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8條詞條名為李建平的結果 展開

李建平

中國海洋大學未來海洋學院院長

李建平,男,1969年5月生。畢業於蘭州大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海洋大學未來海洋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研徠究領域:非線性氣候動力學與可預報性、季風、環狀模(北極濤動和南極濤動)及其對中國氣候的影響、數值模擬與計算等。

大事件

1969-05

出生

1969年5月出生。

1997-09

進入博士后流動站

1997年9月進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流動站。

1999-05

留LASG工作

1999年5月出站,留LASG工作至今,任中科院大氣物理所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數值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LASG)副主任。

2020-12

任中國海洋大學未來海洋學院院長

2020年12月,任中國海洋大學未來海洋學院院長。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時間院校學位
XX-1991年蘭州大學學士
XX-1994年蘭州大學碩士
XX-1997年蘭州大學博士

工作經歷

1997年9月進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流動站。
1999年5月出站,留LASG工作至今,任中科院大氣物理所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數值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LASG)副主任。
2000年至今先後8次分別在美國印第安那大學、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NOAA)、澳大利亞CSIRO等作高級訪問學者。
兼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蘭州大學等兼職教授。
2020年12月,任中國海洋大學未來海洋學院院長。
美國夏威夷大學氣象系聯合研究生指導導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研究領域
非線性氣候動力學與可預報性、季風、環狀模(北極濤動和南極濤動)及其對中國氣候的影響、數值模擬與計算等。
在國內外權威雜誌上發表論文140餘篇,編著3部,譯著3部,被引用1000餘次。
在國際重要學術會議上作分會主席或共同主席26次,被邀請做特邀報告28次。
特別是2007年被國際科學理事會(ICSU)邀請在ICSU成立75周年大會上做特邀報告,是中國大陸唯一的特邀報告。
學術成果
(1)建立了非定常外強迫下氣候全局分析和新的可預報性理論
利用無窮維動力系統新理論,開拓了非定常強迫下氣候全局分析理論及其應用,證明了全局吸引子的存在性,建立了強迫耗散氣候系統的非線性適應和演變過程理論,並從理論上解決了平衡態的根源問題。根據全局分析理論,創建了非線性誤差增長動力學,突破了以往線性理論的局限性,為定量研究可預報性開闢了全新的途徑。首創性提出數值模擬中計算不確定性原理,提出實現最優數值積分的逐步調整法、通用顯式差分格式及計算穩定性判據。
(2)環狀模動力學及其對中國氣候的影響
提出大氣環流環狀活動帶的新概念,證明存在環狀濤動,提出新的環狀模指數,避免了傳統舊指數所引起的混淆和爭議,揭示了環狀模的物理本質,證明ferrel環流在環狀模物理機制中所起的關鍵作用,表明環狀模是大氣環流中固有的物理模態。這些為中高緯環流動力學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徑,為揭示環狀模與區域氣候變化的關係提供了新的依據。發現前期春季南半球環狀模(SAM)和夏季長江中下游的降水存在很好的正相關關係。這一發現為長江中、下游地區夏季降水的預報提供了一個新的非常有價值的預測信號。發現前冬北極濤動對春季中國西北地區沙塵暴頻率的年代際變化有顯著的反相關關係。提出海氣耦合橋理論來揭示南、北半球環狀模影響中國氣候的機理,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東亞夏季風季節預測經驗模式,有較好的預報能力,為東亞夏季風實時季節預報提供了一個新的工具。
(3)季風系統動力學研究與應用
提出統一季風指數,並從理論上證明其合理性,發展了前人的工作,這一研究全球季風變化的新指數,很好地表示了季風環流和降水類型及其強度變化,得到廣泛使用。按性質對全球季風系統進行了新的分類,這有助於從一個新的角度來認識不同類型季風的成因和規律。指出孟加拉灣降水和阿拉伯海域風場存在正反饋過程,表明對流層低層水平風場的預報對於改善夏季風降水季節預測非常重要。給出了亞洲季風爆發和撤退的綜合過程,初步提出了亞印太交匯區海氣相互作用對東亞夏季風影響的綜合概念模型。提出了西南澳“類季風環流”的新概念,由此揭示了澳洲西南部雨季降水減少的原因。
代表論著
1.Feng, J., J. Li, and Y. Li, 2010: A monsoon-like southwest Australian circulation and its relation with rainfall in southwest Western Australia. J. Climate, 23, 1334-1353. Electronic version PDF
2.Ding, R., J. Li, and K. Seo, 2010: Predictability of the Madden-Julian oscillation estimated using observation data. Mon. Wea. Rev., 138, 1004-1013, doi:10.1175/2009MWR3082.1. Electronic version PDF
3.Li, J., and L. Zhang, 2009: Wind onset and withdrawal of Asian summer monsoon and their simulated performance in AMIP models. Clim. Dyn., 32(7-8), 935-968, doi:10.1007/s00382-008-0465-8. Electronic version PDF
4.Wu, Z., B. Wang, J. Li, and F. Jin, 2009: An empirical seasonal prediction model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using ENSO and NAO. J. Geophys. Res., 114, D18120, doi:10.1029/2009JD011733. Electronic version PDF
5.Zhang, W., J. Li, and F. Jin, 2009: Spatial and temporal features of ENSOmeridional scales. Geophys. Res. Lett., 36, L15605, doi:10.1029/2009GL038672. Electronic version PDF
6.Wu, Z., J. Li, B. Wang, and X. Liu, 2009: Ca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annular mode affect China winter monsoon? J. Geophys. Res., 114, D11107, doi:10.1029/2008JD011501. Electronic version PDF
7.Li, J., and S. Wang, 2008: Some mathematical and numerical issues in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and climate dynamics. Commun. Comput. Phys., 3(4), 759-793. Electronic version PDF
8.Zhang, L., and J. Li, 2008: Seasonal rotation features of wind vectors and application to evaluate monsoon simulations in AMIP Models. Clim. Dyn., 31(4), 417-432, doi:10.1007/s00382-007-0327-9. Electronic version PDF
9.Ding, R., J. Li, and K. Ha, 2008: Trends and interdecadal changes of weather predictability during 1950s–1990s. J. Geophys. Res., 113, D24112, doi:10.1029/2008JD010404. Electronic version PDF
10. Ding, R., and J. Li, 2007: Nonlinear finite-time Lyapunov exponent and predictability. Phys. Lett. A, 364, 396–400. Electronic version PDF
11.李建平, 高麗, 2006: 擾動位能理論及其應用—動位能的概念、表達及其時空結構. 大氣科學, 30(5), 834-848. Electronic version PDF
12.Ding, R., J. Li, S. Wang, and F. Ren, 2005: Decadal change of the spring dust storm in northwest China and the associate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Geophys. Res. Lett., 32, L02808, doi:10.1029/2004GL021561. Electronic version PDF
科研項目
國家973項目《亞洲區域海陸氣相互作用機理及其在全球變化中的作用(2010-2014)》首席科學家,國家973項目《亞印太交匯區海氣相互作用及其對我國短期氣候的影響(2006-2010)》首席科學家,主持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澳國際合作項目、優秀國家重點實驗室專項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優秀博士后基金等,還先後參與國家973項目、國家攀登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重點項目和面上項目、中科院創新團隊等二十餘項。

社會任職


現任國際IUGG榮譽與嘉獎委員會委員、世界天氣研究計劃(WWRP)季風專家組成員、國際動力氣象委員會(ICDM)委員、國際氣候學委員會(ICCL)委員、英國皇家氣象學會Fellow,東亞氣候國際計劃共同協調人、亞洲季風年國際項目辦公室主任、世界青年地球科學家聯盟(YES)科學委員會、IUGG中國國家委員會秘書長、IPCC第二工作組主要作者、四項國家973項目專家組成員、國家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計劃特聘專家、中國科協聯合國咨商工作環境專業委員會成員。曾任中澳國際合作項目中方首席科學家、國際行星大氣及其演化委員會(ICPAE)委員、IAMAS中國國家委員會秘書長。

社會活動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責任編輯。
《大徠氣科學》常務編委。
《Adv. Atmos. Sci.》編委。

獲得榮譽


時間獎項全稱具體獎項
2007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排名第3)
2006年中國青年科技獎
2006年“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2005年趙九章優秀中青年科學家獎
2005年中國科學院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1999年首屆全國百名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1999年中國科學院十大優秀博士后稱號
1998年中國氣象學會涂長望青年氣象科技獎一等獎
2000年北京市氣象學會中青年科技論文獎一等獎
1999年“學篤風正”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稱號
1995年甘肅省氣象學會青年氣象科技獎一等獎
1997年甘肅省氣象學會青年氣象科技獎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