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河邊鎮的結果 展開

河邊鎮

山西省忻州市定襄縣下轄鎮

河邊鎮,隸屬於山西省忻州市定襄縣,地處定襄縣東北部紋山腳下,南接蔣村鄉,西以牧馬河為界與神山鄉相鄰,西北隔滹沱河宏道鎮相望,東北毗五台縣東冶鎮,距定襄縣城20千米,區域總面積233.53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河邊鎮常住人口為19671 人。

建置沿革


1949年,河邊鎮境域屬定襄縣第四區。
1956年,分屬李家莊、南庄、芳蘭3個鄉。
1958年,分屬東方紅公社和東峪公社
1961年,分屬南庄、河邊、李家莊3個公社。
1984年8月,由河邊公社改為河邊鎮。
2001年1月,南庄鄉、李家莊鄉兩鄉併入河邊鎮。

自然資源


河邊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白雲岩礦、硯石,其中白雲岩礦探明儲量2255.9萬噸,位於北側。2011年末,河邊鎮有農業耕地49690畝,人均1.9畝。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河邊鎮下轄河一、河二、河三、河四、青石一、青石二、芳蘭、陳家營、牛台、南作、山底、李家莊、繼成、馬家窯、建房、蔚家梁、集賢、井溝、瓦扎坪、閆家莊、戎家莊、趙家莊、南庄、河南坪、嶺子底、白玉溝、堯泉27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河邊鎮下轄24個行政村:河一村、河二村、河三村、河四村、青石南街村、青石北街村、芳蘭村、南作村、陳家營村、牛台村、南庄村、閆家莊村、戎家莊村、趙家莊村、河南坪村、嶺子底村、堯泉村、白玉溝村、李家莊村、馬家堯村、繼成村、集賢村、蔚家梁村、建房村,鎮人民政府駐河一村。

人口民族


人口

2009年,河邊鎮總人口為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0.3萬人,佔總人口的10%;農業人口2.7萬人,佔總人口90%。
截至2011年末,河邊鎮總人口2632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896人,城鎮化率30%;總人口中,男性13454人,佔51.1%;女性12867人,佔48.%;以漢族為主,達26300人,佔99.9%;有土家、回、蒙古3個少數民族,共21人,佔0.1%。2011年,河邊鎮人口出生率10‰,人口死亡率3.96‰,人口自然增長率6.0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14人。
截至2017年末,河邊鎮常住人口為24619人。
截至2018年末,河邊鎮戶籍人口為28328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河邊鎮常住人口為19671 人。

經濟


綜述

河邊鎮產業結構逐漸由以農業為主的經濟結構向工業和第三產業為主的經濟結構轉化。2009年,河邊鎮農村經濟總收入7929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10元,鄉鎮企業總產值有11.87億元。
2011年,河邊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136元。
2018年,河邊鎮有工業企業45個,其中規模以上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9個。

第一產業

農業
2009年,河邊鎮境內李家莊片主要以林地為主,其次是耕地和牧草地,屬農林牧型;河邊片和南庄片主要以耕地為主,農作物總播種面積4.6萬畝,糧食作物總產量l328萬公斤,油料產量為33.37萬公斤,年末大牲畜存欄466頭,豬存欄頭,羊存欄6240隻。
2011年,河邊鎮農業總產值達到5000萬元,比2010年增長0.1%。河邊鎮糧食作物以穀子、馬鈴薯、豆類為主。2011年,河邊鎮生產糧食1742噸。河邊鎮主要經濟作物有蓖麻等。河邊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為主。2011年,河邊鎮生產肉類1688噸;畜牧業總產值290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58%。截至2011年末,河邊鎮森林面積21.6萬畝,有林地面積8.3萬畝,林木覆蓋率13%。2011年,河邊鎮水果種植面積2500畝,產量1802噸,主要品種有柿子、核桃。

第二產業

工業
河邊鎮工業以鍛造、建築、建材、石雕石刻業為主。2011年,河邊鎮工業總產值為25.1億元,比2010年增長15%;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88%。2011年,河邊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家,職工1106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2億元,比2010年增長10.3%。

第三產業

商貿
截至2011年末,河邊鎮有商業網點300個,職工2000人。2011年,河邊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8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5%;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600萬元,比2010年增長20%。

文化


地名由來
河邊鎮因地處滹沱河邊而得名。
文物古迹
河邊鎮文物古迹主要有閻錫山舊居、小營盤、子明茲幼院、閻家祠堂、六角樓、劉家祠堂、關帝廟等。
● 閻錫山舊居
閻錫山舊居現為河邊民俗博物館,總佔地面積三萬三千餘平方米,是閻錫山執政山西期間修建的一座私邸;始建於民國二年(1913年)年前後,先後建成了都督府、得一樓、上將軍府、二老太爺府、穿心院、新南院、東花園、西花園以及子明茲幼院,大小共計三十多個院落,近千間房屋;現存27個院落,七百餘間房屋。1986年,閻錫山舊居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閻氏祠堂
閻錫山統治山西以後,為了光宗耀祖,於民國十八年(1929年)在河邊村西南角大南稍的開闊地里建起閻氏祠堂。該祠堂佔地3333平方米,座東向西,一進三院,廂房數十間。
● 小營盤
小營盤位於東花園北邊,是閻錫山為他的衛隊所建,可駐紮一個連。
● 六角樓
六角樓是閻錫山為他的父親修建的功德紀念碑亭,河邊鎮因其形狀為六角形,村民稱其為六角樓。
六角樓底座是三層六角形石台階,台階上面有石欄桿圍碑。石碑是由石塊石材背靠背組成一個六形。欄桿與
欄桿連接的地方,立著比欄桿高的石頭短柱,短柱上各卧著一個大石獅。兩座紀念碑上刻著閻父一生的功德及其勤勞、親善等品德。這兩座紀念碑亭已受到嚴重破壞。

交通


截至2011年末,河邊鎮有縣鄉級公路2條,總長20千米。河邊鎮有忻(州)河(邊)鐵路過境,有兩條專
用線,分別是太鋼大關礦專線和軍用專線;火車站客運量較少,以貨運為主,每天對貨物列車4對,旅客列車1對;有省道一條,即忻(州)一(五)台公路。

社會


教育

截至2011年末,河邊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160人,專任教師15人;小學13所,在校生1100人,專任教師12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5所,在校生240人,專任教師6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有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60人,專任教師30人。

科技

截至2011年末,河邊鎮有各類科技人才70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300人,經營管理人才200人,技能人才100人,農村實用人才100人。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河邊鎮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27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800人。截至2011年末,河邊鎮8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70%。截至2011年末,河邊鎮有廣播喇叭27隻,通響率100%。截至2011年末,河邊鎮廣播綜合覆蓋率60%,有中央、省、市、縣等47個電視頻道在該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數為90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60%。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河邊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0個,其中衛生院1所;病床2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7張;專業衛生人員34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3人。2011年,河邊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654人次。2011年,河邊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6321人,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河邊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083戶,人數2346人,支出243.1萬元,比2010年增長20%,月人均79元,比2010年增長1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77人,支出44.25萬元,比2010年增長30%;農村醫療救助80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00人次,共支出3.5萬元,比2010年增長20%;農村臨時救助5人次,支出7655元,比2010年增長30%。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河邊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60千米,投遞點30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2000份、期刊1500冊;固定電話用戶有2000戶,行動電話用戶有4000戶。

榮譽稱號


2020年7月,河邊鎮被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確認為國家衛生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