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縣
至德縣
至德縣是安徽省已撤銷的一個縣,地處安徽南部,長江南岸,與其北側的東流相鄰,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日照充分,雨量充沛。至德是徽州文化和皖江文化的興盛之地,是一座建城2400餘年的江南古郡,以堯渡梅城為中心遍布著至德八景。
至德相傳舜帝躬耕於斯,堯帝千里訪賢而渡溪,至德縣城故名“堯渡”,因此自古便被譽為“堯舜之鄉”。境內出土了與北京周口店人齊名的“東至人”古人類頭骨化石,是古代人類起源地之一。著名詩人陶淵明、梅堯臣,理學家朱熹、僧人志南等文人雅士先後造訪,北宋梅堯臣曾在此任縣令,提字賦詩流傳至今,“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正是出自古至德。這裡孕育足以影響近代中國歷史的周氏家族,是晚晴重臣周馥、近代民族實業家周學熙的故鄉。堯渡古韻遺存眾多,至今留有歷山舜耕地、華龍洞、梅山摩崖石刻等歷史遺跡。宋代保存最完整的貨幣關子鈔版也發掘於至德。
1959年5月15日,撤銷東流縣、至德縣,以原兩縣所轄區域合併設立東至縣。
乾元元年(758年),至德縣改屬饒州(治鄱陽,今江西鄱陽縣鄱陽鎮)。
五代吳國,至德(仍治今梅城)屬寧國軍節度使(治宣城,今宣城市宣州區)池州(治秋浦,今池州市貴池區)。
順義二年(922年),改至德縣為建德縣(仍治今梅城)。
建德縣北宋屬江南路池州(治貴池,今池州市貴池區);南宋屬江南東路池州。
元屬池州路。明清屬於池州府。
民國三年(1914年)1月,改建德縣為秋浦縣(仍治今梅城)。6月2日,秋浦縣屬安徽省蕪湖道。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改秋浦縣為至德縣(仍治今梅城),屬安徽省第八區(首縣為貴池縣)。10月10日,改屬安徽省第八專區(專員駐貴池縣)。
大渡口區轄紅旗、勝利、楊橋、姜壩、新庭、八都湖、慶豐7個公社
張溪區轄汪坡、張溪、五豐、白笏、坦埠5個公社;葛公區轄洪方、平原、普慶、高山4個公社;堯渡區轄東方紅、良田、前進3個公社。
1959年5月15日,撤銷東流、至德縣,合併組建東至縣(縣人民委員會改駐原至德縣城堯渡鎮),屬安慶專區。
堯渡河古名香口河,亦名前河,位於東至縣境內。東北與黃湓河水系相鄰,西南與江西省鄱陽湖、太白湖水系接壤,北臨長江。
至德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雨熱同期,日照充分,雨量充沛。至德氣候溫和濕潤,極端最高氣溫40.2℃,極端最低氣溫-10.2℃ 。春秋較短,冬夏較長。
至德TIT廣場奠基儀式
長江黃金水道流經至德縣內85公里,擁有香口、東流、大渡口3個港口,境內縱貫南北的206國道和橫穿東西的318國道與安慶長江大橋相連,4條省道縱橫交錯,構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已建成通車的沿江高速、安景高速和銅九鐵路穿越全境,加上“十一五”期間規劃建設的望(江)東(至)長江大橋、東(至)九(江)高速,使東至日益成為皖西南交通樞紐。
新中國建立後進行過三次人口普查(1953、1964、1982),至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時,全縣總戶為94889戶,總人口469730人,其中男性242498人,佔51.62%,女性227232人,佔48.38%。與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相比,18年增加歷5885人,平均每年增加8660人;與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相比,29年增加216183人,平均每年增加7454人。與1949年解放初期兩縣總戶數、總人口相比,戶數增加31947戶,人口增加232092人,平均每年增加7033人。至德縣有42個少數民族成份。少數民族人口3.8萬人。其中回族人口最多,滿族3000多人。
2014年,至德縣(今堯渡、張溪、香隅三鎮)共完成生產總值56億元人民幣,約是1999年的11倍,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1.6億元,是“十五”末的28倍,年均增長135.69%;實現財政收入7100萬元,是“十五”末的8倍,年均增長68.18%;實現外貿出口總額3100萬美元,是“十五”末的7.05倍,年均增長 63%;農民人均純收入16447元,是“十五”末的2.14倍。
1955年秋,根據中共中央七屆六中全會《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的決議》精神,對已辦起來的合作社全力鞏固,大力發展,積極擴社建社,掀起了農業合作化運動第二個高潮。據1955年10月15日統計,東流縣除在原有167個老社中的124個進行擴社外,還辦起新社121個,2332戶。至同年12月底止,共有合作社288個,接著又在條件具備的15個鄉首批辦起20個高級社,當年仍有單幹農民250戶。1955年8月初,至德縣在城關區東山鄉5個合作社進行擴社試點,至12月底,全縣連同133個老社在內,經過擴大和發展,合作社總數達386個。並在條件比較好的13個鄉,辦起14個高級社,當年仍有單幹農民156戶。
1956年,大批初級社發展為高級社。東流縣高級社發展298個,26487戶、98225人,地23.42萬畝,各佔總數78%、82.9%、81.3%。至德縣高級社發展到305個,24355戶、87741人,地19.09萬畝,各佔總數75.9%、70.9%、79.3%。是年兩縣只有190個初級社。由於急於求成,步子過快,政策處理不細,部分社辦得不好。
1957年是高級農業合作社穩步發展的一年。根據中共中央《關於整頓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指示》,開展了整社和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主要是提高合作社的經營管理水平,全面推行季節、小段、常年包工,搞好勞動定額計酬和收益分配。1958年上半年,圍繞生產運動,繼續搞好整社,普遍推行“三包四到田”責任制,強化經營管理。同時繼續進行擴並農業合作社工作,將初級社全部擴並為高級社。至1957年4月底,東流縣將原有農業合作社擴並為128個高級社,共34297戶,佔總農戶98.8%;至德縣農業合作社擴並為265個高級社,共32455戶,佔總農戶95.2%。兩縣還把供銷合作社、信用合作社、手工業合作社、運輸合作社併到農業合作社裡,實行五社合一。
解放初,東流、至德兩縣成立了縣區供銷社,加強對個體手工業指導,合夥經營,實行計劃訂貨、統購包銷和聯產聯銷方式,全縣手工業生產發展較快。
1952年試辦手工業合作組織。是年11月,首先在張溪成立鐵器生產合作社。次年,又組建堯渡民主鐵器社、城關木器生產組、縫紉生產組、大渡口粉絲組、木竹生產組、張溪藝勝木器社等合作社(組)16個。
1954年,各集鎮陸續開展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組)的組建工作,至1955年底,共發展社(組)38個,入社(組)859人。
1956年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城鎮手工業生產納入集體軌道。1957年,全縣手工業社(組)發展到45個。其中高級形式34個,初級形式11個,從業人員2167人,佔全縣手工業總人數的88.6%。
手工業合作社(組)實行入社自願、退社自由的原則和生產資料折價入股、股金陸續歸還的自願互利經濟政策。高級形式的社(組)採用集體經營、自負盈虧;低級形式的社(組)採用分散經營、自負盈虧。1957年完成產值332.3萬元,佔全縣手工業總產值的97.7%。
解放初,商業經濟純屬私有制,各業均為私商所營。50年代初,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在大力發展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商業、建立統一的新型商業體系同時,利用私營商業有利於國計民生的積極作用。經過私有制改造后,私營商業絕大部分加入了集體商業行列,從而使縣內商業體制形成國營、集體、個體三種所有制並存,有國營商業、供銷合作社、合作商店(組)、個體商業、集市貿易等多種經濟形式,國營商業起主導作用,供銷合作社是農村商品流通渠道的主體。
1949年,至德縣文教科,專事小學的接管改造工作,整頓了75所舊式小學,廢除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幫助建立正常教學秩序,妥善安置112名小學教師的工作和生活。1951年,兩縣致力於小學教育的發展,每個行政村設立1所初級小學,區設立1所完全小學。同時,對遍布全縣鄉村的153所私塾進行了改造,廢止陳腐的教材、教法,取締堅持封建性教育的塾堂,並逐步將部分私塾改為民辦小學。1952年又改為公辦小學。到1957年底,兩縣有小學292所,在校學生15436人,教職工606人。
1958年,在“全民大辦教育”口號下,小學數量激增,總數達505所,在校學生28261人,教師增至938人,其中民辦教師193人。這種超越實際負擔能力的發展,在1961年到1963年的調整中得到糾正。小學所數略有減少,在校學生穩定在2萬人左右,公民辦教師保持在900人上下,重點擴建了35所區、社完全小學,逐步形成小學教育中心。
1951年7月,東流縣建立香隅區衛生所。1952年,至德縣在葛公區、永安區(今泥溪鄉)各建立1個衛生所。同年,兩縣醫生紛紛集資組建聯合診所,每所有醫生3至6人。1956年,區衛生所增到8個,職工73人,病床35人;鄉衛生所14個,職工81人;聯合診所14個,從業人員71人。是年,各地中藥店併入當地醫療機構,實行“醫藥合一”。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各區所在地聯合診所併入區衛生所,改稱區中心衛生院;各鄉聯合診所改稱公社醫院,由區中心衛生院統一領導。經濟由“獨立核算、自負盈虧”改為區中心衛生院統一核算,全區平衡。全縣公社衛生院共有醫務人員252人,病床170張。多數衛生院設西醫內外科、婦科、中醫科。勝利區中心衛生院已能開展下腹部手術。1965年,區、公社衛生院職工增至530人,病床605張。
50年代,球類,尤其是籃球活動開展得比較廣泛,球賽不斷。1951年,安慶地區舉辦首屆全區職工籃球賽,東流、至德兩縣均派出男、女職工籃球代表隊參加比賽。1953年,東至縣首次承辦安慶地區職工籃球分區賽。“文化大革命”期間,體育下馬,部分場地被破壞。1955年以來,球類活動恢復,縣內多次組織球賽,並參加望江、彭澤兩縣籃球邀請賽,兩次奪魁。1958年底,全縣職工籃球隊中,有甲級隊12個,乙級隊14個,丙級隊10個,女子隊5個,實力較強的有教育系統男、女隊和工業系統男隊。
民國32年(1943)2月創刊,國民黨至德縣黨部主辦。終刊於33年底,報名題字:陳於生。社長先後為徐啟達、周禹良、鄭伯山。社址:花園裡鄉金家村。該報致力宣傳國民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登載國內外要聞及縣內消息,辟有“播音台”、“短兵”等專欄和《晨曦》副刊,4開2版,毛邊紙石印,半月刊。
時間:正月十五-正月三十
東至花燈的歷史可上溯到唐代後期,它由“六獸燈”、“磨盤燈”、“八仙過海燈”、“五猖太平燈”、“龍燈”、“獅子燈”、“蚌殼燈”等十餘種形式各異的花燈組成,主要燈種根植於本鄉本土,有的異地流入,表演形式各異,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內容涉及到民間舞蹈、音樂、手工技藝和宗教信仰等諸多領域。
東至廟會是生活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的產生、存在和演變都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在當地,蘊含著濃郁的文化藝術氣氛。
文南詞又稱文詞戲、文詞腔,是一種流行於安徽池州市、安慶市等地的古老的戲曲劇種。2006年,文南詞被列為安徽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戲劇類項目。發展中曾受“饒河調”影響,吸收並融合了皖南山歌、民歌、十番鑼鼓。從地攤走上舞台,有近百年的歷史。唱腔有南詞、文詞、正板、平板、四板,快板等幾十種,故取“南詞、文詞”合二為一,統稱為“文南詞”。伴奏以四胡為主。無專業劇團,東至、宿松兩縣黃梅戲團兼演文南詞。劇目有《煙花女子告狀》、《蘇文表借衣》等三十多個。
黃梅戲在至德縣也有劇團。它起源於明朝黃梅縣的民歌小調(特別是採茶調)和鄂東地區流行的“山歌畈腔”。黃梅縣的紫雲,龍坪,多雲等山區,早在唐宋時就盛產茶葉,並享譽全國。每年春天採茶時,茶農們習慣於一邊採茶一邊唱著山歌小調和民歌,來調劑生活。就在這種漫山遍野歌聲不絕之中,黃梅採茶戲孕育成熟。黃梅採茶戲在自身不斷地發展過程中,積極向外地拓展,約清朝康熙,乾隆年間,黃梅採茶戲隨著黃梅縣的逃荒難民和說書藝人大量入贛而流傳到安徽鄱陽湖一帶,並形成成熟的黃梅戲。
古城至德歷史悠久,初建於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分秋浦、鄱陽兩縣地在梅城置至德縣。1933年縣治從梅城遷至堯渡,至德八景以舊縣治梅城為中心敘之。
玉峰霽色玉峰山在古城南半里許,山石光瑩如玉,為縣治前屏,舊名峰子山,梁昭明太子蕭統改峰子山為玉峰山。清楊國軒作《游玉峰山》詩曰:經過東籬啟絳紗,旋登南麓眺青霞。一灣白水亂漁艇,萬疊青山歸畫家。帶雨參林收葯蘢,著霜楓葉墜天葩。倒尊花下師兼弟,可得風流似孟嘉。清建德縣知縣許起鳳八景詩《玉峰霽色》:屹立南天積翠濃,瑩然如玉聳奇峰。曉雲宕漾披朝艷,斜日徘徊綴晚容。蘭水橫拖浮倒影,梅亭對峙耿芳蹤。琴堂無事憑虛望,一鏡高懸豁眼胸。
蘭水澄波玉峰山下即茹蘭溪,溪色正碧,黛蓄膏渟,有時循灘下流,環佩琤然。乘小舟沂溪而上,西岫青峰,俯沉潭底,溪水綠凈如鏡,人如深坐翠幕中。宋梅堯臣徐元輿見邀與
諸君同游玉峰山溪上作詩云:春霽重行行,行行在墟里。據懷壓樓觀,寓興欣山水。斷壁翠連雲,寒流清見底。主人開綠尊,下馬臨芳芷。澄溜瀉灣漘,跳波生石齒。園林始弄萼,皋壠時鳴雉。談謔忘機心,笑言驚俗耳。曠哉茲日游,何羨稽山美。清建德縣知縣許起鳳八景詩《蘭水澄波》:蘭水潺湲出澗阿,流來晝夜繞城過。非花到處沾芳澤,是柳沿堤映碧波。徹底影涵明似鑒,浮空紋縐細如羅。漣漪一片清無濁,豈比滄浪孺子歌。
三洞煙霞城東南七里——迎春洞,又名藏春洞,深廣如屋,旁有兩石穴可秉燭以入。岩洞之形,仰者如釜,覆者如蓋,垂而欲墜者,如鐘乳石,突而旁立者,如石筍夭矯而下者,若游龍滴水落,落如噴珠,千怪萬狀。清朱佐作《迎春洞》詩:碧雲深處敞仙宮,到此能令萬感空。開盡碧桃春不老,飲斜紅日興難窮。水流花瓣何村出,風送茶煙別島通。安得向平婚嫁畢,葯爐丹灶住崆峒。城北白象山——蛻龍洞,深廣各數丈,有石刻“焚香瀹茗”四字。傳說洞內有小白龍修成正果出洞,故為蛻龍洞。城東七里——朝霞洞,深廣數丈,懸石若鐘鼓形,叩之有聲,清柯棟游朝霞洞作詩曰:數椽恍惚翼山飛,行經穿泉滴翠微。酒力消時茶正熟,朝霞須帶晚霞歸。清建德縣知縣許起鳳八景詩《三洞煙霞》:石骨空龍石罅穿,霞生古洞更生煙。天工巧辟三關透,客子閑尋四壁懸。幻際遊行開畫景,空中指點出詩篇。靈區在在多堪賞,底事蓬壺遠覓仙。
二橋風月茹蘭溪在縣治南五百步許,其源出迎春朝霞兩洞,西流入堯城溪。溪上有二橋,一通南門,一通西門。在玉峰山下茹蘭溪側建有茹蘭亭,登亭覽望,二橋俊秀,溪澄湛潔,西山橫列,煙雲連綿,日月焜耀,態狀萬千,小橋流水,別樣風光。清建德縣知縣許起鳳八景詩《二橋風月》:郭外西南兩度橋,行來一帶水迢迢。清風過耳塵氛滌,好月迎x眸俗慮消。百雉為城波不撼,雙虹落彩影非搖。個中領略知多少,散步從容興轉饒。清建德縣教諭秦山作有《二橋風月》:何處看風月,飛虹架二橋。四圍山寂寂,一帶水迢迢。澹宕迷村落,空濛隱麗譙。出郊恣玩賞,豁目寄情遙。
梅亭古木梅公亭在縣治后白象山之半山,宋邑令柴夢規改半山亭建,為紀念北宋著名詩人、曾任建德縣令的梅堯臣。想見慶曆時人,拄笏看霞起時,亭畔手植數木,邑人比之召棠不敢剪,至今疏森蔚郁,真有宋遺物也。清鄭思旭作《梅公亭懷古》詩云:蘭溪饒勝跡,遺韻宛陵多。城是人何在,亭荒姓不磨。樹垂棠芾影,碑擬峴山歌。不少風流客,可能繼躅么。清建德縣知縣許起鳳八景詩《梅亭古木》:甘棠遺植影參天,老乾扶蘇挺節堅。木搶危亭留古迹,亭依灌木得今傳。芳名久藉梅公著,舊址長隨蘭水延。若使不時新氣象,相期司上繼前賢。
堯渡疏航《建德縣誌》載:“城東有溪,舊有渡,堯南巡至此”而得名堯渡。后堯城溪改名為堯渡河,舊時陸路交通不便,主要以水道為主。堯渡河直通長江,水運方便,船隻南來北往,一派水鄉風光。每年五月初五,賽龍舟熱鬧非凡。北宋梅堯臣作《五日登北台山望競渡》詩曰:南方傳競渡,多在屈平祠。簫鼓滿流水,風煙生畫旗。千橈速飛鳥,兩舸刻靈螭。盡日來江畔,誰知輕薄兒。清建德縣知縣許起鳳八景詩《堯渡疏航》:飛帆遠引到堯城,艄子停篙艇自橫。柳岸偎來風不險,蓬窗向去月皆明。居舟貰酒隨時醉,擊楫興歌徹夜鳴。相聚危檣如渡口,一灣好景總澄清。
平湖秋漲平湖是指牧馬湖,在城西三里,出堯渡河,舟行已窮而豁然開朗,忽又無際一片湖光,蓋不知幾千萬頃矣。湖盡處即為菊江,當其漲時,溪痕盡沒與江水相吞,從江上望,湖痕高大江尺許,然湖水正白江回紫瀾,而溪流一線,色碧如蘭。平湖即今馬場湖,明英宗賜鄭景曜(名拱南,明永樂二年進士,授江西道御史,巡按遼東,擢貴州左參政。湖廣筸子坪苗民反抗,他命監總兵官授進兵鎮壓,以功晉階中大夫。勁直有聲,曾曰:苟利社稷生死以之,遑恤其他。)牧馬處。明徐紳題《鄭參政牧馬湖》:鄭公牧馬湖,天錫人爭說。繡衣肅天巡,征蠻著芳烈。繼參維藩政,遽回長轡策。邱壑三十年,允矣欽明哲。清建德縣知縣許起鳳八景詩《平湖秋漲》:湖水蒼茫遠不平,幾疑和漲吸川鯨。瀠洄百折憑空涌,汛濫千層徹底盈。露點蘆花翻影亂,煙開雁字印波清。臨流欲測無涯涘,好放扁舟鼓棹行。
西岫斜陽城西三里有西山,與梅山相連,群峰秀拔,迤邐十餘里,夕陽返照,紅霞似火。明洪仲遵作《游梅山》曰:一徑縈紆入翠微,煙光嵐氣濕人衣。野花簇簇青紅間,山鳥喳喳來去飛。禪榻香消僧入定,齋堂茶罷客題詩。翛然自是乾坤別,逸興相牽忘卻歸。清建德縣知縣許起鳳八景詩《西岫斜陽》:舉頭一目夕陽斜,西岫融融點染奢。濃抹峰腰籠翠麗,淡拖岳頂潑瑤華。餘輝掩映如紅葉,倒影紛披勝絳紗。樵唱牧謳將散后,留連無處不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