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當塗縣的結果 展開

當塗縣

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

當塗縣(DangtuCounty)是馬鞍山市下轄一個縣,位於中國安徽省東南部,長江安徽段東岸,是安徽省重要的沿江沿邊縣、東向發展的橋頭堡,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當塗縣全縣總面積1002平方公里,戶籍總人口47.6萬人(2016年),下轄8鎮3鄉和三個省級開發區。

當塗縣有2200多年置縣史,秦代設為丹陽縣,隋開皇九年(589年)定名當塗。

2018年,當塗縣轄10個鎮、1個鄉,另設有4個功能區。2017年,當塗縣戶籍人口47.8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41.7億元,

2019年以來,先後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入選2019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2019年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2019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單位。“2020中國最具綠意百佳縣市”排名第73。

歷史沿革


建縣前

西周時當塗屬吳國。春秋戰國先後為越、楚屬地。
秦代,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推行郡縣制,置丹陽縣(治今當塗丹陽鎮),屬會稽郡。秦末或楚漢之際改屬鄣郡。
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年),以淮南50縣置荊國,丹陽縣屬之。高祖十年(前197年),易荊國為吳國。景帝三年(前154年)改吳國為江都國,丹陽縣先後屬吳國、江都國。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析江都國置丹陽、秣棱、湖熟等侯國,丹陽縣屬丹陽國。元封二年(前109年),國除,隸丹陽郡。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州刺史部,丹陽郡隸揚州刺史部。
新莽天鳳元年(14年),並丹陽、秣棱二郡置宣亭郡,更始元年(23年)復為舊制。
東漢建武六年(30年),丹陽郡移治宛陵(今宣州年),丹陽縣屬之,仍隸揚州。建安三年(198年),孫策封吳侯,丹陽郡為吳領地。
西晉太康二年(281年),分丹陽縣為二,置於湖縣(今當塗城東南38里處)。
東晉咸和四年(329年),江淮間戰亂,民多南渡。於江南僑立當塗縣及淮南郡,以置流民。當塗縣置名源於古塗山氏國,《尚書·益稷篇》有禹取塗山氏女的記載。后國除為縣。縣名取地處臨淮塗山之意。義熙九年(413年),割丹陽郡於湖縣屬淮南郡,分於湖縣南為當塗境(今宣城、南陵有其地,但非今縣幅員)。至是,僑置淮南郡,當塗縣始有實南朝宋、齊、梁、陳間,丹陽縣屬丹陽郡,於湖縣屬淮南郡。

建縣后

隋唐五代
隋開皇九年(589年),省丹陽郡置蔣州;廢淮南郡,並襄垣、於湖、繁昌及西安4縣更置當塗,徙縣治姑孰,屬蔣州,自是姑孰之當塗縣始定;又並僑置當塗、浚遒等縣置宣城縣,屬宣州。開皇十一年(591年),廢丹陽縣,以其地及溧陽縣一部置溧水縣,隸蔣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復改蔣州為丹陽郡,轄當塗、江寧、溧水3縣。
唐武德元年(618年),當塗縣改屬宣州。武德三年(620年),復丹陽縣,屬揚州。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設江南道,宣州屬之;后又廢丹陽縣,以其地入當淤,為屬鎮。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江南道分設東、西兩道,宣州屬江南西道。乾元元年(758年),割宣州之當塗縣屬升州。上元二年(761年),復歸宣州。大順元年(890年),合宣、歙2州為寧國軍,當塗改屬升州。天佑四年(907年),割當塗縣南境5鄉、宣城西境2鄉立蕪湖縣,隸宣州。
五代吳武義二年(920年),改升州為江寧府,領10縣,當塗縣屬之。南唐升元元年(937年),改當塗縣為建平軍,保大末年又改作雄遠軍。
宋元明清
宋開寶八年(975年),改雄遠軍為平南軍。太平興國二年(977年),昇平南軍為太平州,立當塗為附郭,隸建康府路。三年,割宣州之蕪湖、繁昌2縣屬太平州。至道間(995—997年),改屬江南路。天聖八年(1030年),分江南路為東、西2路,屬江南東路。南宋時州縣如故。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太平州為太平路,隸江浙行中書省,縣如故。元貞元年(1295年),太平路隸江東建康道。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自採石渡江取太平路,改路為府。
明洪武四年(1371年),以太平府直隸京師。永樂十八年(1420年),改京師為南京,稱南直隸,府縣隸屬如故。
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南直隸為江南省,設江南布政使司,太平府屬之。順治十八年(1661年),分設江南左、右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司治江寧,太平府屬之。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為江蘇、安徽二省,改江南左布政使司為安徽布政使司,仍治江寧,太平府屑之。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安徽布政使司移治安慶,府縣均未變。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太平府,當塗縣直屬安徽省。民國三年(1914年)6月設蕪湖道,當塗縣屬之。民國十七年(1928年)8月道廢,復直屬安徽省。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0月,划屬省第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日軍侵佔當塗,縣政癱瘓。翌年10月,於縣境大官圩恢復縣政,屬第九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8月,縣政府寄駐宣城縣沈村,改屬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8月,新四軍在橫山地區組建當塗、江寧、溧水三縣行政委員會,翌年冬改為橫山縣。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縣政府遷回縣城。同年11月,新四軍北撤,橫山縣廢。
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當塗解放。8月,析當塗縣城置當塗市,縣、市同屬皖南行署蕪當專區,專署駐當塗市。
1950年5月,撤當塗市入當塗縣,為第一區。不久,蕪當專區撤銷,當塗縣改屬宣城專區。1952年2月,划屬蕪湖專區。1971年3月,蕪湖專區更名蕪湖地區,縣隸屬關係不變。1980年1月,蕪湖地區行政公署更名宣城地區行政公署,駐地由蕪湖遷宣城,當塗縣屬之。1983年7月,大橋公社全部劃歸蕪湖市,當塗改為馬鞍山市屬縣。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當塗縣位於安徽省東南部,長江安徽段東岸,東臨南京市溧水區、高淳區,西瀕長江與和縣相對,南接蕪湖市、蕪湖縣、宜城縣,北連馬鞍山市及南京市江寧區。介於東經118°21′38″—118°52′44″,北緯31°17′26″—31°36′05″之間,總面積1002平方千米。縣城至馬鞍山市區17千米、蕪湖市區30千米,至省會合肥約170千米,至首都北京約1240千米。

地質構造

當塗縣位於淮陽山字型構造前弧東翼之南端,有一系列東西、北東、北北東向褶皺和斷裂。其中以新華夏系北北東向構造最為顯著。東西向構造在縣境自北向南有3條斷裂帶,分別是採石—寶塔山、西橫山—溧水、姑山—四褐山。北東向構造位於縣境東部,由黃馬青組及象山群地層組成。因受東西向構造限制和新華夏系構造的迭加,該構造已殘缺不全。主要形跡有4條,自西向東為寧蕪向斜、鳳凰山—姑山背斜、橫溪—小丹陽向斜、桑園溝—博望背斜。北北東向構造表現為方山—小丹陽隱伏大斷裂、石臼湖—南陵盆地,位於縣境內東南部,長10千米。

地形地貌

平原
當塗縣地處長江下游的河、湖交匯地區,境內以平原為主,主要有沖積平原、沖積湖積平原和湖積平原等,海拔在10—20米以下,地勢坦蕩,由粘質砂土、砂質粘土等組成。
台地
分佈於當塗縣北部丘陵、低山區與平原的過渡地帶,受輕度抬升影響,原系河流或湖泊階地,再被抬升,並經流水切割,形成地勢高亢和起伏不平的台地。大體可分下面兩種。
低山丘陵
當塗縣低丘分佈於高丘的外緣,形成明顯的二級地貌面,海拔100—150米,比高小於100米,丘脊線零亂,隨溝谷走向而變,切割破碎。低丘多為長條狀、渾圓狀,丘體都不大,坡度15°左右,組成物為安山岩、粗安岩、凝灰質粉砂岩、玄武岩、輝綠岩等。低丘中部為火山噴發形成的方山,山頂分佈火山口,山坡上陡下緩。溝谷呈放射狀向四周分流。白紵山、靈墟山、馬山、寶塔山、龍山等山屬此類。
當塗縣殘丘分佈於龍山橋、圍屏、新市一帶,海拔小於50—100米,比高小於50米,丘體很小,呈斷續島狀和渾圓狀散落在平原之上,頂平坡緩,組成物以泥質粉砂岩、凝灰質,粉砂岩為主。凌雲山、九井山、黃山、尼山、釜山等山屬此類。

氣候特徵

當塗縣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季風明顯、無霜期長等氣候特點。冬、夏季長,春、秋季短。冬、夏溫差較顯著。冬季受西伯利亞高壓氣團影響,盛行北風和西北風;夏季受太平洋副高壓氣團影響,盛行東風和東南風。初夏,冷、暖氣團交鋒頻繁形成降水集中的梅雨期。由於冷暖氣團活動路線和力量對比變率較大,造成年際降水變化不一,導致洪澇、乾旱災害發生。
當塗縣四季劃分以候平均氣溫小於10°C為冬季,大於22°C為夏季,界於10°C—22°C為春、秋季。一年之中春、秋季短,各約2個月,春略長於秋;夏、冬季長,各約4個月,夏較長於冬。春、夏、秋、冬起訖日和持續天數分別為;春季3月16日—5月25日,計71天;夏季5月26日—9月20日,計118天;秋季9月21日—11月20日,計61天;冬季11月21日—3月15日,計115天。

水系水文

當塗縣地處長江下游水網地區,多河流、湖泊,屬長江水系。長江縱貫縣境西部,湖泊橫卧東緣,中部廣大地區的河流,多呈西北流向或西流注入長江。
長江當塗段:長江由南向北流經縣境西部,從蕪湖市橫埂頭附近入境,至和縣養殖場南出境,為典型的分汊型河床,主汊在西,境內長18.6千米,支汊在東,長20.3千米。
姑溪河:東起丹陽湖口小花津與運糧河相接,西至金柱關注入長江,全長23.4千米,是水陽江下游入長江的主幹道。上段自小花津至芮家渡,河床寬117—434米,河深0.6—5.4米;下段自芮家渡至入江河口,河床寬100—300米;河深6—10米,最深處13.1米。
青山河:自三里埂,經查家灣、龍山橋至芮家渡注入姑溪河,全長33.19千米。該河南通蕪湖縣境內的清水河,與青弋江、水陽江溝通。
黃池河:自月亮圩,經烏溪、黃池,至三里埂(與青山河交匯處),為水陽江一段,為宣州市和蕪湖縣的界河,全長16.79千米,河床寬60—250米。
運糧河:在丹陽湖畔,昔為漕運航道,故名。自南向北流,南接水陽江,經江蘇高淳縣境西北部,北到小花津,全長22.5千米。河床寬50米左右。
博望河:源自橫山南麓,至博望鎮南3千米另埂村,注入石臼湖。
外橋河:源自馬鞍山市郊大黃、董耳等山,上游分兩支,至馬塘附近匯流入縣境,西流經大廟至陳家附近轉而北流,到採石翠螺山下入長江。河道全長18.2千米,縣境內為9.23千米,是當塗縣與馬鞍山市界河。
扁擔河:自蕪湖市郊區卜家店附近起,經官陡門、王橋、至雙擺渡入江,全長31.38千米,在縣境內15千米。河床寬30—60米,深10米,為人工常流河。
襄城河:源於十里長山和黃梅山、龍王山,上游分兩支,至銀塘合為一河,再西流注入長江,全長10千米。
此外,縣境還有丹陽新河、塘溝河、小溪河、乙字河、中流河、烏溪大港、白龍溝、高潮河、堯豐港、汪林大港等眾多河流。

土壤類型

當塗縣水平地帶性土壤均屬黃棕壤土類,主要有石質土、粗骨土、黃棕土、潮土、水稻土。

自然資源


水資源

當塗縣地處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降水1087.6毫米,水量較為豐沛。年徑流總量為59000萬立方米(不包括長江過境水量),耕地畝均水量898立方米,人均水量985立方米。縣內沿江河湖、平原圩區地下水豐富,丘陵、低山山麓也有大量地下水。地下水一般埋深1米,大公圩埋深最淺,僅0.8—1.0米。一般富水性變化10—100噸/日之間,最大達1000—5000噸/日之間,最少小於10噸/日,多為碳酸型水,礦化度小於1克/升,水質良好,可供飲用。

植物資源

林木資源:主要樹種有:松、柏、杉、檫、榆、柘、楊、柳、樟、桐、槐、檀、櫧、櫟、烏桕、楓、石楠、株、檜、皂莢、黃楝、桑、冬青、廣玉蘭等。
竹類資源:有毛竹、慈竹、紫竹、斑竹、天竹、苦竹等。
草類資源:有莪蒿、翠雲草、艾、土牛膝、旱蓮草、葒草、蓖麻、紫花地丁、菖蒲、牛筋草、鳳尾草、狗尾草、羊蹄草、酸漿草、蒺藜、茅草、莎草、蓼、蒲等。
中草藥資源:有植物類中草藥125科、435種,主要品種有明黨參、桔梗、蒼朮、半夏、海金沙、紫蘇等;水網區主要品種有決明子、地膚子、蛇床子等;沿江平原區主要品種有半枝蓮、馬鞭草、車前草、杜仲等。

動物資源

獸類:有狼、狐、獾、獐、黃鼬、兔、水獺、穿山甲等。
禽類:全縣有17目、49科、182種,主要有雁、燕子、黃鸝、鳧、秧雞、竹雞、斑鳩、壽帶、鸕鶿、鴝鵒、鵪鶉、布穀、百舌、畫眉、鷹、鴉、鷗、啄木鳥、鵜鶘、鴛鴦、貓頭鷹、翠鳥、喜鵲、鷺、野鴨等。舊志載有鸛,現絕跡。
魚類:全縣有60餘種,主要有鯉魚、鰣魚、鱅魚、鯽魚、鯿魚、鯰魚、白魚、刀魚、烏魚、鱖魚、鱘、鰉魚、銀魚、邵陽魚、肉好魚、鰻魚、刨花魚、箬葉魚、棉花條魚、河豚、斑子魚、青魚。
其它類:節肢類有蝦、蟹。兩棲類有蛙、蟾蜍。爬行類有龜、鱉、蛇、蜥蜴、壁虎。軟體動物有螺、蚌、蜆、蝸牛、蜒蚰。環節動物有蚯蚓、水蛭。

礦產資源

鐵礦
姑山鐵礦:位於縣城南13千米,查灣鄉境內。為大型鐵礦床,礦體呈穹隆狀,長880—1100米,厚10—140米,平均厚60.6米。儲量1.28億噸,以赤鐵礦為主,伴生磷、釩、硫等。富礦品位50%,貧礦品位34%。
和睦山鐵礦:位於縣城南12千米,查灣鄉與龍山橋鎮交界處。為中型鐵礦床,礦體似層狀,長1000米以上,斜深540米,最大厚度100米。儲量3025萬噸,以赤鐵礦、磁鐵礦為主,含釩。富礦品位57%,貧礦品位38%。
鐘山鐵礦:位於縣城南12千米,查灣鄉與龍山橋鎮交界處。為中型鐵礦床,有2個礦體。前鐘山礦體,似層狀,長550米,寬400米,厚4—60米;后鐘山礦體呈小透鏡狀,長10—100米,厚1—10米。儲量1087萬噸,礦石以磁鐵礦、赤鐵礦為主。富礦品位57%,貧礦品位34%。
白象山鐵礦:位於縣城東南12千米,太白鄉境內。為中型鐵礦床,主礦體呈層狀,長1400米,埋深170—450米,厚10—84米。儲量1.46億噸,以磁鐵礦為主,伴生釩、硫、磷等礦。平均品位39.8%。
黃梅山鐵礦:位於縣城東北7.5千米處,銀塘鎮境內。為小型鐵礦床,呈脈狀、透鏡狀。主礦體長400米、寬260米、厚54米。總儲量1000多萬噸,以磁鐵礦為主。伴生硫、磷等礦床。平均品位33.08%。
另外,在龍山橋鎮、查灣鄉、銀塘鎮、丹陽鎮、圍屏鄉等還有一系列小型鐵礦床,如圍屏山鐵礦、大金山鐵礦、丙子山鐵礦、韋店鐵礦、常嶺鐵礦、太平山鐵礦、碾山鐵礦、馬山鐵礦、橫山鐵礦、鍾九鐵礦、龍山鐵礦、大尾山鐵礦、曹家港鐵礦等。
金礦
黃土山金礦:位於丹陽鎮北4千米。有1、2號2個礦體,其中1號礦體長32米,厚2.55米,埋深0—87.33米,儲量7967噸,含金量150公斤。品位:金5.82克/噸、銀86.17克/噸;2號礦體長84米、厚2.8米,埋深0—22.08米,儲量16579噸,含金量217公斤。品位:金25.61克/噸、銀146.01克/噸。
靈墟山金礦:在圍屏鄉境內。金礦儲量1718噸,有3條礦體,據推算含金量為40公斤。有兩條礦體品位為5.8克/噸,另一條為39克/噸。
非金屬礦產
硫礦:分佈在龍泉鄉、銀塘鎮、丹陽鎮等地,總儲量300—400萬噸,平均品位:含硫12—27%。
磷礦:分佈在青山鄉獅子山、萬山、石橋鄉項橋、查灣鄉后鐘山、平頂山,龍山橋鎮太平山。磷礦總儲量約6萬噸,以平頂山磷礦儲量最多,5.4萬噸。各地磷礦平均品位變化很大,其中平頂山磷礦品位為15.62%,獅子山磷礦品位為11.74%,有的含磷品位不高,無開採價值。
高嶺土礦:主要分佈在城關鎮白蛇崗、坨塘,石橋鄉包山,青山鄉白土山,銀塘鎮甑山、超山,亭頭鄉福山,龍泉鄉向塘,圍屏鄉松山等地。其中白蛇崗已探明儲量304萬噸。主要成分為三氧化二鋁21—36%,可作為耐火材料和農藥乳劑。
礦泉水:分佈在太白鄉泉水灣一帶,有日產水量1000噸大型礦泉水點8個,日產500—1000噸中型礦泉水點7個,水量沒有探明的礦泉水點6個。礦泉水中含有鐵、錳、鋅、銅、鉬、鉻、鈷、釩、鋰、鍶等34種微量元素,還含有可溶性二氧化硅31.2—33毫克/升。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並對軟化動脈和心血管病有一定療效。該礦泉水於1988年12月,在北京經國家飲用天然礦泉水評審組鑒定,水質符合我國飲用天然礦泉水的標準,屬低礦化度含鍶和偏硅酸的重碳酸鈣鎂型水。開採前景很大。
黃砂礦:主要分佈在江心洲西側長江中,儲量約7000萬噸。
此外,新市鄉有玄武岩,城關鎮五里牌有紫砂岩、紫頁岩,太白鄉姑山尾礦壩有葉臘石,年陡鄉地下有石膏,太白、圍屏、丹陽、藏漢等地有泥煤,丹陽鎮大毛嶺庵發現稀散金屬鍺礦,礦石量1827噸,鍺金屬量102.9公斤。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6年,當塗縣轄10個鎮、15個鄉。
2004年1月,當塗縣原15個鎮和10個鄉,調整後為11個鎮和4個鄉:一、撤銷11個鎮和8個鄉,新建7個鎮和2個鄉。2004年底,當塗縣轄10個鎮、4個鄉。
2010年9月,撤銷年陡鄉,設立年陡鎮。至此,全縣轄11個鎮、3個鄉。其中,丹陽鎮、博望鎮、新市鎮委託市博望新區管理。
2012年9月,設立馬鞍山市博望區。將當塗縣的博望鎮、丹陽鎮、新市鎮劃歸博望區管轄,以博望鎮、丹陽鎮、新市鎮的行政區域為博望區的行政區域。調整后,當塗縣轄8個鎮、3個鄉。
2014年1月,湖陽鄉撤鄉建鎮。

區劃現狀

截至2018年,當塗縣轄10個鎮,1個鄉,4個功能區。當塗縣人民政府駐姑孰鎮太白中路6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名稱
340521100000姑孰鎮
340521101000黃池鎮
340521102000烏溪鎮
340521103000石橋鎮
340521104000塘南鎮
340521105000護河鎮
340521106000太白鎮
340521110000年陡鎮
340521111000湖陽鎮
340521112000大隴鎮
340521202000江心鄉
340521400000當塗經濟開發區
340521401000當塗青山河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340521402000當塗大青山李白文化旅遊區
340521500000當塗現代農業示範區

人口民族


截至2017年末,當塗縣戶籍人口47.8萬人,較上年增加1570人,其中男性24.5萬人,女性23.3萬人。當年出生人口6401人,死亡人口3500人。全縣人口出生率13.4‰,人口死亡率為7.3‰,人口自然增長率6.1‰。
2021年5月,馬鞍山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當塗縣人口為446991人。

經濟


綜述

2019年,當塗縣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45.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2.6億元,增長3.4%;第二產業增加值230.6億元,增長10%;第三產業增加值182.1億元,增長7.5%。三次產業結構由2018年的7.7:60.4:31.9調整為7.3:51.8:40.9,按戶籍人口計算,全縣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01269元(摺合14680美元),比上年增加20644元。
2017年,當塗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41.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8.5億元,增長4%;第二產業增加值222.8億元,增長7.9%;第三產業增加值90.4億元,增長10%。三次產業結構由2016年的9.3:64.2:26.5調整為8.3:65.2:26.5。按戶籍人口計算,全縣人均生產總值達到71533元(摺合10595美元),比上年增加1195元。
固定資產投資
2017年,當塗縣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55.2億元,同比增長9.3%。其中,縣直管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84.7億元,增長9.0%;市示範區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0.5億元,增長11.1%。
財稅收支
2017年,當塗縣完成財政總收入46.9億元,增長13.2%。其中,地方一般性預算收入28.4億元,下降6.5%。2017年,當塗縣一般預算支出為48.9億元,增長5.7%,其中農林水利事務、科學技術、醫療衛生、教育支出分別為2.27、1.25、5.64和7.49億元。
人民生活
2017年,當塗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11元,增長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73元,增長9.2%。

第一產業

2017年,當塗縣完成農業產值47.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其中,農業產值14.9億元,增長3%;林業產值0.5億元,增長4%;牧業產值5.2億元,增長3.7%;漁業產值24億元,增長4.6%;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3.1億元,增長4.6%。
2020年4月14日,當塗縣入選第二批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典型單位。
種植業
2017年,當塗縣糧食作物種植面積50501公頃,糧食產量32.2萬噸,增長0.7%;油料作物種植面積9802公頃,產量2.86萬噸,增長2%;棉花種植面積1252公頃,產量1548噸,下降1%;蔬菜播種面積4339公頃,產量9.9萬噸,增長2.9%;水果產量1.58萬噸,增長1.8%。
畜牧業
2017年,當塗縣肉類總產量1.73萬噸,比上年增長2.3%。其中,豬肉產量0.86萬噸,增長2%。年末生豬存欄4.1萬頭。
漁業
2017年,當塗縣水產品產量6.24萬噸,比上年增長1.9%。
農業基礎
截至2017年末,當塗縣化肥施用量(折純)1.82萬噸。農業機械總動力36.33萬千瓦。

第二產業

工業
截至2017年末,當塗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384戶,比上年凈增24戶。其中,縣直管達328戶,比上年凈增23戶,市示範園區達56戶,比上年凈增1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其中,縣直管增長7.5%;市示範園區增長12%。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80.9億元,增長19.5%,其中,縣直管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15.3億元,比上年增長20.2%;市示範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5.7億元,比上年增長12.4%。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完成總產值134.9億元,增長14.5%。其中,縣直管完成95.6億元,增長20.1%。高新技術產業完成總產值228.4億元,增長15.6%。其中,縣直管完成178.7億元,增長16.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30.5億元,增長20.4%;利稅67.4億元,增長82.2%,其中利潤總額43億元,增長158.6%。其中,縣直管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84.4億元,增長21.5;實現利稅65.9億元,增長98.1%;實現利潤總額41.8億元,增長174.8%。
建築業
2017年,當塗縣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22億元,同比下降0.7%。資質內建築企業完成總產值28.8億元,下降25.5%。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59.6萬平方米,其中新開工面積114.7萬平方米。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17年,當塗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9.3億元,增長12.6%。其中,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7億元,增長16.1%。
對外經濟
2017年,當塗縣完成進出口總額18228萬美元,下降20.7%。縣直管完成進出口總額16962萬美元,增長0.6%,其中進口額4509萬美元,出口總額12453萬美元;市示範區完成進出口總額1266萬美元,下降79.3%,其中進口額201萬美元,出口總額1065萬美元。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9373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2.5%。其中,縣直管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8701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6.9%。
郵電通信
2017年,當塗縣完成郵政業務總量6669萬元,增長61.4%;完成電信業務總量35051萬元,下降4.2%。年末本地電話用戶數3.7萬戶;年末行動電話用戶達49.8萬戶;國際網際網路用戶11.8萬戶。
金融業
2017年,當塗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為300.1億元,較年初增加37.9億元。其中住戶存款餘額為191.8億元,較年初增加16.8億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為186.6億元,較年初增加25.2億元。

文化


綜述

當塗有2200多年置縣史,秦代設為丹陽縣,隋開皇九年(589年)定名當塗。縣城歷史上曾為宋代太平州、明清太平府、清代長江水師、安徽學政署所在地。當塗是歷代文人墨客攬勝抒懷的絕佳之地。自秦代以來,當塗曾吸引中國文學史上600多位詩人,在這裡留下了1000多首膾炙人口的詩文。南朝大詩人謝朓稱之“山水都”;詩仙李白七次遊歷當塗,寫就《望天門山》等56首千古絕唱,晚年定居當塗,終老長眠青山。北宋著名詞人李之儀,寫下了“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這首傳唱千年的經典詩詞。南朝周興嗣世居當塗,並著蒙學經典《千字文》。當塗還享有“民歌之海”的美譽,當塗民歌入選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姑孰畫派

明末清初遷居當塗的大畫家蕭雲從(字尺木),傑作浩瀚。其《離騷圖》、《太平山水圖》等,是其人物畫和山水畫的代表作,在國內獨樹一幟,影響及於日本。學其畫者居多,形成“姑孰畫派”,蕭為始祖。清嘉慶年間,長居當塗的翰林學士黃鉞位居太子少保,與畫結緣,深得蕭雲從遺韻,著有《畫又錄》、《畫品》行世。民國年間,縣內喜作國畫得者不乏其人,雖不見經傳,亦頗有佳作,如張翰如得花卉,楊伯勛得雁,張葉齋得竹,均受賞識。1949年後,國畫藝術得到了繼承與發展。建國10周年、30周年、35周年、40周年,都舉辦以國畫為主得書畫作品展覽,促進國畫創作。

當塗方言

塗處在官話和吳語的交會點上。縣境西北沿江一帶是江淮官話,其餘地區是吳語宣州話。由西北往東南,吳語特徵越來越顯著。當塗境內的方言可分為沿江、官圩、濱湖3個區。當塗方言的3個區中,沿江區屬江淮官話洪巢片,官圩區屬吳語宣州話銅涇小片,濱湖區屬吳語宣州話太高小片。

當塗民歌

當塗民歌是流行於皖東長江兩岸的各類民歌的統稱。早在六朝時期就有當塗民歌的記載,劉宋皇帝劉裕主持的著名的“白歌舞”即是當塗民歌演唱之一脈。長期生活在當塗的北宋詞人李之儀的二十多首《田夫踏歌》和“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的吟唱都屬於民歌範疇。清代當塗人黃鉞以當地風俗民情為主要內容的五十多首《於湖竹枝詞》代表了當時當塗民歌的最高藝術水平。1949年以後,當塗人民創作民歌、傳唱民歌形成了熱潮,到20世紀50年代末期,發展至鼎盛階段。
當塗民歌數量眾多,題材廣泛,內容幾乎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同時,平原、圩區、丘陵山區的民歌異彩紛呈,形成多種體裁。流行於當塗大公圩一帶的是號子、牛歌、舞調,流行於博望、湖陽、新市一帶的是船歌、漁歌、燈歌,流行於沿江採石、霍里、新橋一帶的是秧歌、對歌、門歌等。當塗民歌語言豐富,結構完整,曲調多樣,唱法獨特,顯示出鮮明的地方性民間音樂和語言藝術的魅力。代表曲目有《打麥歌》、《放牛歌》和《姐在田裡薅豆棵》等。
當塗民歌是當塗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勞動人民口頭創作、口頭演唱、口耳相傳的文化表現形式的典型代表,經過歷代文化人的藝術加工后,更具有了高度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藝術價值,是不可多得的音樂和語言藝術珍品。

打水滸

作為傳統體育、遊藝與競技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湖陽《打〈水滸〉”》,實際上是一種既是武術又是舞蹈,集健身和娛樂功能於一身的民間表演形式。
該項目作為民間表演形式之初,上場表演人員均須依照章回小說《水滸傳》中人物化妝登場表演,故取名《打〈水滸〉》,后逐漸減化為頭扎頭巾、身穿球衣褲、腳蹬虎頭靴表演,但人們仍可以從表演者所持槍、刀、戟、鏟等兵械中分辨出林沖、關勝、呂方、魯達等人物形象。
《打〈水滸〉》參演人員眾多,包括打雜人員在內,一般都在60人以上,有的超過100人,這就要視村莊大小而定。上場表演人員必須是20到30歲之間的男性,因為表演中所用兵器均是鐵制真品,具有危險性,而且需要力量。
表演形式一般分徒手單練、徒手對練、徒手連場練、徒手眾場練和器械單練、器械對練、器械連場練、器械眾場練。所用兵械有長槍、刀、長棍、戟、叉、板凳、划槳、九節鞭、三節棍、拐子等。
湖陽《打〈水滸〉》還有專用“鑼鼓經”,整個表演在鑼鼓和“吹尖”聲的烘托下越來越快,高潮迭起,驚險刺激。
《打〈水滸〉》在湖陽地區以集體表演形式出現是在元末明初施耐庵的章回小說《水滸傳》問世不久,至今已有600年左右的歷史。而要追溯其源頭,當在兩晉時期大量戰亂難民南遷湖陽地區定居的時候。

當塗民俗

發土
舊時,正月初四或初八,農家帶香紙爆竹到自家田裡,面朝大利方向(舊曆書上標有某方大利)站定,燒香紙爆竹之後,拿著鐵鍬,喊一聲“哎!色色累。”挖一棵稻樁子帶回家,供在堂屋的香爐里。這時,農家主婦向發土人奉上一碗歡團茶,以示祝賀。此俗今已不存在。
浸種
清明前後浸種。浸種的缸或盆子里要插上柳樹條和1把鐮刀,意思是讓秧苗象柳樹一樣茁壯成長,讓鐮刀來驅除邪祟。至今尚有此俗,但僅存“報青”之意。
開張
舊時,商店開業,都要樹立金字招牌,擇吉開張。招牌上披紅插花(掛上1條長幅紅布,插上1對精製的金花)。店家焚香放鞭炮。附近的店家和親友前來祝賀,店主備辦酒席請客。現在,商店開業還要在門前擺放花籃。
敬財神
舊時,店家有“請財神”之俗。店裡設1個木製神龕,裡面安放一尊黑虎玄壇神像,即財神菩薩。每月初一、十五都向財神焚香禮拜。尤其是正月初一零點的請財神儀式十分隆重。店主備三牲供品、金銀實物(稱為現寶),點上財神燭,焚上貢香,燃放很長的鞭炮,恭請財神爺降臨。還辦1桌豐盛的財神酒,讓大小店員一起聚餐。此俗今已不存。
貨郎擔
舊時,有貨郎肩挑貨擔走鄉串戶,搖鼓叫賣。貨郎搖鼓還有名堂,進村搖的鼓點是“出動,出動,出出動。”喚人們出來購貨。人出來多了,貨郎就高興地搖“嘿得隆咚!嘿得隆咚!”建國后,交通漸漸便利,商品流通較快,貨郎擔已逐漸消失。
打造漁船
舊時打造漁船,桑樹不能用在船頭上,槐樹不能用在底板上,這叫“頭不頂桑,腳不踩槐”。漁船建造成功,要在船頭橫板里口正中的部位,挖1個淺洞,放1塊大龍洋(銀元),象徵船入長江,如龍得水;如果沒有龍洋,就放一枚順治錢(銅錢),意思是船入江河,順風順水。這種做法叫“避龍口”。此俗今已不存。

地方特產

當塗布錦畫
當塗布錦畫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特許產品,並榮獲世博產品“最佳創新獎”,被譽為“畫報上的動漫”。
當塗縣
當塗縣
黃池醬菜
黃池醬菜產自當塗縣黃池鎮,用料新鮮,工藝考究,口味獨特,是佐餐佳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盛行於這一帶的香菜,它是用經過晾曬的白菜絲配以辣椒粉、芝麻及多種香料混合腌制而成,放在壇中經年不壞,吃的時候,盛在小碟里,淋上麻油,一嚼便覺醇香厚味,是小酌品茗時的佳配。
金腳紅毛蟹
“姑溪河”大閘蟹具有明顯的爪色金黃、足毛棕紅之特徵,且體大肉嫩、脂肥膏滿、肉味鮮美獨特,營養豐富。2013年,“姑溪河”大閘蟹被農業部認證為無公害水產品,2015年獲“徽蟹十大品牌”之首,同年在全國“王寶和”杯河蟹大賽中榮獲“最佳口感獎”“最佳種質獎”和“金蟹獎”。2016年,在廣州市舉行的“2016中國水產品品牌大會”上,榮獲“2016最具影響力水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這也是繼當塗縣獲評“中國生態養蟹第一縣”后,所獲得的又一項國家級榮譽。
當塗縣
當塗縣
太平府銅壺
當塗縣製作紫銅壺起始於唐中期。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自採石渡江取太平路(當塗),改太平路為太平府後,當塗紫銅壺即冠以“太平府”三字,稱“太平府銅壺”。“太平府銅壺”歷史久遠,種類較多,其中尤以“火燒心”為極品。製作工藝為手工製作,製作工具為大小鐵鎚、鐵砧、剪刀等。“太平府銅壺”工藝獨特,將七、八厘米厚的銅板憑千錘萬錘打成不足0.3厘米厚的薄銅片,輕、重都要求十分嚴格。根據圖樣裁剪、成型,一絲不苟,燒焊、拋光都非常精彩。

文物保護

2020年7月,入選中宣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劃歸蘇南片區。

交通


2017年,當塗縣境內公路里程2195千米,其中高速公路24千米,農村行政村灰黑公路實現“村村通”。
長江黃金水道、滬皖贛鐵路、205國道、314省道、沿江高速公路穿當塗縣境而過,縣城40千米半徑範圍內有2座機場、80千米半徑範圍內有9座長江大橋,水、陸、空交通運輸十分快捷。2013年馬鞍山長江大橋建成通車,2015年寧安城際高鐵穿城而過並在當塗設立站點。

運輸

2017年,當塗縣民用汽車擁有量為47665輛,其中個人汽車達42660輛。

社會


科技事業

2017年,當塗縣新增科技小巨人企業7家、高新技術企業10家,新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3個,完成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44億元;新增省著名商標6件、省名牌產品2個;專利申請1545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974件;專利授權407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58件。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末,當塗縣擁有各級各類全日制中小學校65所,在校學生39215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初中升學率為100.1%;高中升學率為81.1%。全縣幼兒園數達64所,在園兒童數11485人。

文化事業

2017年,當塗縣四度蟬聯全省美麗鄉村建設先進縣,黃池鎮成為全市唯一的全國特色小鎮,太白鎮入選長三角最具魅力旅遊特色小鎮,石橋鎮成功創建省級森林城鎮,桃花村入圍全國美麗宜居村莊。圖書館建成開放,博物館、檔案館即將開放,中國文化館年會現場觀摩當塗,“天子墳”入圍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舉辦第四屆姑孰文化藝術節、第八屆龍舟錦標賽。

衛生事業

截至2017年末,當塗縣擁有衛生機構數51個,衛生機構人員數2377人。其中,醫院、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數1616人;全縣執業(助理)醫師905人;註冊護師、護士928人。

社會保障

2017年,當塗縣開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四個不出村”試點工作,城鎮職工“五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實現應保盡保。新增城鎮就業8236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157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職工3.8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職工4.6萬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36萬人;城鄉居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4.4萬人,占應保人數96%。

社會福利

截至2017年末,當塗縣擁有各種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16家,擁有床位2573張。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501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1838人,農村五保供養2241人。

環境保護

2017年,當塗縣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省下達指標範圍內;工業廢水排放量達標率100%,工業煙塵排放量達標率100%,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城市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

平安建設

2017年,當塗縣刑事案件立案數1201起,民事案件發案數3730起。

城鎮建設

2020年5月29日,當塗縣入選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名單。

旅遊


當塗縣
當塗縣
太平府文化園
太平府文化園位於護城河西北角,佔地150畝,依託姑孰古城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建有古城牆、傳統民俗商業街區,沿河景觀帶、城隍廟、太平府衙等特色建築,充分展示了當塗悠久的古城文化。
當塗縣
當塗縣
護城河
當塗護城河開鑿於三國黃武年間,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縣級護城河,河水與長江相通。兩岸綠化清新典雅,將燈光作為主要藝術元素,展現“夢幻燈光秀、魅力新當塗”的全景。
當塗縣
當塗縣
石臼湖
石臼湖位於當塗縣東南,總面積207.65平方千米,是一個天然的通江淡水湖泊。湖中盛產螃蟹、魚蝦、水禽、菱藕、花菜等特色產品,素有“日出斗金,日落斗銀”之稱。“石臼湖”牌金腳紅毛大閘蟹,古代為皇室貢品,被譽為中華“三隻蟹”,列入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謝公祠
位於青山南麓。南齊宣城太守,山水詩人謝朓因慕青山美景,築室山南,即為謝公宅。宅前有一小池,乃謝朓所鑿,四壁磚石壘砌,約半畝有餘,人稱謝公池,又名謝公井。池水水質甘醇,千年不竭,為姑孰八景之一,史稱“元暉古井”。謝公宅旁有南宋紹興年間(1131年—1162年),西蜀道姑所建的“保和庵”,庵內供石佛一尊,高一丈二尺,石佛身軀與山體相連,系山中巨石直接雕鑿而成。佛像莊嚴肅然、勁部嵌空,可以搖動。
當塗縣
當塗縣
李白墓園
李白墓園位於馬鞍山市和蕪湖市之間,與采石磯、天門山形成李白文化旅遊線路。李白墓園是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白墓為主題而開發的文化旅遊景點,佔地100畝,分前、中、后三個景區,有牌坊、太白碑林、眺青閣、太白祠、李白墓、十詠亭、青蓮書院、盆景園等景點,太白碑林和李白墓冢兩個景點為景區核心景點。2006年李白墓園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當塗縣
當塗縣
甄山禪林
甄山禪林最初建於唐代,是一座禪宗派系叢林式的寺院,有房屋99間半,是當塗十大古寺之一。寺內建設有佛殿、齋堂、客房等房屋70餘間,其中佛殿9座,請供佛像100尊。由蘇南香客資助建造的媽祖閣,別具特色,使甄山禪林成為安徽省第一座祭祀媽祖女神的寺廟。甄山禪林現為當塗縣政府批准的開發寺院,馬鞍山市將其列入市級旅遊景點之一。
當塗縣
當塗縣
葉家橋
明代橋樑,位於馬鞍山市當塗縣,橫跨丹陽河,連接新市、丹陽兩鎮,在當博公路修建之前,是當塗至溧水官道上的重要橋樑。橋為青石結構5孔拱橋,長44米,高8.5米,橋面中部作花轎頂狀。建於明弘治年間(1488年—1505年),清代和民國年間曾重修3次,工藝精細,氣勢磅礴,有“當塗第一橋”之稱。
當塗縣
當塗縣
橫山石門
唐代到清代石刻,位於馬鞍山市當塗縣新市鎮劉山行政村,向陽水庫北側的橫山短崖上,距縣城東35千米,總面積約300多平方米。《太平府志》載:石門“石形環奇,洞穴盤行,固有石門之稱”,遠望橫山,兩扇天然石壁,左右排列,狀若大門,縣左存右毀,左側石壁刻有“石門”二字,字徑1.2米橫列2.1米,落款紀年因時代久遠字跡模糊不清,志載唐時已有。
金柱塔
金柱塔位於當塗縣姑孰鎮寶塔行政村,姑溪河入長江口的南岸,距縣城2.5千米,該塔始建於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2004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當塗縣
當塗縣
黃山塔
黃山塔位於當塗縣城北五里的黃山之巔,始建於南朝劉宋,現為趙宋遺物,1989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濟美坊
濟美坊坐落於馬鞍山市當塗縣湖陽鄉大邢村大巷正中,東臨煙波浩蕩的石臼湖。該石坊為雙柱牌樓式,高7.63米,坊的正背麵坊額正中鐫刻兩的楷書大字“恩榮”,兩面橫匾上均有“濟美坊”三字。在坊的背面橫匾兩惻刻書有“直隸太平府知府丁懋儒、同知陳所敏、通判胡汝礪、推官劉垓、當塗縣知縣張宏綱,為弘治丑科進士江西布政使父邢珣、嘉靖壬午科鄉進士福建浦城縣知縣邢植、嘉靖壬辰科鄉進士山東省御史山東都轉運史男邢址,大明萬曆元年酉正月吉日重立”等字樣。

代表人物


陶謙
東漢末年當塗人。東漢末年割據群雄之一。擢升陶謙為徐州牧加安東將軍,封溧陽侯。一時割據今山東南部和江蘇北部一帶,氣勢很盛。三國演義中寫到,“太守陶謙,字恭祖,為人溫厚純篤”。
周興嗣
南朝梁當塗人,《千字文》作者。《千字文》是封建社會集識字、書法和教化為一體的問世最早、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幼兒啟蒙教材,可以稱得上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郭祥正
北宋當塗人,北宋詩壇主將之一。頻出且有李白遺風,北宋詩壇主將梅堯臣稱其為“天才如此,真太白後身”。轉承議郎,階至朝請大夫。
潘庭堅
唐當塗人。翰林院學士。帥府教授。慎密謙約,為太祖所稱。擢中書省博士。同知府事。主會試。
陶安
明當塗人。翰林院學士,終為江西參知政事。朱元璋十分寵渥於他,御制門帖賜之曰:“國朝謀略無雙士,翰苑文章第一家”。朱元璋親致祭文,遣使弔唁,謚封“姑孰郡公”。著述頗豐,有《周易集粹》、《陶學士集》(20卷)存世。
蕭雲從
清初當塗人。著名畫家,為明朝名噪一時的姑孰畫派始祖。畫《太平山水圖》43幅,此畫是超凡的傑作,鄭振鐸稱其“幅幅皆精”,全部收入《中國版畫史圖錄》。另有長達五丈的畫《歸寓一元圖》,畫上有馬鞍山景觀22處和自題詩24首。此畫被人稱為“極品”。
徐文靖
清當塗人。清史學家。一生淹貫經史,擇善而從。在歷史學、地理學上多有建樹,其《竹書紀年統箋》、《禹貢會箋》等四部著作被收《四庫全書》。
黃鉞
清當塗人。官司至禮部尚書、軍機大臣、戶部尚書,詩書畫自成一體。
謝循初
當塗人。心理學家。上海市心理學會理事長,長期從事心理學研究和教學工作,是國內著名的心理學專家。著有《心理學史》、《心理學綱要》、《心理學》,譯著有《現代心理學派別》等。
端木愷
當塗人。國民黨元老,現代著名法學家,台灣中央大學教授,(美國密歇根大學法學博士)台灣東吳大學校長。東吳大學董事長。
周可涌
當塗人。畢業於台灣中央大學,甘蔗專家和農業教育家。中國甘蔗協會第一屆理事長。
楊紉章
當塗人,女,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領導稱讚她是“地理學界的穆桂英”。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1971年月含冤而死。
吳泰昌
當塗人。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有貢獻專家特殊津貼,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擔任中國作家協會五屆、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蘇里
當塗人。著名電影導演,作品:《平原游擊隊》、《劉三姐》、《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紅孩子》等。
徐仁
當塗人。古生物學家。中國化石植物生物學研究奠基人,193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徐大懋
當塗人。熱力渦輪和熱力工程專家。196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侯凡凡
當塗人。南方醫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200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朱成虎
當塗人。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鷹派人物。畢業於國防大學。現任國防大學防務學院院長,少將軍銜。
駱惠寧
中共黨員,經濟學博士,籍貫浙江義烏,出生於安徽當塗。第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青海省省委書記。

獲得榮譽


全國文明城市
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
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
中國中小城市創新創業(雙創)百強縣
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特色魅力示範縣200強
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
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
國家衛生縣城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
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
國家衛生應急綜合示範縣
全國科普示範縣
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
全國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示範縣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2018年10月,當塗縣入選“綜合實力百強縣”、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
2018年12月,入選全國縣域經濟投資潛力100強
2019年1月9日,憑藉當塗民歌入選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
2020年6月1日,被授予“第五屆安徽省文明城市”榮耀稱號。
2020年6月3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加快開展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的通知》,選擇120個縣及縣級市開展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工作,當塗縣榜上有名。
2020年7月,中宣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當塗縣列入“皖中”片區。
2020年5月,《小康》雜誌社發布的“2020中國最具綠意百佳縣市”排行榜排名73。
2020年11月13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主辦的中國縣域工業經濟發展論壇揭曉了2020年“中國工業百強縣”榜單,當塗縣排名第93位。
2020年11月13日,2020年“中國創新百強縣(市)”名單公布,當塗縣排名第82位。
2020年12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與《華夏時報》共同發布2020年全國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排名第177位。
2020年12月,榮登“2020中國鄉村振興百佳示範縣市”榜單,排名2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