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夏聲

顧夏聲

顧夏聲(1918.5.6-2012.2.6),出生於江蘇無錫,中國市政工程與環境工程教育事業的主要開創者和奠基人。

顧夏聲1941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土木系,1948年獲美國得克薩斯州農工大學衛生工程碩士學位,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顧夏聲長期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在中國國內外首次提出UASB反應器內厭氧顆粒污泥的結構模型和顆粒污泥形成機理的“晶核生長”學說。

人物生平


顧夏聲
顧夏聲
1918年5月6日,顧夏聲出生於江蘇省無錫市一個知識分子家庭。
20世紀30年代初,他就讀於上海大同大學附中時,就決定上大學時報考工科。
1936年夏,顧夏聲的理想成為現實,被上海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錄取,於1941年以優異成績畢業,獲工學士學位。
1946年,他進入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學習衛生工程。
1948年獲市政與衛生工程碩士學位,同年,在美國Rutgers 大學環境衛生系任研究助理,後來又在芝加哥水泵公司污水處理設備研製部任工程師。
1948年,在得州農工大學取得衛生工程科學碩士學位后,為了盡量多吸收一些理論聯繫實際問題的經驗,顧夏聲又來到新澤西州RUTGERS大學環境衛生系,在著名的污水處理專家魯道夫斯教授指導下當研究助理。
1949年,顧夏聲離美回國。回國后,他先後在唐山交通大學、北京大學任教。
1952年,隨院系調整到清華大學任教至今。歷任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環境工程教研究主任。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2年2月6日14時13分與世長辭,享年94歲。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顧夏聲長期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發展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理論,提出的二相UASB工藝對於處理含硫酸鹽廢水的發展前景以及廢水經酸化后,用自養型硫細菌進行生物脫硫,然後進行甲烷發酵和硫回收的新工藝,是對含高硫酸鹽有機廢水治理技術的重大突破,找出了培養顆粒污泥的優化條件和關鍵技術。
他在工程方面的主要成就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
1:主持和指導有機廢水厭氧生物處理技術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顧夏聲主持的“城鄉有機廢水厭氧生物處理機理及高效厭氧反應器研究”課題以及他指導的國家“七五”科技攻關項目“高濃度有機廢水的厭氧生物處理技術”,對升流式厭氧污泥層(UASB)反應器的理論與實踐,對其微生物學特性及工程應用等進行了系統研究,在中國國內外首次提出厭氧顆粒污泥的結構模型及形成的“晶核生長”學說,由此找到了培養顆粒污泥的優化條件和關鍵技術,為其後進行的中試和生產性UASB反應器內顆粒污泥的培養提供了理論指導和技術依據。在此基礎上開發的UASB反應器處理啤酒等廢水新工藝,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些成果被列入“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和“國家環境保護最佳實用技術”,已應用於多個污水處理工程,其中北京啤酒廠污水處理系統是中國規模較大的常溫UASB生產性裝置,被列為國家環保局示範工程。
2:主持“硫酸鹽還原作用對厭氧消化的影響與控制”研究項目,使含高硫酸鹽有機廢水治理技術獲重大突破。造紙、味精、脂肪酸、糖蜜等生產廢水的有機物濃度高,由於含有大量硫酸鹽,嚴重妨礙厭氧消化技術的應用,成為世界各國廢水處理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顧夏聲與同事們分析研究了“酸化”狀態下的微生物生態及控制“酸化”的措施,提出了二相UASB工藝對於處理含硫酸鹽廢水的發展前景,並提出廢水經酸化后,用自養型硫細菌進行生物脫硫,然後進行甲烷發酵和硫回收的新工藝,使該類廢水的處理技術獲得重大突破。
3:參與和指導難降解有機污染物的可生化性和處理工藝研究,提出經濟有效的處理途徑。顧夏生研究了厭氧—缺氧—好氧系統處理焦化廢水過程中微生物分佈和有機物遷移轉化規律,並進行了新型硝化—反硝化系統的研究,將焦化廢水生物處理推向了一個新高度;對染料廢水中的各種主要化合物進行了較系統深入的好氧和厭氧降解性能及機理的研究,為去除這些物質提供了理論基礎,所獲得的用生物轉盤處理染色廢水的研究成果已用於工程設計之中。
4:參與氧化塘處理廢水的科技攻關,對氧化塘中碳、氮、磷的轉移規律進行了深入討論,在廢水生物脫磷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主要論著
1陶葆楷、顧夏聲,沼氣池中糞便消化效能的研究,清華大學學報,1959,6(2)。
2顧夏聲、黃銘榮、錢易等,廢水處理與利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78。
3顧夏聲、李獻文,水處理微生物學基礎,第一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0。
4Gu Xiasheng,The Status and Trend of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in China,Water International,1982,7(2).
5顧夏聲,廢水生物處理數學模式,第一版,清華大學出版社,1982。
6顧夏聲、胡紀萃、俞毓馨、胡瓊玲,空氣混合活性污泥法處理合成氨裝置碳黑廢水的研究,清華大學學報,1983,23(1)。
7Hu Jicui,Gu Xiasheng,A Kinetic Model of the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Development Technology,1985,3:241~249.
8顧夏聲、黃銘榮、王占生等,水處理工程,清華大學出版社,1985。
9吳唯民、胡紀萃、顧夏聲,厭氧升流式污泥層反應器內污泥顆粒化對固液分離效果的影響,環境科學學報,1986,6(1)。
10顧夏聲、李獻文、俞毓馨,水處理微生物學基礎,第二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7。
11Weimin Wu,Jicui Hu,Xiasheng Gu,Yizhang Zhao,Cultivation of Anearobic Granular Sludge in UASB Reactor with Aerobic Activated Sludge Seed,Wat.Res.,1987,21(7).
12吳唯民、胡紀萃、顧夏聲,厭氧污泥的最大比產甲烷速率的間歇試驗測定法,中國給水排水,1988,1(4)。
13Jicui Hu,Weimin Wu,Xiasheng Gu,A Study on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Activated Sludge as Seed Material for an Anaerobic Reactor,Wat.Sci.Tech.,1988,20(11/12).
14趙健夫、錢易、顧夏聲,用厭氧酸化預處理焦化廢水的研究,環境科學,1990,11(3)。
15趙健夫、錢易、顧夏聲,焦化廢水中難降解物的分析,環境工程,1991,9(1)。
16Zhang Xiaojian,Wang Zhansheng,Gu Xiasheng,Simple Combination of Biodegradation and Carbon Adsorption-The Mechanism of the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Process,Wat.Res.,1991,25(2).
17劉雙江、胡紀萃、顧夏聲,升流式厭氧污泥床處理豆製品廢水,中國給水排水,1992,8(1)。
18劉雙江、胡紀萃、顧夏聲,厭氧顆粒污泥形成過程中胞外多聚物作用的研究,中國沼氣,1992,10(1)。
19竺建榮、胡紀萃、顧夏聲,二相UASB工藝微生物生態學的研究,中國沼氣,1992,10(2)。
20周琪、袁嗣兵、竺建榮、胡紀萃、顧夏聲,升流式厭氧污泥床處理生活污水,中國給水排水,1992,8(4)。
21文湘華、錢易、顧夏聲,生物穩定塘碳、氮、磷物質遷移轉化模型的研究,生態學報,1992,12(1)。
22文湘華、錢易、顧夏聲,生物穩定塘常規運行狀態模擬與分析,環境科學,1992,13(3)。
23周岳溪、錢易、顧夏聲,生物除磷過程中乙酸鹽厭氧代謝機理的研究,環境科學研究,1992,5(3)。
24周岳溪、錢易、顧夏聲,假單胞菌磷代謝特性的研究,環境科學,1992,13(5)。
25周岳溪、錢易、顧夏聲,循序間歇式廢水生物除磷處理工藝微生物特性的研究,環境科學研究,1992,5(6)。
26顧夏聲,廢水生物處理數學模式,第二版,清華大學出版社,1993。
27竺建榮、胡貴平、胡紀萃、顧夏聲,胞外多聚物在污泥顆粒化過程中的作用研究,中國沼氣,1993,11(3)。
28耿艷樓、錢易、顧夏聲,簡捷硝化-反硝化過程處理焦化廢水的研究,環境科學,1993,14(3)。
29竺建榮、胡紀萃、顧夏聲,顆粒污泥的產甲烷細菌及結構模型初探,微生物學報,1994,33(4)。
30安仁虎、錢易、顧夏聲,厭氧過程在厭氧-好氧工藝處理染料工業廢水中的作用,環境科學研究,1994,7(3)。
31Mai Wenning,Jian Zhangpeng,Gu Xiasheng,A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Biodegradability of Organic Substance,J.of Environmental Science,1995,7(2).
32左劍惡、袁琳、胡紀萃、顧夏聲,利用無色硫細菌氧化廢水中硫化物的研究,環境科學,1995,16(6)。
33王永儀、楊志華、蔣展鵬、顧夏聲、劉勇,H-酸廢母液的濕式空氣氧化處理,環境科學,1996,17(1)。
34何苗、張曉健、瞿福平、顧夏聲,焦化廢水中有機物在活性污泥法處理中的去除特性,中國給水排水,1997,13(1)。
35瞿福平、張曉健、何苗、顧夏聲,氯苯類有機物生物降解性及共代謝作用研究,中國環境科學,1997,17(2)。
36何苗、張曉健、瞿福平、顧夏聲,難降解有機物生物抑制特性的研究,環境科學,1997,18(2)。
37何苗、張曉健、顧夏聲,雜環化合物及多環方烴厭氧酸化降解性能的研究,中國給水排水,1997,13(3)。
38何苗、張曉健、瞿福平、顧夏聲,混合基質條件下難降解有機物生物降解性能,環境科學,1997,18(3)。
39顧夏聲、李獻文、竺建榮,水處理微生物學,第三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8。
40楊洋、左劍惡、卜德華、顧夏聲,好氧顆粒污泥亞硝化工藝的啟動與運行特性研究,環境科學,2007,28(11)。
41顧夏聲,胡洪營等,水處理生物學,第四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6。
● 科研獲獎
提出對升流式厭氧污泥層(UASB)反應器處理啤酒等廢水的新工藝,研究成果被列入“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和“國家環境保護最佳實用技術”。
對升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反應器的理論與實踐及其微生物學特性和工程應用進行了系統研究,先後獲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三等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北京市科技成果獎、全國環保科技成果獎等。

人才培養

顧夏聲在任教60餘年中,他始終堅持“要教好工科的書必須理論聯繫工程實際”,講課堅持做到“深入淺出,少而精,條理清晰”。顧夏聲為中國市政工程和環境工程培養了一大批學術帶頭人和專家,有的已經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顧夏聲在60餘年教學生涯中,始終堅持“要教好工科的書必須理論聯繫工程實際”,為中國市政工程和環境工程培養了一大批學術帶頭人和高級專家,包括中國自己培養的第一位環境工程博士。他曾任建設部高校給水排水及環境工程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和國家教委環境工程類專業教材委員會主任委員,組織研究明確了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科歸屬、專業內容、培養目標等,制定了教學計劃和各課程基本要求,組織編寫系統教材,為環境工程、市政工程教育事業做出重大貢獻。
顧夏聲一貫重視教材建設。他本人或帶領年輕教師編寫了多本高質量的教材,並隨時把新的研究成果納入教材,給學生以最新的知識。如他與李獻文等合編的《水處理微生物學基礎》曾三次再版,受到師生們的好評。他同時擔任建設部高校給水排水及環境工程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和國家教委環境工程類專業教材委員會主任委員。在有關部門的領導下,他與其他委員一起,就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科歸屬、專業內容、培養目標等問題進行了多次研究討論,明確了該專業的定位及培養目標,制定了教學計劃和各課程的基本要求,編寫教材18種,使環境工程專業有了比較系統、基本成套的試用教材,為環境工程、市政工程教育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改革開放以來,顧夏聲培養出了中國第一位環境工程博士。他對研究生嚴格要求、精心培養;強調學生知識結構的合理性、適應性,尤其注意充實其基礎知識和拓寬其知識面;要求學生把書本知識應用到工程實際,同時以實際工作的經驗充實理論。顧夏聲言傳身教,培養的博士生業務素質好、思想覺悟高,多數已成為各個單位的業務骨幹。
學生:清華大學環境系教授、中國第一位環境工程博士張曉健。

榮譽表彰

曾獲北京市高教系統“教書育人”先進工作者、全國環境教育先進個人等稱號。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1九三學社北京市委成立50周年紀念大會上被評為優秀社員。
2001清華大學環境系授予傑出貢獻表彰證書。

社會任職


曾任建設部高校給水排水及環境工程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和國家教委環境工程類專業教材委員會主任委員。
曾兼任國家教委環境工程教材委員會主任委員、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給水排水與環境工程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北京市政府給水排水顧問、北京土建學會給水排水專業委員會名譽委員、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會顧問、建設部《土木建築大辭典》常務編委及《城鎮基礎設施及環境保護卷》主編、《環境工程手冊》編委會主任、英國國際技術開發季刊編委等。
歷任國立唐山工學院、北京大學副教授,清華大學教授、環境工程教研室主任,國家教委環境工程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委員。

人物評價


顧夏聲一貫重視教材建設。他本人或帶領年輕教師編寫了多本高質量的教材,並隨時把新的研究成果納入教材,給學生以最新的知識。如他與李獻文等合編的《水處理微生物學基礎》曾三次再版,受到師生們的好評。他同時擔任建設部高校給水排水及環境工程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和國家教委環境工程類專業教材委員會主任委員。在有關部門的領導下,他與其他委員一起,就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科歸屬、專業內容、培養目標等問題進行了多次研究討論,明確了該專業的定位及培養目標,制定了教學計劃和各課程的基本要求,編寫教材18種,使環境工程專業有了比較系統、基本成套的試用教材,為環境工程、市政工程教育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改革開放以來,顧夏聲培養出了中國第一位環境工程博士。他對研究生嚴格要求、精心培養;強調學生知識結構的合理性、適應性,尤其注意充實其基礎知識和拓寬其知識面;要求學生把書本知識應用到工程實際,同時以實際工作的經驗充實理論。顧夏聲言傳身教,培養的博士生業務素質好、思想覺悟高,多數已成為各個單位的業務骨幹。(九三學社
顧先生是環境的守護者,把自己的精力和心血都奉獻給了中國的環境工程事業。顧先生治學嚴謹、精益求精,在幾十年的艱苦勞動里結出了豐碩果實。先生勤於鑽研、勇於探索的研究態度,值得我們學習和弘揚,顧先生是九三學社的前輩,在顧先生身上處處彰顯著九三學社老一輩熱愛祖國、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光榮傳統和道德風範。 。顧先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格魅力是我們這些九三學社後輩學習的榜樣。九三學社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像顧先生那樣做人做事,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地為國家為人民貢獻自己的力量。(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邵鴻評)
顧先生的高尚品德、人格精神、治學思想和光輝業績被公認為是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精神的典範(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評)
顧夏聲為環境系的建立和發展做出的重大貢獻。(清華大學環境系主任余剛評)

後世紀念


2008年4月27日,“顧夏聲院士90華誕慶賀會暨顧夏聲勵學基金捐贈儀式”在中意清華環境節能樓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