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躍龍門
漢語成語
【出處】語出《辛氏三秦記》:“河津一名龍門,禹鑿山開門,闊一里餘,黃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車馬。每逢春之際,有黃鯉魚逆流而上,得過者便化為龍。”后以喻舉業成功或地位高升。唐·元弼有《魚躍龍門賦》。明高明《琵琶記·南浦囑別》:“但願魚化龍,青雲得路桂枝高折步蟾宮。”《水滸傳》第一一三回:“正是了身達命蟾離殼,立業成名魚化龍。”
據《禹貢》載:“導河積石,至於龍門”。據《名山記》載:“河水至此山,直下千仞,水浪起伏,如山如沸”。清乾隆《韓城縣誌》載:“兩岸皆斷山絕壁,相對如門,惟神龍可越,故曰龍門。”“龍門”相傳為大禹治水時所鑿,亦稱禹門渡。關於“禹鑿龍門”,《呂氏春秋》說:“禹立,勤勞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決壅塞,鑿龍門。”
魚躍龍門
《三才圖會》記載:“此處兩山壁立,河出其中,賽約百步,兩岸斷壁,狀盡斧鑿,形狀似門,故稱“龍門”。
公元7世紀初,隋煬帝楊廣,將伊闕改稱為“龍門”之後,其傳說故事又有了不少新的發展和演化。其中“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就是較有代表性的一個。
相傳,禹辟伊闕以後,水流湍急,游息於孟津黃河中的鯉魚,順著洛、伊之水逆行而上,當游到伊闕龍門時,波浪滔天,紛紛跳躍,意欲翻過。跳過者為龍,跳不過者額頭上便留下一道黑疤,所以唐代大詩人李白在《贈崔侍御》詩中寫道:“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這個故事,原出於《太平廣記》卷四六六引《三秦記》,其云:“龍門山在河東界。禹鑿山斷,門闊一里余。黃河自中流下,兩岸不通車馬……每歲季春,有黃鯉魚,自海及諸川,爭來赴之。一歲中,登龍門者不過七十二,初登龍門,即有雲雨隨之,天火自后燒其尾,乃化為龍矣。”
此後人們往往把某種翻越姿勢,形容為“鯉魚跳龍門”,殊不知伊河裡生長的魚類,著名的則為舫魚,其形似小舟,食之甘美,故而北魏楊街之在《洛陽伽藍記》中寫道:“洛鯉伊舫,貴於牛羊。”
其實,以現代科學即可破解“鯉魚躍龍門”這個謎團:這裡說的“鯉魚”實際是“鮪魚”,或稱“鱣魚”,又叫“鰉魚”或“黃魚”,也就是鱘魚。鱘魚是江海回徠游性的魚類,體長約兩米,最大可長5米以上。我國珍稀動物中華鱘、東北鱘、長江鱘即是這類魚。由於古代大鯉亦名“鱣”,故古人將“鮪鱣”與大鯉相混,傳為“鯉魚躍龍門”。
鱘魚到龍門不是為“騰躍成龍”,而是為了繁衍後代。四川省長江水產資源調查組著的《長江鱘魚類生物學及人工繁殖研究》一書稱:鱘魚產卵“多在江河上游,水溫較低,流速較大,流態複雜,河道寬窄相間並具石礫底質的急灘地帶”。而山、陜兩省交界處的龍門一帶正具有以上地貌特徵,因而成為鱘魚雲集產卵的一個理想場所。
“龍門赤河”現象則因為鱘魚產卵前雌雄追逐,時常躍出水面。每年春天大批鱘魚回遊至龍門穴洞之處集結,並且在臨產卵前兩三天內頻繁跳躍。躍出水面時,鱘魚充血發紅的魚鰭也露出水面,一時間成千上萬條大魚在河面翻動,遠望一片紅光,於是出現了“赤河”景象。因魚多故可長達數里,亦可持續數日,即形成了“赤河三日”“赤河三里”的特異現象。
《竹書紀年》是戰國末期魏國史官的作品,書中“龍門赤河”的記載,說明當時“鯉魚躍龍門”的神話故事還未形成。而“魚化為龍”的記載多出自漢代典籍,故神話故事的形成當在西漢初年,且可能與漢初神龍崇拜觀念強化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