主要湖泊

青藏高原湖區共有大小湖泊1500多個,其中,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091個,面積44993.3平方公里,大於10平方公里湖泊有346個,總面積為42816.10平方公里,約佔全國湖泊總面積的49.5%。該區湖泊以鹹水湖和鹽湖為主,較著名的湖泊有納木錯、青海湖、察爾汗鹽湖鄂陵湖等。
重要河流
名稱簡介圖片
長江長江源於世界屋脊的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冬南側的冰川。海拔6621米,是唐古拉山脈最大的冰川分佈中心。 
長江
長江
黃河黃河發源於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各姿各雅山(海拔4980米),以卡日曲為正源,向東北和瑪曲、扎曲匯合后,東流注入扎陵湖、鄂陵湖。
黃河
黃河
黃河
瀾滄江瀾滄江是中國西南地區大河之一。源出青海省唐古拉山、縱貫西藏東部和南西部,在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南部流出中國國境。
瀾滄江
瀾滄江
瀾滄江
雅魯藏布江雅魯藏布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大河之一,流貫在青藏高原南部、喜馬拉雅山脈和岡底斯山脈之間。
雅魯藏布江
雅魯藏布江
雅魯藏布江
怒江怒江又名潞江,古稱黑水、瀘水,為中國西南地區大河之一。它發源於青藏邊境唐古拉山中段南麓,向南流經西藏東部和雲南西部。
怒江
怒江
怒江

主要山脈


重要湖泊
名稱簡介圖片
青海湖青海湖古稱西海。蒙古語稱“庫庫諾爾”,意為“青色的湖”。在青海省東北部大通山、日月山青海南山間。系斷層陷落所成。是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 
青海湖
青海湖
色林湖色林湖湖面高度4530米,湖水面積1640平方公里,湖水礦化度18.27700毫克/升。是中國第三大鹹水湖。扎加藏布河注入此湖。 
色林湖
色林湖
色林湖
納木錯納木錯位於念青唐古拉山的北面,當雄和班戈縣境內,海拔47l8米,面積1940平方公里,全名為納木錯秋莫多古貢扎瑪,是中國第二大鹹水湖。
納木錯
納木錯
納木錯
班公湖班公湖是青藏高原西部與克什米爾地區交界的國際性湖泊,東西走向,長約155公里,南北寬約15公里,面積約230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242米。 
班公湖
班公湖
班公湖

資源概況


水資源

青藏高原的水資源以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水等多種水體形式存在,並以河川徑流為主體。外流水系流域面積占高原總面積的53.56%。青藏高原南部和東南部河網密集,為亞洲許多著名大河發源地,如長江、黃河、怒江、瀾滄江、雅魯藏布江、恆河、印度河等。青藏高原地表水以河川徑流為代表,年均總資源量為6383億立方米。高原冰川總面積4.9萬平方千米,多年平均融水量約為350億立方米。高原湖泊總面積36889平方千米。青藏高原地表水和地下水總量6386.6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水佔28.35%。水資源總量佔中國的22.71%。

土地資源

青藏高原土地資源地域分佈明顯,數量構成極不平衡。宜牧土地佔總土地面積的53.9%,宜林土地佔10.7%,宜農土地佔0.9%,暫不宜利用的土地面積佔34.5%。宜農土地資源主要集中於高原南部雅魯藏布江中游干支流谷地,東南部怒江、瀾滄江、金沙江等干支流谷地,東北部黃河及湟水谷地,北部柴達木盆地周圍。按氣候、水利、土質、坡度等限制因素劃分耕地資源,一等土地佔17.7%,二等土地佔27.6%,三等土地佔53.1%,其餘1.5%等外地屬退耕土地。宜牧土地資源分佈在人口稀少的高寒無林地域,草地生態環境不一,宜牧的性能差別也很大。宜林土地中有95%集中於南部喜馬拉雅山地和東南部橫斷山區,在高原東北部的祁連山、東崑崙——西秦嶺及河湟谷地也有零星分佈。

動物資源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
低等動物方面,僅西藏有水生原生動物458種,輪蟲208種,甲殼動物的鰓足類59種;昆蟲20目、173科、1160屬、2340種。脊椎動物方面,在整個青藏高原有魚類3目、5科、45屬、152種;陸棲脊椎動物共有3生3屬、1047種,佔中國該類動物總數的43.7%。在己列出的中國瀕危及受威脅的1009種高等植物中,青藏高原有170種以上,高原上瀕危及受威脅的陸棲脊椎動物已知有95種(中國現列出301種)。

植物資源

青藏高原有維管束植物1500屬、12000種以上,約佔中國維管束植物總屬數的50%以上、總種數的34.3%。
●草地
青藏高原是中國重要的牧區,全區天然草地類型歸結為高山草甸草地類、高山灌叢草甸草地類、亞高山疏林灌木草甸草地類、高山草原草地類、高山山地荒漠草地類、高寒沼澤草地類、山地灌叢草地類和高山稀疏及墊狀草地類八類。高山高寒草地是分佈最廣、面積最大的草地類型。
●森林
青藏高原地區是中國重要的林區,還是中國少有的原始林區,常見的樹種有喬松高山松雲南松鐵杉,大果紅杉、西藏柏和祁連圓柏等,其森林類型主要有亞高山暗針葉林帶、松林、亞熱帶長綠闊葉林、低山熱帶森林、落葉闊葉林和落葉松林等。青藏高原雖然森林類型多樣、樹種繁多,但森林覆蓋率低,而且分佈不均勻;森林面積也較小,但其森林蓄積量和單位面積蓄積量較高,特別是西藏,森林蓄積量達到22.66億立方米。
●經濟作物
青稞藏語稱為“乃”,也稱裸大麥,米大麥。青稞產於西藏、青海、甘肅和四川等藏區,是藏民的重要食物之一。青稞在藏區栽培的歷史悠久,種植面積大,最多可達到80%以上。青稞屬大麥類,分為白色和黑色兩種,生長期約四個月,具耐寒、耐旱的特性,所以適宜生長在寒冷、乾旱、無霜期短的青藏高原地區。

礦產資源

青藏高原地域廣闊,有著漫長而複雜的地質歷史,有形成於各種環境下的豐富物質。已發現的100多種礦產資源中,已探明部分儲量的有近70種,其中鉻、銅、鉛、鋅、水晶、石棉、鹽湖、水熱礦產儲量較大;銀、金、錫、鉑族元素、稀土元素礦產儲量也比較可觀。
青藏高原的銅礦分佈廣泛,規模和儲量都較大,礦床類型多,伴生礦種多,常常是與鉛、鋅、鑽、銀等礦共生的複合型多金屬礦床。最典型的銅礦是藏東玉龍銅礦,初步探明銅金屬資源儲量達650萬噸。

光照資源

地熱
地熱
青藏高原光照資源豐富。年太陽總輻射量為5000~8500兆焦耳/平方米,多數地區在6500兆焦耳/平方米以上,只有東南部和東部少數地區在6500兆焦耳/平方米以下。年日照時數除東部、南部少數地區少於2500小時外,大多數地區為2500~3400小時。光資源不僅豐富,而且季節分配較均勻,有利於農業和太陽能資源開發利用。

地熱資源

青藏高原的地熱資源特點是熱田多、分佈廣、熱儲量高。青藏高原的溫泉多達600多處,其中許多都是高溫沸泉,溫度超過了當地的沸點,特別是藏南沿雅魯藏布江及其兩側,大量的高溫沸泉、間歇泉和噴氣孔廣泛分佈。羊八井地熱田成為中國較早開發的一個地熱田,被用來發電、取暖和溫室灌溉等。

環境問題


冰川消融

冰川消融
冰川消融
同其它冰原地區相比,青藏高原顯得更為脆弱,積雪融化速度快得驚人。截至2010年的一個世紀時間裡,青藏高原地區平均溫度升高了2.6華氏度,為全球升溫速度的2倍。在部分地區,升溫速度甚至更快。同時,青藏高原的冰川大都處於高海拔低緯度地區,這就意味著這些冰川對於氣候變化尤為敏感,因此融化速度會進一步加快。
1984-2014年的約30年間,青藏高原及其相鄰地區的冰川面積由5.3萬平方公里縮減至4.5萬平方公里,退縮了15%。中國有46000多條冰川,主要分佈在青藏高原。冰川消融短期內會造成江河流水量增加,長此以往,一旦部分冰川消亡或冰川面積減小,其下游徑流就會逐漸減少。

土地沙化

土地沙化
土地沙化
青藏高原處於對流層中上部,大氣活動劇烈頻繁,為沙塵進入大氣並進行遠距離傳輸提供了足夠的動力。此外,青藏高原存在的大片流動沙丘和荒漠化土地又為沙塵天氣的發生提供了充足的物源。如雅魯藏布江及其支流河谷、黃河、長江源地區都有大片活動沙丘。此外,高原的沙漠化面積也在劇增。
中國沙塵暴的主要發生區域在青藏高原和北方乾旱半乾旱地區。其中,每年的12月到翌年3月,沙塵暴發生中心集中在青藏高原上,並隨時間推移中心向北推移。相對於其他沙塵暴發生區,高原更容易將沙塵等細粒粉塵物質揚升到5500米高空,而此高度的西風急流正是亞洲粉塵遠程傳輸的主要動力,甚至可以將沙塵傳往遙遠的北太平洋地區。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長江源)
水土流失(長江源)
據2006年的調查數據顯示,新中國成立以來,青藏高原上青海省的水土流失面積為38.2萬平方公里,占青海省國土面積的49.1%,並且每年還在以360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擴大。黃河、長江、瀾滄江流域在青海境內的水土流失面積,分別佔39.5%、31.6%和22.5%,成為水土流失的重災區。

人文歷史


原始社會

青藏高原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長江的發源地,遼闊的高原是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發祥地之一。但是,由於高原地理環境和其它因素的限制,考古工作者僅在20世紀的前半期,於甘、青接壤的黃河兩岸,曾有一些採集和發現;進入50年代以後,才在整個高原開展了考古調查發掘。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
舊石器時代的遺物,曾在西部阿里地區,東部橫斷山,北部昆崙山,南部喜馬拉雅山區,採集到打制石器。中石器時代的遺跡,經初步鑒定有申扎、聶拉木兩處。新石器時代的遺跡,幾乎遍布西藏自治區及毗鄰地區,分別有石器和其它器物發現。
迄今已發現的不同時代的石器,其器形及加工,都具有黃河流域的石器特徵,又帶有一定的地方特點。細石器的年代尚待鑒定,但亦與中國北部、西部的細石器同屬一種類型。

商周至唐

青藏高原自古以來居住著以游牧為主的西羌諸族部。商代泛稱“羌方”;周代稱西部邊民為戎人,南部邊民為蠻人;秦、漢之際,始稱諸族部為亞羌人;後漢王朝曾與甘、青地區的先零、燒當諸羌部有往來,諸羌又與西藏地方的唐托、發羌諸部有聯繫。
4世紀初,鮮卑族吐谷渾部從遼東沿陰山西遷至甘、青地區,建立地方政權,與青海的西海諸族部和西藏的蕃域諸族部的西羌人,有了直接往來。隋代統一中國,勢力遠及青海湖以西,除與吐谷渾部交往,還與西女國、大羊同、蘇毗黨項、附國、西南諸蠻等諸羌部也有通好往來,並通過諸羌部接觸到白蘭、嘉良、悉補野等部。
悉補野部是善域諸族部的一支,世居雅隆河流域,到6世紀與7世紀之交的隋開皇年間,逐漸成為蕃域諸族部聯盟的首領,勢力遍及雅魯藏布江中游兩岸廣闊地區。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古西羌150餘族部兼并融合,組成了幾個地方政權。
公元7世紀初期,唐朝代隋而興。約略與此同時,雅隆河谷匹播城的悉補野部首領,先後征服波堡、娘堡、工堡、達堡以及珞域、門域、小羊同(象雄)等十餘地區諸部族,定都邏姿(邏些),建立了吐蕃王朝。
青藏高原農業種植區
青藏高原農業種植區
吐蕃贊普(王)於本部設置烏如、要如、葉如、如拉等四大軍政區域,並西據羊同、北入蘇毗(孫波)、東抵爾多彌,先後佔領白蘭、黨項(彌葯),西山諸國、吐谷渾(阿柴)、於闐(李域),勃律諸屬國,長期與唐朝爭奪西域四鎮,到8世紀後期,與唐朝的朔方、河西、隴右、劍甫諸道節度對峙,武力遠及南沼(絛域)、泥婆羅、天竺(印度)、以及大食、突厥等國,設置了於闐(李域)、沙州、涼州、多彌、武勝軍、東道等重鎮駐軍,雄霸祖國西睡,為青藏高原的開拓和發展,作出了卓越光輝的貢獻。
9世紀中葉,贊普遇弒,吐蕃王朝滅亡。吐蕃本土王族分裂內鬨,長期交爭不已,吐蕃轄地諸部族紛紛自立,甘、肅、瓜、沙等州為唐朝規附。不久,整個青藏高原上進發了奴隸和屬民大暴動,吐蕃在各地的建制被徹底摧毀,蕩然無存。

五代兩宋

公元10世紀初至13世紀後期,中原地區歷經梁、唐、晉、漢、周和北宋、南宋的政權更迭,實力轉弱,無暇西顧;自宋初以大渡河劃界,更與吐蕃諸部往來阻隔。僅只有西涼(六穀)、邈川等地方首領,曾接受過朝廷的封贈。以黨項(彌葯)人為主體的西夏王朝,構成宋代北部威脅,而青海唃廝羅(宗喀)政權,則是宋朝屏輔。
在吐蕃王朝故土,分為烏思(前藏)、藏(后藏)、納里速三個地方,除磨榆(拉達克)、古格、布讓三處政權傳世較長;其餘如亞澤、邏娑、武三咩、雅隆等地方政權均始終未能得到發展;在桑噶、達堡、工堡、波堡等地及藏曲河流域仍然處在彼此不相統屬的分裂割據狀態。從11世紀以後,逐漸形成了若干政教合一封建制度的地方政權。在吐蕃王朝,舊日轄地,門域、珞域和喀木、脫思麻等處,更加分散成為眾多的游牧群落;而吐蕃王朝極盛時期,曾抵達過的大理、於闐(李域)、加濕彌羅,則逐漸與當地諸部族交錯雜處。

元朝時期

進入13世紀後期,元朝統一全中國,由中書省在甘肅、陝西、雲南等地設置行省的同時,開始“郡縣吐蕃之地”正式在青藏高原各地建政設治。元朝以青藏高原為吐蕃王朝故地,遂統稱其地為“吐蕃”;於中央特設宣政院(初名釋教總制院),直轄其地。遇事則設行宣政院,並派官兵前往。
宣改院直轄吐著宣慰使司三處:一、在脫思麻地方;二、在喀木地方;三、為:烏思、藏、納里速古魯孫等三路宣慰使司,在原吐蕃王朝本土。置府於薩斯迦,任命烏思藏地方長官兼宣慰使。在納里速古魯孫,是沿襲吐蕃王朝滅亡以後當地所建磨域(拉達克)、古格、布讓三個地方政權舊制,於納里速(列城)置元帥府。在烏思(前藏)、藏(后藏),則是以當時佛教各派與地方酋豪緊密結合的政教首領、各置六個萬戶、並於兩地方之間置一個萬戶,合為十三萬戶。

明朝時期

明代統一中國以後,裁撤了"宣政院"建置,摒棄了"吐蕃"這一過時的稱謂,改建兩個都指揮使司和一個軍民元帥府,直接受命於朝廷。朵甘都指揮使司:在答思麻及喀木地方,大體上相當於元代吐蕃等處和吐蕃等路兩宣慰使司故地。烏思藏都指揮使司;最初轄治十三萬戶;不久即以諸王受封而逐漸取代。
青藏高原牧區
青藏高原牧區
俄力思軍民元帥府:即納里速古魯孫舊轄拉達克、古格、布讓三個地方政權。治所在俄力思(列城)。明朝在烏思藏以及與其接壤的的朵甘地區,對於其中五個實力強盛的政教領袖,先後分封王爵,而以列伍棟的怕木竹萬戶受封闡化王之後勢力最強。此外,明朝還封過各教派領袖為若干法王,但法王不能世襲,亦無封地,徒具虛名。僅有大寶、大乘、大慈三法王,在民間有一定的聲望和影響。明朝對高原部族亦泛稱為“西藩人”。

清朝時期

青藏高原荒漠區
青藏高原荒漠區
清朝設理藩院(清末改理藩部),與六部同等,處理少數民族事務。滿族、蒙古族人總稱藏族為“唐古特人”;稱西藏人為“圖伯特人”;因而稱青藏高原為“唐古特”,稱西藏則為“圖伯特”(西藏英文為Tibet由此而來)。清初廢止明朝朵甘和烏思藏都指揮使司及俄力思軍民元帥府建制,停止對諸王的分封,任命各地厄魯特諸部蒙古汗王及土司,土官等管理地方事務。清朝獨崇黃教格魯派,先後冊封了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康熙朝時,分衛(前藏)、藏(后藏)和阿里,定名西藏,並派欽差駐藏辦事。廢除當地蒙古汗王職權。雍正朝時,置青海辦事大臣,駐西寧,管理安多地方事務。又置西藏辦事大臣及幫辦大臣,駐拉薩會同達賴、班禪,督導噶廈政府管理西藏地方事務。至於喀木康地方,一部分由駐藏大臣管理至瀾滄江之東;一部分則由川陝總督管理至金沙江之西,旋歸四川總督管理。直至清末,始在喀木專設川滇邊務大臣一職,會同四川總督及駐藏大臣,管理地方事務。

中華民國

辛亥革命,各省起義成功,帝制廢除,由中華民國政府批准設置甘肅、四川等省建制,設青海蒙番宣慰使,划川邊為特區。民國十八年(1929年)建青海省,駐西寧;民國二十八年(1939)建西康省,駐康定。民國初年中央設置管理西藏、蒙古事務機構(民國二十九年起,稱蒙藏委員會),西藏地方推翻駐藏大臣后,未能建成共和體制;中央曾恢復第十三世達賴喇嘛名號,並任命駐藏辦事長官,由於英國離間和各種原因未能赴任。英國曾策劃將青藏高原划作內藏、外藏,並企圖吞併門隅、珞瑜、下察隅地區,但始終被歷屆中央政府和達賴所拒絕。達賴迫使班禪離藏旅居內地,衛(前藏)、藏(后藏)和阿里地區遂由達賴督導噶廈地方政府管理,分設阿里、藏、衛、珞喀、羌塘、達工以及多麥(康)等專區,下轄若干宗、豀(縣、區)。
青藏高原——拉薩
青藏高原——拉薩
民國十八年(1929年)九世班禪在南京設立辦事處,民國二十年(1931年)十三世達賴在南京設立辦事處。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十三世達賴圓寂,國民政府應西藏地方請求,派員前往處理,後設立蒙藏委員會駐藏辦事處於拉薩。

現代發展

新中國成立后,青藏高原的交通面貌有了改善,陸續實現“通汽車、通飛機和通火車”的目標:1954年12月25日,青藏、川藏兩條公路正式通車;1956年5月26日,北京至拉薩的航線試航成功;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建成通車。
青藏鐵路
青藏鐵路
新中國成立后,青藏高原一、二、三產業全面發展,為發展特色經濟奠定了一定的基礎。青藏高原特色經濟體現在農牧業、工業、第三產業的各個產業部門和經濟過程。特色農牧業有高原牧業、種植業;特色工業有清潔能源地熱、風能、水電等產業、優勢礦業、民族特需品工業、綠色食品加工業等;第三產業有旅遊業、文化產業等。但高原總體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比較低下。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人員利用青藏高原湖泊非結冰期能量平衡的合理假設,結合遙感數據和再分析數據,發展了一種可靠的湖泊蒸發量估算方法,並據此估算青藏高原湖泊蒸發總量為每年517億噸,相當於3570個杭州西湖的水量,為準確估算“亞洲水塔”中湖泊水資源儲量提供數據參考。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科學進展》雜誌上。

高原文化


象雄文化

象雄文化遺址
象雄文化遺址
象雄,是青藏高原在吐蕃還未崛起之前的名稱,它分為里、中、外象雄三部分,分別為以今天西藏阿里地區扎達縣穹隆銀城、那曲地區尼瑪縣當惹瓊宗、昌都市丁青縣瓊波孜珠山為中心的歷史疆域。象雄文化以阿里岡底斯山一帶岡仁波齊為中心而發端,從初期敬畏宇宙自然,開始對神山、聖湖、神靈等原始崇拜,列為原始的“本”的意識形態,然後逐漸形成了象雄文化中各個有所儀式或內容區別的“本教”,例如篤本、恰本等等,比較混亂的存在在象雄文化中。薩滿教就是屬於象雄文化中本教早期的一類教派,以殺生祭祀、巫術、占卜等為主要的儀軌。
象雄文化包括醫學、建築學、聲明學、因明學、佛學、哲學,以及天文學等體系,經過數千年的沉澱積累,成為青藏高原祖先文明智慧的結晶。

生活習慣

●穿著
藏袍
藏袍
在藏族集鎮與農村,男女上身都以藏袍為主,男子下身穿長褲,婦女下身穿長裙。藏袍大多以氆氌(以氂牛織成的布)、毛料或呢料製成,顏色多為黑、褐或深灰,大襟寬腰,領口袖口鑲有花邊,因袍長過人,穿時將腰部提起繫上腰帶。
●飲食
高原美食
高原美食
酥油是由氂牛奶或羊奶提煉出來的,營養價值很高。將氂牛奶或羊奶稍微加溫,然後倒入“雪董桶”中,攪拌至表面浮上一層脂肪,把脂肪舀起裝入袋中,冷卻后即成酥油。酥油可制酥油茶,或加入糍粑中食用。
2.酥油茶
酥油茶是藏族最普通的飲料。製作方法是,先將茶磚熬煮成濃稠的茶汁,然後與酥油、佐料一起倒入酥油茶桶中,攪至水乳交融后煮開飲用。青藏高原氣候乾燥,缺少蔬菜,而藏民多以肉食為主,所以清熱敗火的酥油茶是他們日常必不可少的飲料。
青稞屬於大麥的一種,耐寒、耐旱,生長期短,是青藏高原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將青稞曬乾、炒熟、磨成粉狀,加入酥油撮捏成團,成為“糌粑”,是藏民的主食。
青稞酒以青稞釀成,酒精成分在10度左右,味道酸甜,似內地的米酒,更象是四川一帶的醪糟。青稞酒是藏民喜慶宴會不可缺少的飲料,內地入藏的遊人,即使不會喝酒的,也能痛快地喝上幾大碗藏族傳統的食品還有“包子”(藏式餃子)、酸乳酪及風乾的牛羊肉等。
●住居
1.拉薩
拉薩等大城市一般常見的住宅形式為2-3層的石砌碉樓,人住上層,一樓為倉庫或圈養牲口家畜。牆壁粉刷成白色,陽台、窗前種植花草,在高原晴空萬里的襯托下顯現出一種迷人的油畫般的絢麗色彩。
2.農村
農村的建築多為木石結構的平房,屋頂以夯土打實抹平,堆放氂牛糞及木材等燃料,屋角還插有五顏六色的經旗,在風中飄揚。
3.游牧區
帳篷是藏民夏天游牧期間的居所,為了便於游牧的搬遷,帳篷設計簡單、拆遷容易,中央以木杆支撐,周圍以毛繩拉開釘在地上即可。帳篷內的空間大約在10-15平方米,內有以石頭圍成的灶台,可作簡單炊煮。帳篷以氆氌縫製而成,質地粗厚堅韌,相當保暖。
●傳統娛樂
1.藏族歌舞
藏族歌舞
藏族歌舞
傳統民歌是藏族民間文學的結晶,運用比喻、聯想、擬人等手法,描寫藏民的生活、風俗、男女感情或歷史故事。一般分“跳果諧”、“跳弦子”、“卓”和“熱巴”等幾種。
藏戲,藏語叫“阿吉拉姆”,起源於8世紀藏族的宗教藝術,被譽為藏文化的“活化石”。17世紀時,藏戲從寺院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逐漸形成以唱為主,唱、誦、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結合的生活化表演。

文化節慶

藏族的節慶中,以藏曆過年最隆重。從藏曆12月初,藏人就陸續開始過年的準備,培養青稞苗,準備“卡賽”(以酥油炸制的麵粉點心)、“魯過”(以酥油花雕塑而成的羊頭)、“切瑪”等供品,以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雪頓節
“雪頓”漢意為“乳酪宴會”,又稱藏戲節,西藏自治區藏族傳統節日,每年藏曆七月一日開始舉行,節期五至七天不等。
藏族傳統節日。藏語稱“嘎瑪日吉”,意為洗澡。流行於西藏自治區。節期是每年藏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為期7天,故又稱“沐浴周”。
●跑馬射箭盛會
跑馬射箭相傳起源於十五世紀,原本只是宗教性質的祭祀活動,後來加入跑馬、騎射角力、負重等娛樂活動,而演變成跑馬射箭盛會。

旅遊景點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聳立在西藏拉薩市紅山之上,是中國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布達拉宮海拔3700多米,佔地總面積36萬餘平方米,建築總面積13萬餘平方米,主樓高117米,共13層,其中宮殿、靈塔殿、佛殿、經堂、僧舍、庭院等一應俱全,是當今世上海拔最高、規模最大的宮堡式建築群。

大昭寺

大昭寺
大昭寺
大昭寺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舊城八角街中心。始建於7世紀中葉,現存建築為11世紀以後陸續建成的。寺坐東朝西,總建築面積二萬五千多平方米。分前庭、主殿和拉章(活佛公署)三部分。主殿居中,廳堂環繞。寺院建築風格為漢藏合璧,渾然一體。

羅布林卡

羅布林卡
羅布林卡
羅布林卡位於拉薩市西郊,意為寶貝園林,由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命名。初為達賴喇嘛的夏宮,從七世達賴喇嘛開始,歷輩達賴喇嘛夏天都要從冬宮布達拉宮移居於此,在此處理政務。現已作為公園,對外開放。整個公園由建築和園林兩部分組成,佔地約36萬平方米。

塔爾寺

塔爾寺
塔爾寺
塔爾寺坐落在青海湟中縣魯沙爾鎮蓮花山坳及溪水之旁。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寺內主要建築有大金瓦寺、小金瓦寺、小花寺、大經堂、大廚房、九間殿、大拉浪、如意寶塔、太平塔、菩堤塔、過門塔等。整個寺院的建築風格和裝飾手法,融會了漢藏兩種廟宇的建築傳統。

世界紀錄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是中亞的青藏高原,佔地面積185萬平方千米。它的平均高度是4900米。(吉尼斯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