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泗水鎮的結果 展開

泗水鎮

廣東平遠縣轄鎮

泗水鎮隸屬於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位於平遠縣東北部,人口1萬人,是兩省三縣交界之地,東接蕉嶺縣長潭鎮,西接上舉鎮,南連東石鎮,北面毗鄰福建武平縣下壩鄉。因境內有金田、文貴、大新、成文四條溪水流入石窟河而得名“泗水”。全鎮界域面積137平方公里,轄泗水、文貴、金田、梅畲、成文、大畲、木聯、大新8個村委會,140個村民小組,2011年末總人口10479人,其中,男性5430人,佔51.82%,女性5049人,佔48.1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76人,居民為漢族,講客家話。2011年,全鎮人口出生率10.03‰,人口自然增長率-0.39‰。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泗水鎮常住人口為3580人。

歷史沿革


泗水在清朝屬義化都。民國初屬第三區東石鄉;民國24年設泗水鄉。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泗水鄉屬第三區;1952年至1954年平遠與蕉嶺合署辦公,泗水屬第七區;1954年平遠與蕉嶺分治,泗水屬第三區;1957年,泗水稱鄉;1958年,泗水屬東石人民公社;1961年1月,泗水由東石人民公社分出,稱泗水人民公社;1975年泗水析出符坑大隊歸上舉公社轄;1983年稱泗水區公所;1987年,撤區建鄉,成立泗水鄉人民政府。1988年梅畲分成梅嶺、興明兩個管理區,余文分成大畲、木聯兩個管理區;1994年,改稱泗水鎮至今。是年,梅嶺與興明合併為梅畲村委會。2011年末,全鎮轄泗水、文貴、金田、梅畲、成文、大畲、木聯、大新8個村委會,140個村民小組,全鎮界域面積137平方公里,總人口10479人。

基本情況


該鎮林木資源豐富,山林面積共16.9萬畝,佔全鎮總面積的82%,木材蓄積量達70多萬方,森林覆蓋率85.6%,是平遠縣的用材林基地,年產木材達1萬多立方米。這裡山清水秀,空氣清新,被譽為“天然氧吧”。
泗水有源遠流長的古迹,如大新村的萬年橋,它用麻條石砌成,單跨,橋長16米、寬3.6米、高12.5米,橋面兩旁砌有石條欄桿及望柱,橋兩頭皆陡峭石壁。梅畲村下村村頭赤竹坳公路旁有一條樹齡507年的觀光木(又名深山含笑),高26米,直徑370公分,覆蓋面積達160平方米,樹葉茂盛。
該鎮耕地面積9256畝,其中水田6125畝,全鎮經濟作物面積達4450畝,主要以蔬菜、水果為主,糧經比4:6。金桔、臍橙、南葯、烤煙、油茶等經濟作物已初具規模,金桔有1200多畝,是全縣最大的生產基地,臍橙有400多畝,南葯有1000多畝。
泗水水系分佈均勻,河床比降大,水量豐富有利於興建水利水電工程。全鎮共開有21間電站,總裝機容量4450千瓦,年發電量1091萬度。泗水境內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鉀長石鉛鋅礦、銅礦等,大部分分佈在文貴胡蘆崗和成文李坑水口。

經濟情況


2003年,泗水鎮因地制宜,勇於實踐,是開拓創新,與時具進的一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4887萬元(現行價,下同)比上年增長5.6%;工農業總產值6581萬元,比增7.4%。其中,工業總產值2945萬元;農業總產值3636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5354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4080元,比增2.7%;鎮級財政收入73萬元,村級集體經濟純收入61萬元。
2007年,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7215萬元,比2006年增長11%;實現工業總產值5780萬元,比2006年增長20%;農業總產值5077萬元,比2006年增長5.4%;完成鎮級一般預算收入117萬元,比2006年增長12.5%;農村人均純收入3848元,比2006年增長4%;村級集體經濟收入74.1萬元,比2006年增長0.4%。

人口數據


總人口8718
4389
4329
家庭戶戶數2391
家庭戶總人口(總)8603
家庭戶男4304
家庭戶女4299
0-14歲(總)2396
0-14歲男1193
0-14歲女1203
15-64歲(總)5322
15-64歲男2783
15-64歲女2539
65歲及以上(總)1000
65歲及以上男413
65歲及以上女587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8179
第七次人口普查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泗水鎮常住人口為3580人。

基礎設施


泗水鎮以圩鎮為中心,通往所有行政村公路全部實現硬底化,村委會址到300人以上自然村道基本實現硬底化,縣道X038線從南往北通過鎮區,圩鎮建有農村客運站1座,所有行政村通班車,農村客運線路有4條,每天有8班次客車往返泗水至縣城。泗水鎮有郵政支局1間,電信支局1間、農村信用合作社1間,移動通訊、電視電話、寬頻覆蓋全鎮。泗水鎮建立了覆蓋全鎮8個村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居民自來水普及率約80%。泗水鎮是梅州市“生態鎮”,形成了“戶收集、村集中、鎮轉運、縣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機制,構築了村容整潔的鄉村環境。

名勝古迹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讓我們一起走進“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絕色泗水。這裡的山令人拍案叫絕,這裡的水令人心曠神怡,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全靠天造地設,自然成趣。山與水的相互依偎,相互纏綿,描繪出一幅“山因水更雄渾,水因山更優雅”的圖畫。
泗水鎮位於梅州市平遠縣城東北部,是兩省三縣交界之地,東接蕉嶺長潭鎮,西接上舉鎮,南連東石鎮,北面毗鄰福建武平下壩鄉。鎮內森林覆蓋率極高,群山蔥鬱,林產豐富,行車其中,峰迴路轉,樹影斑斕,竹林婆娑,野花間雜。這裡的“普灘河鮮”美味可口,“梅畲黃粄”聞名遐邇。
一、上寨瀑布、溪流
進入泗水,剛見人家,便可下車尋訪上寨的瀑布了。流水從高處飛花碎玉般傾瀉而下,溪水在林間嬉戲笑鬧著奔跑,濕潤著樹的根,花的葉,連笨重的石頭也增添了無數的靈氣。
二、尋訪觀光木
蒼勁挺拔的它位於梅畲村赤竹坳公路邊,樹高26米,胸高直徑1.21米,冠幅433平方米,樹齡約在500年以上。是目前在全國已發現的觀光木單株中最大的一棵,曾經在《中華古樹奇觀》、《廣東之最》、《廣東樹木奇觀》等書中均有記載,現被平遠縣列為重點保護古樹名木。
停車駐足,走入農家,看香氣四溢的梅畲黃粄如何在靈巧的客家婦女手下成型,體會原汁原味的梅畲黃粄帶給你那最自然的享受。
三、大新澗子溝
從森工站下車,田間而過,而後溪邊漫步,溪里有黑色的圓石頭,石頭旁有如蘭一般的植物,路的另一旁是幽深的林木。到了澗子溝,涓涓細流把那堅硬的石頭打磨得光滑舒緩,深切成狹長的溝壑。
四、大新—普灘,舟行長潭
從大新碼頭上船,悠然泛舟碧波間。水平如鏡,兩岸青山聳立。聽船主人給您講述石蛇里的風流韻事,某風水寶地被機緣所誤,還有埋藏在水下的那些遠去的地理風貌……
五、普灘游
如果說上寨的水是小家碧玉的俏麗調皮,那普灘的水應該是溫婉優雅的大家閨秀。平靜的水面,婆娑的竹林,掩映的吊腳樓,還有垂釣的老翁,打破水面的小舟。

領導分工


陳瓊宏同志:主持黨委、人大全面工作。
吳秉標同志:主持政府全面工作。
張天華同志:協助書記工作,分管黨的建設、政法、綜治、維穩、派出所、司法所、信訪、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林業工作,協調“和諧泗水”建設。
曾 戈同志:協助鎮長工作,分管農口工作、新農村建設、農業、水利、畜牧、招商引資、鄉村道路、移民、糾風、科技、扶貧工作,協調“綠色泗水”建設。
林烈堅同志:分管安全生產、國土、民政、村鎮建設、環境衛生、民營經濟、鄉鎮企業、農電、經管、統計、農機工作。
林偉峰同志:分管人口與計劃生育、衛生、農村合作醫療、勞動和社會保障、教育、體育工作。
余春蓮同志:分管紀檢、監察、共青團、婦聯、工會、僑務、統戰工作。
謝遠鋒同志:分管人大、依法治鎮工作。
卓 強同志:分管組織、人事、老幹部、黨政辦、機關事務工作。
王波旋同志:分管財貿、財政所、工商、稅務、銀行、保險工作。
劉益斌同志:分管宣傳、廣播電視、文化、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陳連祺同志:分管武裝、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
王子良同志:分管黨的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