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鄂州的結果 展開

鄂州

湖北省下轄地級市

鄂州,舊稱吳都、古武昌,湖北省下轄地級市,是著名的“百湖之市”、“魚米之鄉”,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江中游南岸,行政總面積1594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全市常住總人口105.97萬人。下轄3個市轄區、2個經濟開發區、1個新區,市政府駐地鄂城區濱湖北路特1號。 

鄂州市帝堯時為“樊國”,夏時為“鄂都”,殷商時為“鄂國”,春秋戰國時楚鄂王封地,三國時孫權在此稱帝。春秋戰國時期,楚王熊渠分封其子熊紅到鄂州為鄂王,修築鄂王城,這也是湖北簡稱“鄂”的由來。1949年5月14日,鄂城解放。1983年,撤銷鄂城市、鄂城縣,將黃岡縣黃州鎮併入,合併成立省轄鄂州市。1992年,鄂州市與日本三條市、非洲象牙海岸阿本古努市、澳大利亞懷阿拉市,先後結為友好城市。鄂州位於長江經濟帶的中段,四條高速(滬蓉高速、京珠高速、大廣高速、漢鄂高速)“井”字型分佈;有11條通道與武漢對接,與武漢融為一體;武九鐵路穿境而過,溝通京廣和京九;武鄂黃和武鄂岡兩條輕軌並經全域。2018年12月21日,鄂州市被列入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鄂州市先後榮獲全國數字城市建設示範市、中國武昌魚美食之鄉、全國綠化模範城市、中國快遞示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榮譽稱號。

2019年,鄂州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140.07億元,增長7.8%。2020年,鄂州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005.23億元,比2019年下降9.8%。

歷史沿革


前3000年前後,鄂州境內已有人類繁衍生息。
帝堯時(約前2550—前2070年),為樊國。
夏時(前2070—前1600年),為古三苗之地。
殷商時(前1600—前1046年),為鄂國。
西周夷王七年(前879年),楚君熊渠伐揚越,至鄂。封中子紅為鄂王,築鄂王城。熊渠卒,熊紅嗣位,仍居鄂;傳六王至熊咢猶居於此,為楚之國都。熊咢鑄"夜雨楚公鍾"(宋政和三年出土)。有汀祖官山、新廟樓塘、華容碼頭、沼山金老墳、葛店平頂山、段店城子山、塗鎮金盆地、公友龜山等西周至東周遺址。
春秋時(前770—前476年),為楚之別都。楚共王熊審封其三子子皙為鄂君。始鑄銅鏡。子皙與鄂地越人泛舟於鄂渚,有越人歌謠流傳。靈王時,子皙為楚之令尹。
楚平王六年(前522年),伍子胥奔吳,舊傳縣東三里有接渡石。澤林申映灣傳為申包胥故里。
戰國時(前475—前221年),為鄂邑。
楚懷王六年(前323年),懷王封其弟啟為鄂君,頒發"鄂君啟金節"(安徽壽縣出土),鄂邑水陸商隊貨運楚國各地。
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屈原放逐江南,行吟鄂渚。《九章·涉江》云:"乘鄂渚而反顧兮,欸秋冬之緒風"。西山有屈原"望楚亭"。
楚負芻五年(前223年),秦攻楚,俘楚王,秦王嬴政從漢水至鄂渚樊口,廢負芻為庶人,楚亡。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置鄂縣,屬南郡,其領域西北界長江、東抵江西、南接湖南。
漢高祖六年(前201年),漢為鄂縣,屬江夏郡。劉邦封大將樊噲於鄂縣,灌嬰築鄂縣城;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荊王劉賈於沼山大戰淮南王英布,戰死,劉邦為其立荊王廟。
漢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關羽駐軍樊口。孫劉聯軍大破曹軍於赤壁,魏、蜀、吳三國鼎立勢成;漢建安十四年(209年),孫權與周瑜、魯肅、張昭於城東虎頭山商議建都大計,聞鳳鳴,遂築鳳凰台。
魏黃初元年(220年),孫權在樊口設樊山戍;魏黃初二年(221年)四月,孫權自公安遷鄂縣,取"以武而昌"之義,改鄂縣為武昌縣。分江夏立武昌郡,轄武昌、陽新、沙羨、下雉、柴桑、潯陽等六縣。八月曹丕封孫權為吳王。築吳王城。次年鑄數千銅釜。
吳黃武三年(224年),佛門名士支謙與印度僧人維祗難、竺律炎居武昌,共譯《法句經》《太子瑞應本起經》,江南始傳佛教;吳黃武五年(226年),孫權采武昌銅鐵作千口劍、萬口刀。后出土有孫權之侄銘文弩機、侄孫"孫將軍門樓"。朱應、康泰出使南海諸國,朱應著《扶南異物志》,康泰著《吳時外國傳》。
吳黃龍元年(229年)四月,孫權稱帝,是為吳大帝;在南郊築壇祭天。傳有黃龍蟠於江心磯上積日方去,遂改元黃龍。由建業遷富戶千家落籍武昌,居民增至10萬。於西山建避暑宮、讀書堂。頒屯田令,鼓勵墾荒。武昌為中國四大鑄鏡中心之一,有"銅鏡之鄉"美譽;九月遷都建業,陸遜輔太子孫登留守武昌,為吳陪都。
吳赤烏元年(238年),傳武昌麒麟現。
吳甘露元年(265年)九月,末帝孫皓自建業遷都武昌。不願意離建業者編唱"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童謠,樊口鯿魚始名"武昌魚"。次年十二月還都建業。
吳建衡三年(271年),吳監池司馬孟宗卒。宗居武昌,事母至孝,民間流傳"孟宗哭竹冬生筍"故事。
吳天紀四年西晉太康元年(280年)三月,龍驤將軍王濬率巴蜀之軍克武昌,進逼建業,吳亡,三國歸晉。分武昌縣復置鄂縣。武昌仍為郡治,屬荊州。
西晉元康元年(291年),武昌郡屬江州。
西晉永嘉五年(311年),陶侃任武昌太守,於城東辟"夷市",開集貿;城西植"官柳"。西山東麓建陶侃讀書堂,堂前有"陶公井"。后出土"侃"字印。
東晉永昌元年(322年),荊州刺史王敦鎮守武昌,兩年後殺郭璞於南岡,叛晉。溫嶠、庾亮討伐王敦。東晉咸和元年,溫嶠守武昌。咸和三年,溫嶠、庾亮推陶侃為盟主,率武昌兵攻建康平蘇峻、祖約叛軍。
東晉咸和九年(334年),陶侃卒於樊口。庾亮接任江荊豫益梁雍六州都督,領江荊豫三州刺史鎮武昌。世稱南樓為庾亮樓。
東晉永嘉年間(307—312年),葛洪駐足武昌,結廬煉丹,養生修道。葛山、洪港、葛店及神山鄉、洪道鄉因其得名。有葛山石洞、洗葯池、琴床石、葛店鬥牛觀、白鹿磯等遺跡。
東晉太元六年(381年),高僧慧遠掛錫寒溪,於吳王避暑宮故基建寺,倡"凈土宗"。清同治三年,湖廣總督官文重修此寺,更名"古靈泉寺"。
東晉元熙二年(420年),車胤卒,葬燕磯車湖。胤幼貧勤學,囊螢照讀,傳千古佳話,后封臨湘侯。植物學家、武昌人戴凱之著中國第一部《竹譜》。
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年),武昌郡領武昌、陽新、鄂三縣屬郢州,州治設夏口。
南朝梁中大通四年(532年),分郢州置北新州,州治設武昌。
南朝梁大同十二年(546年),邵陵王蕭綸於樊山建無相寺。
南朝梁大寶二年(551年),湘東王蕭繹派王僧辯、陳霸先率軍平侯景之亂,大敗侯景於蘆洲。
南朝陳永定元年(557年),武昌郡仍屬郢州,領武昌、鄂、西陵三縣。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鄂、西陵二縣歸武昌縣,置武昌郡,改郢州為鄂州,武昌縣隸屬鄂州;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晉王楊廣於白雉山煉銅鑄錢,開鄂邑鑄銅幣之端。
隋大業元年(605年),縣令羲仕暄在葛店白滸鎮築城塘城。又築武昌縣城;隋大業三年(607年),改鄂州為江夏郡,分武昌縣西境置城塘縣,同屬江夏郡;隋大業九年(613年),廢城塘縣仍併入武昌縣。
唐天寶十四年(755年),韓仲卿(韓愈之父)任武昌縣令,有美政。既去,縣人刻石頌德,李白作《武昌宰韓君去思頌碑》。
唐至德二年(757年),李白來武昌,任宋若思幕府參謀,登南樓作《陪宋中丞武昌夜飲懷古》詩。孟浩然、劉長卿、常建、岑參、錢起、盧綸遊歷武昌,留詩甚多。
唐廣德元年(763年),元結辭官隱居武昌,自號"漫郎",撰《退谷銘》《抔湖銘》《廣宴亭記》等。
公元765年(唐永泰元年),名士裴鶠於小北門外江邊建亭,書法家李陽冰以篆書題名"怡亭"並序,裴虯擬銘文,李莒以八分體書銘刻於崖,世稱"三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唐會昌二年(842年),杜牧任黃州刺史,游武昌作《南樓夜》《悲吳王城》等詩。
唐末至五代(900—960年),武昌陶瓷工藝發達,今梁子島有瓦窯澥遺址。
宋元豐三年(1080年),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常泛舟南來,遊憩於樊口、西山。寫有《與子由同游寒溪西山》《樊山記》《菩薩泉銘並序》等。蘇轍有《陪子瞻游武昌西山》《武昌九曲亭記》詩文。
宋元佑元年(1086年),蘇軾於汴京作《武昌西山詩》,蘇轍、黃庭堅、張耒、晁補之等三十餘名士唱和。西山寺"東坡餅"為江南名點。
宋元豐年間(1078—1085年),潘鯁居樊口開酒肆,史稱"潘生酒"。詩人潘大臨從蘇黃游,有"滿城風雨近重陽"詩句傳世。
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秋,黃庭堅重遊西山,寫有《松風閣》詩(原件為書法史珍品,現藏台灣故宮博物院)。張耒、秦觀、范成大、王十朋等游武昌,留有詩作。
宋崇寧年間(1102—1106年),獎勸農桑,武昌人口比唐時倍增。
宋紹興四年(1134年),岳飛抗金有功,被封為武昌縣開國子,次年晉封為武昌郡開國侯,有岳鄂王廟遺址;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縣令薛季宣建城台、弦歌堂,重修殊亭、寒溪堂,撰《松風閣記》《武昌土俗編》。
宋乾道七年(1171年),陸遊游武昌,作《武昌感事》《泊三江口》詩。
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武昌縣升為武昌軍,次年改名壽昌軍,為江西路治所。
宋嘉熙三年(1239年),宋將孟珙屢敗蒙軍,后諭葬武昌金紫山。
宋景炎二年(1277年),壽昌軍升為散府,仍領武昌縣。
元大德五年(1301年),廢散府,武昌縣屬武昌路。
元至正五年(1345年),蒙古人鐵山任武昌監邑,於江中龍蟠磯建寺,后名觀音閣;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陳友諒佔領武昌,縣治一度遷保安;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丁鶴年避亂武昌,人稱"丁孝子",隱居南湖畔,留詩甚多。
明洪武七年(1374年),朱元璋游太和清峰寺,御書"清峰古剎"匾額。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知縣諶謙建文星塔,次年在鳳凰台建鳳台書院。乾隆年間書院重修,更名"古鳳鳴寺"。
明隆慶四年(1570年),知縣李有朋建鳳凰塔;明隆慶五年(1571年),抗倭名將、武昌人熊桴卒。西山有"伏虎樓"遺址。
明萬曆元年(1573年),始建武昌石城;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武昌人孟登任雲南知州,后歸隱西山,建積煙樓、冷光亭,著有《吳游草》《詩經匡說》《史諷韻語》。
明崇禎七年(1634年)三月,地震,綿亘地動二千餘里;明崇禎十年(1637年),馬跡鄉李華率農民起義;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張獻忠攻佔武昌城。
清順治元年(1644年),武昌人鄔明昌辭錢塘令歸隱峒山,峒山有"鄔進士墓";清順治二年(1645年),李自成與清軍戰於武昌。
清康熙五年(1666年),知縣熊登重修文星塔、松風閣、庾亮樓;始纂修《武昌縣誌》。
清雍正元年(1723年),葛店白滸鎮創辦全縣第一家鑄造作坊。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長嶺人張裕釗考授內閣中書,歷任武昌勺庭、江寧鳳池、保定蓮池、襄陽鹿門等書院主講。其書法衍為宗派,並傳入日本。著有《濂亭文集》。
清咸豐二年(1852年),彭大士、柯一貴、王安德等聚眾於靈溪、馬跡山區反清,號稱"三十六王",與太平軍相呼應。
清同治元年(1862年),葛店人范鳴和任內閣中書,曾為太子侍讀,帝賜御書"門生天子"匾額。著有《澹災蠡述》;清同治九年(1870年),湖廣總督張之洞重修西山九曲亭;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知縣宗景藩捐俸銀購回桑苗,倡導植桑養蠶織綢,人稱"宗公桑"、"宗公綢"。
清光緒四年(1878年),兵部尚書彭玉麟考察樊湖,提出修堤建閘、江湖分治方案。西山有其梅花石刻;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武昌人黃大華著《東漢皇子王世系表》等十多種歷史分類詳表,被世界書局刊入《二十五史補編》;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廢書院,辦學堂,改壽昌書院為武昌高等小學;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創辦武昌郵政局和金牛、葛店支局。太和人朱子春、朱夢春、朱茂春"同胞三進士"傳為佳話;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義大利神甫來武昌,建城關天主堂。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興辦寒溪學堂,民國元年改名寒溪中學。澤林人程清泉創製軋花機和人力紡織機,在中國工業機械促進會上獲銀質獎。
清宣統二年(1910年),成立縣商會;清宣統三年(1911年)十月十日,辛亥革命爆發。彭楚藩等三烈士英勇就義。吳兆麟被推舉為革命軍臨時總指揮(后授陸軍上將)。胡廷佐、胡廷翼、馬榮、徐達明、程正瀛、周德勝、余品龍等八十餘名鄂州籍志士參加進攻督署和陽夏之戰,功勛卓著。
民國二年(1913年),武昌縣改名壽昌縣,屬武漢黃德道。熊晉槐創辦小輪公司,首辟漢口至葛店航線。
民國三年(1914年),壽昌縣改名鄂城縣,屬鄂東道。
民國八年(1919年),王遇甲組建第一家官商企業鄂城鐵礦有限公司。
民國九年(1920年)夏,段店人劉伯垂加入上海共產主義小組,回湖北創建中共武漢支部;公元1922年(民國十一年)。吳兆麟督修樊口大堤和民信閘、民生閘。
民國十三年(1924年),設立煙酒事務局。如意齋石印館開業。
民國十五年(1926年),中共鄂城縣特別支部、國民黨鄂城縣黨部分別成立。
民國十六年(1927年),城關集會慶祝北伐勝利。賀龍所率國民革命軍移駐鄂城,並整編獨立第十五師。縣總工會、縣農民協會、縣婦女協會、共青團鄂城縣委會成立。北京共產主義小組成員、葛店人范鴻劼與李大釗在北京英勇就義。葉挺率第二十四師追剿叛軍夏斗寅部師次鄂城。
民國十七年(1928年),葛店人張金保當選為中共第六屆中央委員。開設鄂城電報支局;公元1929年(民國十八年),張南生創辦震寰電燈公司。
民國十九年(1930年),彭德懷率工農紅軍進入鄂城。縣蘇維埃政府成立;
民國二十年(1931年)八月,長江水位26.1米,粑鋪大堤潰口。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盛浩如組織農民運動被國民黨殺害於長嶺。陳扶生開辦震亞機器米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武漢至鄂城電話線架通,設立鄂城電話局、葛店電話所。武漢至鄂城公路建成通車。城關首映無聲電影。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八月二十八日,日軍飛機四次轟炸鄂城。國民政府軍第五十五師率民眾浴血奮戰。10月23日,鄂城淪陷。王水、況公僕、王蘇等組建梁湖抗日游擊隊。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日軍進犯梁子,造成高橋慘案。
民國三十年(1941年),中共鄂南中心縣委遭日偽襲擊,造成葛店夏家榜慘案。新四軍鄂南獨立第五團成立,抗日鋤奸,開展游擊戰爭。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新四軍五師挺進鄂南,會戰談家橋。日偽軍下鄉掃蕩,製造郭家壋慘案。中共建立以麻羊堖為中心的鄂南抗日根據地。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王震、王首道率八路軍359旅南下支隊挺進鄂南。張體學指揮月山戰鬥,殲滅頑匪馬欽武部。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投降,全城歡慶抗日戰爭勝利。
1949年5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四野四十三軍渡江,鄂城解放;6月,鄂城縣人民政府、中共鄂城縣委員會成立。鄂城為大冶專區治所。
1950年,組建鄂南文工團、縣文藝工作團。鄂城鑫亞京劇團成立。
1952年,撤銷大冶專區,鄂城縣屬黃岡專區。
1953年,建國后首次人口普查,全縣人口48.7萬。
1954年,武漢關水位29.23米,新港、三江口、雷山腳下三處分洪。楊先台抗洪犧牲被省政府追認為烈士。
1955年,李先念視察鄂城。
1956年,第一屆縣人民代表大會、縣政協委員會會議召開。毛澤東寫《水調歌頭·游泳》,"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詞句使武昌魚蜚聲中外。肖敬滿創造水稻良種豐產經驗。
1957年,鄂城鋼鐵廠興建。
1958年,毛澤東途經臨江視察棉花生產。武(昌)大(冶)鐵路通車。武鋼程潮鐵礦興建。
1959年,國家運動健將、臨江人董良駒在莫斯科國際手槍射擊比賽中破國家紀錄。人工繁殖武昌魚成功。
1960年,董必武視察楊家巷電灌站。撤銷鄂城縣,設立鄂城市。次年恢復鄂城縣。
1965年,鄂城縣划屬咸寧地區。
1972年,鄂城銀魚、鱖魚、鯽魚、武昌魚被省列為名貴魚種。
1973年,樊口大閘建成。
1974年,興建花馬湖泵站。橋樑專家、段店人熊清章逝世。
1977年,興建樊口電排站。磨刀磯節制閘建成。戲劇家、葛店人萬籟天逝世。
1979年,鄂城縣、市分設,同時划屬黃岡地區。全縣遭受大冰雹和8級大風。雕刻藝人陳新堂為北京人民大會堂刻制巨幅屏風。哲學教授、段店人汪奠基逝世。
1983年,撤銷鄂城市、鄂城縣,將黃岡縣黃州鎮併入,合併成立省轄鄂州市。下設鄂城、黃州兩個直轄區和華容、長港、程潮、梁子湖四個派出區。
1984年,鄂州職業大學、廣播電視大學成立。《鄂州報》創刊。市政府公布第一批91處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國民黨陸軍中將、太和人鄧定遠在台灣逝世。
1985年,鄂州市被批准為乙類對外開放城市。第一個鄂港合資企業鄂州制衣有限公司成立。
1986年,左嶺鎮划屬武漢市洪山區。
1987年,黃州區劃歸黃岡縣,撤銷四個派出區,設立鄂城、華容、梁子湖三個市轄區。中央軍委授予鄂州籍趙怡忠烈士"戰鬥英雄"稱號。西山列為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
1988年,鄂州市被批准為全省第一批改革開放試驗區。
1989年,出土文物孫將軍門樓、鎏金畫文帶神獸鏡、柿蒂八鳳鏡等調中國歷史博物館供《中國通史陳列》用。
1990年,設立湖北省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
1992年,李鵬來鄂州考察。同年鄂州市與日本三條市、非洲象牙海岸阿本古努市、澳大利亞懷阿拉市,先後結為友好城市。武術家、葛店人萬籟聲逝世。
1993年,省政府公布鄂州為湖北省歷史文化名城。
1994年,鄂州電廠興建。
1997年,多佳股份有限公司獲准股票上市。國泰證券有限公司營業部開業。
1998年,長江發生特大洪水,樊口外江水位達27.26米。鄂黃長江公路大橋開工。濱湖大廈落成,中共鄂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遷入辦公。
1999年,楊葉派出所率先實行治安承諾制受公安部表彰。鄂州獲"湖北省小康市"稱號。
2000年,童話京劇《小鳳》獲國家"文華獎"。鄂州被命名為"湖北省書法藝術之鄉"。西山重建吳王避暑宮、議政殿、讀書堂、武昌樓。全市總人口102萬。
2001年,中日合建的張裕釗陵園竣工。梁子湖被列為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興建鳳凰廣場,重建鳳凰台。 
2006年7月,以樊口工業園區為基礎,籌建開發區。
2008年11月,經湖北省委、省政府批准,以樊口街道為中心,正式設立鄂州經濟開發區,為正縣級機構。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鄂州市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江中游南岸,西鄰武漢,東接黃石,北望黃岡;北距首都北京、東距上海、西距重慶、南距廣州均在1000千米左右,地處經緯介於東經114°32′~115°05′、北緯30°00′~30°06′之間,轄區地域總面積159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鄂州地勢東南高,西北低,中間低平;最高點“四峰山”海拔485.8米,最低點梁子湖的“梁子湖”,海拔11.7米。分佈有四種類型的地貌單元:北側白滸鎮—臨江、東側燕磯—楊葉為長江沖積階地;東部和南部之東側,由白雉山、峰尖子山和早山組成了丘陵地貌之基本骨架;北部和南部之西側,為崗狀平原,崗丘標高多在90米左右;中部梁子湖、鴨兒湖、三山湖、洋瀾湖橫貫鄂州腹地,形成了滯水沖湖積平原。

水文

長江從武漢自白滸山沿經鄂州市。左岸依次與新洲、黃岡、浠水三縣以江心為界,右岸先後流經鄂州市的木鵝港口、黃家磯、趙家磯,泥磯、三江口、黃柏山,樊口、蟠龍磯、五丈港口、龍王磯、燕磯、至花馬湖電排站(李家灣)出境進入黃石,境內流程77.5千米。 
鄂州市境內長江窄寬相間,單一性和彎曲型河段較窄,最小河寬870米,河寬最大達8000米。由於長江水量豐沛,汛期時間長,在多年的平均情況下,每年5~10月為汛期,2~3月為枯水期,境內長江年平均水位17.20米,年平均流量為23800立方米/秒,年平均含沙量為0.586公斤/立方米,年平均輸沙量為43000萬噸。 
鄂州市鄂州市現有湖泊面積31.46萬畝,其中萬畝以上大湖6個,千畝以上中型湖泊20個,百畝以上小型湖泊129個。 
長港河是在梁子湖排水港基礎上經人工開挖的水道,港寬60~11米,水深4~6米,主要調節梁子湖、鴨兒湖和三山湖的水位、總流量為214立方米/秒。

氣候特點

鄂州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均降雨量1282.8毫米,年均日照2003.8小時,年均無霜期266天,平均氣溫17℃,最高氣溫40.7℃,最低氣溫-12.4C。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鄂州土壤肥沃,氣候適宜,構成各種類型生態環境,有利於各種植物的生長。境內有植物3000多種,主要是糧食、油料、瓜果、蔬菜等類。有各種木本植物83科、192屬、358種,主要是竹木等類。有芳香植物60多種,主要是草木、木本等類。有藥用植物125科、542種。

生物資源

鄂州動物種類繁多,資源豐富,水產名貴品種較多。鄂州市有魚類21科、106種,其中鯉科63種,占魚類總數的60%。其他稀有魚類在本地也有生長,產於梁子湖的銀魚,暢銷國內外。有家禽10多種,家畜20多種。野生動物有獸類20多種,飛禽40多種,還有爬行類和蝦貝類動物數十種。 

礦產資源

鄂州市境內金屬礦產資源主要有鐵、銅、鉬等,非金屬礦產資源有煤、硬石膏、沸石、膨潤土、珍珠岩、硫等。現已探明鐵礦儲量為2.5億噸,居全省第二位。伴隨鐵礦石的開採,現保留有銅金屬量約21萬噸。現已探明硬石膏礦儲量為3752萬噸,硫礦儲量為226.28萬噸,煤礦總儲量為2784萬噸,膨潤土儲量為743萬噸。

水資源

鄂州市平均降雨深1230.4毫米,摺合降水量19.70億方。鄂州市地表水資源量9.05億方,地下水資源量1.90億方,地表水資源量與地下水資源量間不重複計算量1.61億方,水資源10.66億方。湖泊河網年蓄水量9.9953億方。鄂州市總供水量8.8281億方,總耗水量2.7039億方,總耗水率為19.9%。

行政區劃


1979年11月,從鄂城縣劃出城關鎮及附近農村的5個生產大隊,成立鄂城市,縣、市並存。
1983年,撤銷鄂城市、鄂城縣,將黃岡縣黃州鎮併入,合併成立省轄鄂州市。下設鄂城、黃州兩個直轄區和華容、長港、程潮、梁子湖四個派出區。
1986年,左嶺鎮划屬武漢市洪山區。
1987年,黃州區劃歸黃岡縣,撤銷四個派出區,設立鄂城、華容、梁子湖三個市轄區。 
2008年鄂州市轄鄂城區、華容區、梁子湖區3個區。
截至2019年,鄂州市下轄3個市轄區、2個經濟開發區、1個新區,共3個街道、18個鎮、3鄉;市政府駐地鄂城區濱湖北路特1號。
根據鄂州市官網2020年9月13日顯示,鄂州市下轄鄂城區、華容區、梁子湖區、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臨空經濟區。
行政區面積駐地下轄地區
梁子湖區525太和鎮太和鎮、東溝鎮、梁子鎮、塗家堖鎮、沼山鎮、梧桐湖新區
華容區460華容鎮華容鎮、葛店鎮、廟嶺鎮、段店鎮、臨江鄉、蒲團鄉、葛店經濟開發區
鄂城區520鳳凰街道鳳凰街道、古樓街道、西山街道、澤林鎮、杜山鎮、新廟鎮、碧石鎮、汀祖鎮、燕磯鎮、楊葉鎮、花湖鎮、長港鎮、沙窩鄉、鄂州經濟開發區
合計1505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4年末,鄂州市戶籍人口為110.18萬人,常住人口為105.88萬人,其中:城鎮67.32萬人,鄉村38.56萬人。城鎮化率達到63.58%。全年出生人口13524人,出生率為12.78‰;死亡人口5588人,死亡率為5.2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5‰。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鄂州市常住人口為1079353人。
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6.85萬人,其中:城鎮69.35萬人,鄉村37.50萬人。城鎮化率達64.9%。全年出生人口15078人,出生率14.1‰;死亡人口6359人,死亡率6.0‰,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1‰。
截至2019年末,鄂州全市常住人口105.97萬人,其中城鎮70.26萬人、鄉村35.71萬人。城鎮化率達66.3%。全年出生人口10221人,出生率9.65‰;死亡人口6762人,死亡率6.3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27‰。

民族

2007年,鄂州市有25個少數民族,計3687人。其中,土家族904人、回族529人、壯族470人、滿族436人、苗族207人、蒙古族154人、瑤族139人、黎族130人、侗族123人、朝鮮族122人、彝族87人、高山族76人、錫伯族73人、白族67人、羌族48人、納西族34人、藏族26人、維吾爾族20人、番族18人、水族15人、布依族15人、仫佬族2人、毛南族1人、傈僳族1人、仡佬族1人。少數民族人口主要分佈在鄂鋼、程潮鐵礦、鄂州大學等大型企業,大專院校。除自然出生者外,多以升學、就業、經商流入境內。
鄂州市有土家族、回族、壯族、滿族、苗族、蒙古族、瑤族、黎族、侗族、朝鮮族、彝族、高山族、錫伯族、白族、羌族、納西族、藏族、維吾爾族、番族、水族、布依族、仫佬族、毛南族、傈僳族、仡佬族等少數民族分佈。

宗教

鄂州市民信奉的宗教教種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2007年,經過登記的宗教活動場所129處。其中,佛教79處,道教6處,天主教3處,基督教41處。全市有教職人員518人。其中,佛教185人,基督教319人(即牧師4人,長老27人,教師24人,執事111人,傳道153人),天主教神甫1人,道教道士13人。伊斯蘭教無神職人員。

政治


市委書記:孫兵 
市長:陳平 
市委副書記:徐艷國
常務副市長:李忠祿
副市長:程少雲
副市長:薛四清
副市長:姜飛輪
副市長:岳勁
秘書長:劉輝

經濟


綜述

武漢鋼鐵集團鄂城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武漢鋼鐵集團鄂城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2014年,鄂州市完成生產總值686.6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7%。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81.15億元;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407.19億元;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98.3億元。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達到64851元。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98.03億元;完成財政總收入60.11億元,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2.74億元。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2763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692元。
2016年,全市完成生產總值797.82億元,增長8.0%。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97.21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434.58億元,增長7.5%;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266.03億元,增長10.6%。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生產總值達到74983元,比上年凈增6062元,增長8.8%。三次產業結構由2015年的11.6:57.9:30.5調整為12.2:54.5:33.3。在第三產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營利性服務業及非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6%、7.0%、6.4%、16.3%、8.7%、14.5%和12.9%。
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水平上漲1.9%。分類別看,八大類商品價格呈“七漲一降”。其中,食品煙酒價格上漲4.2%,衣著價格上漲1.0%,居住上漲2.0%,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0.2%,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2.2%,醫療保健上漲1.1%,其他用品服務上漲2.9%;交通和通信下降2.5%。全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9.3%,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12.6%。
市場主體發展加快。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14566戶,同比增長37.97%。其中:新登記私營企業2507戶,新登記個體工商戶11600戶。
就業保持穩定。年末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1.74%,比上年末下降1.36個百分點。
2019年全年,鄂州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140.07億元,增長7.8%。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00.49億元,增長3.4%;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550.30億元,增長7.9%;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489.28億元,增長8.8%。按常住人口計算,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8.8:48.3:42.9。在第三產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其他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增長5.1%、5.8%、7.7%、6.3%、17.1%、8.8%。 
2019年全年,鄂州市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12.2%。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61.8%。 
2019年全年,鄂州市完成財政總收入90.54億元,增長10.5%,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0.05億元,增長3.7%。在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43.97億元,增長7.3%。全年財政支出125.31億元,增長3.0%。 
2019年全年,鄂州市全市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06678元,比上年凈增13361元,增長14.3%。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41元,增長8.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13元,增長9.7%。 
2020年,鄂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05.2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下降9.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9.20億元,同比下降2.8%;第二產業增加值435.03億元,同比下降17.0%;第三產業增加值471.00億元,同比下降2.4%。產業結構由上年同期的8.8:48.3:42.9調整為9.9:43.3:46.8。
2020年3月20日,湖北潛江市統計局官網發布了《2019年12月潛江市國民經濟統計月報》,鄂州市GDP總量為1140.07億元。

第一產業

鄂州土壤肥沃、氣候適宜,主要是糧食、油料、瓜果、蔬菜等。全市有魚類21科、106種,水產名貴品種較多,畜禽產業發展強勁。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締造了鄂州“魚米之鄉”的天然生態,被省政府確定的全省46個糧食生產大市之一,也是全省水產大市、生豬調出大市和油籽生產大市。 
鄂州市擁有有效使用農業三品標識企業79家,產品131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78個,綠色食品20個,有機食品31個,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2個。神鳳凰苕粉、樊湖牌魚丸、東溝珍珠牌珍珠製品、振源牌愛尚五穀、楚風竹韻牌竹製品、梁子湖牌腌制風乾魚、長港牌大米、母子島牌野生蓮藕、楚天碧玉牌梁湖豆絲、紅蓮春牌土榨香油分別獲得中國武漢第十一屆農交會、第十屆農博會金獎。 
2014年,鄂州市完成農業增加值81.15億元。全年糧食種植面積61.44千公頃;棉花種植面積5.49千公頃;油料種植面積31.57千公頃。糧食總產量36.38萬噸;棉花總產量4832噸;油料產量6.16萬噸;蔬菜產量99.96萬噸;生豬出欄123萬頭;家禽出籠1540萬隻;水產品產量45.36萬噸。
2019年全年,鄂州市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03.9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6%。糧食種植面積41.19千公頃,比上年減少2.24千公頃;棉花種植面積5.71千公頃,比上年增加0.04千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7.94千公頃,比上年增加0.21千公頃。糧食總產量25.38萬噸,下降6.4%;棉花總產量0.47萬噸,下降8.4%;油料產量4.32萬噸,增長0.8%;蔬菜總產量103.88萬噸,增長0.4%。全年全市生豬出欄59.90萬頭,下降35.7%。水產品總產量28.93萬噸,下降3.0%。

第二產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鄂州市相繼興辦了一批重點企業,其中包括武漢鋼鐵公司的重要礦山-程潮鐵礦,湖北省最大的地方鋼鐵基地鄂城鋼鐵廠(現為武鋼集團鄂鋼公司),國內有名的立窯水泥廠-鄂城水泥廠。今日鄂州已是鄂東“冶金走廊”和“建材走廊”中的重要一環。
1983年鄂州市成立以後,在鞏固提高冶金、建材、機械等基礎工業的同時,大力發展了食品、紡織、服裝、輕工等新興產業,從而逐漸成為產業結構比較協調、產品布局比較合理的新興工業城市。鄂州已成為為鄂東南的重要能源基地,轄區內的鄂州電廠總裝機容量180萬千瓦。以鋼鐵為主體的冶金工業,以服裝和紡織為主體的紡織工業,以水泥、牆體磚、pvc鋼筋骨架管材和新型建築材料為主體的建材工業,以機床、模具、民用船舶和汽車零部件為主體的裝備製造工業,以鍶鹽、化肥、精細化工為主體的化學工業,以食品、金屬罐和日用消費用品為主體的輕工業,以新型抗生素、生化藥品、中成藥為主的醫藥工業,共同構成了鄂州的支柱產業。
2014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492家,完成增加值373.15億元。其中,高新技術製造業,完成增加值100.12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28.2%。全市工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304.4億元;全市32個行業中有20個行業的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億。
2019年末,鄂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490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0%。其中,國有企業增長2.7%,私營企業增長7.0%;輕工業下降2.4%,重工業增長12.2%。
2019全年,鄂州全市高技術製造業增長9.7%,快於規模以上工業1.7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12.5%,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13.5%。
2019全年,鄂州市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增長7.2%,產品銷售率為96.57%。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73.21億元,增長49.9%。
2019全年,鄂州市具有資質建築企業完成施工產值205.32億元,增長8.5%。

第三產業

2019全年,鄂州市商品房銷售面積157.07萬平方米,增長20.4%;實現商品房銷售額123.32億元,增長12.9%。 
2019全年,鄂州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1.86億元,增長11.3%。分城鄉看,城鎮實現零售額383.24億元,增長11.6%;鄉村實現零售額38.62億元,增長8.4%。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實現消費品零售額230.50億元,增長3.9%。 
2019全年,鄂州市通過網上消費實現零售額190.67億元,比上年增長2.1%,占限額以上企業零售額的比重為45.2%。 
2019全年,鄂州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46.8億元,增長7.4%。其中,進口28.0億元,增長2.1%;出口18.8億元,增長16.4%。
2019全年,鄂州市完成貨物周轉量80.94億噸千米,比上年增長7.9%;旅客周轉量8.93億人千米,比上年下降23.4%。公路營運里程3957.17千米,比上年增長3.2%;高速公路里程122.24千米,與上年持平。 
2019全年,鄂州市完成郵政業務總量9.90億元,增長51.0%。長途光纜線路總長度達到1094千米;固定電話用戶8.13萬戶;行動電話用戶達到97.50萬戶;計算機寬頻網際網路用戶達到37.69萬戶。 
2019全年,鄂州市接待國內外遊客796.51萬人次,增長4.65%。實現旅遊總收入61.09億元,增長6.87%。 
截至2019年末,鄂州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772.14億元,比年初增加45.43億元。其中,住戶存款444.09億元,增加45.42億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596.60億元,比年初增加73.07億元。其中,住戶貸款294.42億元,增加59.23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302.09億元,增加13.79億元。 
2019年,鄂州全市全年保險業總保費21.28億元,增長10.1%。其中,財產險實現保費4.07億元,下降14.9%;人壽險實現保費17.21億元,增長18.3%。全年給付(賠付)總支出4.70億元,增長13.8%。其中,財產險賠付總支出2.82億元,增長19.5%;人壽險給付(賠付)總支出1.88億元,增長6.1%。
國內外貿易
2014年,鄂州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0.28億元。分城鄉看,城鎮實現零售額207.87億元;鄉村實現零售額22.41億元。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82.63億元。全年通過網路消費實現零售額35.86億元。
截至2014年末,鄂州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51860萬美元,其中:出口20382萬美元;進口31478萬美元。全年實際利用外資21094萬美元。
金融業
截至2014年末,鄂州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449.20億元,其中:個人存款267.60億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303.51億元。全年保費收入10.53億元;全年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2.6億元。

文化


方言

鄂州位於江淮官話區、西南官話區和贛方言區交匯處,其方言可劃分為兩大片。
東部、北部和西部屬江淮官話區,包括楊葉、花湖、沙窩、燕磯、新廟、石山、鳳凰、古樓、樊口、臨江、杜山、蒲團、長港、廟嶺、胡林、段店、華容、葛店等二十個鄉、鎮及辦事處。這一片以城區話為代表,最突出的特點是古代入聲字仍讀入聲。
東南和南部地區屬贛語區,包括太和、汀祖、澤林、碧石渡、東溝、沼山、公友、塗家惱、梁子等九個鄉、鎮。而由於鄂州市被定為全國城鄉一體化試驗區,導致鄂州市的梁子湖居民一躍成鄂城社區居民,大量的梁子湖區的居民湧向城區,因此梁子湖方言就成了”有方言而無人說的現象”,在城裡說鄂州腔,回老家說太和腔。鄂州兩種方言的狀況堪憂。

市樹

樟樹,1988年,鄂州市一屆人大25次會議決定鄂州市市樹為樟樹。主要栽植地點:城區主幹道。 

市花

臘梅,1988年,鄂州市一屆人大25次會議決定,鄂州市市花為臘梅。主要栽植地點:鳳凰廣場、古城路。

非物質文化遺產

截至2016年7月,鄂州市非遺代表性名錄項目有國家級3項、省級7項、市級25項。 
國家級澤林旱龍舟、雕花剪紙、牌子鑼 
省級青銅鏡修復及複製技藝、龍舞、玉連環、傳統棉紡織技藝

文藝活動

梁子湖是全國十大淡水湖之一,也是武昌魚的故鄉。自2000年開始,鄂州市每年舉辦的捕魚旅遊節,梁子湖捕魚旅遊節也因此成為全國100個重點旅遊節之一。與此同時,該市還舉辦了三屆武昌魚國際旅遊文化節。 
2013年,全市繼續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相繼舉辦了"周周樂"廣場文化活動54場,計700多個節目參演,觀眾達20萬人次。創立大劇院"周周演"群眾文化新品牌。開展送戲下鄉120餘場,送書下鄉10000冊。開展"吳都講壇"活動28期。

書畫藝術

鄂州書畫有深厚的歷史底蘊,館藏書畫有蘇東坡、黃庭堅、唐伯虎、鄭板橋、張裕釗、楊守敬、康有為、劉復、朱峙山等一大批名家真跡。唐代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李陽冰的《怡亭銘》摩崖石刻,被世人譽為“三絕之一”。宋代蘇東坡的《西山詩》、黃庭堅的《松風閣》及其書法詩是宋代經典之作。還有清代彭玉麟的梅花石刻,官文組詩石刻,都是不可多得的書法繪畫遺存。2000年該市被命名為“湖北省書法藝術之鄉”。 
晚清著名書法家張裕釗先生名噪清末文壇,鄂州市通過引資200多萬元,在西山博物館建起張裕釗陵園,園內建有“張裕釗師生紀念碑亭”、“張體書派碑廊”、“張裕釗紀念館”、“張裕釗墓”、“櫻花園”等設施。陵園由中國鄂州與日本東京書象會張裕釗第二、三代弟子共同修建。展出“張裕釗生平及書法成就展”,碑廊為日本弟子書法作品100幅。 
鄂州市內蓮花山建有書法碑林,共有1萬多塊,是全國較大的書法碑林之一,每年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學習觀摩。文化界名人朱穆之、周巍峙、王蒙、啟功、舒同、沙孟海、劉炳森等名人墨跡題匾隨處可見。 

地方特產

鄂州特產
白蓮鄂城鱖魚華容胡鋪葡萄臨江大蒜東溝青皮吊冬瓜梁子湖紅菱
塗鎮藍莓蒲團西甜瓜葛店白滸菜東坡餅太和豆腐梁心番茄
吳都瑩秈三山魚塗鎮藠頭東溝珍珠沼山茶油沼山胡柚
其樂融融攤豆絲鄂州武昌酒鄂城長條茄鄂城紅胡蘿蔔茅草紅菜苔壩角香稻
杜山甜玉米杜山草莓沙窩豆絲太和千張白雉山雞氣泡魚燜白乾子
塗鎮紅薯周屴板鴨沼山銀魚鄂州武昌魚沙窩白豬梁子湖螃蟹

交通


鄂州位於長江經濟帶的中段,四條高速(滬蓉高速、京珠高速、大廣高速、漢鄂高速)“井”字型分佈;有11條通道與武漢對接,與武漢融為一體;武九鐵路穿境而過,溝通京廣和京九;武鄂黃和武鄂岡兩條輕軌並經全域。共享武漢火車站和天河機場。公路交通網路密度居湖北省湖北省第一。截至2014年末,鄂州市公路里程達到3334千米,其中等級公路達到2886千米。
長江航道鄂州段全長80.1千米,豐水期水深50~65米,可通萬噸級船舶;枯水期水深30米,可通航5000噸級船舶。江水最大流速3.1米/秒,最小為1.7米/秒。
鄂州市共有8個火車站,分別為鄂州東站、鄂州西站、華容南站、華容東站、葛店南站、花湖站、鄂州站、鄂州北站。
2018年12月21日,鄂州市被列入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2019年全年,鄂州市完成貨物周轉量80.94億噸千米,比上年增長7.9%;旅客周轉量8.93億人千米,比上年下降23.4%。公路營運里程3957.17千米,比上年增長3.2%;高速公路里程122.24千米,與上年持平。

社會


科技

1990年,鄂州建立了湖北省第一個開發區——湖北省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春天生物、人福葯業、安致葯業、康源葯業、浩信葯業、趨勢生物科技、武大氨基酸等30多家大中型葯業企業在這裡落戶;美國波爾亞太、香港中華制漆、美國歐文斯科寧新材料、晨光科技、興達集團、
華碩新材料第一批知名企業在這裡投資興業;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湖北化學研究院等20多家高等院校的高新技術成果在這裡轉化。這裡已經形成了一個”研發在武漢,基地在鄂州”、”總部在武漢,創業在鄂州”的創新企業群。省政府批准葛店開發區為湖北省醫藥產業基地,國家科技部批准葛店開發區為國家火炬計劃生物技術與新醫藥產業基地。 
2013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完成總產值317.46億元,實現增加值90.2億元。全市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2家,有34家企業納入後備企業庫,高新技術產品備案企業16家。全年組織申報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03項,落實省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45項,9家企業12個項目獲國家、省級重大科技創新計劃獎,4人榮獲省級科技創業領軍人才。全年登記科技成果13項,其中2項成果獲省級科技獎;登記技術合同68項,技術交易額3.2億元。全市發明專利申請量317件。
2019年,鄂州市新增高新技術認定企業32家。省級知識產權示範企業累計達到45家。新增授權發明專利70件,全年全市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47件。

衛生

截至2014年末,鄂州市擁有衛生機構492個,其中,醫院19家,鄉鎮衛生院25個,婦幼保健院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技術人員6340人。在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中,執業(助理)醫師1726人,註冊護士3279人。全市衛生機構床位達5099張,全市每千人擁有床位數4.68張。

體育

2013年,鄂州運動健兒在省級各項比賽中分別獲得金牌8枚、銀牌9枚、銅牌4枚,在全國健身氣功交流比賽中,鄂州代表隊取得集體一等獎的好成績。先後舉辦了"2013年鄂州市第十一屆全民健身運動會啟動式暨第七屆體育舞蹈比賽"、"2013年鄂東南群眾舞蹈大賽"、"娃哈哈"啟力杯全國"三對三"(鄂州賽區)足球對抗賽等比賽活動,極大地提升了市民健康素質。
2019年末,鄂州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490家,其中醫院23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456家、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1家。全市共有衛生計生人員總數8276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2207人、註冊護士3080人。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實際開放床位5664張,其中醫院床位4002張、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床位69張、衛生院床位1359張。

文化事業

2019年末,鄂州全市共有國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群藝館、文化館4個,公共圖書館3個,博物館1個。電影放映管理機構1個,放映單位9家。廣播電台1座,電視台1座。

社會保障

截至2014年末,鄂州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3.45萬人,其中:在職職工17.14萬人,離退休人員6.31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41.97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7.08萬人;參加工傷保險8.68萬人;參加生育保險3.24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8.2萬人。全市城鎮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對象1.49萬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89萬人。
截至2019年末,鄂州全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26.95萬人,其中在職職工18.92萬人、離退休人員8.03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37.53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92.67萬人;參加工傷保險13.61萬人;參加生育保險5.75萬人;參加失業保險8.18萬人。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4800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17824人。全市擁有各類收養性單位床位數7091張。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1.98億元。

環境保護

截至2014年末,鄂州市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89%,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0.64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3.10%。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01天,空氣質量優良率為82.5%。二氧化硫年均濃度0.033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濃度0.041毫克/立方米。
2019年,鄂州全市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4.01%,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1.58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3.26%。
2019年,鄂州市全年市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289天,優良率為79.2%,比上年下降1.6個百分點。二氧化硫年均濃度為12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上升20.0%;PM2.5年平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4.5%。

城鎮化

2011年鄂州主城區完成基礎設施投資7.21億元,四年累計完成城鎮基礎設施投資50億元,鄂州鄂州市新增建成區面積33平方公里,主城區建成區面積達到50.6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到58%,居湖北省湖北省第二。 
鄂州大學圖書館
鄂州大學圖書館
2014年,鄂州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5387人,在校生14800人,畢業生4050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招生1691人,在校生3622人,畢業生1894人;普通高中招生5568人,在校生18319人,畢業生6837人;普通中學招生9024人,在校生27329人,畢業生9020人;普通小學招生12557人,在校生67248人,畢業生9075人;幼兒園在園幼兒18768人。
2019年末,鄂州市高等教育招生6175人,在校生15814人,畢業生5208人;普通高中招生5481人,在校生15880人,畢業生5432人;普通初中在校生31840人;小學在校生73638人;幼兒園在園幼兒29867人。 
大學鄂州大學
中專鄂州中專、中南職業技術學校、鄂州職業大學。
中學秋林高級中學、鄂州市第一中學、車湖中學、沙窩中學、湖北鄂州私立華森中學、湖北省鄂州高中、鄂州四中地址、鄂州三中、湖北省鄂州市第二中學、鄂州市葛店高中、胡林中學、新華中學、廟嶺中學、鄂州市石山中學、石橋中學、東溝中學、泉塘中學、沼山中學、太和中學、塗家堖鎮中學、華中師範大學影視工程學院附屬藝術中學、鈕墩中學、瀾湖中學、鄂州市鄂鋼高級中學、鄂州田家炳中學、葛店中學、映山中學、華容中學、鄂州市吳都中學。

旅遊


西山風景區
自江畔而起,集古、幽、奇、雄於一身。全山東西長約1.6公里,南北寬約1.2公里,主峰170米,總面積4000多畝。山上六條谷澗,串連七泉、三池、一湖和兩道瀑布。西山地下水水質優良,終年不竭。主要景點有武昌樓、讀書堂、避暑宮、秀園、九曲亭、松風閣、試劍石、石門開等二十餘處。西山風景區自2010年起免費對遊客開放,是鄂黃地區最著名的景區之一。 
蓮花山風景區
蓮花山是國家AAAA級風景區,三國時吳王孫權在此設觀星台,歷代佛道高師選擇此地修真,至今遺址尚存。蓮花山風景區既有江南園林的靈秀端雅,又融北方園林的宏偉瑰麗。主要景點有元明塔、六合園、碑林等三十餘處。
梁子湖生態旅遊度假區
梁子湖生態旅遊度假區是一個兼具自然景觀、濕地自然風貌和水產養殖、加工、營銷及遊客觀光為一體的新興旅遊景點,始建於1992年。2004年8月被省政府正式核定為省級旅遊度假區,規劃面積35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16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10平方公里,梁子湖是湖北省第二大淡水湖,水域面積2.8萬公頃,是武昌魚的母親湖。 
紅蓮湖度假區
紅蓮湖度假區所在地主要水體為紅蓮湖,其湖面面積約5.5平方公里,規劃建成7個功能區,即娛樂區,商住別墅區、古城遊覽區、體育活動區、康復療養區、高科技植物區和預留區,將建成一個集旅遊度假、居家休閑、商貿金融、科技文化、體育康復為一體的國家一流的旅遊度假區。
白雉山風景區
白雉山風景區
白雉山風景區
白雉山,在市城區南30里處碧石鎮,東與東方山相連,南與桃花山對峙,兩峰相夾,形成一道深長的峽谷,名曰十里長溝。曾是古代進入幕阜丘陵的必經之道。主要景點有靈鷲禪寺、石佛像、望哥台、木魚石、繡球峰、獅子嶺等。
龍蟠磯
鄂州市小東門外大江中,有一座巨礁,石勢蜿蜒,矯若金龍,此即”龍蟠磯”。蟠龍磯石頭翹首西望,觀音閣突兀在龍頭之上,坐東朝西,逆水而立。閣長24米,寬10米,高14米,條石壘成,青磚砌就,木框架結構亭閣式建築。
葛山風景區
葛山則因東晉道教著名煉丹家、醫學家、著名學者、一代文化宗師葛洪而得名。現有森林公園面積近千餘畝,植有松、杉、竹、柏等林木,森林連續面積已達3000畝,草木覆蓋率在85%以上。
青峰山風景區
龍蟠磯 觀音閣
龍蟠磯 觀音閣
湖北省佛教聖地。早在西晉時,有得道高僧相繼隱居青峰山,遂建青峰寺,歷經傳承。主要景點有:青峰寺童子拜佛、觀音坐蓮、螺絲吐眼、烏鴉撲泉、仙人下棋、雙獅流涎、烏龜曬甲、青峰古泉、銅鼓山、木魚堖等。
天平山旅遊區
是集遊覽、觀光、紅色教育、佛教、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型風景區。這裡原為鄂南抗日指揮中心,現有鄂南中縣縣委辦公舊址、新四軍營房、抗日戰壕、抗日展覽室及烈士陵園。主要景點有八仙腳印、仙人坐椅石、求雨台、課子天星等。 
觀音閣公園
又稱鄂州江灘公園,免費對市民開放,是鄂州人流最多的景區之一,江灘公園用藝術的形式,濃縮和展示了鄂州數千年的文化層面,是前無古人的傑作,是繼承和拓展鄂州市城市群塑群雕的典範之一。另外,面對觀音閣的寬闊的石板鋪砌的圓形蟠龍廣場,還有鄂州市文體局捐贈的休閑健身器械等場地。
鳳凰廣場
鄂州古城東門護城河外的鳳凰廣場佔地12萬平方米,是湖北省目前最大的城市休閒遊樂廣場。廣場中央有一處醒目的標誌性建築,這就是鄂州城城標——金鳳騰飛。城標主體為一耀眼的金鳳在光焰萬丈的朝陽之上欲展翅騰飛的壯美造型。鄂州是楚人的故土,楚人崇鳳,視鳳為至尊、至善、至美的神鳥,慣以鳳鳥為圖騰。
吳王城遺址
洋瀾湖風景
洋瀾湖風景
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俗稱“吳王城”,又稱“吳大帝城”。位於鄂州市區古城路北段一帶,北臨長江,南至吳都古肆,東至重型機器廠內,西至新民街熊家巷。城呈長方形,東西長1000米、南北寬500米。建於公元221年陰曆8月。據文獻記載:城有五門,為東門、西門、南門、北門和西北角的流津門。流津門直通吳王苑囿——江邊散花灘。宮城東有雞鳴闕。城內有武昌宮,四周有宮城,宮城內有太極殿、禮賓殿、安樂宮。據考古證實,現存的吳王城遺址是南方現存六朝古城中最早的一座,也是中國僅存的三國都城遺址,具有較高的考古和歷史價值。現地面僅存南城垣夯土城牆一段,2004年被鄂州市人民政府規劃保護為一處文物景觀。
洋瀾湖風景區
洋瀾湖面積583.6萬平方米,其中水面約288.1萬平方米,陸地約295.1萬平方米,水深為0.7-2.2米。
鄂州市博物館
鄂州市博物館佔地23.69畝,現有館藏文物7萬餘件(包括國家一級文物67件、二級文物622件、三級文物3838件)。

代表人物


楚國熊渠東晉陶侃彭楚藩毛新平郭方
吳兆麟范鴻戢劉伯垂吳根生胡靖航
張裕釗萬籟聲萬籟平范維澄潘敏
張金保趙怡忠張柏青舒德干霍裕平
趙飛克范維唐彭楚藩--

獲得榮譽


鄂州是省級“衛生城市”、“文明城市”和“雙擁模範城”。1993年,省政府公布鄂州為湖北省歷史文化名城;1999年,鄂州獲“湖北省小康市”稱號;1993年,鄂州被命名為“湖北省書法藝術之鄉”。當前,全市上上下下正在努力爭創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
2007年8月18日,鄂州獲得了“中部最佳投資城市”的榮譽稱號。上榜理由:它是一座水城,卻磅礴大氣;它是一座古城,卻充滿朝氣;它是一座物富民豐的城市,卻沒有浮躁之氣。它以冶金、服裝、建材之業,撐起了鄂東的脊樑。它以工業立市、項目強市、招商興市之策,成就大城藍圖。百湖之市——鄂州。 
2017年12月23日,鄂州市獲評2017“質量之光”年度質量魅力城市。
2017年12月24日,鄂州市入選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2018年3月入圍第一批通過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驗收城市名單。
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9排名第95位。
2020年9月,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參評城市(區)名單。
2020年11月16日,位居2020中國城市社會發展指數綜合排名百強榜第90位。
2020年11月20日,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2020年12月,《全球城市競爭力年度報告》發布,鄂州市的經濟競爭力排名第313位、可持續競爭力排名第518位。
2020年12月12日,該城市在華東師範大學發布的“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2020)”榜單中,排名第81位。
2020年12月16日,位居2020年中國城市品牌發展指數(CBDI)排名第241名。
2020年12月,2020年中國296個城市營商環境排名第162位。
2020年12月,《中國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監測報告2020》發布,在2020年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含副省級城市)城市中,鄂州排名第66位。
2021年1月3日,《2020中國城市海外網路傳播力建設報告》發布,在337座城市(自治州、地區、盟)的海外網路傳播力綜合指數與排名中,鄂州指數為34.3,排名第140位。
2021年1月2日,位居中國地方政府效率"百高市"榜單第25位。
全國數字城市建設示範市 金融信用市州 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湖北省創業先進城市 中國武昌魚美食之鄉 中國三國文化之鄉 
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 全國城市宜商競爭力排名186 全國綠化模範城市 
省雙擁模範城 2016年度“寬頻中國”示範城市 中國快遞示範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 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 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城市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2020年11月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2020年11月被評為第六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 
2020年11月,授予“湖北省雙擁模範城(縣)”榮譽稱號。 無償獻血先進省(市)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