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長江鱘的結果 展開
- 水中大熊貓
- 達氏鱘
長江鱘
水中大熊貓
長江鱘屬淡水定居性魚類,主要分佈於金沙江下游和長江上游,在長江上游的各大支流中也有分佈,如嘉陵江及其支流渠江以及沱江等支流的下游也可捕到。
長江鱘成熟個體的體長分佈在75~105厘米,體重為4.5~12.5千克;雌性為6~8齡,體長為99~108厘米,體重為9~15.9千克。長江鱘最小性成熟個體,雄性為4齡,雌性為6齡。
長江鱘
長江鱘
2021年,入選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體長梭形,前部略粗壯,向後漸細。橫斷面呈五角形。吻較短,呈鈍圓形。腹部扁平。口大,橫裂,位於頭腹面。口前方有觸鬚2對。眼小,側位。軀幹部被五行骨板。背鰭后位,與臀鰭上下相對。尾鰭歪形,上葉大於下葉。側骨板以上灰褐色,以下和腹部乳白色或黃白色。5~6齡性成熟。體長可達100厘米左右,體重5~10千克。
長江鱘
長江鱘
魚類的分佈在頗大程度上決定於所棲息的水體性質。鱘魚是喜棲息於寒帶和溫帶鹽分較低的水體中的魚類,要求有較寬闊的水面,如大江、大河和近岸的淺海地帶。這些地方水溫不高,沙礫性底質,深度最大不超過200m。
鱘魚類的食量大,其主要食物為底棲的動植物和沖積沉淤的有機物渣滓。因此,它所分佈的地帶是食料豐富的大型湖泊、大型河川,河口及淺海近岸地區。深海遠洋中不適於鱘魚類的生活。
鱘魚是一種健游的魚類,除一些地區性的移動外,還能作遠程移動。在其移動過程中,自然環境條件如氣溫、水的鹽度和化學成分以及水的流速等都在變化。所有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可以促使鱘魚屬性的變異。由於自然選擇的結果,因而就產生了適應新環境的地方種。
近代鱘魚類的化石見於白堊紀。要了解鱘魚類的分佈現狀,必須與白堊紀的古地質地理的變遷相聯繫。那時地球的表面水域和世界各大陸塊是相互連接而以後又割斷的。據此可以推斷近代鱘魚類分佈形成的過程。
分佈於長江干支流,上溯達烏江及黃河以及黃海、東海海域。
重慶市水產研究所1976~1986年曾用人工繁殖、培育所得的達氏鱘魚種進行人工養殖,使鱘魚自幼在水池內生長發育至成熟。
長江鱘
成魚養殖池分別為圓形、環道形、方圓形三種。
圓形魚池為水泥池,面積50.24m,水深0.9m,流量為12m/h。環道魚池為三合土結構,環道周長9.5m,寬2m,水深0.9m,流量為8m/h。水源來自長壽湖水庫的表層水,其溶氧在28℃時為8.8mg/,11℃時為10.6mg/L;pH值為7.2~8.0;有機物耗氧量為0.48~1.12mg/L;水溫11.1~31.4℃。方圓形水池結構為水泥底石板壁,面積361.7m,水深1.4m。方園形池由水庫表底層水配合供水,使水溫控制在的10.1~27.1℃ 。
1976年在圓形池中放人鱘苗10尾,一直養到1983年;1978年在環道形池中放入鱘苗33尾,也養到1983年。1983年,把上述已馴養過的鱘魚移入方圓形池,其放養密度為0.24kg/m。
成魚的餌料為陸生蚯蚓,平均投飼量為總體重的3%~4%。
達氏鱘在2~3齡時生長最快,4齡後生長開始減慢,因此從養殖效益角度出發,達氏鱘的養殖周期定為2~3年最好。
為重要的大型經濟魚類,但不及中華鱘個體大,最大達50kg以上,其鰾、脊索、魚卵都是名貴食品。長江鱘為淡水定居性的較大型魚類,如能移植到大型水庫進行人工馴養則是很有前途的。
長江鱘
長江鱘的研究也較為零星,1972~1975年,與中華鱘和白鱘的研究同步進行,除進行了一般生物學研究之外,主要進行了人工蓄養和繁殖技術研究。1976年,重慶市水產研究所等單位,在長江上游首次獲得江邊拴養催產成功,獲受精卵11.4萬粒.獲苗1300餘尾。1978年人工繁殖再次獲得成功。該研究所還進行了20餘年的達氏鱘池塘馴養研究,並獲得子一代馴養成熟和人工繁殖成功,這給達氏鱘自然資源增殖和人工保種奠定了基礎。
長江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