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山

洛陽龍門山

龍門山(The Longmen Mountain,용문산)位於洛陽城南的伊闕峽谷中,由大禹治水中所開鑿。

龍門山原是一個相連的整體,不分東西兩山。禹鑿龍門,使之分為東西兩半,龍門東山於武則天建香山寺后而專稱“香山”,而龍門西山則繼續稱“龍門山”。

“龍門山色”位居洛陽八大景之首,分佈有龍門石窟、龍門十寺、龍門山森林公園、龍門·鳳翔溫泉、龍門國家濕地公園、龍門·鳳翔溫泉、銀杏仙庄、龍門生態農業觀光園、龍門高山牡丹園、中國國樹園等諸多景點。

龍門山海拔303.5米,屬熊耳山脈分支。地形上屬低山丘陵,山勢平緩,植被極為茂盛。地處都城之南,古代帝王擬己為“真龍天子”,故又稱“龍門”。

歷史沿革


龍門山由大禹在治水中所開鑿,魚躍龍門的傳說亦發生於此。其石窟則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493年)前幾年開鑿。
禹鑿龍門
大禹開鑿的龍門山,就是現在龍門石窟所在。《水經注》記載:“昔大禹疏龍門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歷其間,故謂之伊闕。”
在禹鑿龍門之前,龍門山是一個相連的整體,不分東西兩山。
伊水在龍門山之南積聚,受阻於此山無法向北流出,形成了一片汪洋,時常洪水泛濫。因此,大禹鑿開龍門山,使龍門山分為東西兩半,伊水便得以從兩山中間向北流出。龍門山可作東西兩山的統稱,在其被伊水(伊河)分為兩半后,其東山於武則天建香山寺后而專稱“香山”,而西山則繼續稱“龍門山”。
傳說中那個洪水泛濫的時期,洛水和伊水都因受阻而形成一片大的汪洋,類似於堰塞湖,當然在那個時期形成的規模遠比堰塞湖大得多。人民窘困不堪,溺死甚多。大禹甚至遭受洪水之苦,於是帶領人民首先疏通了洛水,使之注入黃河,而伊水受阻於龍門山,因此鑿開龍門山使得伊水和洛水匯合一起注入黃河,從而解決了這裡的水患。
魚躍龍門
魚躍龍門的傳說故事,便發生在今洛陽龍門石窟所在地。李白《贈崔侍御》:“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詩中的“孟津”即今洛陽下轄縣,北臨黃河。
龍門山
龍門山
相傳,禹辟伊闕以後,水流湍急,游息於孟津(今洛陽下轄縣)黃河中的鯉魚,順著洛、伊之水逆行而上,當游到伊闕龍門(今洛陽龍門石窟所在地)時,波浪滔天,紛紛跳躍,意欲翻過。跳過者為龍,跳不過者額頭上便留下一道黑疤,所以唐代大詩人李白在《贈崔侍御》詩中寫道:“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魚躍龍門,又稱鯉魚跳龍門、鯉躍龍門等。比喻中舉、陞官等飛黃騰達之事。也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事業成功或地位高升。
伊闕之戰
在龍門伊闕的石窟開鑿前,曾爆發過一場伊闕之戰。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大將白起率秦軍在伊闕龍門大破魏韓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亦可謂白起的成名之戰。
戰爭中,秦將白起針對韓、魏兩軍互相觀望,不願當先出擊的弱點,以少量兵力鉗制聯軍的主力韓軍,以主力猛攻較弱的魏軍。魏軍無備,倉促應戰,迅即慘敗。韓軍震懾,且翼側暴露,遭秦軍夾擊,潰敗而逃。
白起乘勝揮師追擊,全殲韓魏聯軍24萬人,攻佔伊闕,奪取魏城數座及韓國安邑以東大部分地區。魏、韓兩國割地求和。戰後,韓國精銳損失殆盡。秦國則以不可抗禦之勢向中原擴展。
白起擂鼓台,位於龍門橋東邊,據說那裡就是伊闕之戰時,白起擂鼓助戰的地方。
開鑿石窟
過去認為,龍門地區石窟的營造自北魏至宋,實則不然。
龍門地區的石窟始鑿於北魏,盛於唐,終於清末。歷經北魏、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明、清等10多個朝代陸續營造長達1400餘年,是世界上營造時間最長的石窟。
在龍門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約佔30%,唐代佔60%,其他朝代僅佔10%左右。
北魏,代表洞窟有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等。
東、西魏造像,大都是在北魏洞窟壁面上補刻小龕。龕形無大變化,龕飾趨於簡化。另有東魏強弩將軍掖庭令趙振造彌勒像記、東魏武定元年銘石造釋迦五尊立像等。
北齊,藥方洞中五尊佛像都是北齊造像的特徵。另有北齊延軍舍合邑廿二人等造像記等。
隋唐五代,代表洞窟有大盧舍那像龕、敬善寺、萬佛洞、惠簡洞等,是龍門石窟造像的鼎盛時期。
宋代,分佈有陳摶“十字卷碑”、宋真宗“龍門銘碑”。宋朝還在龍門石窟新鑿了一些洞龕,並為保護盧舍那雕像,加蓋了9間木構屋檐式建築,俗稱“九間房”。
明代,惠簡洞窟外門楣表面,以陰線刻出五個方形及半圓形碑首碑形題記,時代均為明萬曆31年3月吉日立,為捐資修路的題記。
清代,乾隆帝於1750年游幸龍門,在龍門香山寺留下御碑亭。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太后西逃。回京時途經龍門參觀了古陽洞,下令把洞中主佛釋迦牟尼整修成老君像,洞改名“老君洞”。

主要景點


龍門石窟
龍門山現存窟龕約2100餘個,佛塔40餘座,題記碑碣3860種。造像10萬餘尊。龍門石窟中唐窟數量最多,約佔2/3,典型洞窟有潛溪寺、奉先寺、看經寺等;北魏次之,約佔1/3,典型洞窟有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萬佛洞等。
洞窟造像多為佛、弟子、菩薩、天王、力士,也有世俗供養人和佛傳、本生故事。奉先寺摩崖像龕鑿有11尊雕像,主佛盧舍那佛高達17米;萬佛洞南北兩壁滿雕石像達1.5萬尊,均屬唐代造像傑作。碑刻題記數量居全國石窟之首,著名者如龍門二十品,代表了魏、初唐、盛唐書法之作。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
龍門十寺
龍門十寺,指唐代時期,洛陽龍門山分佈的十所木構寺院。分別是:香山寺、奉先寺、廣化寺、敬善寺、菩提寺、天竺寺、乾元寺、寶應寺、勝善寺、龍華寺。
森林公園
龍門山森林公園,是洛陽市四大森林公園(小浪底、周山、上清宮、龍門山)之一。2002年建為森林公園,園內種植有3000畝櫻花、桃花、梨花,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遊玩,每年接待遊客超過100萬人次。
濕地公園
龍門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洛陽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的南部,以闕南濕地為依託,規劃範圍北至龍門漫水橋,南至草店伊河大橋,總面積306.9公頃。
該公園以“林澤芳洲”為主題,分別以伊河及伊闕(龍門山、香山)自然景觀風貌為自然生態線索,以唐代歌詠龍門及南部濕地的詩歌、園林文獻歷史資料、山水繪畫為歷史人文線索,著力打造槐香古道、柳蔭西澗、伊沼荷香、纖鱗鷺影、煙雨望闕、東籬白荻、魏灣朝暉、芳洲晚渡、竹溪月色、曉雪冰河等十大景點。
該公園是龍門園區構建具有唐風的自然山水園林的核心組成部分。是一座文化型生態濕地公園,生態與人文並舉,集生態保護、濕地休閑、文化體驗為一體,突出體現龍門獨特的濕地特色與唐代人文精神高度。
按照規劃,公園將以保育濕地生態基底為基礎,以再現龍門文化基因為內涵,將大唐詩文化、茶文化、名士文化、禪文化,藉助貫穿濕地的唐代洛宛古驛道,讓遊客在濕地山水環境下“零距離”感受大唐神韻。
2013年5月,龍門國家濕地公園一期工程對外開放。
鳳翔溫泉
龍門·鳳翔溫泉,是一處可媲美世界溫泉的聖地,自龍門西山地下1500米處湧出,經千年岩層蘊孕而成。出水口溫度達76℃,泉水中富含33種有益人體的微量元素,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力的作用,有很高的醫療與養生價值,被譽為“千年古湯,天賜奇泉”。龍門·鳳翔溫泉,身處千畝龍門森林公園中,成倍隔離城市噪音,百倍增補空氣負離子含量,稀缺的大自然環境無法複製。 
龍門張溝村地處丘陵地帶,溫泉分佈密集,據專家探測張溝村為國內罕見的高溫溫泉區,出水溫度達98度。張溝村的金龍泉自古就是遠近聞名,以前方圓幾十公里的居民經常到這裡取水用。這也是張溝村民自古至今長壽老人比較多的原因。由於缺乏成熟的開發經驗,溫泉資源優勢並未有效發揮,此次龍門溫泉第一村的打造,將動員全村及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將優勢真正發揮出來。張溝村離洛陽市政府僅7公里,還處於5A級龍門石窟風景區範圍內,這樣的地理優勢,國內也是少有,這也是鳳翔項目落地在張溝村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銀杏仙庄
銀杏仙庄位於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龍門西山,是國內首家以“銀杏文化”為底蘊的溫泉度假莊園,佔地1500餘畝,是集溫泉養生、生態餐飲、休閑度假、商務接待、觀光旅遊為一體的綜合性休閑園區。2011年被國家農業部和國家旅遊局授予首批“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 
高山牡丹園
龍門高山牡丹園,即龍門東山千畝高山牡丹園,位於國家5A級旅遊景區龍門石窟東山,項目與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遙遙相望,緊鄰龍門東山賓館,由河南楚天園林工程有限公司投資開發,是龍門園區的重點招商引資項目。2012年、2013年被納入省、市重點工程,是2017年洛陽市重點培育建設的12個溝域經濟示範區之一。 
中國國樹園
中國國樹園園位於河南省洛陽市龍門西山,2008年4月,中國銀杏年會常務理事會在龍門西山銀杏山莊召開,與會專家一致通過在銀杏山莊建立中國國樹園。市開天闢地公司經過積極爭取,中國國樹園項目現已立項,項目預計總投資4000萬元。 
生態農業觀光園
洛陽龍門生態農業觀光園項目佔地3157畝,總投資2.3億元,計劃今年完成牡丹種植1300餘畝。整個項目由生態牡丹園、珍奇植物園、牡丹文化展示區、房車度假營地、林下動物養殖、遊客服務中心等6個功能園區組成,計劃2013年建成。

地理環境


龍門山東接萬安山,南通伊河大谷,北瀕洛陽盆地,西接宜陽丘陵。具體範圍,東至郜庄到水泥廠的小道,南至乾元山南山腳和魏灣,西至洛欒公路西五百米,北至龍門鎮北公路和鐵路橋,面積9.21平方公里。
龍門山系秦嶺余脈熊耳山之分支,走向由西向東,至龍門突然斷裂,分成東、西兩山,巍然對峙,伊水中流(河谷寬150—300米),形成一座天然“石闕”,故古稱“伊闕”、“闕塞’’。
伊闕西山,古時稱鐘山、天竺山,俗稱昆脊里山。海拔263.9米,與河谷高差116米,山之北有紅石溝,山之南有梁溝、岔子溝、柿樹溝。
東山因古時盛產香葛而得名香山,海拔303.5米,與河谷高差166米。山之北有青山琵琶峰,南有羅圈溝,萬佛溝、弔橋溝、乾元溝,均由西向東開破山樑。
兩山南北坡度較緩(20—30º),臨河山勢陡峭(60—85º),山頂坡度較緩 (在15º左右)。伊水西岸的石窟區,懸崖峭立,氣勢壯觀雄偉。
龍門山峰巔,視野開闊,北望古都洛陽和北邙,南望鳴皋山(亦稱九皋山),西望宜陽山,東望嵩山,崗嶺起伏,層巒疊翠,青山隱隱。

地質構造


龍門山為單斜構造,傾向北偏東,其地層由古生代的寒武紀(五億年前)、石炭紀(二億七千萬年前)、二疊紀(二億五千萬年前)和新生代的第四紀全新世(二百萬年前)岩層構成,南邊老、北邊新。風景區地質構造簡單,東、西山均為單斜山岩狀構造,走向NE80º,傾向NW,傾角25--28º。
岔子溝正斷層位於風景區南緣岔子溝,在伊河河心沿斷層有熱泉出露,水溫約40℃。龍門橋正斷層,位於龍門公路橋北,斷於石炭紀地層中。水文站----香山寺正斷層,沿斷層岩石破碎,溶洞較多。風景區基岩中節理髮育,成為地表水下通道。節理延伸很遠,岩層均為一塊一塊,影響其穩定性,裂隙系地下水運動的通道,在水的作用下,沿裂隙形成大小不等的溶洞。
風景區裸露的岩石屬五億年前古生代的中寒武紀和下奧陶紀造山運動形成的石灰岩,顏色呈青灰色、灰白色,質地堅硬均勻,宜於雕鑿。山頂多的被厚度不等的中性砂質粘土覆蓋,土質肥沃,適於植物生長。
龍門山
龍門山

土壤構造


龍門表層土壤均為石灰岩殘積母質上發育而成,土層較薄,且含大量石礫和新生料礓,均屬褐土。根據土壤分類上均屬褐土類:山地褐土亞類,灰石土土屬。根據勘查,龍門西山土壤以少礫質中層灰石土和多礫質中層灰石土為主,其土層厚度一般為0.5米左右,局部山間窪地之土層可達一米以上,其中混有礫石和砂礓,含量約10----30%。土壤較厚,土壤腐殖質含量較高。

水文條件


伊河發源於欒川縣境內秦嶺余脈,熊耳山南麓陶灣山谷,流經嵩縣、伊川、洛陽、偃師、於偃師的岳灘、楊村間與洛河合流,稱伊洛河,匯入黃河。伊河主流全長286公里,匯流面積約6120平方公里。伊河在冬季有結冰現象,汛期為七、八月份,冬季為枯水季節。
1963年在上游建成陸渾水庫,由水庫到龍門,幹流長53公里,區間流域面積1830平方,河床縱比為1∕400,河床內多砂卵石,粒徑一般為2----5厘米,少量為10----15厘米,水勢奔放,河槽常左右擺動,兩岸沖刷嚴重,洪水較頻繁,據明代以來600餘年記載,發生洪水40餘次,平均十五年一次,洪峰多在七、八月份。龍門水文站實測最大洪峰陸渾水庫建成前為7180米??∕秒(1937年)。年平均流量為38.5米??∕秒(近28年平均),冬春流量30米??∕秒。非汛期含沙量在0~76.5公斤∕米??。
伊河水溫年平均14--15℃,夏季水溫21—26℃,有時河水溫度高達30—35℃,冬季水溫0.1--2℃,基本無冰凍。
伊河歷史最高水位系1958年洪水位154.35米,經常水位148.5米左右,最枯水位為148米。計算50年一遇洪水位為152.74米。
龍門攔水閘南北水面長度1.2公里,東西水面寬0.2公里。
龍門山
龍門山

植被分佈


龍門山地區植被在中國植被區劃上屬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地帶。龍門屬豫西黃土丘陵山地,屬夏雨型大陸性氣候。
風景區2004年實行退耕還林,西山農田已基本上全部退耕還林,東山也有一部分農田退耕還林。
現在整個林地面積達到533公頃。風景區現有針葉幼齡林13.8公頃,針葉壯齡林148.3公頃,闊葉幼齡林17.9公頃,闊葉成熟林12公頃。林區林木為三十年代至今陸續栽植的側柏及其它喬木,總株數40萬餘株。其中側柏約32萬餘株,綠化覆蓋面積為192多公頃,東、西山林區覆蓋率為55.68%。
伊河兩岸、河谷地帶,主要是落葉闊葉樹生長區。河邊及灌渠兩旁,高大的垂柳已形成濃密的林蔭道。伊闕北口公路橋和鐵路橋之間,有一片毛白楊樹林,也有少量的椿樹、楝樹、合歡樹等。公路旁的女貞、黃楊、百日紅、紫荊、木槿等花灌木已形成樹籬。文物保管所內有一株百年以上的烏桕十分壯觀。
西山
西山側柏林基本已經鬱閉,近年來又栽植了大片的油松及少量的五角楓等闊葉樹。灌木叢有荊條、酸棗、迎春、連翹等十分繁茂,形成了大片的群落。岩石縫中,也可見野生臭椿、苦楝、合歡等鄉土樹種生長,紅石溝中有成片的秋天葉紅的黃櫨。
東山
東山上的香山寺、香山賓館、軸承廠療養院的庭院,是目前龍門山上綠化較好的地方,樹木花卉品種都較豐富。除了鬱鬱蔥蔥的側柏、刺柏和大片的迎春、百日紅、玫瑰花外,並引進了銀杏、月桂、玉蘭、水杉、榆葉梅、紅梅、牡丹、木香等珍貴樹種和花灌木,已形成了繁花似景的庭院。
東山北部的琵琶峰上,土層較厚,在坡度較大的周圍山坡上,側柏已鬱閉,峰頂除側柏外,近幾年栽植了馬尾松、欒樹、楝樹、合歡、椿樹等。灌木除遍地野生酸棗外,還栽植了花石榴、黃楊等。在青溝里,有一片密集的核桃林,已遮天蔽日。溝口處,除側柏外,還有椿樹、欒樹及黃楊、花石榴等。
東山南部,即香山處,由於土層較薄(大部分在30厘米左右),土壤腐殖質積累不如西山,雖自三十年代起也和西山一樣,陸續栽植了大面積的側柏,但長勢不如西山。由於放牧和毀林開荒,有些地方植被破壞嚴重已較明顯,個別地方水土流失,基岩裸露,樹木稀疏。僅萬佛溝、蘿圈溝一帶,林木已鬱閉,植被覆蓋較好。但種植比較單一,大部分是側柏,僅有少量的柿樹、黃櫨、軟棗等。野生灌木酸棗、荊條遍地,也可見野薔薇、胡頹子、迎春等。
主要植物
(1)常綠樹:側柏、檜柏、千頭柏、油松等。
(2)落葉闊葉樹:垂柳、旱柳、毛白楊、刺槐、椿樹、楝樹、皂角、烏桕、雞爪槭、五角楓、黃櫨、荷花、榆樹、銀杏、火炬樹等。
(3)經濟樹種:核桃樹、柿樹、大棗樹、軟棗樹、蘋果樹等。
(4)花灌木:百日紅、黃楊、桂花、紫荊、木槿、花石榴、玉蘭、迎春、丁香、牡丹等。
(5)野生植物:酸棗、荊條、黃白草、翻白草、鳶尾草、野菊花、野胡蘿蔔、霍香薊、野酢漿草、野苜蓿、野莧菜等。還有防風、柴胡、首烏、枸杞子、遠志、地丁、大薊、小薊、細莘、桔梗、毛茛等中草藥。
(6)低等植物有青苔、蕨類等十幾種,伊河有藻類等植物。
(7)農作物:小麥、玉米、紅薯、豆類等。

出土文物


羅馬金幣

東羅馬金幣1981年出土於龍門東山北麓安菩夫婦墓中。金幣為圓形,周邊不很規整。正面為半身王者像,兩側有十字架,冠頂正中有五角星紋,左邊緣處有拉丁銘文“FOCAS”;背面正中為帶翅膀的勝利女神像,邊緣有拉丁銘文“CTOPIA”。
這枚金幣的鑄造時間為公元603年至公元610年,相當於隋朝末年。
這枚金幣在洛陽出土,從側面反映了隋朝末年洛陽與西域商貿交流的密切程度。 
龍門山
龍門山

唐代陶俑

2002年6月20日在洛陽文物部門日前進行的一次搶救性發掘中,從洛陽龍門西山的一座唐代貴族墓葬里出土一批彩繪陶俑。
據介紹,該墓坐北朝南,呈長方形,南北長三點七米,東西寬二點五五米。墓室和甬道東西兩側均有壁龕,壁龕內的近百個儀仗俑,各具情態,排布整齊,剛剛出土時,色澤十分鮮艷亮麗,隨著外界環境的影響,色澤逐漸淡化。經過數日緊張的修復和技術保護處理,風化影響已基本控制。
除百餘件陶俑外,此墓中還出土了十餘件陶馬、陶駱駝、陶豬、陶狗、陶雞等動物,其造型別緻,頗有中國畫的“寫意”風格。另外出土隨葬精美的白瓷粉盒、瓷碗及素麵銅鏡及塔式陶罐等物品。以上合計,共約一百五十餘件。
據有關專家講,在一座唐墓中出土如此多的精美文物,在洛陽唐墓考古史上尚屬首次。 

景教墓葬

洛陽龍門西山現唐代景教(基督教聶斯脫里派)墓葬遺跡 國內首次發現
2014年1月9日,龍門石窟研究院對外宣布,在龍門石窟西山紅石溝北崖,發現一處唐代“景教”瘞(yì)穴――唐代基督教信徒的“墓地”。據悉,這種全新形式的早期景教歷史遺存在國內尚屬首次發現,也是目前所知國內最早的景教墓葬遺跡。
專家認為,該瘞穴與西安《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和洛陽《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經》經幢一起,構成唐代景教的最重要遺存,也再次佐證了洛陽是絲綢之路起點這一歷史事實。
深山裡的十字架洞窟。小型窟龕群東部的一個洞穴,在陡直的懸崖邊,表面有數道斜向和直向的鑿刻痕迹,洞穴上方的崖壁上陰刻一個略向左傾斜近乎正方形的十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