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0條詞條名為立秋的結果 展開
立秋
左河水的節氣詩
立秋,是一首描寫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情形的七言絕句詩,作者左河水。該詩採用寫實的手法,以短短四句28字,描寫了梧桐葉初落的入秋景象;農民們信步於稻花田間的小路,對豐收在望的水稻喜有評說。同時,表達了雖然已立秋,但氣候上還存在“秋老虎”,樹上還有寒蟬鳴唱的情景。作品發表后還被中國網等網站的文章引用。
立秋
一葉梧桐來報秋
一葉梧桐一報秋,稻花田裡話豐收。
雖非盛夏還伏虎,更有寒蟬唱不休。
1、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立秋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啟始性節氣。
2、梧桐:是一種落葉喬木,。中國梧桐科植物,連栽培的種類在內,共有19屬82種3變種,主要分佈在華南和西南各省,而以雲南為最盛。其分佈範圍一般不超過長江以北,並以北回歸線以南分佈最多。只梧桐可栽培至華北和西北地區。自古以來,秋風落葉,雨滴梧桐往往成為文人筆下表達秋來時逝、孤獨憂愁的意象。
3、報秋:因為梧桐是一種種植比較廣泛,人們比較熟悉的落葉喬木,對季節反映比較敏感。每當夏去秋來,人們往往看見它較早地葉黃葉落,故為報秋。有成語: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又如:宋·唐庚《文錄》引唐人詩:“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4、稻花田裡:指在抽穗揚花的水稻田間或田埂上。
5、盛夏:是指夏天最炎熱的時候。
6、虎:這裡指的是“秋老虎”。秋老虎是中國民間指立秋(8月8日左右)以後短期回熱天氣。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持續日數約7-15天。這種天氣出現的原因是南退後的副熱帶高壓又再度控制江淮及附近地區,形成連日晴朗、日射強烈,重新出現暑熱天氣,人們感到炎熱難受,故稱“秋老虎”。
7、寒蟬:是蟬的一種。又稱寒螿、寒蜩。較一般蟬為小,青赤色,有黃綠斑點、翅透明。天冷時叫聲低微。有《禮記·月令》云:“﹝孟秋之月﹞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
這是一首描寫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情形的七言絕句詩,詩人採用寫實的手法,以短短四句28字,描寫了梧桐初落葉的入秋景象,農民們在稻花田間面對對水稻豐收在望的情形。最後,描述了大地剛剛入秋,還有“秋老虎”存在等初秋的氣候物候特徵:
“一葉梧桐一報秋”。這是此七言絕句的第一句,點明了秋天的跡象。自古以來,秋風落葉,雨滴梧桐,往往成為文人筆下表達秋來時逝、孤獨憂愁的意象。由於秋夏之交的氣候、物候、天氣很難區分,詩人在此也抓住梧桐這種對季節特別敏感的植物,來表明立秋之日的表象。特別是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幾乎只有梧桐這種喬木在入秋之時會出現稀少性落葉的情形,這就給人起到了一個報秋的作用。
“稻花田裡話豐收”。指進入金秋的時節,各種農作物生長旺盛,中稻開花結實,單晚圓稈,大豆結莢,玉米抽雄吐絲,棉花結鈴,甘薯薯塊迅速膨大。詩人抓住其中水稻這一主要糧食作物來表達豐收在望:農民們巡視在抽穗揚花的水稻田間或田埂上,高興地談論著糧食的豐收與幸福的生活。
“雖非盛夏還伏虎”。這一句寫的是氣候,詩人左河水在其它節氣詩里都是先寫氣候、氣象最後寫農業生產,此詩由於內容銜接的需要進行了例外的安排。此句意思是說,時令已交初秋,天氣尚未涼爽。特別是由於中國地域遼闊,各地的氣候差別較大。立秋時,我國大部分地區仍未有秋天的氣候,況且每年大熱三伏天的末伏還在立秋後的第3日。尤其是中國南方此節氣內還屬於夏暑之時,同時由於颱風雨季節漸去了,氣溫更酷熱,因而中國醫學對從立秋起至秋分前這段日子稱之為“長夏”,人們對初秋副熱帶高壓再度控制江淮及附近地區,形成連日晴朗、日射強烈,重新出現的暑熱天氣取名叫“秋老虎”。
“更有寒蟬唱不休”。此句與前面一句內容相對應(老虎對寒蟬),選取描寫了一種具有立秋節氣特徵的物候(寒蟬)鳴叫狀況的描寫。寒蟬是蟬的一種,時間剛剛步入秋季,人們依然如在夏季一樣能聽到蟬聲一片,而且天氣越熱聲音越大。
因此,人民網有《微涼喜到立秋時》一文引用此詩開篇,並稱“這是現代詩人左河水所寫的一首《立秋》詩,既有畫面,又有溫度,讓人生出許多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