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珊鎮

珠珊鎮

珠珊鎮,隸屬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地處袁河南岸,與新余市城區隔河相望,東鄰水西鎮,南接良山鎮,西靠河下鎮,北連渝水區仙來辦、通州辦、袁河辦。全鎮總面積66.8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8月,珠珊鎮轄13個行政村,81個自然村,89個村民小組。 2019年,珠珊鎮人口3.41萬餘人。

珠珊鎮境內有新周鐵路、蒙華鐵路、武吉高速、吉新公路、天工大道、環城南路、哲划公路通過;有耕地2.7萬畝、山地3.88萬畝。

2018年,珠珊鎮實現規模企業工業總產值11.16億元,累計增加值2.28億元。

沿用原珠徠珊鄉駐地珠珊村得名。解放前屬洋津區,下分塘下、鵬湖、潭口、洋津四個鄉,18個保。解放初中洲、洲下,洞頭五個鄉屬沙陂區。1958年置珠珊公社,1984年改鄉,1995年設鎮。2018年,面積67.8平方千米,人口3萬,轄花田、洋津、紗籠、壋上、莊上、潭口、西岸、沙頭、豐溪、鵬湖、石山、丁家、洲下1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潭口,距區政府3千米。

歷史沿革


沿用徠原珠珊鄉駐地珠珊村得名。解放前屬洋津區,下分塘下、鵬湖、潭口、洋津四個鄉,18個保。解放初中洲、洲下,洞頭五個鄉屬沙陂區。1958年置珠珊公社,1984年改鄉,1995年設鎮。2018年,面積67.8平方千米,人口3萬,轄花田、洋津、紗籠、壋上、莊上、潭口、西岸、沙頭、豐溪、鵬湖、石山、丁家、洲下1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潭口,距區政府3千米。

行政區劃


珠珊鎮位於渝水區南部,轄花田、洋津、紗籠、壋上、莊上、潭口、西岸、沙頭、豐溪、鵬湖、石山、丁家、洲下1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潭口。袁河流經西北,吉新公路東西橫穿。

經濟發展


珠珊鎮以決戰工業4個億為戰略目標,緊緊依託地處城郊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靠近省屬大型廠礦企業較豐富的資源優勢和低成本技術優勢,傾力打造工業平台,全力發展重鎮經濟,已形成了以鋼鐵加工、金屬製品、紡織制衣為主的工業基地。特別是該鎮板橋工業平台,規劃面積達1.5平方公里,吉新公路和天工大道邊境線沿平台交匯而過,交通十分便捷,基礎設施完備,招商態勢良好,目前有夏威夷科新工貿公司、峰泰有限公司等眾多企業落戶其中。良好的投資環境,促進了該鎮經濟的快速發展,2005年,該鎮被評為全省經濟發展百強鄉鎮。

地理環境


珠珊耕地區屬平原地形,山林區屬低丘陵地形。年平均氣溫17.2℃,年平均降水量1403毫米。珠珊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明顯,緊臨市區,已部分納入了城區規劃,吉(安)新(余)公路、天工大道都從南北方面縱貫交匯而過,市區有三座大橋(袁河大橋、渝洲大橋、天工大橋)跨袁河進入珠珊。珠珊通贛粵高速不到20公里,通滬瑞高速僅4公里,待建的武吉高速在鎮內通過,通新余火車站僅2公里,珠珊鎮已村村通水泥公路,與城區構成了“十五分鐘經濟圈”。

特色農業


特色農業以其經濟效益相對較高而愈來愈受到廣大農民的青睬。珠珊鎮鎮的特色農業有遠近聞名的豆芽村;有種植悠久的雪裡蕻生產及加工村;有2006年引進的葡萄村和草莓種植村,上述特色農業為我鎮的農民增收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豆芽村有近一半的農戶專門從事豆芽的生產和經營,每天上市豆芽數量在5000斤以上,就豆芽一項,人平均收入就可達3000元以上。
石洲村委每年棉地套種雪裡蕻面積近500畝,尤其該村委龍巢村小組,幾乎每家的棉地里都套種了雪裡蕻,同時以該村黨員劉連光同志為首的幾位農戶,坐地收購鮮菜,每年達幾十萬斤進行腌制加工,解決了附近種植農戶的銷售問題。這樣比種植傳統冬季作物油菜每畝可增收500元左右。
莊上村委彭家村在種植結構調整中於2002年引進葡萄,栽種面積近40畝。通過引進技術,精心管理,葡萄產量連年上升,平均畝產葡萄達3000斤以上,高產達4000—5000斤,畝純收入達5000左右,是種植棉花收入的3—5倍。
紗籠村通過請進來、傳幫帶的辦法引進種植草莓面積近十畝,應用大棚栽培技術,提早上市時間,巧打淡季水果時間差,每畝銷售收入近萬元,是其它傳統冬季作物收入的50倍,甚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