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二十四節氣之一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於每年公曆8月7-9日交節。此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陽到達黃經135°。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四時“氣”的變化,立秋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節點。立秋,也意味著降水、濕度等,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下降或減少;在自然界,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 

立秋並不代表酷熱天氣就此結束,立秋還在暑熱時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個節氣(處暑)才出暑,初秋期間天氣仍然很熱。所謂“熱在三伏”,又有“秋後一伏”之說,立秋後還有至少“一伏”的酷熱天氣。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這天往往還處在中伏期間,也就是說,酷暑並沒有過完,真正有涼意一般要到白露節氣之後。酷熱與涼爽的分水嶺並不是在立秋節氣。

進入秋季后,由夏季的多雨濕熱過渡向秋季少雨乾燥氣候。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萬物隨陽氣下沉而逐漸蕭落。秋季最明顯的變化是草木的葉子從繁茂的綠色到發黃,並開始落葉,莊稼則開始成熟。立秋是古時“四時八節”之一,民間有祭祀土地神,慶祝豐收的習俗。還有“貼秋膘”“咬秋”等習俗

節氣形名的尋根探源


一、“立”字源及字義
(一)慧識悊學文化時期創造的“立”之文本義
立秋
立秋
立的正確會意應該是:大,為道;一,為德。以圖像義,“大”居“一”上,即道以德顯為立。道德行世方為立,這是一個非常高的標準,其中充分表現出了自然界的法則。到了立秋一天,道運載著金秋義德的能量,輸布給地球上的萬物,這才是真正本義上的立。
從甲骨文與金文的字形中,可以解讀出其本義就是老子所言的“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這就告訴人們,大,就是道的名。大道屹立於地,大道的真理深入人間就是道,人類在後天之本的脾胃中將信念改變為崇信大道就是“立”。
篆體時期,“立”仍然保留著這種直指本義的象形表意,而且從篆體中,就可以看出S玄曲波在頂部以及在兩側的象形,都是直指“玄之有玄,眾眇之門”的本義。是指道德的能量灌輸到大地上來,而且這個法則只有“人”能明白。人是萬物之靈,人類經過“為學者日益”和“聞道者日損”,明白德的能量性和品格性,道德行世而立,才能符合自然法則。這個立字,非常完美而形象地揭示了“天、地、人”與“道、德、人”的整體立意。
(二)智識哲學文化時期對“立”的解讀
楷體“立”中的三點立在天地之間,其中一點(丶)高懸天外,出現了天地分離與人天相隔之象,丟失了“立”的初始本義。出現天地分離這個情況,那麼人們對天的信息就只能夠掌握表相,再也不能像古代聖悊們在慧識悊學時期那樣,能夠直接完整將大道的信息及天地自然的規律和秩序落實在自己的思想、行為和生活以及治事之中。
《易·說卦傳》:“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這也是智識文化對立的解讀。根據黃老學說思想,運用五德進行內聖外王治理的模型是“內修信智禮,外用仁與義”。立只有建立在內修這個根本上,才符合生命的法則。所以“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是值得商榷的。
《易·大過》曰:“君子以獨立不懼。”
《易·恆》:“君子以立不易方”,即君子站立在道德的正確位置上,是不肯輕易隨圓就方,會堅持自己的原則。
“立”的甲骨文,就是像一個人正面立於地面之形,筆直站立,所以《禮·曲禮》曰“立必正方”。《論語》曰:“三十而立”。《書·伊訓》曰:“立愛惟親,立敬惟長。”《左傳·襄二十四年》曰:“穆叔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這也就是古代所倡導的“三立”。《禮·冠義》曰:“而後禮義立”。
這些智識文化時期的解讀,基本上沒有過度離開“立”的原義,是值得學習、借鑒並掌握的。智識哲學文化是返歸慧識悊學文化、也是更清晰認清意識哲學文化的一個中間媒介和工具。所以,去愚而達到明智狀態,是需要修身實踐者實現的第一個關鍵修身工程。
(三)意識哲學文化時期“立”的含義
到了意識哲學文化時期以後,“立”字義出現了很多衍生義。《說文解字》:“立,住也。”《釋名》:“立,林也。如林木森然,各駐其所也。”《廣韻》:“立,行立。”《書·牧誓》:“立爾矛”《周禮·天官》:“建其牧,立其監。”《左傳·桓二年》:“天子建國,諸侯立家。”《論語》:“己欲立而立人”。
現代人對甲骨“立”文的解釋是: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義:筆直的站立。也有開始、協調與啟動之意。 “立”的反義字是坐、卧。用“立”組成的詞語,常見的有挺立、肅立、直立、聳立、樹立、建立。古人對於建功立業稱之為立事,樹立德業稱之為立德,著書立說稱之為立言,建樹功勛稱之為立業。總而言之,“人患志之不立,事患象之不明”。
當一個人志向立起來以後,才能很好地進行修身明德的實踐。當人們把握萬事萬物的時候,需要能夠透過物相而洞穿色象進入質象內。這樣,才能夠為大於其細,將事物的真相掌握明白。修身養性立天命,培養善正而立德品,建德修身而立德行,處世做人以善正修養持身,安身立命。
因此,無論是做人也好,還是修身也好,都離不開這個“立”字。首先要立信,立信才能擺脫愚昧,才能制服意識當中的妄意。立信,可以說是進入明白做人的一個關鍵實施點。像天地自然在無為而治的過程中,在一年的周期律當中,是通過“四立”來砥定天地變化的規律。這個規律是動態的,但是有了“四立”以後,整個自然變化的規律性就非常方正地確立起來了。處事做人以及修身,同樣應當把這四立貫徹於自己生命體內、言語行為以及治事之中。
正如黃帝所言:“天地無私,四時不息。天地立,聖人故載。過極失當,天將降央。”(天地無私)自然界的天與地,不存在人類精神系統中的私慾貪心,(四時不息)因此才有天地陰陽能量升降的推運、五德能量運用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而周期律性流轉不息。(天地立)天地的運化生養正是因為確立了道以德顯的規律和法則,(聖人故載)人類與萬物才被天覆地載而具備生長與收藏的過程。(過極失當)但是如果陰陽升降或五運能量輸布偏離了空間之度或者時間之數,不能恪守住信儀的度、數、信,在信儀上出現過度與失時,(天將降央)那就會顯現出天降災禍的現象,殃及人類與萬物。
一年有四立,人都應當把握住這些節點,立春立夏為天德地氣能量開啟之時,立秋立冬為天德地氣能量收斂閉藏之時。如果立春、立夏時節能夠把握時機,則有事半功倍之效,而且有時候還會是數倍或數十倍的功效。這一點,應該牢牢記住,一年之計在立春立夏,就是天德地氣能量開啟之時,如果把握住這個時空點,把握住時間點、空間點,“居善地,心善潚,與善信,正善治,事善能,踵善時”,對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節點全部把握好,這非常關鍵,去實現自己身國內的事半功倍。
立:首先是確立信德,同時,要立信修仁。仁信同步實修效最奇,撥亂反正必誠信,尊道貴德修忠信,內聖精修信與仁,內成外就智禮義。常言說人無信不立,信德確立好做人。一定要借立秋這個節氣,將其轉換到體內來,正確而準確地把握住。
二、“秋”字源與字義
立秋
立秋
秋:名詞,甲骨文字形為蟋蟀形,蟲以鳴秋,藉以表達“秋天”的概念。籀文的第4個在蟋蟀的左邊又添加“禾”旁。本義:收成,成熟的莊稼。籀文的第 1種寫法,則是蟋蟀左邊禾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穀熟,似火灼。《說文解字》:“秋,禾穀熟也。”《爾雅》:“秋為白藏。又,秋為收成。”《禮記·鄉飲酒義》:秋之為言愁也。意思是愁字可以用來解釋秋字的本義,這個解釋是很有道理的。古以五色、五行配四時,秋為金,其色白,故指白色。秋在五行中屬金,方位屬西方,在樂為商,在色為白,對應內臟為肺。例如,秋方、秋陸指西方。秋官,傳說中主管五行的五官之一,屬白雲,掌五行之金。
“秋”與“愁”,“秋”+“心”為“愁”,實際上這個愁字可以來解釋秋字的本義,對應五行中是“白+紅”,陰金耗陽火,陰義壞禮德。
《遵生八箋·秋三月調攝總類》:“《禮記》:西方曰秋,秋者,愁也。愁之以時,察守義也。”從這句話可以看出,愁的真實意思與現代人的理解不大相同。“心”上之“秋”,表明若身內禮火、信土不足,必然會憂義金不生而修身成果難生。所以,在這裡秋與愁是異曲同工的。春華秋實,怎樣才能達到金秋的實現,實現真正的收穫之秋、豐碩之秋?要想無此憂愁,就需要反觀自己體內信土、智水、禮火的狀況,通過它們單項的狀態和相互的平衡狀況以及形成的動態趨勢,來判斷自己可能實現的到底是秋熟,還是秋收,或是秋天之憂。
《太元經》曰:“秋者,物皆成象而聚也。”秋季是能量從量變到質變,質象成物相發生變化的時節,是以質象能量的凝聚融合為物相特點的季節,果實成熟之後,果實內所凝聚的就是生命的能量。
《淮南子·時則訓》曰:“秋為矩,矩者,所以方萬物也。”秋季在年度周期律中,在五運六氣的演化中,是義德金的法則為主導的階段,所以萬物都依照義德金的法則而進入成熟期。
《管子·形勢解》曰:“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秋時,天地之間陰陽二炁能量的升降交換,是陰氣能量開始下降,而陽氣能量開始收斂,因此被天德能量滋養的萬物全部開始進入收斂期。
土載水潤禮火照,春播夏長秋義收,義金破否碩果結,守矩成象方正揫。自然界的萬物,在土的承載中被水所潤澤,再加上陽光禮德火的照耀,經歷了春季的播種,夏天的成長,進入秋天就是邁進了成熟收穫的時節。修身實踐者這個義金足不足?就決定著體內是否能夠破掉這個否卦,使碩果能夠果實累累在體內結成功,在體內實踐得結實,豐碩的果實能夠結成。天地之間的能量,雖然是必然會進入否卦狀態,但是體內人卻要主動去把握這個否卦的形成,主動去破這個否卦給體內五行五德能量帶來的滯礙,使這個秋收能夠真正實現圓滿地完成,這裡面就要守正、成象,要方要正,才能夠“揫”jiū。這個“揫”,實際上是一個聚集、聚攏、攢簇形成的意思,就是要把多種能量集約在一起結成果實。春播夏長秋義收,早期的土載、水潤、禮火照是先決條件。外耕種和體內的耕種,是道理相同的一個實踐過程。立秋以後進入了否卦,在否卦狀態下,是否能夠還是能夠將前面的所有的能量和實踐過程揫住、把握住,集聚天地的能量,集聚內天地的能量,集聚信智禮的能量,在這一年當中取得一個豐收的結局,那也就看自己是否真的做到了這一年中的順四時之度,是否守住了這個信的度和數。
未月進入退陰符期,而申月進入止符期,立秋以後能否實現真氣歸元,一陽來複,也就是對當年修身實踐的檢驗。如果揫和攢的能量足夠,經理酉月秋分時的沐浴,也就很容易金火逼至神室,在身內促成金丹的逐漸凝結,這其中充滿著與天相合的度、數、信同步的實證。
三、立秋詞義
(一)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之一。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
大暑之後,時序到了立秋。秋是肅殺的季節,預示著秋天的到來。曆書曰:“斗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這時太陽黃經為135度。
立秋是一個時間點,也可以是一個時間段。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實際為第16個,指太陽到達黃經135°時,表示著秋·天的開始,從這一天一直到立冬這段期間,都稱為秋季。每年的立秋,都在陽曆8月7-8日期間。2017年8月7日15:40立秋,農曆(陰曆):丁酉年閏六月十六,星期一。
(二)立秋是一個重要的節日
立秋的“立”是開始的意思,“秋”是指莊稼成熟的時期。立秋意味著暑去涼來,秋天即將來臨,草木結果開始孕子,到了收穫季節。立秋是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古人一直非常重視這個時節、節氣。
到了立秋,梧桐樹必定開始落葉,因此才有“落一葉而知秋”的成語。秋季包括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個節氣,這六個節氣都是由熱轉涼的自然性變化、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節氣。自然界如此,人的體內也是同樣在心肝脾腎肺這五臓的能量變化規律當中,也同樣處在一個受宇宙天地、宇宙外環境的制約而同步進行一定變化的同步性,需要加以同時把握住。因此,必須要進行一番修身與治事的共同探討。
(三)立秋具有修身與治事的雙重本義
從立與秋的文義與字義中,並不難解析出其中修身之義和治事之義的雙重複合性。只是修身稀有人解析,而只剩下治事之義被人們所了解。
立秋治事,秋季天道中的義德能量守信而來,輸布給地球上的萬物,蓄養所有的生命,使萬物在年度周期律中,在經歷春之生、夏之長之後,進入到秋之成熟的階段中。這是年度周期律中五運六氣輸布的客觀規律,是天道輸布的法則秩序。治人事天、順天應人而把握住立秋的天道之理,人們在進行生命體內的培賢育聖,就能夠提綱挈領把握住秋季之運,正確發揮立秋和進入秋季以後的“人法地”和“地法天”的修身求證實踐。
立秋之“立”,在年度周期律中,是立在火生土的長夏之信德陽土能量的基礎之上,天道剛經歷了夏時最後十八天的火生土變化,信德陽土處於一年中最旺之期。在此土生金而進入金秋義德能量輸布期,既存在著地球本身的土生金之勢,同時又疊加天德能量的義德金直接輸布之局。雙重能量共同引領萬物進入金秋義德的成與收階段,就看人類的後天意識是否能夠天人合一同步與天道而修身與治事。
立秋時節,天道運載著義德能量,開始輸布給地球上的萬物,植物生物鏈中的草木類應節而獲得能量開始孕育籽實,修身者若能同步同頻“立”此天德義金能量,使身內義金能量不斷充盈,那麼蓄能發勢而破除否卦對身體的制約,也就顯得更加容易。對於修身實踐者而言,否卦預兆天地反奪身內能量開始進入進入明顯階段,常道之人難以避免年年被反奪身內的元炁,而養生、修身者首先是要做到能夠順四時之度,天變吾亦變,順天之道,執天之行,將被反奪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同時,還要不斷提升身內對天道度、數、信的感格與體悟,而不用愁體內能量被反奪,從而結出體內質元之果、物元之果。所以,在將修身治事同等高度重視的古人眼中,一直非常重視立秋節氣。
周易參同契》中有句話“賞罰應春秋,昏明順寒暑”,天道的賞與罰是通過春和秋兩季能量的輸布而進行落實。秋天是金刑之期,刑即㓝,左邊的井是一個沒有邊界的九宮形格,是對天道法則的象形表意。在秋天,如果不遵從天道法則,必然會受到義德金氣能量的削罰,這就是秋之罰。如果能夠順應義德金氣能量,具備品格品質品行,也就同時具有賞賜之意。而春天仁木能量的作用則主要是賞,這樣才能促成“生”發。從立秋開始,正式進入金刑(㓝)之期,修身養生者用好“㓝”,尊天之道,用河圖洛書九宮法則治理生命,修身治事張弛有度,則不會製造內亂而使刑罰施於內。

歷史淵源


《曆書》曰:“斗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立秋,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節點。在二十四節氣中,立秋並不代表酷熱天氣就此結束,據二十四節氣排序,立秋後還有處暑節氣,立秋至處暑期間天氣還是很熱,處暑節氣后便出暑了,自處暑節氣起暑氣漸退。立秋後,降雨、濕度等處於一年中的一個轉折點。古人認為,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萬物開始從繁茂生長走向成熟。在古代農業社會,立秋對農事的意義很重要。

三候解釋


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涼風至: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天中的熱風。
白露降: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
寒蟬鳴: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詩《立秋》:“一葉梧桐一報秋,稻花田裡話豐收。雖非盛夏還伏虎,更有寒蟬唱不休。”(左河水)

天象變化


在本節氣期間,太陽從巨蟹座運行到獅子座(黃經135°)。夜晚觀天時能看到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天干“申”(西南)的方向。交立秋的那一天,正是農曆的七月,七月也正是“申月”。立秋之時太陽處在赤緯+16°19',比起夏至那天的+23°26'已經向南偏了不少,北京地區的白晝也因此縮短到了14小時04分(夏至日是15小時)。天氣依然很熱,立秋之後仍有一“伏”,“秋老虎”依然存在。因此仍舊要注意防暑。但是,大自然還是有了變化。出現了中午熱、早晚涼的“尜尜天”,而且“一場秋雨一場涼,十場秋雨就結霜。”
立秋並不代表酷熱天氣的結束,立秋後還有一個處暑節氣,處暑節氣后才出暑。民諺:“大暑小暑不算暑,立秋處暑正當暑。” 所謂“熱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處暑往往還處在“三伏”期間,所以初秋天氣還很熱。熱與涼的分水嶺並不是在夏秋之交。所以,想要立秋後就馬上涼爽還是為時尚早。立秋後,暑氣一時難消,有“秋老虎”的餘威。 中國地域遼闊,南北各地氣候差別大,尤其是中國南方此節氣內還是暑熱之時,同時由於颱風雨季節漸去了,氣溫更酷熱,中國醫學也對從立秋起至秋分前這段日子稱之為“長夏”。 
現劃分四季常按“候平均氣溫法”劃分,以日平均氣溫連續五天介於10℃~22℃之間算入秋。中國很少有在“立秋”就進入“候平均氣溫”(連續五天介於10℃~22℃之間)的地區。 
立秋意味著降雨、風暴、濕度等,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下降或減少。季節轉換,南方地區的降雨量、風暴、乾濕度等變化明顯;北方地區,這些變化不明顯,變化明顯的是氣溫。進入秋季后,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氣候開始由夏季的多雨濕熱向秋季的少雨乾燥氣候過渡。
●天文法:傳統的四季劃分方法,依據天象變化劃分。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始點,因此秋季以立秋為始點。立秋是根據天文觀測的位置,確定的秋季起始日。秋季從立秋起至立冬結束,其起始與結束,是天體運行的結果。
●氣溫法:現在劃分四季常根據氣溫變化劃分,採用的是近代學者張寶堃的“候平均氣溫”劃分,按候平均氣溫法,日平均氣溫連續五天介於10℃~22℃之間算入秋。

氣候特點


秋色
秋色
“立秋”到了,但並不是秋天的氣候已經到來了。劃分氣候季節要根據“候平均溫度”,即當地連續5日的平均溫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時節。中國地域遼闊,雖各地氣候有差別,但此時大部分地區仍未進入秋天氣候,況且每年大熱三伏天的末伏還在立秋後第3日。尤其是中國南方此節氣內還是夏暑之時,同時由於颱風雨季節漸去了,氣溫更酷熱,因而中國醫學對從立秋起至秋分前這段日子稱之為“長夏”。
秋來最早的黑龍江和新疆北部地區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一般年份里,首都北京9月初開始秋風送爽,秦淮一帶秋天從9月中旬開始,10月初秋風吹至浙江麗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陽一線,1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才到達雷州半島,而當秋的腳步到達“天涯海角”的海南崖縣時已快到新年元旦了。
中國古人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意思是說立秋過後,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夏天中的熱風。接著,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並且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農業事情


立秋日對農民朋友顯得尤為重要,有農諺說:“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這是說立秋日。
如果聽到雷聲,冬季時農作物就會欠收;如果立秋日天氣晴朗,必定可以風調雨順的過日子,農事不會有旱澇之憂,可以坐等豐收。此外,還有“七月秋樣樣收,六月秋樣樣丟”,“秋前北風秋後雨,秋後北風乾河底”的說法。也就是說,農曆七月立秋,五穀可望豐收,如果立秋日在農曆六月,則五穀不熟還必致欠收;立秋前颳起北風,立秋後必會下雨,如果立秋後刮北風,則當年冬天可能會發生乾旱。
根據氣候平均溫度劃分季節的標準,必須是連續5天的平均溫度在22℃以下才算是秋天,按照這樣的標準,江淮地區一般是在9月中下旬才進入秋天。立秋後雖然一時暑氣難消,雖有“秋老虎”的餘威,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氣溫的日較差逐漸明顯,往往是白天很熱,而夜晚卻比較涼爽。此外,秋的含義,還有莊稼快成熟的意思。其實,按氣候學劃分季節的標準,下半年日平均氣溫穩定降至22℃以下為秋季的開始,除長年皆冬和春秋相連無夏區外,中國很少有在“立秋”就進入秋季的地區。
“秋後一伏熱死人”,立秋前後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仍然較高,各種農作物生長旺盛,中稻開花結實,單晚圓稈,大豆結莢,玉米抽雄吐絲,棉花結鈴,甘薯薯塊迅速膨大,對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會給農作物最終收成造成難以補救的損失。所以有“立秋三場雨,秕稻變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黃金”之說。
雙晚生長在氣溫由高到低的環境里,必須抓緊當前溫度較高的有利時機,追肥耘田,加強管理。當前也是棉花保伏桃、抓秋桃的重要時期,“棉花立了秋,高矮一齊揪”,除對長勢較差的田塊補施一次速效肥外,打頂、整枝、去老葉、抹贅芽等要及時跟上,以減少爛鈴、落鈴,促進正常成熟吐絮。茶園秋耕要儘快進行,農諺說:“七挖金,八挖銀”,秋挖可以消滅雜草,疏鬆土壤,提高保水蓄水能力,若再結合施肥,可使秋梢長得更好。
立秋前後,華北地區的大白菜要抓緊播種,以保證在低溫來臨前有足夠的熱量條件,爭取高產優質。播種過遲,生長期縮短,菜棵生長小且包心不堅實。立秋時節也是多種作物病蟲集中危害的時期,如水稻三化螟、稻縱卷葉蟆、稻飛虱棉鈴蟲玉米螟等,要加強預測預報和防治。北方的冬小麥播種也即將開始,應及早做好整地、施肥等準備工作。
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於“立秋”時:
【可種植下列蔬果】
1.北部:高麗菜、花椰菜、茄子、芹菜、烏豆白豆、蔥、蘋果、梨、葡萄。
2.中部:番茄、茄子、芹菜、芥藍菜
3.南部:高麗菜、長年菜、番薯。
【可捕獲下列魚類】
目吼、卓鯤、鱘魚、龍尖、沙魚、刀魚等。

日期計算


[Y*D+C]-L
公式解讀:Y=年數后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7.5,20世紀=8.35。
舉例說明:2088年立秋日期=[88×0.2422+7.5]-[88/4]=28-22=6,8月6日是立秋。
例外:2002年的計算結果加1日。

文化風俗


風俗

婺源篁嶺曬秋
婺源篁嶺曬秋
立秋節
立秋節,也稱七月節。周代是日天子親率三公六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並舉行祭祀少嗥、蓐收的儀式(見《禮祀·月令》)。漢代仍承此俗。《後漢書·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於西郊,祭白帝蓐收,車旗服飾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並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薦宗廟之禮,名日軀劉。殺獸以祭,表示秋來揚武之意。”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書·禮樂志》:“立秋立冬祀五帝於四郊。”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葉,以應時序。有以石楠紅葉剪刻花瓣簪插鬢邊的風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風俗(見《臨安歲時記》),明承宋俗。清代在立秋節這天,懸秤稱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數相比,以驗夏中之肥瘦。民國以來,在廣大農村中,在立秋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預卜天氣涼熱之俗。還有以西瓜、四季豆嘗新、奠祖的風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等風俗。
每年立秋,隨著果蔬的成熟,篁嶺進入了曬秋最旺季節。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複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檯、屋頂架曬或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這種村民晾曬農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場景,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追逐創造的素材,並塑造出詩意般的“曬秋”稱呼。
全國不少地方的這種曬秋習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嶺古村,曬秋已經成了農家喜慶豐收的“盛典”,篁嶺曬秋被文化部評為“最美中國符號”之後,其更演變成鄉村旅遊提升的“圖騰”和名片,每年吸引數十萬人去篁嶺賞秋拍攝。
秋忙會
秋忙會一般在農曆七八月份舉行,是為了迎接秋忙而做準備的經營貿易大會。有與廟會活動結合起來舉辦的,也有單一為了秋忙而舉辦的貿易大會。其目的是為了交流生產工具,變賣牲口,交換糧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規模和夏忙會一樣,設有騾馬市、糧食市、農具生產市、布匹、京廣雜貨市等。現今把這類集會,都叫做“經濟貿易交流大會”。過會期間還有戲劇演出、跑馬、耍猴等文藝節目助興。
秋收互助
秋忙開始,農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習俗,你幫我我幫你,三五成群去田間,搶收已經成熟的玉米。一料玉米要搬四次:頭茬、二茬、三茬、撈空茬。婦女、老人、十來歲的小孩,他們手提竹籠,一排接一排,一株接一株,挨著個兒去搬。切忌“猴子搬玉米,搬一個撂一個。”而是搬一個放在籠子里,然後放在地頭玉米穗堆子里,最後用大車拉回家。頭茬先搬已經成熟了的玉米穗,未成熟的玉米穗,留下來二茬再去搬。二茬、三茬是用同樣的辦法去搬。最後撈空茬,把剩餘的玉米穗,不管老嫩、一齊搬回家中。看誰家的玉米成熟的早,先給誰家搬,既不違農時,又能顆粒歸倉。
秋田娛樂
秋天,特別是秋忙前後,農事雖忙,秋種秋收,忙得不亦樂乎!但忙中也有樂趣,常見一些青年人和十餘歲的孩子,在包穀、穀子、糜子生長起來以後,特別是包穀長成一人高,初結穗兒的時候,田間里正是他們玩耍、做戲的場所。他們把嫩包穀穗搬下來,在地下挖一孔土窯,留上煙囪,就是一個天然的土灶,然後把嫩包穀穗放進去,到處拾柴禾,包穀頂花就是很好的燃料,加火去燒。一會兒一全窯的包穀穗全被燒熟了,豐碩的包穀宴就在田間舉行。他們還上樹捉麻雀蛋,就地打兔子,能吃的野味很多,都可以在野地的鍋里,燒制出來。有葷有素,百味俱全。他們還把打來的柿子,弄來的紅苕,放在土窯洞里,溫燒一個時辰,就會變成香甜的柿子。這種秋田裡的樂趣,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
貼秋膘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麼胃口,飯食清淡簡單,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為“咬秋”。天津講究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稱“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江蘇等地也在立秋這天吃西瓜以“咬秋”,據說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燒酒同食,民間認為可以防瘧疾。城裡人在立秋當日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而農人的啃秋則豪放得多。他們在瓜棚里,在樹蔭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著紅瓤西瓜啃,抱著綠瓤香瓜啃,抱著白生生的山芋啃,抱著金黃黃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發的,實際上是一種豐收的喜悅。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於漢代,後世將秋社定在立秋後第五個戊日。此時收穫已畢,官府與民間皆於此日祭神答謝。宋時秋社有食糕、飲酒、婦女歸寧之俗。唐韓偓《不見》詩:“此身願作君家燕,秋社歸時也不歸。”在一些地方,仍流傳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說法。

歌謠

時到立秋年過半,可能有澇也有旱,
男女老少齊努力,戰天鬥地奪高產。
棉花抹杈邊心,追肥時間到下限,
天旱澆水要適量,防治病蟲巧把關。
早秋作物漸成熟,防雀糟蹋要常轉。
晚秋作物治追耪,後期管理不能軟。
適時播種大白菜,炕土壅蔥奪豐產。
保護地菜籌建棚,底肥施足地深翻。
大積大造農家肥,割曬青草抽時間。
林木果樹管理好,摘下果梨去賣錢。
畜禽管理要加強,要緊預防牛流感。
餵魚注意多投草,魚病防治至關鍵,
坑內菱角採下來,繼續管好藕葦芡。

農諺

“立秋”帶來的首先是天氣的變化。從這一天開始,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氣溫逐漸下降,正如諺語所說:“立秋之日涼風至”,“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但“立秋”的早晚又有很大區別,所謂“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即是提醒人們不可對“立秋”盲目樂觀,有時候“立秋過後,還有‘(秋)老虎’在一頭”。其實,“立秋”降溫最大的法寶是下雨,“秋前秋後一場雨,白露前後一場風”,這是人們長期觀察總結得出的結論。
人們對秋雨無疑是歡迎的,“立秋下雨人歡樂,處暑下雨萬人愁”,在通常情況下,“立秋處暑有陣頭,三秋天氣多雨水”,不但下雨,有時還要打雷,這標誌著“立秋響雷,百日見霜”。“立秋”后每降一次雨,氣溫也隨之下降一定幅度,“一場秋雨一場寒”之說即在於此。但“立秋”后無雨的情況也是有的,其標誌就是“秋前北風馬上雨,秋後北風無滴水”,最直接的後果也很明顯:“立秋無雨秋乾熱,立秋有雨秋落落”。
“立秋”對於農事的影響相當大。古代農業社會,農民對“立秋”的重視程度不亞於過節。如果立秋日天氣晴朗,必定風調雨順,可以坐等豐收。同樣,“立秋”的早晚也相當重要,“七月秋樣樣收,六月秋樣樣丟”。“立秋”後下不下雨更忽視不得,“立秋有雨樣樣收,立秋無雨人人憂”,因為“立秋無雨是空秋,萬物歷來一半收”。
由此可見,“立秋”還是一個收穫的標誌,所謂“秋不涼,籽不黃”,“立秋十天遍地黃”,“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結頂”,一個金色的秋天就要到來了。在這個季節里,人們盤算最多的就是農事:“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蕎麥白露花,寒露蕎麥收到家”;“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軟棗”,享受收穫之樂的同時,也要掌握好工作的節奏:“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立秋拿住手,還收三五斗”。對沒進入收穫期的,“立秋”后也需注意:“頭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種到立秋後”;“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立秋種芝麻,老死不開花”。
立秋”也相應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立秋既是萬物成熟收穫的季節,也是人體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因此,秋季養生從來是人們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最易做的就是“立了秋,便把扇子丟”。因為“一場秋雨一場寒”,所以“十場秋雨要穿棉”。天涼了,還應注意“水白露身不露,秋後少游”,人們甚至認為“立秋洗肚子,不長痱子拉肚子”。在飲食起居方面,古人認為“秋天宜收不宜散”,應切記“秋不食辛辣”、“秋不食肺”;還應“早卧早起,與雞俱興”,早卧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這樣才合乎秋季養生之道。

詩詠

《立秋》[宋]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立秋》左河水
一葉梧桐一報秋,稻花田裡話豐收。
雖非盛夏還伏虎,更有寒蟬唱不休。
《立秋前一日覽鏡》[唐]李益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
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
立秋
[當代]徐書信
池水漸涼蟬唱稀,長空雁陣嶺南飛。
與君攜手花間舞,夜露沾鞋又濕衣。
五律·立秋
【當代】齊哲慧人慧語
感恨方初夏,飄然過立秋;
韶光何太速!壯歲突蒼頭!
曾祖高還矮?重孫矸或璆?
海河能見底,人世水長流!
(慧人慧語之人生百誡·立秋吟)

飲食養生


立秋以後氣溫由熱轉涼,人體的消耗也逐漸減少,食慾開始增加。因此,可根據秋季的特點來科學地攝取營養和調整飲食,以補充夏季的消耗,並為越冬做準備。秋季氣候乾燥,夜晚雖然涼爽,但白天氣溫仍較高,所以根據“燥則潤之”的原則,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為主,可選用芝麻、蜂蜜、銀耳、乳品等具有滋潤作用的食物。秋季空氣中濕度小,皮膚容易乾燥。因此,在整個秋季都應重視機體水分和維生素的攝入。
秋季為人體最適宜進補的季節,以在冬季到來時,減少病毒感染和防止舊病複發。秋季進補應選用“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具有這類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核桃等。患有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人,可以服食具有健脾補胃的蓮子、山藥、扁豆等。秋季出現口感唇焦等“秋燥症”的氣候,應選用滋養潤燥、益中補氣的食品,這類食品有銀耳、百合等,可起到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補益作用。

養生

大暑之後,時序到了立秋。秋是肅殺的季節,預示著秋天的到來。曆書曰:“斗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這時太陽黃經為135度。從這一天開始,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氣溫由熱逐漸下降。有諺語說:“立秋之日涼風至”,即立秋是涼爽季節的開始。但由於我國地域遼闊幅員廣大,緯度、海拔高度不同,實際上是不可能在立秋這一天同時進入涼爽的秋季的。從其氣候特點看,立秋由於盛夏餘熱未消,秋陽肆虐,特別是在立秋前後,很多地區仍處於炎熱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之稱`。氣象資料表明,這種炎熱的氣候,往往要延續到九月的中下旬,天氣才真正能涼爽起來。
立秋是進入秋季的初始,《管子》中記載:“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在秋季養生中,《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此乃古人對四時調攝之宗旨,告誡人們,順應四時養生要知道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要想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就要順應之,遵循之。整個自然界的變化是循循漸進的過程,立秋的氣候是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也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時期,是萬物成熟收穫的季節,也是人體陰陽代謝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因此秋季養生,凡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鍛煉、皆以養收為原則,具體地講,把中醫理論中,事物屬性的五行(木、火、土、金、水)分類歸納:如自然界中的五音(角、征、宮、商、羽);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色(青、赤、黃、白、黑);五化(生、長、化、收、藏);五氣(風、暑、濕、燥、寒);五方(東、南、中、西、北);五季(春、夏、長夏、秋、冬)。人體中的五臟(肝、心、脾、肺、腎);六腑(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五官(目、舌、口、鼻、耳);五種形體(筋、脈、肉、皮毛、骨);五種情志(怒、喜、思、悲、恐);五聲(呼、笑、歌、哭、呻)。
由此可見,秋內應於肺,肺在志為悲(憂),悲憂易傷肺,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憂之情緒,所以在進行自我調養時切不可背離自然規律,循其古人之綱要“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精神調養
要做到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即使遇到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以避肅殺之氣,同時還應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
起居調養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氣爽之時,應開始“早卧早起,與雞具興”早卧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斂之太過。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熱未盡,雖有涼風時至,但天氣變化無常,即使在同一地區也會出現“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況。因而著衣不宜太多,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易受涼感冒。
飲食調養
《素問·臟氣法時論》說:“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可見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盡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果蔬。秋時肺金當令,肺金太旺則克肝木,故《金匱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說。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飲膳正要》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更有主張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陰潤燥者。總之,秋季時節,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
運動調養
進入秋季,是開展各種運動鍛煉的大好時機,每人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鍛煉項目,這裡給大家介紹一種秋季養生功,即《道臧·玉軸經》所載“秋季吐納健身法”,具體做法:清晨洗漱后,於室內閉目靜坐,先叩齒36次,再用舌在口中攪動,待口裡液滿,漱練幾遍,分三次咽下,並意送至丹田,捎停片刻,緩緩做腹式深呼吸。吸氣時,舌舔上齶,用鼻吸氣,用意送至丹田。再將氣慢慢從口中呼出,呼氣時要默念哂字,但不要出聲。如此反覆30次。秋季堅持此功,有保肺健身之功效。

食譜

生地粥:
[配方]生地黃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許。
[做法]生地黃(鮮品洗凈細切后,用適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約30分鐘后,潷出葯汁,再復箭煮一次,兩次藥液合併后濃縮至100毫升,備用。將大米洗凈煮成白粥,趁熱加入生地汁,攪勻食用時加入適量白糖調味即可。
[功效]滋陰益胃,涼血生津。本方還可做肺結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黃精煨肘:
[配方]黃精9克,黨參9克,大棗5枚,豬肘750克,生薑15克,蔥適量。
[做法]黃精切薄片,黨參切短節,裝紗布袋內,扎口;大棗洗凈待用。豬肘刮洗乾淨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撈出待用。姜、蔥洗凈拍破待用。
以上食物同放入沙鍋中,注入適量清水,置武火上燒沸,撇盡浮沫,改文火繼續煨至汁濃肘粘,去除藥包,肘、湯、大棗同時裝入碗內即成。
[功效]補脾潤肺。對脾胃虛弱,飲食不振,肺虛咳嗽,病後體弱者由為適宜。
五彩蜜珠果
五彩蜜珠果
五彩蜜珠果:
[配料]蘋果1個,梨1個,菠蘿半個,楊梅10粒,荸薺10粒,檸檬1個,白糖適量。
[做法]蘋果、鴨梨、菠蘿洗凈去皮,分別用圓珠勺挖成圓珠,荸薺洗凈去皮,楊梅洗凈待用。將白糖加入50毫升清水中,置於鍋內燒熱溶解,冷卻后加入檸檬汁,把五種水果擺成喜歡的圖案,食用時將糖汁倒入水果之上,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和胃消食。
[配料]黃魚1條,香菜、蔥、姜、胡椒粉、黃酒、麻油、味精、鮮湯、白醋、鹽、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黃魚洗凈后剞成花刀紋備用,蔥、姜洗凈切絲。油鍋燒熱,魚下鍋兩面煎至見黃,撈出淋干油;鍋內放少量油,熱后,將胡椒粉、薑絲入鍋略加煸炒,隨即加入鮮湯、酒、鹽、魚,燒至魚熟,撈起放入深盤內,散上蔥絲、香菜;鍋內湯汁燒開加入白醋、味精、麻油攪勻倒入魚盤內即可。
[功效]健脾開胃,填精,益氣。

飲食

在養生學上,飲食是很重要的,那麼立秋後在飲食上我們需要做哪些調整呢?
在飲食上要“增酸”
以增加肝臟的功能,抵禦過盛肺氣之侵入。下列食品可供選擇:
蘋果:中醫認為,蘋果具有生津、潤肺、除煩、開胃、醒酒等功用,對消化不良、氣壅不通者,可榨汁服之。
葡萄:性味甘、酸,鮮食酸甜適口,生津止渴,開胃消食,但脾胃虛弱者不宜多食,食多令人腹瀉。
楊桃:性味甘、酸、平,其果能生津止渴。秋天若患風熱咳嗽,可把楊桃洗凈鮮食;若患小便熱澀,用鮮楊桃2~3個,洗凈切碎、搗爛成汁,溫開水沖服,日服二次;若患咽喉腫痛,將鮮楊桃洗凈生食,日2~3次,每次1~2個。但本品多食傷胃,尤其是平素脾胃虛寒者更要少食。
柚子:性味酸、寒,可除脹、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消腫止痛,適用於胃病、消化不良、慢性咳嗽、痰多氣喘等症。柚子以含維生素C豐富而著稱,有益於心血管病及肥胖病患者。柚子所含的有機酸,大部分為枸櫞酸,而枸櫞酸具有消除人體疲勞的作用。
檸檬:味極酸,具有生津、止渴、祛暑、安胎等功用,檸檬酸是各種水果中所含有機酸最多而命名。高血壓、心肌梗塞患者常飲檸檬飲料,對改善癥狀大有益處。
山楂:性味酸、甘、微溫,有散瘀、消積、化痰、解毒、活血、提神、清胃、醒腦、防暑、增進食慾等功效,對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十多種疾病都有顯著療效。
1.
蘋果
現代醫學認為,蘋果還能預防和消除疲勞,蘋果中的鉀能與體內過剩的鈉結合,並使之排出體外。食入過量鹽分時,可吃蘋果來幫助排除,所以吃蘋果或飲蘋果汁對高血壓患者有益。
2.
葡萄
3.
楊桃
4.
柚子
5.
檸檬
6.
山楂
要按照《黃帝內經》提出的“秋冬養陰”的原則
也就是說,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以防秋燥傷陰。下列飲食可供選擇:
銀耳:又稱白木耳,是一種有補益作用的名貴補品。其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具有補胃、潤肺生津、提神、養胃、益氣、健腦等功效,常用來治療虛勞咳嗽、痰中帶血、老人身體虛弱、消瘦、食慾不好等症,與黑木耳比,其性偏涼、養陰生津作用比黑木耳強。
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消痰、止咳、降火、清心等功用,適用於秋燥或熱病傷陰所致的乾咳、口渴、便秘,以及內熱所致的煩渴、咳喘、痰黃等。
芝麻:性味甘平,有養陰潤燥、補腎益腦、止咳平喘之功,適用於陰液不足所致的腸燥便秘,皮膚乾燥及肝腎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暈,頭髮早白、腰膝酸軟。
藕:性味甘涼,是止血、生津的良藥,富含澱粉、鈣、磷、鐵及多種營養素,尤其是含維生素C最多。
菠菜:性味甘涼,能滋陰潤燥,養血止血,通利腸胃,可用於津液不足之口渴欲飲、腸燥便秘、貧血等。
豆漿:是將大豆浸泡,磨為汁,濾去渣,經煮熟而成。性味甘平,功能補虛潤燥,清肺化痰。常用於久病肺虛咳嗽及痰火哮喘。
鴨蛋:味甘咸,性涼,功能滋陰、清熱,可用於陰虛所致的咳嗽痰少,咽干痛,以及肺胃虛熱所致的口渴、痰咳、便乾等症。
蜂蜜:既是滋補佳品,又是治療多種疾病的良藥,蜂蜜含果糖39%,葡萄糖34%,這兩種單糖均能直接供給熱量,補充體液,營養全身。對於津液不足諸症,脾胃陰虧或氣虛所致的胃脘疼痛等均有一定療效。
1.
銀耳
2.
3.
芝麻
4.
5.
菠菜
6.
豆漿
7.
鴨蛋
8.
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