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文學院

高爾基文學院

高爾基文學院位於俄羅斯聯邦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特維爾林蔭路,成立於1933年,1936年蘇聯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徠逝世后改為現名,是一所培養文學工作者的高等學府。

校史沿革


高爾基文學院
高爾基文學院
高爾基文學院(俄語:Литератур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им. А. М. Горького)是一所俄羅斯高等教育機構。1932年9月17日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為慶祝高爾基文學活動40周年而決定創辦,其前身為布留索夫高等文學藝術學院,1933年12月1日正式於莫斯科成立,實際上主要是為有一定創作能力的作家(尤其工、農、兵作者)提供深造機會的培訓機構,最初的名稱是“工人文學夜大學”。1936年高爾基逝世之後,才正式更名為“高爾基文學院”。1942年,學院分為面授和函授兩種教學體制。1953年,學校開設高等文學培訓班。1983年被授予民族友誼勳章,1992年前為蘇聯作家協會的高等院校,以後為國立高等學府,歸俄羅斯普通和職業教育部(今俄羅斯教育和科學部)管轄。學院成立七十餘年來,培養青年作家、詩人、劇作家、政論家、評論家8000多人,其中很多蜚聲國內外,如貝拉·阿赫瑪杜琳娜、維克多·阿斯塔菲耶夫、維克多·羅佐夫、葉甫蓋尼·葉甫圖申科、謝爾蓋·弗拉基米羅維奇·米哈爾科夫等。俄羅斯許多著名作家、翻譯家在這裡任教或講課。可以說,文學院正在培養俄羅斯的知識分子。2003年,學院舉行七十周年時,編輯出版了畢業生詞典(1937年-2003年)。學院位於莫斯科市中心,距克里姆林宮僅五分鐘。

專業設置


學院共分面授與函授兩個系。面授系開設文學創作和文學翻譯兩個專業,學制五年,授予專家學位,函授系開設文學創作一個專業,學制六年,授予專家學位。學院還有文學翻譯部,培養翻譯英、法、德、意、西、朝等語言文學作品的翻譯人員。學院具有副博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文學理論、俄語和俄羅斯文學三個專業。

教學


考生可通過寫作競賽或全國統一入學考試進入學院學習。學院開設人文和寫作兩類課程,寫作課程通常每周一次,由知名作家授課,要求學生完成不同體裁的文章,包括散文、詩歌、戲劇、兒童文學、文學批評、隨筆、政論等。

合作院校


科隆大學(德國)
聖三一學院(愛爾蘭)
貝徠加莫大學(義大利)
朝鮮大學(韓國)
巴黎第八大學(法國)
蘇州大學(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