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元炁的結果 展開

元炁

一種非物質肉體所需要的能量

元炁,指的是一種能量,一種非物質肉體所需要的能量,是人的第一個靈體所需要的能量。

元炁乃先天之炁,又叫先天真炁,代表的是無極,比物質能量更為細膩。用現代科學術語叫做第四態,等離子態。

第一個靈體乃肉體的創造模板,如果人的靈體“元炁”不足,則表現在肉體上就是多疾病,衰老快,若靈體“元炁”充足,則人的肉體健康。古代中國所指的人體經脈穴位在靈體上,非肉體上。

“元炁體”,現代科學叫“能量體(Energy Body)”或“生命能量體(Vital Force Body)”。

在古希臘和古印度的傳統中,稱為“以太體(Etheric Body)”。古代中國稱之為“真炁體(Vital Body)”。

乃人的第一個靈體,離肉體最近。此靈體可以用“克里安照相術”拍攝到。

更深層、更多的靈體(光體),則需要入定法(使用靈眼)才能觀察到。(古中國的針灸,便是一種基於以太體能量結構的以太能量療法。)

釋義


1.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氣。
2.泛指宇宙自然之氣。
3.指人的精神,精氣。
4.指國家或社會團體得以生存發展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
5.中醫學名詞。
6.中國哲學術語。構成萬物的原始物質。

出處


《鶡冠子·泰錄》:“天地成於元炁,萬物成於天地”;
《論衡》:“元炁未分,渾沌為一”,“萬物之生,皆稟元氣”;
《白虎通義·天地》:“天地者,元炁之所生,萬物之祖也”。
唐代柳宗元提出:“龐昧革化,惟元炁存”;
明代王廷相稱:“天地未判,元炁混沌,清虛無間,造化六元機也”,均為對漢代元氣說的繼承與發展。

示例


當代·殷謙《天廷秘傳》:“約一百八十一億年前,有星雲自成。因陰陽二氣未分,宇宙玄封,陰陽逆轉無止境,故元炁混糅。宇宙已有宙室,狀如心房,上有空腔,左右各一,形如雲峰。腔頂有口如斗,似嵐霏之裊繞,一黑一白,疑為陰陽二氣,成無名大道,滋息不絕。”(殷謙·《天廷秘傳》)
元炁
元炁

延伸


元炁是由元精(父母之精)所化生,由後天水谷精氣和自然清氣結合而成陰氣(精、血、津、液)與陽氣(衛氣、宗氣、營氣、臟腑之氣、腎陽之氣、經脈之氣)。
“氣聚則生,氣壯則康、氣衰則弱,氣散則亡”。“氣聚則塞,氣散則通”。陰氣主物質,陽氣主功能,陰陽二氣相互轉化,變化無窮。
《辭海》:“元炁,亦稱‘原氣’,指人體組織、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質與活動能力”,現代醫學所稱人體新陳代謝。
元炁具體到現代醫學的概念,可細化為思維反應正常,睡眠好,能吃能喝消化好,能跑能跳心不慌,不咳不喘氣順暢,氣色良好聲音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