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禹鑿龍門的結果 展開

禹鑿龍門

神話故事

禹鑿龍門,古代中國神話,出自晉王嘉《拾遺記》卷二。是大禹治水的重要工程之一,龍門在今陝西韓城及山西河津兩縣的中間。

傳說起源


禹鑿龍門的傳說最早見於《墨子.兼愛中》:「古者禹治天下,西為西河漁竇,以泄渠孫皇之水。北為防原,注后之邸,池之竇,灑為底柱,鑿為龍門,以利燕、代、胡、貉與西河之民。……」,此言禹之事。今山西、陝西中間的黃河,古人稱作西河。禹鑿龍門是為燕、代、胡、貉與西河之民得利。但在大禹那個時代,就當時的生產工具與技術水平,開鑿龍門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大禹治水的事迹傳至後代,大禹成了治水的代表人物,就把一切與治水有關的事都記到大禹的名下。
禹鑿龍門
禹鑿龍門

歷史背景


鯀,一個治水的英雄死了,但洪水並沒有因為鯀的死而退卻。肆虐的洪水,仍需要有人去降服。舜經過考察,舉薦鯀的兒子禹去完成其父未竟的事業。
禹帶領自己的部下伯益后稷等人對水勢進行了詳細的考察,採用疏導的方法對江、淮、河、漢等進行治理。同時,令民眾聚土積薪,擇丘陵而處之。
傳說禹的足跡遍布四方,各地都有大禹治水的傳說。其中,禹鑿龍門更是世代相傳的經典故事。
開鑿龍門是大禹治水的重要工程之一。傳說禹開鑿的龍門有兩個:一說在陝西韓城與山西河津之間的龍門山,一說禹鑿的龍門就是洛陽之南的龍門山。
關於洛陽龍門為大禹所開鑿的記載較多。洛陽龍門,又稱伊闕。《水經注》說:“昔大禹疏龍門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歷其間,故謂之伊闕。”《漢書·溝洫志》也說:“昔大禹治水,山陵擋路者毀之,故鑿龍門,辟伊闕。”
洛陽龍門山為名副其實的石山,在堅硬的石山上開鑿龍門,是否是操用簡陋治水工具的大禹所為呢?這一點,今人有不少的異議。但《水經注》的作者、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和《漢書》的作者、東漢歷史學家班固的記載決非憑空想像。至少可以認為大禹在這個地方確實疏導過水勢,修整過河道。春秋時期的左丘明寫《左傳》,離大禹治水的時代並不遙遠。《左傳》上記載了一段劉定公在洛陽發出的感慨:“美哉禹功,明德遠矣,微禹,吾其魚乎!”顯然,春秋時期人們對大禹開鑿龍門治理伊洛河的故事是深信不疑的。正因為如此,人們對禹鑿龍門、辟伊闕寫下了數不清的讚美詩。唐代詩人成萼在《登聖善寺閣望龍門》詩中云:“高閣聊登望,遙分禹鑿門。”另一位唐代詩人劉滄也有“城連伊水禹門近”的詩句。宋代寓居洛陽的大歷史學家司馬光留下“鑿龍山斷開天闕,導洛波回載羽觴”的名句。明清時期,“龍門山色”被列為洛陽八大景之首,人們在讚美龍門風光的同時,更是讚美大禹的神功,如明代詩人呂維祺在以“龍門山色”為題的詩篇中,就曾發出“萬世神功禹削鑿”的感嘆!
也許大禹治水的傳說有一個逐步誇大、神化的過程,最初大禹治水的傳說集中在夏人活動的中心伊洛地區,但由於黃河大於伊水,伊水的傳說就被挪到了黃河,黃河中的峽谷也得到了龍門的美名。

故事傳說


傳說中那個洪水泛濫的時期,洛水(洛河)和伊水(伊河)都因受阻而形成一片大的汪洋,類似於堰塞湖,當然在那個時期形成的規模遠比堰塞湖大得多。大禹首先疏通了洛水(洛河),使之注入黃河,而伊水(伊河)受阻於龍門山,因此鑿開龍門山使得伊水(伊河)和洛水(洛河)匯合一起注入黃河,從而解決了這裡的水患。
大禹開鑿的龍門山就是現在著名的龍門石窟所在,距洛陽約12公里。龍門山被伊水(伊河)分為東山和西山,河水從二者之間穿過。東、西二山活像大門的兩邊,因此這裡被稱為伊闕。

相關記載


關於洛陽龍門為大禹所開鑿的記載較多。洛陽龍門,又稱伊闕。
《水經注》說:“昔大禹疏龍門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歷其間,故謂之伊闕。”
《漢書·溝洫志》也說:“昔大禹治水,山陵擋路者毀之,故鑿龍門,辟伊闕。”
洛陽龍門山為名副其實的石山,在堅硬的石山上開鑿龍門,是否是操用簡陋治水工具的大禹所為呢?這一點,今人有不少的異議。
但《水經注》的作者、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和《漢書》的作者、東漢歷史學家班固的記載決非憑空想像。
至少可以認為大禹在這個地方確實疏導過水勢,修整過河道。
春秋時期的左丘明寫《左傳》,離大禹治水的時代並不遙遠。
《左傳》上記載了一段劉定公在洛陽發出的感慨:“美哉禹功,明德遠矣,微禹,吾其魚乎!”
顯然,春秋時期人們對大禹開鑿龍門治理伊洛河的故事是深信不疑的。正因為如此,人們對禹鑿龍門、辟伊闕寫下了數不清的讚美詩。
唐代詩人成萼在《登聖善寺閣望龍門》詩中云:“高閣聊登望,遙分禹鑿門。”
另一位唐代詩人劉滄也有“城連伊水禹門近”的詩句。宋代寓居洛陽的大歷史學家司馬光留下“鑿龍山斷開天闕,導洛波回載羽觴”的名句。
明清時期,“龍門山色”被列為洛陽八大景之首,人們在讚美龍門風光的同時,更是讚美大禹的神功,如明代詩人呂維祺在以“龍門山色”為題的詩篇中,就曾發出“萬世神功禹削鑿”的感嘆!
也許大禹治水的傳說有一個逐步誇大、神化的過程,最初大禹治水的傳說集中在夏人活動的中心伊洛地區,但由於黃河大於伊水,伊水的傳說就被挪到了黃河,黃河中的峽谷也得到了龍門的美名。

相關爭議


龍門真的是禹開鑿的嗎?這在宋代已發出了疑問。
如司馬光在《溫國文正公文集》的《鑿龍門辨》中說:“或問禹鑿龍門,辟伊闕,有諸?迂雯日:‘龍門伊闕天所為也,禹治之耳。非山橫其前,北雍不流,禹始鑿而辟之,然後通也。”
這就是說,龍門伊闕乃天然形成,並非山橫其前,堵壅了北流的洪水,只是由於水流不暢,大禹始鑿而辟之,然後河水才得暢通。這一說法似乎有些道理。試想距今約4000年前,人們使用的主要是石制工具,偌大一座堅硬的石山怎能辟開?即使用現代的設備去鑿,又談何容易。
現代的地質學告訴我們,龍門山約形成於距今20萬年前的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早期,其山體由中晚寒武紀的白雲岩和石灰岩所構成,內中喀斯特溶洞極多。這些縱橫交錯的溶洞長久被流水沖刷,發生劇烈變化,遂形成一道峽谷,將山體切割開來。伊河之水雖綿流受阻,但尚能通過,又經禹率眾開鑿。方為今伊闕龍門之勢。這種解釋既沒有否定禹的功績,又合乎自然發展的邏輯和規律,因而被世人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