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鄂州的結果 展開

鄂州

古代行政區劃

《湖北省志·地理》 隋朝 (581-618 年)統一全國后,對地方行政機構作了一些調整和改革,將僑置的州、郡、縣一律撤銷,恢復舊時名稱。

隋大業三年 (607 年)又恢復郡的建制。

江夏郡(治江夏,今武漢市武昌)等郡。隋開皇九年(589 年)江夏郡曾一度改稱鄂州,治江夏,後來鄂州又成為治所。今湖北簡稱為鄂即源於此。

唐代(618~906 年)武德初,復改諸郡為州,仍實行州縣兩級制。

武德四年(621 年)政江夏郡置鄂州(治江夏,今武昌)。

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湖廣行省治所遷回鄂州,正式成為行省級的大區域行政中心。改稱鄂州路。

1301 年,改鄂州路為武昌路。

基本介紹


鄂州市地處東經114°32′-115°05′,北緯30°00′-30°06′,位於湖北省東部,濱於長江中游南岸。西鄰武漢,東接黃石,北望黃岡。鄂州居中獨厚,北距首都北京、東距上海、西距重慶、南距廣州均在1000公里左右。鄂州市佔地面積159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01萬公頃。
鄂州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湖北省歷史文化名城,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示範區。鄂州歷史悠久,帝堯時為“樊國”,夏時為“鄂都”,殷商時為“鄂國”,春秋戰國時楚鄂王封地,三國時孫權在此稱帝。春秋戰國時期,楚王熊渠分封其子熊紅到鄂州為鄂王,修築鄂王城,這也是湖北簡稱“鄂”的由來。三國時期,吳王孫權為圖霸業朔江而上,取“以武而昌”之義,改鄂縣為武昌,在此稱帝建都。東吳立國60年間,武昌(今鄂州市)作為國都和陪都,先後達45年,與建鄴(今南京市)並稱“東都”和“西都”。鄂州是古銅鏡之鄉,馳名中外的“武昌魚”的原產地,是中國佛教凈土宗的發源地,素有“百湖之市”、“魚米之鄉”等稱號。
鄂州
鄂州
區劃人口
下轄:鄂城區梁子湖區華容區,23鄉鎮及梁子生態管理區、葛店開發區、鄂州經濟開發區,383社區及村委會。
2012年末,全市公安戶籍人口109.36萬人,常住人口105.3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64.79萬人。全年出生14372人,出生率為13.14‰;死亡7506人,死亡率為6.86‰,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28‰。

建制沿革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統一中國,改汝南縣為江夏縣,改郢州為鄂州,置江夏郡,其郡、州、縣的治所均設在江夏,今武昌因而又有鄂州之稱。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廢江夏郡,江夏為江夏縣和鄂州的治所。唐太宗划全國為十道,江夏為江南道。唐玄宗開元年間(713—41年),江夏劃歸江南西道。唐代中期,鄂州(今武昌)為貢賦轉運中心,設有武昌軍節度使。宰相牛僧孺為鄂州刺史,兼武昌軍節度使,將江夏土城擴建為磚結構城垣,區境從此兼有武昌之稱。
北宋時期,江夏屬荊湖北路,為鄂州治所。南宋初年,荊湖北路軍事中心由江陵移至鄂州,宋將岳飛曾鎮守在此。元代設湖廣行省,置鄂州路(后改為武昌路),下轄7縣,江夏是湖廣行省、武昌路和江夏縣的治所,為行省級大區域行政中心。從此,包括區境在內的今武漢市江南部分正式有了武昌這個地名。
明代朱元璋攻克武昌,設置湖廣行中書省。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廢行中書省,設湖廣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等“三司”衙門,衙址均設在武昌。明英宗正統三年(1438年),設置湖廣巡撫,隨後又設置總督湖廣等省軍務和地方總兵官,所任巡撫、總督和總兵也多駐武昌;改武昌路為武昌府,轄江夏、武昌(今鄂州市)9縣1州。江夏縣是武昌府的附郭縣,此時武昌城內衙門雲集,既有高於省級的總督衙門,又有省級的三司衙門,還有武昌府級、江夏縣級官署,因此稱之為“湖廣會城”。
清康熙三年(1664年),湖廣布政司分為湖南、湖北兩個布政司,上設湖廣總督。湖北布政司下轄包括武昌府在內的8府,武昌城仍為各級衙門薈萃之地。
清初仍沿用明制。康熙三年(1664 年)湖廣分治,大體上以洞庭湖為界,南為湖南布政使司,定名為湖南省 北為湖北布政使司,定為湖北省。是為湖北建省之始,省名從此確立沿用至今。由於清初省會武昌是隋以後鄂州的治所,所以湖北省簡稱為"鄂"。

歷史文化


唐代,武昌稱江夏,為鄂州治所。寶曆元年(825年),宰相牛僧儒為鄂州刺史,充武昌軍節度使、鄂(州)、岳(州)、沔(州)、薪(州)、黃(州)觀察使,時江夏原有土城易於散塌,每年報築修治,另賦青茅以覆,歲費10餘萬,勞民傷財有鑒於此,牛僧儒費時5年,將土城改為磚城,城區在原夏口城基礎上向北東、南三面擴展,北臨沙湖,東至小龜山,南抵紫陽湖,西達蛇山西端,是為武昌古城建設史上第一次較大規模的擴建。
唐宋時期的鄂州城,已經發展成“東南巨鎮”,造船業具有相當規模工商業也十分繁盛。唐廣德元年(763年),特投侍御史穆寧為鄂州史兼鄂、岳、沔都團練使及淮西、鄂庸鹽鐵沿江轉運使,鎮江夏(鄂州所),以總東南貢賦,此舉拓展了武昌的港口功能,促進了造船業的發展僅廣德元年十二月一次大風,火發江中,焚船隻3000餘艘,足見港口停泊船隻之多。唐代後期,朝廷在鄂州治所設有鑄鐵監,所鑄開元銅錢,每文重1錢,正面鑄有歐陽詢所書“開元通寶”4字,全國流通。
南宋時,為防阻金軍南渡東下,特設置鄂州常備水軍和數量龐大的艦隊。其大艦長約100米,艦上設有城壁樓櫓,一次演習出動大艦700餘艘。適逢詩人陸遊途經江夏現場,贊之為“天下之壯觀”。艦船大多為武昌白沙洲一帶造船廠所造,可見當時武昌造船業之興盛。紹興四年(1134年),岳飛率軍北上,首克郢州,攻入隨州襄陽等地,被朝廷授鎮寧、崇信節度使,湖北路荊、襄、潭州制置使,封武昌開國侯,屯軍鄂州(今武昌),使武昌成為全國重要的水師基地。北宋徽宗政和年間(1111—1118年),嘉魚知縣唐均首創築修蒲圻至江夏沿江長堤,此為鄂州長江有長堤之始。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重修鄂州南樓,詩人范成大登樓賦詩:“誰將玉笛弄中秋?黃鶴飛來識舊遊,漢樹有情橫北諸,蜀江無語抱南樓。燭天燈火三更市,搖月旌旗萬里舟。卻向鱸江垂釣手,武昌魚好便淹留。”范成大在《吳船錄》稱:“南市在城外,沿江數萬家,酒樓欄尤壯麗外郡未見其比”。陸遊《入蜀記》里稱為“錢塘、建康不能過”。宋代江夏的工商業也很繁盛,尤以制瓷業最為發達,當代發掘武昌東南宋代22座瓷窯群,其中以青白瓷(影青瓷)最具特色,其胎潔白,敲之有清胞的金屬聲。江夏造船業、工商業的繁盛,進一步促進了古城的擴展。

大事記


隋唐五代
587年(隋開皇七年)隋文帝伐陳,先滅後梁。次年晉王楊廣率52萬大軍攻陳,荊州刺史劉仁恩克郢。
589年(隋開皇九年)隋朝改郢州為鄂州,605—16年(大業年間)改置江夏郡(此前曾改汝南縣為江夏縣,為鄂州州治),轄江夏、武昌(今鄂州)、永興(今陽新)、蒲圻4縣。
621年(唐武德四年)唐軍周法明取鄂州。是年,唐朝改江夏郡為鄂州,州治江夏縣,下轄5縣。後唐太宗依地形划全國為10道,武昌屬江南道;713—741年(開元年間)又析為15道,武昌屬江南西道。
747年(唐天寶六年)李邕遭奸相李林甫陷害致死,歸葬鄂州九峰山。其故居在洪山西麓修靜寺(今施洋墓與寶通寺之間)。742—756年(天寶年間)鑄寶通寺大鐵佛兩座,高4米,底座寬8米,垂膝坐狀,神態逼真。“文化大革命”中被毀。
765年(唐永泰元年)穆寧出任鄂州刺史兼侍御史,次年升鄂州都團練使銜、鄂州觀察使,總管東南地區賦稅徵收和運輸事宜,至768年(大曆三年)“漕賈得通”,政績斐然。
763年(唐廣德元年)鄂州大風,兼發火災,燒毀停泊商船3000餘艘,延毀濱江民居2000餘戶,罹難4000餘人。
825年(唐寶曆元年)牛僧孺任武昌軍節度使,以磚結構(瓮以陶甓)代替夯土結構擴建鄂州城垣,歷時5年乃成。復請取消沔州建制,將漢陽、漢川兩縣劃歸鄂州,首次形成兩岸合一的行政建制。
846年(唐會昌六年)唐朝為增加財政收入敕部分地區“置官沽酒”,鄂州實行酒類官賣。
874—879年(唐乾符年間)鄂州大飢,鉅賈劉本德出米數萬石賑饑。
879年(唐乾符六年)黃巢率起義軍攻破鄂州外城。
884年(唐中和四年)路審中乘亂招募3000人私家武裝,入據鄂州。886年(光啟二年)周通攻打鄂州,路審中逃離,手下將領岳州刺史杜洪乘虛進入,自稱節度留後,迫使唐僖宗封其為武昌軍節度使。鄂州遂成為各路藩鎮角逐目標。
902年(唐天復二年)唐昭宗冊封楊行密為吳王,次年,楊遣部將李神福、劉存“率舟師萬人以討杜洪”。杜洪死守鄂州,未失。904年(天佑元年)李神福二次攻鄂未成,第二年由劉存三度攻鄂,採用火攻之計得手,生擒杜洪送至揚州斬首。鄂州成為吳王楊行密割據地盤的州治中心之一,乃命劉存為鄂岳觀察使,坐鎮鄂州。
907年(後梁開平元年)朱全忠建後梁。劉存受吳王命攻湖南,慘敗被俘,“湖南楚”反攻鄂州,又被吳將秦裴打敗。
937年(後晉天福二年)李界滅吳稱帝,建南唐,從“湖南楚”手中奪回鄂州,設武昌軍節度使。
956年(後周顯德三年)世宗命王逵攻鄂州,南唐武昌軍節度使何敬洙據城死守,得岳州潘叔嗣襲擊之助,王魁敗亡。鄂州城逃過一劫。
宋遼金元
974年(宋開寶七年)宋太祖大將曹彬與知漢陽軍李怒合擊,取鄂州。宋統一后,在鄂州設置武清軍節度使,996年(至道二年)改武昌軍節度使。鄂州隸荊湖北路,轄7縣,州治江夏。
1135年(宋紹興五年)岳飛以鎮寧崇信軍節度使、荊襄潭州制置使身份坐鎮鄂州,形成長江中下游的軍事中心。1141年(宋紹興十一年)宋金“紹興議和”后,鄂州商業和水上運輸業興盛起來。鄂州城南至臨江一帶及鸚鵡洲上發展成鼎盛的商市,稱“南市”。
1170年(宋乾道六年)9月25日,陸遊入川,泊鄂州,目睹大規模水軍演習,“大艦七百艘,皆長二、三十丈,設城壁樓櫓、旗幟精明、金鼓鏜錨,破巨浪往來,捷如飛翔。”1163年(宋隆興元年)在南宋政府發行“關子”、“交子”、“會子”等紙幣的基礎上,為方便軍用和流通,應湖廣餉臣王珏之請,開印專供湖廣流通的“湖會”,每屆200萬貫。1288年(嘉熙二年)第七屆“湖會”競達900萬貫。
1259年(宋開慶元年)忽必烈大軍奪取陽邏堡(今新洲陽邏鎮),突破宋軍江上防線,進軍鄂州。宋理宗賈似道增援,全權指揮。相峙三月余,兩度破城東南角,陣亡1300餘人,守將張勝犧牲,高達率軍頑強抵抗,保住鄂州。但賈似道躲在漢陽,遣宋京乞降,遭拒。此時,四川合川保衛戰取勝,蒙哥大汗死於軍中,形勢甚為有利6但賈似道堅持求和,向蒙古稱臣納貢,划江而治。忽必烈急於北返爭奪帝位,允和而去。
1274年(元至元十一年)忽必烈令伯顏統軍10萬取鄂州,12月14日陷陽邏堡,17日火燒鄂州、漢陽守軍戰船3000餘艘,兩地皆降。18日元軍人鄂州城,任命王該知鄂州,留阿裏海牙統軍4萬,鎮守鄂州。
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湖廣行省治所南移潭州,鄂州設湖北宣慰司,后改安撫司,又改鄂州路總管,屬元初滅宋戰爭中的戰略要地之一。
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湖廣行省治所遷回鄂州,正式成為行省級的大區域行政中心。鄂州地處行省的北部邊沿,改稱鄂州路。1284年封脫歡為鎮南王,坐鎮鄂州。脫歡因南征未到,且無功而返,元世祖怒而改封揚州。泰定帝即位時,仍將武昌封給脫歡的兒子威順王寬徹普化。
1282年(元至元十九年)元世祖為遠征日本,命鄂州鄭制宜於武昌何家洲造大型樓船戰艦。
1301年(元大德五年)改鄂州路為武昌路,下轄江夏等7縣。今境域正式有了“武昌”之名,既是武昌路治所,也是湖廣行省的行政中心。1326年(元泰定三年)寬徹普化持皇帝賞賜的虎紐金印,率500親兵和私募的1000健憲來武昌鎮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