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條詞條名為釋迦牟尼的結果 展開

釋迦牟尼

佛教的創立者

佛教創始人。姓喬答摩,名悉達多。“釋迦牟尼”(Śākyamuni)是佛教徒對他的尊稱。釋迦,種族名,意為“能”;牟尼,亦譯為“文”,是尊稱,意為“仁”、“儒”、“忍”、“寂”。合為“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意即釋迦族的“聖人”。

人物關係


生平


相傳釋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在今尼泊爾南部提羅拉科特附近)凈飯王的太子,屬剎帝利種姓。母親摩耶夫人是鄰國拘利族天臂國王之女。摩耶夫人在回父國途中,於藍毗尼分娩后7天去世,太子因此由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撫養成人。關於釋迦牟尼生卒年代,南傳和北傳的佛教有不同說法。據漢譯《善見律毗婆沙》“出律記”,推斷為公元前565年至公元前485年。南傳佛教或認為是公元前623年至公元前544年,一說是公元前622至公元前543年。釋迦牟尼幼時受傳統的婆羅門教育,29歲(一說是19歲)時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各種苦惱,加上釋迦族姓面臨滅族的戰爭威脅,對當時的婆羅門教不滿,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道。開始在摩揭陀國王舍城附近跟隨“數論”先驅阿羅邏迦羅摩和烏陀迦羅摩子學習禪定。後到尼連禪河附近樹木中單獨修苦行6年。認為苦行不是達到解脫的道路,轉而到伽耶(菩提伽耶)畢波羅樹下靜坐思維四諦、十二因緣之理,最後達到覺悟。時年35(一說30)歲。先在波羅奈城鹿野苑向其侍從阿若憍陳如等5人說法,此後一直在印度北部、中部恆河流域進行傳教,並組成傳教的僧團,奠定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在王舍城先後受到摩揭陀國頻婆娑羅王及其子阿闍世王的皈依,在舍衛城受到拘薩羅國波斯匿王的皈依。弟子很多,傳有500人,其中著名者有10人,被稱為十大弟子。80歲時於拘屍那迦城逝世。

經典依據


記載釋迦牟尼事迹的漢譯佛典很多,如《過去現在因果經》《修行本起經》《瑞應本起經》《中本起經》《佛本行經》《普曜經》《佛本行集經》《佛所行贊》《五分律•受戒犍度》《四分律•受戒犍度》,以及《釋迦譜》《釋迦氏譜》等;南傳巴利文經典有《小部》等。

釋迦牟尼的教法


釋迦牟尼在世宣佛法口授身傳,沒有文字記錄的經典。釋迦牟尼去世后,他的弟子們為了避免佛教教義日久散失,也為了防止其他“外道”異說滲入佛法,對於他的言教進行了整理,是為“結集”。釋迦牟尼的學說內容,可歸納為三法印、四諦、八正道、十二緣起、三十七道品等。

建立僧團


釋迦牟尼在悟道后,就為創建“僧伽”制度的活動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和精力。“僧伽”即是僧團,是出家佛教徒的組織形式。起初只准男性加入,後來婦女也被允許出家。釋迦牟尼所建立的僧團吸納了社會上各行業的人,如商人、獵人、理髮師等,甚至殺人犯也可入教。雖然沒有首陀羅加入佛教的記載,但是相對於其他宗教來說,佛教僧團是平等的,沒有種姓歧視的。創教初期,釋迦牟尼並沒有為僧團制訂任何制度。僧團的戒律是根據所發生的事件逐漸創建形成的。遇到事件發生時,僧人們就請釋迦牟尼做出裁決,他的決定被認為是關於處理此事的“法律”,也就是“戒律”。釋迦牟尼所制訂的戒律,涉及到個人品德行為,包括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的各個方面的一系列禁忌。除此之外,釋迦牟尼還為僧伽規定了雲遊乞食、雨季安居和犯過懺悔等制度。這些建制構成了信徒們的宗教實踐,也成為維護僧團組織和秩序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