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中華鱘的結果 展開

中華鱘

鱘形目鱘科動物

中華鱘(學名:Acipenser sinensis):是硬骨魚綱鱘科的魚類。常見個體體長0.4-1.3米,體重50-300千克;最大個體體長5米,體重可達600千克。是長江中最大的魚,故有“長江魚王”之稱。體呈紡錘形,頭尖吻長,口前有4條吻須,口位在腹面,有伸縮性,並能伸成筒狀,體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鱗,背面一行,體側和腹側各兩行。尾鰭為歪尾型,偶鰭具寬闊基部,背鰭與臀鰭相對。腹鰭位於背鰭前方,鰭及尾鰭的基部具棘狀鱗,腸內具螺旋瓣,肛門和泄殖孔位於腹鰭基部附近,輸卵管的開口與卵巢遠離。

中華鱘是底棲魚類,食性非常狹窄,屬肉食性魚類,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動遲緩的底棲動物為食,在海洋主要以魚類為食,甲殼類次之,軟體動物較少。中華鱘幼魚主食底棲魚類蛇鯤屬和蛹屬及鱗蝦和蜆類等,產卵期一般停食。

夏秋兩季,生活在長江口外淺海域的中華鱘回遊到長江,歷經3000多公里的溯流博擊,才回到金沙江一帶產卵繁殖。產後待幼魚長大到15厘米左右,又攜帶它們旅居外海。它們就這樣世世代代在江河上游出生,在大海里生長。

中華鱘生命周期較長,最長壽命可達40齡。是中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貓”之稱。分佈於中國、日本、韓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和朝鮮。主要分佈於中國長江幹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他水系如贛江、湘江、閩江、錢塘江和珠江水系均偶有出現。

物種簡介


物種學史

中華鱘所屬的鱘魚類都是在距今約1.4億年的中生代末期的上白堊紀出現的,中國曾在遼寧北票晚侏羅紀(距今1億4千萬年前)地層中發現過鱘類化石,名北票鱘。這種鱘只在兩體側有一行側線鱗,其它體表裸露,與中華鱘體披五行鱗者不同。鱘魚是魚類中最瀕危的類群之一,63%的種類處於極危(CriticallyEndangered)狀態,另外有3個種可能已經絕滅,其餘的30%也受到威脅或處於易危或瀕危狀態,因此,現生的鱘魚類均被列入紅色名錄。
遠在公元前1000多年的周代,中國人就把中華鱘稱為王鮪魚。中華鱘屬硬骨魚類鱘形目。鱘類最早出現於距今2億3千萬年前的早三疊世,一直延續至今。中華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是魚類的共同祖先——古棘魚的後裔,距今有一億四千萬年的歷史。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期。中華鱘由於它們自身所具有的一系列原始特徵,表現出它們既是介於軟骨魚類(鯊魚等)與硬骨魚類之間的類群,又是硬骨魚類中較原始的類群,在魚類演化史中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中華鱘在分類上佔有極其重要地位,是研究魚類演化的重要參照物,在研究生物進化、地質、地貌、海侵、海退等地球變遷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難以估量的生態、社會價值。但由於種種原因,這一珍稀動物已瀕於滅絕。保護和拯救這一珍稀瀕危的“活化石”對發展和合理開發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都有深遠意義。從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進化的某些痕迹,所以被稱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
據1834年的有關文獻記載,中華鱘的模式產地是中國。儘管它不是中國特產,但卻由於模式產地在中國而出名。後來有人根據當時的中國歷史和後人的工作推測是廣州。該物種歷史記錄在韓國西南部和日本九州西部以及中國的黃河,長江,梨,明江和青塘河中,但除了長江中下段以外,已經從所有這些地區中消失。
中華鱘的分佈較廣,在中國的渤海的大連沿岸、旅順、遼東灣、遼河;黃河北部遼寧省海洋島及中朝界河鴨綠江;山東石島、黃河、長江、錢塘江、寧波、閩江、台灣基雄及珠江水系等。在長江可達金沙江下游;在珠江水系可上溯西江三水封開,北江達乳源,甚至達廣西潯江、鬱江、柳江;在海南省沿岸亦產。也見於朝鮮漢江口及麗江和日本九州西側。
中華鱘是一種大型的溯河物種。野外生活在中國長江葛洲壩下方。該物種歷史上被過度捕撈。在20世紀70年代,該物種的總產卵數量估計為10000個,但在2005-2007年間,中華鱘的總產卵量估計為203-257個。該數據表明,在37年期間,產卵總數減少了97.5%。1981年葛洲壩大壩的建設阻止了該物種的遷徙路線,使其無法到達河流上游的產卵場。只剩下一個產卵場(4公里長的河流),位於葛洲壩水壩下方。此外,2003年,三峽大壩建在葛洲壩大壩上游40公里處。這改變了水溫狀況(降低了河流在秋季和冬季的水位)並影響了水溫。1983年至2007年期間,超過900萬尾半成年魚(包括幼魚)被釋放到長江以增加數種數量,但對野生種群的貢獻被認為不到10%。因此,該物種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中被評估為極度瀕危物種。

基本情況

中華鱘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特產魚類,體紡錘形,體表披五行硬鱗,尾長,口腹位,歪尾。這是一種海棲性的洄遊魚類,每年9~11月間,由海口溯長江而上,到金沙江至屏山一帶進行繁殖。孵出的幼仔在江中生長一段時間后,再回到長江口育肥。每年秋季,當中華鱘溯江生殖洄游時,在各江段都可捕到較大數量的中華鱘,故有“長江魚王”之稱。
中華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是魚類的共同祖先—古棘魚的後裔,距今有一億四千萬年的歷史。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期。

形態特徵


中華鱘
中華鱘
鱘是一億五千萬年前中生代留下的稀有古代魚類,它介於軟骨與硬骨之間,骨骼的骨化程度普遍地減退,中軸為未骨化的彈性脊索,無椎體,隨顱的軟骨殼大部分不骨化。
中華鱘是淡水中最大的魚,生理結構特殊。中華鱘體梭形,頭部和身體背部青灰色或灰褐色,腹部灰白色,各鰭灰色。全身無刺,只靠少量硬骨和背部一列、體側和腹部各兩列共五列漂亮的骨板及軟骨脊椎支撐起龐大的身軀。背鰭前骨板一般為12~14塊,體側骨板數為24-37塊。頭大呈長三角形,頭背部骨板光滑。眼睛以前部分扁平成犁狀,並向上翹。口在頭的腹面,成一條橫裂,口能夠自由伸縮。上下唇具有角質乳突。口前方並列著4根小須。眼睛很小。眼後有噴水孔。鰓孔大,鰓膜與峽部相連。鰓耙呈短柱狀,薄而尖,14~28枚,一般為18枚左右。幼體骨板之間的皮膚光滑,沒有鱗片;成體較粗糙。頭部皮膚布有梅花狀的感覺器一陷器。背鰭位置很后,背鰭條54-66。尾巴的上葉長下葉短,成為一個歪形尾鰭,偶鰭具寬闊基部,背鰭與臀鰭相對。腹鰭位於背鰭前方,鰭及尾鰭的基部具棘狀鱗。全身骨骼為軟骨質。腸子的構造很奇特,裡面有7-8個漏斗狀的螺旋瓣。肛門和泄殖孔位於腹鰭基部附近,輸卵管的開口與卵巢遠離。
中華鱘形態威猛,個體碩大,壽命較長,最長命者可達40歲,是淡水魚類中個體最大、壽命最長的魚。成鱘可達四米多長,體重近千斤,居世界27種鱘魚之冠。據文獻記載最大體重達560公斤,被譽為“鱘魚之王”,素有“長江魚王”美稱。般成熟雄魚重80市斤以上,雌魚重240市斤以上。為生長迅速的大型魚類,四川漁民有“千斤臘子,萬斤象”的諺語,臘子即指中華鱘壽命長達百歲雄性中華鱘生長到9歲以上,鱘體長1.7米,體重50公斤以上,雌性中華鱘生長到14歲以上,體長2.3米,體重120公斤以上。據研究,在產卵群體中,雄魚年齡一般為9~22歲,體重40~125公斤;雌魚為16~29歲,體重172~300公斤據觀察,中華鱘每年平均增長速度較快,雄魚5~8公斤,雌魚為8~13公斤。但從幼魚長到大型成魚需8~14年。其性成熟較晚達到初次性成熟,就可以繁殖後代了。

棲息環境


中華鱘生活於大江和近海中,是底層魚類,具有洄遊性或半洄遊性。春夏季5-6月間喜群集於河口,秋季上溯而至江河之上游。古有:“鱣出江、淮、黃河、遼海深水處”,“其居也在堆石湍流之間”。

生活習性


中華鱘
中華鱘
華鱘為大型江海洄遊性魚類,棲息於近海水域,性成熟后洄遊至江河上游產卵繁殖。幼魚隨江河而下,次年5-6月間抵達河口進行生理調節、索餌育肥,8-9月入海生活直至性成熟後進行溯河生殖洄游。生長迅速,但性成熟較晚。產卵期為秋季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產粘著性沉性卵,成熟卵橢圓形,綠褐色。
中華鱘形態威猛,個體碩大,壽命較長,最長命者可達40歲,是淡水魚類中個體最大、壽命最長的魚。中華鱘進江后,必須在江里滯留一年,於第二年10月到達產卵場所。在這一年裡,中華鱘並不是一直溯江而上,而是時游時停,有時在河道坑窪處潛伏几天不動。第二年秋季上溯至江河上游水流湍急、底為礫石的江段繁殖,繁殖群體聚集於產卵場繁殖。
中華鱘為底棲魚類,屬於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的雜食性魚類,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動遲緩的底棲動物為食,包括蝦蟹、魚類、軟體動物和水生昆蟲等。因生活環境的不同食物種類也有所不同,幼魚在長江中、上游江段主要以搖蚊幼蟲、蜻蜓幼蟲、蜉蝣幼蟲及植物碎屑等為食,到了河口鹹淡水域中的幼魚則以蝦類、蟹類及小魚為食。親魚洄遊期間不攝食。在長江口外近海水域,中華鱘攝食強度增大,通常在3至4級,食物以魚和蟹為主,還有蝦和頭足類等。
中華鱘
中華鱘
《本草綱目》中對其食性的記載為:“其食也,張口接物,聽其自入,食而不飲,蟹魚都誤食之”。實際上中華鱘是靠口膜的伸縮將食物吸入,食物對象多數是生活於泥表或陷藏在泥渣中的各類小型動物。中華鱘從海洋進入江河的整個洄遊和滯留期間,基本上不攝食。因此,中華鱘在淡水中的能量消耗和性腺發育所需的營養,依靠它在進入淡水前體內積累的大量脂肪等物質。因而,在淡水中,愈接近成熟的個體,身體就愈消瘦。

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日本、韓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和朝鮮。
中華鱘是鱘形目中唯一跨過北回歸線的種類,曾主要分佈於朝鮮半島西海岸以南的沿海地區和各大江河,中國長江幹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他水系如贛江、湘江、閩江、錢塘江和珠江水系均偶有出現,以長江出產較多。

生長繁殖


繁殖狀況

中華鱘 溯河洄遊性魚類
中華鱘 溯河洄遊性魚類
典型的溯河洄遊性魚類。中華鱘平時生活在東海、南海的沿海大陸架地帶,在海中生長發育。當雄魚長到9至18歲,體長為170厘米,重為50公斤以上,雌魚長到14至26歲,可達到初次性成熟。開始成熟的個體於7~8月間由海進入江河,在淡水棲息一年性腺逐漸發育。
據研究,在產卵群體中,雄魚年齡一般為9~22歲,體重40~125公斤;雌魚為16~29歲,體重172~300公斤據觀察,中華鱘每年平均增長速度較快,雄魚5~8公斤,雌魚為8~13公斤。但從幼魚長到大型成魚需8~14年。其性成熟較晚達到初次性成熟,就可以繁殖後代了。
產卵以後,雌性親魚很快即開始降河。親鱘在生殖期間基本停食,產出的卵為粘性,粘附於江底岩石或礫石上面,在水溫17~18℃的條件下,受精卵約經5~6晝夜孵化。剛出膜的仔魚帶有巨大的卵黃囊,形似蝌蚪,順水漂流,約12~14天以後開始攝食。再年春季,幼鱘漸次降河,5~8月份出現在長江口崇明島一帶,9月以後,體長已達30cm的幼鱘陸續離開長江口淺水灘塗,入海培育生長。
平均增長速度較快,雄魚5~8公斤,雌魚為8~13公斤。但從幼魚長到大型成魚需8~14年。其性成熟較晚達到初次性成熟,就可以繁殖後代了。

飼養方法

水溫
中華鱘是一種適應於水溫範圍相當廣的溫水性魚類,
在人工養殖的條件下,中華鱘的生存水溫為0~37℃,生長適宜水溫為13~25℃,最佳生長水溫為20~22℃。親鱘適宜催產水溫為17~24.5℃。魚卵最佳孵化水溫為17~21℃。入冬之後,當水溫下降至9~16℃時,中華鱘攝食量很少,生長停滯,甚至出現體重下降的現象。立春前後,水溫逐漸回升至10~13℃,開始少量攝食,生長緩慢。清明之後,水溫回升至15℃以上,攝食開始活躍,生長加快。當水溫達到33~38℃時,中華鱘反而不能正常活動。
含氧量
中華鱘對溶氧量要求較高,一般要求水中的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如果當水中溶氧量下降至4毫克/升時,中華鱘的食慾就下降;當溶氧量繼續降至3毫克/升或降至3毫克/升以下時,中華鱘攝食量迅速減少,甚至停止攝食,嚴重者發生活動遲緩、昏迷、甚至窒息死亡。值得指出的是,水的溶氧量變幅大的肥水,不應作為培育中華鱘仔、幼魚的水源。
pH值
中華鱘適宜於在pH為7.0~8.0的弱鹼性水中生活。當pH下降時,就意味著水中二氧化碳的增多,酸性增大,溶氧量降低,這對於要求較高溶氧量的中華鱘不利;當pH過高時,會使水中氨氮毒害作用加大,對於養殖中華鱘也不利。
鹽度
中華鱘為廣鹽性魚類,耐鹽度範圍較廣,在自然條件下,往來於鹹水與淡水水域之中,在淡水中繁殖,在海水裡生長。
光照強度
在垂直游泳階段,魚苗有極強的趨光性。轉為底棲后,趨光性消失。一般光照強度對仔、幼鱘的培育沒有明顯影響,但要盡量避免夏天強光直射水池而引起水溫的急劇上升,養殖水池上方要設置遮陽設施。
底質
仔、幼鱘對底質的要求較高,要求池底很光滑,無污染;成鱘對底質的要求不很嚴格,泥沙底質即可。
透明度
透明度反映了水中浮游生物,泥及其他懸浮物質的數量。在仔、幼鱘培育階段,透明度應控制在40~60厘米為好,要及時清除排泄物和加強日常管理;在成鱘飼養階段,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即可滿足其要求。
氨氮
氨氮主要是由養殖池中的有機物質分解而來。中華鱘長期生活在氨氮較高的水中,會出現活力減退、生長不良、引起爛鰓等病症,甚至導致大批死亡。對於仔、幼鱘,氨氮最好不超過0.2毫克/L。
水流
中華鱘仔、幼魚,沒有明顯的溯水上游的習性,較喜歡集中在流水口。面積為3~10㎡的養殖池,水流量以10~20升/分為宜。
流速
中華鱘產卵時的平均流速都在1.0~2.0m/s範圍內,且流態都十分的複雜,一般都是在河道轉彎處且有深潭的地方進行產卵,流場都有漩渦,且有著較大的卵石塊。

亞種分化


水中國寶—中華鱘
水中國寶—中華鱘
世界上的鱘魚類共有25種,它們集中分佈於北半球。世界鱘科魚類計4屬24種,其中:鰉屬2種,鱘屬17種,鏟鱘屬2種,擬鏟鱘屬3種。中國有鱘科魚類計3屬8種其中:鰉屬1種,鱘屬6種,擬鏟鱘屬1種。鱘形目魚類在分類學上屬硬骨魚,又因其內骨骼多為軟骨,體表多被複著硬鱗亦將其列為軟骨硬鱗類。鱘形目魚是現在地球上生活著的魚類中最原始的類群。它們的化石最早發現於中生代三疊紀(大約兩億年前)的地層,很多種類在地球的演變的長河中滅絕了,只有極少數殘存至今,而且主要分佈在北半球的北部。全世界已為人們認識的共有25種,其中中國分佈的有8個種。在中國的遼寧和河北也曾於晚侏羅紀到白堊紀地層中發現過它們的化石。
在中國有9種:黑龍江有鰉和施氏鱘,圖門江有庫頁島鱘,新疆額爾齊斯河有小體鱘和西伯利亞鱘,伊犁河有裸腹鱘,而達氏鱘和白鱘定居在長江淡水中,中華鱘為世界鱘科魚類分佈最南的一種。近代分佈於近海及長江、珠江、閩江、錢塘江、黃河等大江河。黃河、錢塘江均已絕跡,閩江口偶爾可見,珠江數量極少,僅長江的現存量較大。國外朝鮮西南部和日本九州西部有記載。
現今僅長江尚有發現報道。
由於中國地域遼闊,生態環境豐富多彩,鱘形目魚類的種類和數量都比較豐富,分佈範圍廣泛,北自黑龍江、額爾齊斯河,南到珠江,以及中國沿海大部分近岸海區都曾有過它們的分佈記錄,只是隨著緯度的降低,其種類和數量都略有減少。

保護現狀


進化與保護

中華鱘在分類上佔有極其重要地位,是研究魚類演化的重要參照物,在研究生物進化、地質、地貌、海侵、海退等地球變遷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難以估量的生態、社會、經濟價值。
但由於種種原因,這一珍稀動物已瀕於滅絕。保護和拯救這一珍稀瀕危的“活化石”對發展和合理開發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都有深遠意義。從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進化的某些痕迹,所以被稱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
我國曾在遼寧北票晚侏羅世(距今1億4千萬年前)地層中發現過鱘類化石,名北票鱘。這種鱘只在兩體側有一行側線鱗,其它體表裸露,與中華鱘體披五行鱗者不同。

中華鱘現狀

中華鱘
中華鱘
上世紀70年代,長江里的繁殖群體能達到1萬餘尾,葛洲壩截流的80年代,驟減到2176尾,2000年僅有363尾,2010年估算只剩57尾。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野生中華鱘逐漸在長江宜昌江段形成了新的產卵場。相關科研機構開始對該江段的中華鱘自然繁殖活動展開監測。多年來,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多集中在11月中旬,少數年份會在11月下旬。
20世紀80年代的科研捕撈指標是長江水產研究所和中華鱘研究所每年各100尾,但兩家機構每年各自能捕到五六十尾已很不錯。
2000年後,兩家每年加起來也只能捕撈二三十尾。
2008年,農業部組織專家論證,估算繁殖群體不足200尾,野生種群岌岌可危,科研捕撈就此叫停。
2013年,葛洲壩下游的野生中華鱘產卵場,繁殖季節,未監測到任何卵和受精卵,自從葛洲壩建成后截斷中華鱘產卵路徑,32年來頭一次停止自然產卵。
2013年10月31日起,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就開始進入中華鱘核心保護區中華鱘產卵地附近進行監測。監測範圍為葛洲壩水電站壩下15公里江段內。在為期58天的監測中,儘管幾家科研單位綜合採用了水下攝影、水下聲吶探測、走訪漁民和組織人工觀察等多種途徑,但始終未能監測到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
2013年12月27日下午,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以及長江湖北宜昌中華鱘自然保護區救治監測中心結束了聯合監測活動。結果顯示,2013年仍未發現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跡象,這是近32年來首次未監測到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
2013年9月13日,新華網宜昌電,受農業部長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委託,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瀕危魚類保護學科組開展了長江中下游魚類資源專項調查,重點對中華鱘2013年自然繁殖情況及現有資源狀況進行調查。記者13日獲悉,調查認定:中華鱘在2013年沒有自然繁殖活動發生,野生中華鱘種群面臨滅絕危險。
2013年10月至12月底針對中華鱘的專項調查中,專家們32年來首次未監測到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而2014年8月,宜昌至上海江段也未發現野生中華鱘幼魚蹤跡,這令科研人員的心情更加沉重。如不及時加強保護,野生中華鱘將面臨滅絕危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水電工程、航運、捕撈、污染等人為因素,被指共同造成了中華鱘的種群危機。為挽救中華鱘,長江應該進行生態聯合整治,為中華鱘開闢更多“棲息之地”。
2014年9月2日,葛洲壩截流32年來首次未監測到中華鱘自然產卵。
2014年9月,他們再次調查確認了這一消息。這可能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中華鱘這個長江旗艦生物種群面臨滅絕。2014年10月底開始,科研機構已繼續對中華鱘自然產卵情況進行監測,預計監測結果會在2015年1月發布。
2014年12月31日,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及水利部中科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遺憾地結束了2014年度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的聯合監測活動。監測結果顯示:未能發現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這也是繼2013年度之後,再次未能監測到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
2021年4月10日,2021年長江三峽中華鱘增殖放流活動在湖北宜昌市長江珍稀特有魚類放流點舉行。此次延續“中、青、幼”相結合的科學放流策略,放流“子二代”中華鱘1萬尾,放流總體規格在2020年的基礎上再創新高,為促進中華鱘自然種群恢復創造有利條件。

數量變化

為394-636尾(77.55t),年均517尾。葛洲壩修建后,1981年於壩下捕獲中華鱘1002尾,壩上161尾;1982年捕獲642尾。自1983年起,我國全面禁止商捕中華鱘。據估算,1982年長江中華鱘資源量為2176尾,95%置信區間為996-5933尾。1984年中華鱘繁殖群體資源量為2547尾,95%置信區間為1956-3138尾。據1981-1990年捕撈數據估算,中華鱘10年平均資源量1348尾,年際增長率從1981年的6.29降至1984年後的0.79-0.96。中華鱘繁殖群體數量整體呈現下降趨勢,從1998年680尾降至2002年300餘尾;2005-2008年維持在200餘尾,2009年僅72尾,2010-2012年回升至200尾左右,2014年下降到57尾。
20世紀60年代,中華鱘在長江口崇明水域捕獲量較大,為重要漁業資源。葛洲壩截流后,親魚產卵洄遊途徑受阻,3年內幼魚數量急劇衰退,資源量減少97%左右。從1981到1999年,中華鱘幼魚補充群體和親鱘補充群體分別減少了80%和90%左右。據估算,1998-2001年長江中華鱘幼魚資源總量約18.3-86.5萬尾,2004-2008年約1.2-10萬尾。根據長江口監測數據,1988-1992年長江中華鱘幼鱘數量較多,1993-2000年呈下降趨勢,2001-2003年略有回升,2004年後數量波動較大。2006年幼鱘誤捕數量2100尾,2007年僅29尾,2008年205尾,2011年14尾,2012年躍升至467尾,2013年降至66尾;至2014年長江口未監測到任何幼鱘。2015年4-9月,監測到有3000餘尾中華鱘出現在長江口。年際間幼鱘數量極不穩定,總體下降趨勢明顯。
自葛洲壩工程截流以來,根據歷史資料與多年監測數據統計分析,中華鱘繁殖親魚數量呈現逐年減少的趨勢,近年來親魚數量僅百尾左右。同時通過監測長江常熟漵浦江段的中華鱘幼魚,2002-2009年中華鱘幼魚數量呈現出較明顯的遞減趨勢,繁殖規模較葛洲壩建壩前顯著減少。2013-2015年的監測結果表明,未能在葛洲壩下游發現中華鱘發生自然繁殖行為。然而,2015年4月16日在長江口發現了第一尾中華鱘幼魚,隨後陸續監測到大量幼魚,證明中華鱘2014年發生了自然繁殖行為,但產卵時間與產卵地點還不得而知。中華鱘自然繁殖的最適溫度區間在17℃-20.2℃,葛洲壩工程截流前繁殖時間一般在10-11月上旬。由於三峽水庫的建成蓄水運行,下泄徑流逐月平均水溫過程發生了變化,在中華鱘自然繁殖季節(秋季10-11月份)出現“滯溫”現象,導致近年來中華鱘的自然繁殖時間推遲一個月左右,2013-2015年中華鱘自然繁殖行為發生異常,表明長江水溫等影響中華鱘繁殖的環境因子發生了巨大變化,已經嚴重影響了中華鱘完成其正常生活史。從以上所述可知,中華鱘受水利工程影響顯著,面臨新的生存危機。

研究所

自1981年長江葛洲壩截流以後,農業部採取了果斷措施。對用於人工繁殖和科學試驗親鱘的捕撈數量和捕撈地點、時間嚴格限制,保護沿江和河口區的幼鱘,擴大中華鱘人工繁殖放流的規模,在長江上游宜賓市,每年均向長江投放培育中華鱘魚苗,讓中華鱘這一珍稀物種得以長期生存繁衍下去。為了補償葛洲壩工程對中華鱘的不利影響,330工程局成立了宜昌中華鱘研究所。
具體措施
1、實行全江禁捕和限制科研用魚,將中華鱘的管理納入法制軌道。國家先後投資支持湖北省、四川省在長江沿岸建立漁政站,並幫助漁民轉產轉業;1983年全面禁止對中華鱘的捕撈,並嚴格限制科研用魚;1988年《野生動物保護法》出台,中華鱘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名錄。嚴格執行了全江禁捕,從而保護了親鱘和幼鱘洄遊,最大限度的保存了產卵種群。
2、開展中華鱘科研,進行人工增殖放流活動。1983年,長江水產研究所、湖北省水產局、宜昌市水產研究所等單位組成的中華鱘人工繁殖協作組取得了葛洲壩下中華鱘人工孵化的成功,此後不久便開始向長江增殖放流中華鱘苗和幼苗。據統計,1983~1998年,共增殖放流各種規格中華鱘苗近600萬尾。1999年12月投放10萬尾10cm以上大規格中華鱘苗,超過15年來同種規格鱘苗的總量。
3、了廣泛的宣傳和教育活動,集中全社會力量來保護中華鱘。在沿江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全社會保護中華鱘的意識日益提高,沿江漁民誤捕中華鱘后均能自覺放生,發現不法分子偷捕能舉報,市場上經營利用中華鱘的行為已絕跡。
研究表明,由於對中華鱘採取了全面保護的對策,從而延緩了中華鱘資源衰退的進程,基本保全了溯河產卵親體,為中華鱘自然繁殖、研究和增殖放流打下了基礎,中華鱘物種數量已開始回升。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1983年突破了中華鱘人工繁殖,330工程局成立了宜昌中華鱘研究所1984年也取得突破,有關中華鱘的人工繁殖和放流工作已試驗成功。從1983年開始,長江水產研究所每年向長江放流人工繁殖的幼鱘,但由於培育技術和養殖規模的限制,每年只能培育出長度為8~10厘米、重3~5克的達到設計規格的幼鱘不到1萬尾,多數年份幾乎為零。因此,中華鱘種群的補充,主要依靠在宜昌產卵場自然繁殖的幼鱘。

保護區

中國已建立了3個中華鱘保護區,即上海市長江口中華鱘自然保護區(市級,2002年),湖北省宜昌中華鱘自然保護區(國家級,2004年),江蘇省東台市中華鱘自然保護區(省級,2000年)。
其中東台中華鱘自然保護區是最早建立的,該保護區是江蘇省級保護區。東台中華鱘自然保護區經國家、省專家和高官論證后,於2000年創辦,設有中華鱘繁育研究中心,從2002年開始,逐年實行了放流
省級東台中華鱘自然保護區,位於東經120°50ˊ、北緯32°40ˊ至33°15ˊ。保護區面積35.9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5.38平方公里,緩衝區10.2平方公里,實驗區20.36平方公里。這裡氣候溫和,資源豐饒。據統計,這一區域現有野生動物701種,其中無脊椎動物220種,脊椎動物481種。遠古以來,中華鱘作為中國特有物種,一到春、夏季節,就游集在這塊水域,棲息育肥。中華鱘自然保護區海岸內有哺乳動物20多種,植物56種;海區內有黃海美人魚(偽虎鯨)、黃海綵球(刺豚)等自然景觀。這裡不僅是丹頂鶴等珍禽越冬的棲息地,也是中國東部南來北往鳥類遷徙的通道,區內現有鳥類365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珍禽16種,二級保護珍禽27種。

保護狀況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一級;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極危(CR);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
《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瀕危(EN);
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魚類》。
2020年3月18日,《上海市長江中華鱘保護條例(草案)》提交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首次審議。上海通過地方立法進一步加強對中華鱘這一珍稀水生野生動物的保護,將對相關工作提供法治支撐。《條例(草案)》明確禁止捕捉、殺害中華鱘。因特殊原因必須捕捉的,應當依法取得特需捕捉證,禁止出售、收購、利用中華鱘或者其製品,禁止生產、經營使用中華鱘及其製品製作的食品。
2020年4月22日,在湖北省宜昌市的長江珍稀魚類放流點,10000尾大大小小的子二代中華鱘回歸長江懷抱,對自然環境中的中華鱘物種資源再作補充。
2021年,入選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注意事項

中華鱘
中華鱘
中華鱘保護工作急需解決的幾個的問題:
第一,葛洲壩截流后出生和放流的中華鱘洄遊產卵繁殖的數量極少。
第二,中華鱘放流的規模和規格過小,中華鱘增殖放流實際效果不明顯。
第三,一旦三峽大壩截流,葛洲壩下的產卵場水位將降低,可能給中華鱘造成致命的威脅。
中華鱘的產卵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在長江葛洲壩水利樞紐修建前,中華鱘的產卵場位於長江上游幹流和金沙江的下段。當長江三峽工程建成運行后,10月份水庫將大量蓄水,將水庫水位從145米提高到175米,使下泄流量顯著減少,10月平均流量從建壩前的18980立方米/秒減少到11090立方米/秒,減少了41%,於葛洲壩樞紐的阻隔,不能溯游到上游產卵場的中華鱘,在緊接葛洲壩下的宜昌長航船廠至萬壽橋附近約7公里江段上,形成了新的產卵場,面積大約330公頃。這將使本來就不大的中華鱘宜昌產卵場的面積進一步縮小,使中華鱘的自然繁殖受到更為不利的影響。
據統計,長江上游每年可產中華鱘2~3萬公斤。但捕撈過多,加之此魚繁殖率低、成熟期長(10年左右),其種群數量已日趨減少。為使這種中國特產的“活化石”免遭滅頂之災,有關部門已把中華鱘列為保護對象。

主要價值


生態價值

學術價值
中華鱘
中華鱘
中華鱘是地球上
最古老的脊椎動物,是魚類的共同祖先—古棘魚的後裔,距今有一億四千萬年的歷史。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期。中華鱘由於它們自身所具有的一系列原始特徵,表現出它們既是介於軟骨魚類(鯊魚等)與硬骨魚類之間的類群,又是硬骨魚類中較原始的類群,在魚類演化史中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中華鱘在分類上佔有極其重要地位,是研究魚類演化的重要參照物,在研究生物進化、地質、地貌、海侵、海退等地球變遷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難以估量的生態、社會、經濟價值。但由於種種原因,這一珍稀動物已瀕於滅絕。保護和拯救這一珍稀瀕危的“活化石”對發展和合理開發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都有深遠意義。從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進化的某些痕迹,所以被稱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
藥用價值
中華鱘為高蛋白、多脂肪性魚類。其魚皮可製革,魚卵可制醬,魚膽可入葯,魚肉、魚腸、魚膘、魚骨等均是上等佳肴,鰾和脊索可製作魚膠。肌肉中蛋白質含量為16.42-20.41%,脂肪為3.05-4.32%;肝臟中蛋白質含量為10.31-16.26%,脂肪為16.63-27.58%;卵粒中蛋白質的含量為24.90-29.70%,脂肪為18.06-24.00。肌肉和卵粒中均含有可以測定的17種常見的氨基酸。其中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除因酸水解被破壞的色氨基酸外,尚有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和纈氨酸);半必需的氨基酸兩種(精氨酸及組氨酸,均為嬰兒必需);非必需的氨基酸8種(丙氨酸、天冬氨酸、胱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絲氨酸、酩氨酸)。在肌肉中高含量的氨基酸有谷氨酸、天冬氨酸、賴氨酸、亮氨酸;低含量的氨基酸有組氨酸、蛋氨酸及胱氨酸;其餘氨基酸含量的高低排列各有異同。雌性個體肌肉含必需及半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占氨基酸含量的48.54%,卵粒佔48.80%;雄性肌肉佔49.105。
本草綱目》記載:“其肝主治瘡疥,其肉補虛益氣,浴血淋,其鼻肉作脯補虛下氣,其籽如小豆,食之健美,殺腹內小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