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養生的結果 展開

養生

中醫術語

簡介


● 英文名稱:Life Nurturing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

古籍摘選


● 凡養生,莫若知本,知本則疾無由至矣。(《呂氏春秋·盡數》)

名詞解釋


● 根據中醫理論,運用調神、導引、四時調攝、食養、葯養等方法的中國傳統保健方法。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養生一直是人類追求的目標,古代中國人在延長生命的長度與優化生命的質量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創立了許多行之有效的養生保健方法和措施。

四時養生

● 根據中醫基本理論,四季變化對機體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機體當適應氣候的變化來指導生活與工作。在《黃帝內經》中有四時養生的具體措施:
● 春季當夜卧早起,起床后在庭院內披髮緩行,沐浴陽光,養生髮之氣,注意調攝情志,切勿暴怒,更忌憂鬱。
● 夏季需要保養陽氣,不要貪涼飲冷,傷害脾胃的陽氣。
● 秋季要防燥護陰,清肅肺氣,滋養津液。
● 冬季則早卧晚起,不要劇烈活動,注意固護精氣,養封藏之氣。

導引養生

● 導引是中國的傳統運動療法。名醫華佗曾創製五禽戲併流傳至今,適當的運動可舒展筋脈、促進氣血流通,使精氣充沛。
● 中國的導引精髓在於調氣,不注重肌肉力量的鍛煉,這與西方國家的鍛煉措施明顯不同。傳統的導引有五禽戲、八段錦、梅花樁、太極拳、太極劍、形意拳等。

食葯養生

● 葯食同源,既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各種養分,又可以調整臟腑功能,強壯身體。
● 生活中常用的山藥、茯苓、芡實等可以健脾祛濕,平素消化能力不好的可經常食用;大棗、桂圓、枸杞等可以養血安神,貧血或月經過多的女性可以經常食用;百合、玉竹、麥冬等可以潤肺養胃,乾咳的人群可以經常食用。
● 經常容易長癤子的則需要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如牛羊肉、辣椒等;過敏患者則應少食魚蝦等海鮮。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