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江南西道的結果 展開

江南西道

唐朝的一個道

江南西道是唐開元二十一年(733年)以江南道分置,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分江南道為江南東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江南西道治洪州,領宣、饒、撫、虔、鄂、江、洪、袁、吉、澧、朗、岳、潭、衡、郴、邵、永、道、連諸州,共19州。

行政區劃


州郡治所轄境屬縣備註
宣州宣城郡今安徽宣城宣州區今安徽宣城市(績溪縣除外)、蕪湖市、馬鞍山市、銅陵市、池州市。天寶領縣10,宣城縣、當塗縣涇縣、綏安縣、溧陽縣(上元元年割屬升州,州廢來屬)、溧水縣、南陵縣、太平縣(天寶十一年析涇縣置)、寧國縣(隋縣,武德六年廢,天寶三年復置)、秋浦縣天寶初,戶121204,口884985。開元中,析置青陽、太平、寧國三縣。
饒州鄱陽郡江西鄱陽縣今江西上饒市和景德鎮市(婺源縣除外)。天寶領縣5,鄱陽縣、余干縣、樂平縣、弋陽縣、浮梁縣(武德中廢新平縣,開元四年分鄱陽置,后改新昌,天寶元年改浮梁)。天寶初,戶40899,口244350。武德初年,改郡為州,武德四年(612年),隸歙州總管府,七年(624年),隸歙州都督府。貞觀元年(627年),罷歙州都督府。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洪州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市今江西 南昌市。天寶領縣6,豫章縣,豐城縣,高安縣,建昌縣,新吳縣(舊廢縣,永淳二年分建昌置)、豫寧郡(長安四年分建昌置武寧縣,景雲元年改為豫寧)。天寶初,戶55530,口353231。顯慶四年,督饒鄂等州,永淳二年置新吳縣,長安四年置武寧縣,又督洪、袁、吉、虔、撫五州。 江南西道治所;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虔州南康郡今江西贛州市今江西 贛州市。天寶領縣6,贛縣、虔化縣、南康縣于都縣、信豐縣(永淳元年分南康置南安縣,天寶元年改為信豐)、大庾縣(神龍元年分南康置)。天寶初,戶37647,口275410。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撫州臨川郡今江西撫州市今江西 撫州市。天寶領縣4,臨川縣、南城縣、崇仁縣、南豐縣(開元八年分南城置)。天寶初,戶30605,口176394。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吉州廬陵郡江西吉安市今江西 吉安市。天寶領縣5,廬陵縣、太和縣、安福縣、新淦縣、永新縣(廢縣,顯慶二年分太和置)。天寶初,戶37752,口237032。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江州潯陽郡今江西九江市今江西 九江市。天寶領縣3,潯陽縣、都昌縣、彭澤縣天寶初,戶29025,口155744。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袁州宜春郡今江西宜春市今江西 宜春市。天寶領縣3,宜春縣、萍鄉縣、新喻縣。天寶初,戶27091,口144096。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鄂州江夏郡今湖北鄂州市今湖北 鄂州市。天寶領縣5,江夏縣、永興縣、武昌縣蒲圻縣、唐年縣(天寶二年開山洞置)。天寶初,戶19190,口84563。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岳州巴陵郡今湖南嶽陽市今湖南 岳陽市。天寶領縣5,巴陵縣、華容縣(垂拱二年,改為容城,神龍元年復為華容)、沅江縣、湘陰縣、昌江縣(神龍三年分湘陰縣置)。天寶初,戶11740,口50298。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潭州長沙郡今湖南長沙市今湖南 長沙市。天寶領縣5,長沙縣、湘鄉縣、益陽縣、醴陵縣、瀏陽縣(吳分長沙縣置瀏陽縣,隋廢,景龍二年復置)。天寶戶32272,口192657。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衡州衡陽郡今湖南衡陽市今湖南 衡陽市。天寶領縣7,衡陽縣(開元二年改臨蒸為衡陽)、常寧縣(天寶元年改新寧為常寧)、攸縣、茶陵縣(聖曆元年分攸縣置)、耒陽縣、湘潭縣、衡山縣(神龍三年由潭州來屬)。天寶初,戶33688,口199228。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永州零陵郡今湖南永州市今湖南 永州市天寶領縣3,零陵縣祁陽縣、湘源縣。天寶初,戶27494,口176168。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道州江華郡今湖南道縣今湖南道縣、新田、江永、寧遠、江華瑤族自治縣天寶領縣4,弘道縣(天寶元年改營道為弘道)、延唐縣(長壽二年改為武盛,神龍元年復為唐興,天寶元年改為延唐)、江華縣(貞觀十七年改隸永州,上元二年復還道州,文明元年改為雲溪,神龍元年復為江華)、永明縣(初為永陽,貞觀八年併入營道,天授二年復置,天寶元年改為永明)天寶初,戶22551,口139063。貞觀十七年廢,併入永州。上元二年復置。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郴州桂陽郡今湖南郴州市今湖南 郴州市。天寶領縣8,郴縣、義章縣、義昌縣(天寶元年改盧陽為義昌)、平陽縣、資興縣(隋晉興縣,貞觀八年廢,咸亨三年復置,改為資興)、臨武縣、蘭山縣(漢南平縣,隋廢,咸亨二年復置,天寶元年改為蘭山)、高亭縣(漢便縣地,隋廢,開元十三年,析郴縣北四鄉置安陵縣,天寶元年改為高亭)天寶初,戶31303,口缺。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邵州邵陽郡今湖南邵陽市今湖南 邵陽市天寶領縣2,邵陽縣、武岡縣。天寶初,戶17073,口71644。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連州連山郡今廣東連州市今廣東 連州市。天寶領縣3,桂陽縣、陽山縣連山縣天寶初,戶32210,口143532。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澧州澧陽郡今湖南省澧縣今湖南張家界市、常德市(武陵區、鼎城區、桃源、漢壽除外)天寶領縣四,澧陽縣、安鄉縣、石門縣、慈利縣武德四年,平蕭銑,置澧州,貞觀元年,省孱陵縣。天寶元年,改為澧陽郡。乾元元年,復為澧州。天寶初,割屬山南東道。戶19620,口93349。
朗州 武陵郡今湖南省常德市今湖南常德市武陵區和鼎城區、桃源、漢壽天寶領縣二,武陵縣、龍陽縣武德四年,平蕭銑,置朗州。天寶元年,改為武陵郡。乾元元年,復為朗州。天寶初,割屬山南東道,戶9360,口43716

簡介


江南西道,是唐朝的一個道。貞觀元年(公元627年)依據自然地理形勢和著意加強衝要地區軍事力量的要求,唐太宗將全國分為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嶺南道等10道。
隨著唐代政治、經濟的發展以及軍事形勢的變化,“道”地廣土闊,所轄各地情況差異很大,中央難以有效管理監察,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根據一方州縣的多少、經濟文化發展的程度以及對地方加強管理之需要,在10道的基礎上析分為15道,即從原關內道分出京畿道,河南道分出都畿道,山南道分為山南東道、山南西道,江南道又分為江南東道、江南西道、黔中道。江南西道治所洪州,轄境包含今江西、湖南大部及湖北、安徽南部地區(除徽州)。

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后,湖北南部設鄂岳道,湖南設湖南觀察使,江南西道只剩今江西省。從此江西省被稱為江西,歷時一千二百餘年未變(宋朝稱江南西路、元朝稱江西行省、明朝稱江西布政使司、清朝稱江西省)。

管轄範圍


江南西道採訪使管轄範圍,據《新唐書·地理志》載包括宣、池、洪、江、鄂、岳、饒、虔、吉、袁、信、撫、潭、衡、永、道、郴、邵等19州,相當於今江西全省及湖南、安徽、湖北的一部分。此外還有一個黔中採訪使,轄治大致相當於今貴州省地域的黔、辰、錦、施、敘、獎、夷、播、思、費、南、溪、溱等13州。

史書記載


在《舊唐書·地理志》中,這13州都寫在“江南西道”之後。比較新、舊《唐書》地理志的記載,二者各有短長,但《新唐書》更接近實際一些。二書的地理志總序中,都寫明開元二十一年分15道之中有黔中道。舊志是排列出15道名稱,新志則寫為:“開元二十一年,又因十道分山南、江南為東、西道,增置黔中及京畿、都畿。”

地位之高


按各道內容的敘述,二者都是以貞觀10道為綱。舊志在江南道之下,列出了“江南東道”“江南西道”二目,但無“黔中道”。而新志在江南道下,依次敘述諸州,又分別標明江東採訪使、江西採訪使、黔中採訪使所轄範圍,有了“黔中道”的內容和地位,然而與序言中所說的“分江南為東、西,增置黔中”不合,表現為分江南道為東、西、黔中3道。
事實上,黔中道各州原本都是江南道的範圍,所以二者都在“江南道”下寫了江東、江西、黔中三部分。

一分為三


但二者的總序中都沒有說“江南道”一分為三,舊志的江南道內競將黔中各州連綴於江西道之後。唐前期作為監察區劃,道的劃分多遵循山河形便的原則,唐後期道的性質轉化為準行政區劃以後,其劃分就較為複雜了。但江西地區的“道”仍然是以山川走向來劃分的。

山脈為界


江南道大致調整為宣歙、江西、湖南3個觀察使轄區,江西與湖南之間就以羅霄山脈為界,與今天湘贛邊界完全一致。同時,江西與宣歙、鄂岳、浙東、福建、嶺南東道等觀察使(節度使)轄區之間也全部以自然地勢的分水嶺為界。和今天的贛皖、贛鄂、贛浙、贛閩、贛粵邊界也毫無二致。
江南西道
江南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