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堡鄉

河北省保定市蠡縣轄鄉

林堡鄉,河北省保定市蠡縣轄鄉,地處蠡縣北部,南距縣城10千米,東與桑園鎮為鄰,南連小陳鄉,西鄰博野縣,北與清苑區接壤,轄區東西最大距離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3.5千米,總面積27.25平方千米,2018年末,林堡鄉戶籍總人口21940人。

林堡徠鄉因鄉政府駐林堡村得名。1953年,始建林堡鄉。1961年,析置林堡人民公社。1984年,改建林堡鄉。截至2020年6月,林堡鄉轄林堡村、東營村、西營村、王辛庄村、孫庄村、宋家莊村、楊馬庄村7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林堡村。

歷史沿革


1953年,始建林堡鄉。
1958年,併入鄭村人民公社。
1961年,析置林堡人民公社。
1984年,改建林堡鄉。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末,林堡鄉轄林堡、王辛庄、孫庄、宋家莊、楊馬庄、東營、西營7個村民委員會。
截至2020年6月,林堡鄉轄
林堡村東營村西營村王辛庄村
孫庄村宋家莊村楊馬庄村
林人民政府駐鄉堡村。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林堡鄉地處華北平原,地面平坦開闊。土質多為輕壤。
林堡鄉
林堡鄉
氣候
林堡鄉大陸性季風氣候特點顯著。春多風乾燥,夏多雨炎熱,秋天高氣爽,冬乾燥寒冷,四季分明。全年主導風向為南南西風。多年平均氣溫12.7℃,無霜期19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628.9小時,年平均降水量468.4毫米。

水文

林堡鄉境內孝義河自西營村入境,向東流經東營村,由東營村出境,境內長35千米。

自然災害

林堡鄉主要自然災害有有氣象災害、生物災害等。氣象災害包括旱澇、乾熱風、冰雹、霜凍、暴風雨;生物災害包括農作物病蟲害。旱澇災害突發性較強,一場暴雨即決定旱澇。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3年末,林堡鄉轄區總人口21590人,均為漢族,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41人,城鎮化率1.57%;另有流動人口38人。總人口中,男性12256人,佔56.8%;女性9334人,佔43.2%;14歲以下3346人,佔15%;15~64歲12148人,佔56%;65歲以上6096人,佔28%。2013年,林堡鄉人口出生率13.6‰,人口死亡率6.1‰,人口自然增長率6.6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85人。
截至2017年末,林堡鄉常住總人口24000人。
截至2018年末,林堡鄉戶籍總人口21940人。
林堡鄉
林堡鄉

經濟


綜述
2002年,林堡鄉工、農業總產值為1.2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594元。
2013年,林堡鄉農業總產值1.2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人3680元,工業生產總值5.7億元。
2018年,林堡鄉有工業企業94個,其中規模以上4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4個。

第一產業

2013年,林堡鄉耕地面積30480畝,人均1.4畝,全部為旱田,以種植小麥、玉米,蔬菜為主。2013年,林堡鄉生產糧食11148噸,人均563.3千克,其中小友4744噸,玉米5528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蔬菜種植面積390畝,年蔬菜產量165噸,主要品種有白菜,大蔥、西紅柿、黃瓜等。畜牧業以養殖指、羊、家高為主。2013年,林堡鄉生豬飼養量12萬頭,年來存欄1.2萬頭;羊飼養量4589隻,年末存欄4589隻;家禽年飼養量13.5萬隻,年末存欄13.5萬隻。

第二產業

201徠3年,林堡鄉工業以紡織、紡紗為主,工業生產總值5.7億元,擁有工業企業40家,職工3900人。

第三產業

截至2013年末,林堡鄉有集貿市場7個,年成交額26.1萬元;有商業網點125個,職工1235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650萬元,比上年增長18.9%。有郵政所1處。通信服務網點4個,行動電話用戶4100戶,固定電話用戶900戶。

交通


林堡鄉境內有溫留公路過境。林堡鄉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13年末,林堡鄉有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1020人,專任教師42人;小學5所,在校學生2880人,專任教師110人,小學適嶺兒童入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2013年,林堡鄉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5.5萬元。

文化事業

截至2013年末,林堡鄉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7處,各類圖書室7個,藏書8000餘冊。

體育事業

截至2013年末,林堡鄉有學校體育場4個,2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

醫療衛生

截至2013年末,林堡鄉有鄉級衛生院1個,門診部7個,有床位40張,專業衛生人員21名,其中執業醫師15人,執業助理醫師15人,註冊護士5人。2013年,林堡鄉醫療機構(門診以上)完成診療6980人次,村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98%。

基礎設施

截至2013年末,林堡鄉有10千伏林堡供電站1座。

文化


名字由來

林堡鄉因鄉政府駐林堡村得名。

文物古迹

宋洛曙故居,位於林堡鄉宋家莊。故居坐北朝南,東、西、北三面為民宅,南臨一條街,原建築共有北磚房兩間,1981年5月,宋洛曙故居改兩間為三間,磚木結構前出檐,兩根明柱、玻璃門窗,原來的門安裝在臨街大門上,現保存完好。1987年,宋洛曙故居被蠡縣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宋洛曙故居被保定市列為保定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宋洛曙故居被河北省列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代表人物


宋洛曙(1887~1932年),是高、博、蠡縣起義領導人之一,是梁斌代表作《紅旗譜》中主人公朱老忠的創作原型,曾歷任蠡縣縣委書記、河北工農紅軍第二十七軍第一支隊司令員。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8月,高、博、蠡起義指揮部設在宋洛曙故居,宋洛曙同志為指揮和掩護各起義隊伍轉移而壯烈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