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本
世本
《世徠本》,又稱作世、世系、世紀、世牒、牒記、譜牒等。“世”是指世系;本則表示起源。據說是由先秦時期(亦有說漢代)史官修撰的,記載從黃帝到春秋時期的“帝王”、“諸侯”、“卿大夫”的世系和氏姓,也記載帝王的都邑、製作、謚法等。全書可分《帝系》、《王侯世》、《卿大夫世》、《氏族》、《作篇》和《居篇》及《謚法》等十五篇。
司馬遷的《史記》、韋昭《國語注》、杜預的《春秋經傳集解》、司馬貞的《史記索隱》、張守節的《史記正義》、林寶《元和姓纂》和鄭樵的《通志》都曾引用和參考書中內容。南朝時,《世本》已缺《謚法》一篇,到唐朝又有更多篇目散佚,直至南宋末年全部丟失。後世的學者們根據其他書籍所引內容進行輯補,共分為八種不同輯本,商務印書館曾於1959年將輯本集合而印成《世本八種》。
世本一名最初是見於《周禮·春官·小史》中的:“掌邦國之志,奠繫世,辨昭穆”。其中,系是指天子的帝系,而諸侯的世系則稱為世本。而《世本》一書直到西漢末年時才經劉向校整后定為現名,後來在唐朝時為避唐太宗李世民諱,又一度改名為《系本》。
《世本》的作者不見於史,書中所記載的時代,在古人的記載中有三種說法:
1、始於黃帝,不知止於何時。
2、始於黃帝,止於春秋。
3、楚漢之際好事者所作,錄自古帝王公諸卿大夫之世,終於秦末。
《漢書·藝文志》記載《世本》十五篇,根據清時經史學家孫星衍的推斷,這是由劉向整理時所分。《隋書·經籍志》記載《世本》二卷,《舊唐書·經籍志》記載《世本》四卷(宋衷撰),《世本別錄》一卷,《帝譜世本》七卷(宋均撰)。《新唐書·藝文志》記載宋衷《世本》四卷、《世本別錄》一卷,宋均注《帝譜世本》七卷。
世本的古本可能在北宋時期就已經散佚,以清雷學淇2卷與茆泮林6卷輯本最好,商務印書館在1957年將古輯本合為《世本八種》。
《世本》散佚之後,後世有許多學者都進行進輯錄工作。而最早的則數南宋時的高似孫,但可惜此輯本現已不存。到明朝後,有澹生堂祁氏抄輯過世本二卷,但未刻印,其原稿原為孫星衍收藏,後來則為秦嘉謨所得,這也是秦世本輯補所依據的藍本之一,其原本也已不見。從清中期開始,因為當時風氣喜好輯佚,從事世本輯補工作的不下十餘家,而現存的則主要有八種,分別為:
王謨輯本;
孫馮翼輯本;
陳其榮徠補訂孫本;
秦嘉謨世本輯補;
張澍稡集補註本;
雷學淇輯本;
茆泮林輯本;
王梓材世本集覽。
商務印書館在1957年將以上八種版本合為《世本八種》出版。
世本歷經秦漢,幾經儒者改易增補。
西漢,司馬遷作《史記》時曾採用、刪定世本。
東漢,宋衷為世本作注。
《舊唐書·經籍志》:“世本四卷,宋衷撰。世本別錄一卷,帝譜世本七卷,宋均撰。”《新唐書·藝文志》:“宋衷世本四卷,別錄一卷,宋衷注帝譜世本十卷。”
自東漢以來,宋衷、宋均、孫氏、王氏等人皆為該書作注,而宋代目錄書已不輯錄該書,當時已經散佚失傳。
清代學者王謨﹑孫馮翼﹑錢大昭﹑王梓材、洪飴孫﹑陳其榮﹑秦嘉謨﹑張澍﹑雷學淇﹑茆泮林等人各有輯本,而以雷、茆本為佳。
1957年,商務印書館合輯《世本八種》,合印王謨、孫馮翼、王梓材、陳其榮、秦嘉謨、張澍、雷學淇﹑茆泮林八人輯本;1985年中華書局《叢書集成初編》亦收錄此書。
根據《漢書·藝文志》:“世本十五篇,古史官記黃帝以來迄春秋時諸侯大夫”。
該書原有十五篇,但是舊有篇目已經不可復得。根據歷代註解,可知有帝系篇、諸侯世、卿大夫世、氏姓篇、居篇、作篇等。該書下迄春秋,但是今本有戰國時期史事記載,可見後人增補痕迹。
茆泮林,清代嘉道年間(嘉慶、道光)著名學者,治學嚴謹,所輯世本六卷,博採舊聞,考據甚為精細,無論是在內容上還是在輯錄的周詳方面,茆泮林輯本較之他本,都略勝一籌,因此本文將以茆本為依據,以孫馮翼、張澍等人輯本為參考,闡述世本的內容。
茆本無目錄,為解說方便,特依茆氏輯錄,撰世本篇目,有帝王世本、諸侯世本、卿大夫世本、氏姓篇、居篇、作篇、謚法篇等。
《史記正義》、《索隱》又引孫氏註:“世本以伏羲、神農、黃帝為三皇,以少昊、顓頊、高辛、唐、虞為五帝”。
茆本帝王世本輯錄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帝堯、帝舜,附陸終六子,作為五帝時期的帝王世系;夏、殷、周,附“共和”、“威烈王”、“赧王”、“武公”,作為三代時期的帝王世系。
此外,世本沒有將周王朝的世繫上溯到黃帝,可謂嚴謹。正史的記載都要把周代的先祖附會成黃帝,說后稷是帝嚳正妃姜原之子,而帝嚳是黃帝曾孫。這種說法是為周王朝奪取殷商統治地位散播的輿論,正與上天以殷商失德而派嫡長子立周代商的天命觀相符,未必可信。而世本不說后稷的祖輩是誰,對於未必真實的記載存而不論,這是一種嚴謹的治史態度。
茆本諸侯世本輯錄魯、齊、晉、秦、楚、宋、衛、陳、蔡、曹、鄭、燕、吳、杞、滕、韓、趙、魏、田齊、莒、鄫、邾、隨、檜、舒鮑、空桐、黎、比、髦、木力、段、瓦、鐵、蜀等諸侯。
按《諸侯世本·趙》記載,“孝成王丹生悼襄王偃,偃生今王遷”,世本稱趙王為今王,可見世本出自趙人之手。然則,這未必可信,因為根據《漢書》記載,世本十五篇上自黃帝、下迄春秋,而趙王遷是戰國末期的人物,不應見於世本。
茆本卿大夫世本輯錄諸侯卿家有魯十八氏、齊二十氏、晉二十二氏、衛二十五氏、宋二十六氏、鄭二十八氏、陳二十八氏、楚二十九氏。
若要了解春秋戰國時期的卿大夫,則世本可以提供參考,這也是《史記》等正史中沒有系統記載的。
世本的氏姓篇輯錄甚多,歷來廣受讚譽。
孔穎達《左傳正義》:“杜君采太史公書、世本,旁引傳記,以為世族譜,略記國之興滅。”
柳衝進《姓族系錄表》:“姓氏之初,世本著其義;昭穆之敘,周譜列其風。”
柳芳《族譜總論》:“氏族者,古史官所記也。昔周小史定繫世,辨昭穆,故古者有世本,錄黃帝以來至春秋時諸侯卿大夫名號繼統。秦既滅學,諸侯子孫失其本系。漢興,司馬遷父子乃約世本修史記,因周譜明世家,乃知姓氏之所由出。”
鄭樵《通志·氏族略序》:“凡言姓氏者,皆本世本、公子譜二書,二書皆本左傳。”
居篇輯錄帝王諸侯的都城。以避唐太宗李世民諱,唐代改稱《系本》或《代本》。《漢書》謂迄春秋﹐但有的本子記事至秦末﹐當為後人續補,故現在所見的《世本》應該是戰國至秦漢間人輯錄古代帝王公卿譜系的書。現存佚文稱趙王遷為“今王”﹐說明是趙國的著作。趙王遷在位八年﹐相當於秦王政十二年至十九年(前 235~前228),續補的本子應成於這段期間。此外,有的本子還記有“漢高祖”﹐當為漢人補入。
作篇輯錄了燧人、庖犧(伏羲)、神農、黃帝、顓頊、堯、舜、夏、商、周各個時代的製作,諸如燧人氏造火、庖犧氏作琴、神農氏和葯、蚩尤作兵(兵器),若是要考究製造工藝的起源,世本作篇是個必讀的參考書。
傳說周公作《謚法》。
世本謚法篇,輯錄顓頊子窮系、周赧王、西周武公、曹靖公、季文子。該篇是茆泮林補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