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列島海戰

戰爭

台山列島位於浙江、福建以東海面的台州灣,距大陸15海里,地位重要,是國民黨飛機導航地標,也是國民黨飛機對我進行騷擾的必經之地。為了打擊敵人,上級決定在台山列島部署高射炮,伏擊敵機。

1955年2月18日清晨,國民黨海軍“太康”、“太昭”、“太倉”、“太湖”四艦急駛向我溫州軍港,伺機攻擊,我軍炮艇和登陸艇在敵軍炮火的猛烈攻擊下進行了英勇的還擊,國民黨軍全部撤離大陳島后,解放軍即派兵佔領了。解放軍登島后架起炮台,設立了基地。

前期準備


1955年2月,海軍溫州巡邏大隊第2分隊全部艦艇4艘53甲(黃埔級)50噸巡邏炮艇547號、548號、549號、550號,奉命於1955年2月17日掩護陸軍登陸艇7艘、機帆船1艘,運載第二批駐島部隊1個高炮營與1個炮兵連去台山列島。當時我陸軍共有300噸級登陸艇8艘,。這8艘登陸艇是我人民解放軍在建國之初從國民黨手中繳獲的。該型艇全長36.3米,寬10米,吃水1.5米,滿載排水量320噸;主機為3台GM6-71柴油機,總功率675馬力,最大航速10節,人員編製19人;可運載3輛輕型坦克;自衛武器為2門20毫米艦炮加1挺12.7毫米機槍。我海軍第2分隊深夜集結於沙埕港口外,從北門海灣內出發,於17日20時按預定計劃在鰲江口與登陸艇隊會合,18日4時抵台山東北海面警戒。

海戰開始


海軍在獲悉我人民解放軍第二批駐島部隊將於2月18日清晨前往台山的消息后,便派其海軍司令黎玉璽率屬下“太湖”(前美USSBreeman(DE-104)艦,從基隆出發)、“太倉”(前美USSBostwick(DE-103)艦)、“太昭”(前美USSCarter(DE-112)艦,從烏丘出發)和“太康”(前美USSWyffels(DE-6)艦]。4艘戰艦對我溫州艦隊伺機發動攻擊,以“太湖”艦為旗艦。國民黨方面的4艘艦都是二戰後接收美國的艦艇,噸位大,火力強。“太康”艦標準排水量1,150噸,四組柴油電動引擎6000馬力,雙軸推進,最高航速19節,士官兵200人,裝備三門50倍徑76毫米主炮。“太倉”、“太湖”(為旗艦)、“太昭”三艦標準排水量1240噸,四組柴油電動引擎6000馬力,雙軸推進,最高航速20節,裝備四門50倍徑76毫米炮,攻潛炮一組,深水炸彈軌2組。2月18日清晨,國民黨海軍利用“太康”、“太昭”、“太倉”、“太湖”四艦的速度、噸位優勢急駛向我溫州軍港,伺機攻擊。

戰鬥過程


在戰鬥中,我解放軍艦艇雖然進行了英勇的抵抗,但終不敵敵人的快船大炮。到8時10分,我軍對敵艦艇的還擊已經減弱,而敵艦此時也把握住了時機,發揮了他們的速度優勢,敵兩艘“太”字型大小軍艦於8時19分繞到我軍登陸艇隊的後方,實施第二回合進攻,對我軍登陸艇隊炮擊。敵另兩艘“太”字型大小軍艦繼續對抗我軍在台山島的海岸炮兵。戰鬥伊始,我軍登陸艇還利用艇載20毫米炮進行反擊,但是不久后敵艦就利用他們的速度和火力優勢,仰仗他們的大噸位開始對我軍艇隊毫無顧及地肆意攻擊。我軍炮艇和登陸艇在敵軍炮火的猛烈攻擊下進行了英勇的還擊,誘敵進入敵艦不便行動的淺水島礁叢中,在台山島我軍海岸炮支援下迫使敵艦在8時30分暫時撤退,轉向西南,退出我軍海岸炮射程。
正當我艇隊準備變換隊形,繼續攻擊敵艦之際,突然發現台山東北3海里處,有2艘敵800噸級“永字型大小”炮艦向西北方向航行。第2分隊4艇當即分成2組抗擊應戰。第1組位於北台山西北,在台山島我軍海岸炮支援下繼續攻擊“太字型大小”敵艦。第2組位於北台山東北,攻擊“永字型大小”敵艦。此時,我登陸艇隊撤至台山以西8海里,敵“太字型大小”編隊再次繞至我側后準備實施攻擊,緊接著敵兩艘“永”字型大小炮艦加入了第三回合的攻擊。我第1艇組判斷,敵艦企圖繞至台山以南,阻擊我登陸艇隊,即進至台山以南掩護。我炮艇為了確保護航任務的完成,抱著與敵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同敵艦展開了一對一的殊死搏鬥。經過三個回合的較量,我八艘登陸艇雖分別中彈,但終於突破敵人防線,於2月18日9時全部抵達台山各嶴口,成功搶灘登陸。戰鬥於2月18日8時55分結束,我炮艇趁勢避入敵艦不能進入的淺水島礁叢中,在台山島我軍海岸炮支援下,利用有利地形與敵艦繼續周旋。
我軍登陸艇隊於台山列島搶灘成功后,炮艇第2分隊也撤至台山列島。敵艦向南麂山方向駛去,繼續停留在台山列島海域,封鎖了我編隊返艦航道,並呼喚敵機,實施空中打擊。11時46分,敵F━84型戰鬥機2架出現在台山列島上空,盤旋偵察之後,即由東向我549號、547號艇攻擊。我艇隊當即以急速火力射擊,一架敵機機尾被擊中,墜落於中台山東南2海裏海面。我一艘炮艇在規避時稍有遲疑,艇尾被擊中,輕傷3人。而此次戰鬥,敵人也付出了“太湖”艦和“太昭”艦中彈、死1人傷3人的微弱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