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澤縣

隸屬於江西省九江市

彭徠澤縣,隸屬於江西省九江市,位於江西省最北部,贛皖兩省交界處,長江中下游,總面積1544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彭澤縣下轄10個鎮、3個鄉,常住人口36.48萬人,彭澤縣人民政府駐龍城鎮山南新區。

彭澤之名,因鄱陽湖而來。夏商周秦諸代,將彭蠡澤周邊地區,統稱為彭蠡。西漢高祖四年(前203年),彭澤建縣。彭澤縣是全國優質棉基地縣、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國家衛生縣城。

2019年,彭澤縣完成生產總值167.6億元,同比增長8.8%。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24.3億元,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82.1億元,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61.3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14.5:49.0:36.5。

歷史沿革


先秦
彭澤在石器時代即有人類生息繁衍,彭澤之名,因鄱陽湖而來。
夏商周秦諸代,將彭蠡澤周邊地區,統稱為彭蠡。
秦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將全國分為三十六郡,彭澤地域屬九江郡
西漢高祖四年(前203年),改秦所設的九江郡為淮南國,彭澤建縣自此始開始。
三國時,彭澤的南境入吳屬彭澤郡。
惠帝永興元年(304年),分廬江、武昌二郡之一部,立尋陽郡,共領三縣,原屬豫章郡之彭澤,此時即划入尋陽郡。同年,又析彭澤地之一部,置上甲縣,與彭澤同屬尋陽郡。
東晉安帝義熙八年(412年)又廢上甲縣,復入彭澤。
南朝
宋、齊兩代,彭澤仍屬江州郡。
隋唐
隋文帝統一南北朝後,開皇九年(589年),廢除梁、陳二代所設的郡縣,撤除晉陽、和城、天水、彭澤四縣,合為龍城縣。至開皇十八年,又廢龍城縣,復改名為彭澤縣,仍屬江州郡。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江州郡改為九江郡,彭澤屬之。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置江州,領湓城、潯陽(唐以後改尋陽為潯陽)、彭澤三縣。武德八年(625年)廢浩州,撤銷樂城縣復併入彭澤,與都昌縣同屬江州管轄。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分江南道為江南西道,置西道觀察使,轄洪、饒、虔、吉、江、袁、信、撫八州,其中江州轄潯陽、彭澤、都昌三縣。
南唐升元二年(938年),彭澤屬江州奉化軍。
北宋太祖開寶八年(975年),徽宗大觀三年(1109年)和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彭澤均屬潯陽郡改名定江軍。
建炎三年(1129年),合江州、池州、饒州、信州為江州路,彭澤隸屬江州路。
世祖至元二十二年江西行省,江州路管五縣,彭澤為其一。
明清
太祖洪武九年(1376),江西承宣布政使司轄十三府,江州路改為九江府,領五縣,彭澤屬九江府。
清代沿襲明制,彭澤仍屬九江府。
民國
三年,江西全省劃分豫章、潯陽、廬陵、贛南四道,分領八十一縣,其中潯陽道轄二十縣,彭澤為其一。
二十一年,全省分為十三個行政區,區設行政長官,分領八十二縣,彭澤屬第三行政區(治設瑞昌)所轄七縣之一。
二十五年,全省十三個行政區縮並為八個,區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分轄八十三縣,彭澤為第五行政區(治設浮梁)所轄十二縣之一。
三十一至三十六年,全省設九個行政區,彭澤仍隸屬於第五行政區,直至解放。
三十八年四月(1949年4月22日)彭澤解放,隸屬贛東北行政區鄱陽專區。同年九月,鄱陽專區撤銷,改屬九江專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72年2月改屬九江地區。
1983年冬,九江地區撤地設市,由市管縣,彭澤縣隸屬九江市。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彭澤縣,隸屬於江西省九江市,位於江西省最北部,贛皖兩省交界處,長江下游南岸,九江市東北角,北瀕長江。
彭澤縣東鄰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南與鄱陽縣、都昌縣毗鄰,西連湖口縣,北與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望江縣隔長江相望,素有“七省扼塞”、“贛北大門”之稱。

地形地貌

彭澤縣境內地貌形態,深受地質構造、岩性、氣候、江河溪流等內外營力作用的控制和影響,地勢自東南向西北逐漸傾斜,東南高,西北低,屬於山地和丘陵地貌。

水文

截止2014年,彭澤縣流域面積共962.9平方千米,縣境內成單獨水系的河流計有40條。

氣候

彭澤地處中亞熱帶的過渡帶,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較足,霜期較短,年均日照為1928.5小時,日照為46%,太陽輻射的年總量為112.54千卡/厘米,年生理輻射總量平均值為56.3千卡/厘米,地面最高極端溫度68.7C,出現在1978年8月8日。

自然資源


水資源

依託天門子水庫而建
依託天門子水庫而建
彭澤縣有大氣降水、河流、湖泊水庫和地下水,縣境內成單獨水系的河流計有40條,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瀼溪河、新橋河、七里洪、楊梓河4條,流域面積共617.8平方千米;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潭橋河、石澗河、樂觀河等7條,流域面積有801.6平方千米;在2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殷山河、豐嶺河、余堰河、馬橋河、黃板河等12條,流域面積計有962.9平方千米。

礦藏資源

截止2013年,彭澤縣金屬礦產有二十多種,包括金、銀、銅、鉛等

土地資源

截止2014年,彭澤縣土地總面積1544平方公里。
現有耕地40萬畝,山地1.16萬畝,城區規劃面積由12平方公里增加到17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彭澤縣下轄10個鎮、3個鄉:龍城鎮、棉船鎮、馬壋鎮、芙蓉墩鎮定山鎮天紅鎮楊梓鎮、東升鎮、瀼溪鎮、黃花鎮太平關鄉黃嶺鄉、浩山鄉;彭澤縣人民政府駐龍城鎮山南新區。
龍城鎮芙蓉墩鎮定山鎮天紅鎮浪溪鎮
棉船鎮馬當鎮楊梓鎮東升鎮黃花鎮
太平關鄉黃嶺鄉浩山鄉

人口民族


人口

1986年彭澤縣總人口為300113人,人口密度為194.3人/平方千米;
2000年彭澤縣總人口為341438人,人口密度為221.1人/平方千米。
彭澤縣城區2000年人口為47520人,占彭澤縣人口的13.91%,15年間提高6.81個百分點。
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為284757人。

民族

彭澤縣屬漢民族聚居地,少數民族人口很少。第四次人口普查彭澤縣少數民族人口有158人,佔總人口的0.05%。第五次人口普查彭澤縣少數民族人口有420人,占彭澤縣人口的0.13%。

政治體制


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吳華豐
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許清(女)、胡正風
縣委書記:邵九思
縣委副書記:秦嶺
縣委常委、紀委書記:萬述幼
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朱超
縣委常委、組織部長:萬建明
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邵春霞
縣委常委、人武部政委:張永清
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歐陽和平
縣委常委、統戰部長:馬亮
縣委常委、縣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華樺

經濟


綜述

2019年,彭澤縣全縣完成生產總值167.6億元,增長8.8%。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24.3億元,增長3.1%;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82.1億元,增長9.3%;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61.3億元,增長10.0%。三次產業結構為14.5:49.0:36.5。在第三產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營利性服務業及非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增長4.9%、4.5%、9.1%、3.9%、5.2%、21.1%和13.2%。
2018年,彭澤縣實現財政總收入25億元,比上年增長14.0%,其中: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6.4億元,增長6.7%;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17.6%;稅收收入21.4億元,占財政收入比重85.4%,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全年財政總支出33.9億元,比上年增長9.4%。
2018年,彭澤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8.1億元,增長11.4%,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3.4億元,增長-39.6%。按產業劃分,全縣二、三次產業投資分別為101.4億元和14.2億元。
2018年,彭澤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53元,比上年增加2480元,增長8.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90元,比上年增加1257元,增長8.9%。

第一產業

2018年,彭澤縣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2.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95.6萬畝,比上年增長7.5%。其中:糧食播種面積32.9萬畝,比上年減少3萬畝,減少8.3%;棉花播種面積12.5萬畝,基本持平;油料播種面積27.8萬畝,基本持平;蔬菜播種面積6.1萬畝,增加0.5萬畝,增長7.8%。
2018年,彭澤縣全年糧食總產量11.5萬噸,比上年增長1.8%;油料產量3.96萬噸,增長2.3%;棉花產量1.23萬噸,與2017年持平;蔬菜產量6.7萬噸,增長6.3%;水果產量與2017年持平。牧漁業生產保持平穩。全年肉類總產量1.55萬噸,比上年增長9.0%;生豬出欄17萬頭,減少2.4%;生豬存欄7.9萬頭,增長4.2%;水產品產量5.67萬噸,增長5.0%。

第二產業

截至2018年,彭澤縣縣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1家,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04.4億元,增長17.98%。分輕重工業看,規模以上輕工業產值156.7億元,增長11.06%;重工業產值247.7億元,增長22.8%。分企業類型看,外商及港澳台商企業產值20.1億元,增長18.07%;其他經濟類型企業產值1.9億元,增長92.04%。
2018年,彭澤縣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26.6億元,比上年增長18.6%,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95.4億元,增長17.3%。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的企業79個,過5億元的企業26個。園區全年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59.5億元,同比增長15.61%;實現利潤總額17.01億元,增長15.95%;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完善,建成面積達13.3平方千米;全年入園區新增規上工業企業8家,園區從業人數15416人。全年資質等級以上建築業企業完成施工產值16.7億元,增長31.43%,施工房屋面積68.9萬平方米,竣工房屋建築面積66.8萬平方米,從業人員2913人。

第三產業

2018年,彭澤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5億元,增長10.9%,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實現消費品零售額9.9億元,增長16.5%。分城鄉看,城鎮實現零售額20.59億元,增長161%;鄉村實現零售額9.89億元,增長1.7%,城鎮快於鄉村14.3個百分點。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零售額分商品看:日用生活消費品保持較快增長。糧油、食品類增長0.5%;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7.2%;日用品類增長28.6%。體現生活質量類消費增長較快。汽車類增長33.6%;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33.4%;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19.4%。
截至2018年,彭澤縣新簽約外資項目1個,實際利用外資金額1511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9.5%。出口總額26481萬美元,增長1.0%。
截至2018年末,彭澤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162.2億元,比年初增加18.5億元。其中:住戶存款101.9億元,比年初增加11.8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31.9億元,比年初增加3.3億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96.1億元,比年初增加19.6億元。住戶貸款44.9億元,比年初增加5.8億元。其中:短期貸款15.8億元,比年初減少0.51億元,中長期貸款29.2億元,比年初增加6.3億元。

文化


民俗文化

鼓書的演唱形式是,演唱者先敲打鑼鼓(即板頭),名為鬧堂鼓。再以京腔念七律或七絕的引子,念引后一邊擊鼓打板,一邊唱鼓書頭。鼓書頭唱詞和唱腔有多種,有《四季花》、《二十字》、《數古人》等。
燈彩
農村一般逢年過節都有燈彩活動。如龍燈、推車燈、綵船燈、獅子燈、蚌殼燈等。其中尤為獨特的是黃花鄉楓王門村的蝦子燈。蝦子燈燈長丈余,3人戲游,游燈者歷代下傳必須是年富力強者。

名優特產

彭澤縣
彭澤縣
用秈米淘洗過濾后,上甑蒸至六七成熟,取出冷卻后磨成粉,再用溫開水調揉,做成半分厚的薄片,注完餡子,包成餃子形,放入蒸籠蒸熟,即可取食。餡子以豆角、蘿蔔絲、白菜為主,摻以肉丁、豆乾、粉絲、黃花菜、香菇、佐以適量蔥、蒜、姜、醬油、味精等調味,食之頗為鮮美。彭澤人認為勝過北方水餃,節日及來客時,多以此餉客。
用綠豆或豌豆、蕎麥、小麥等副糧經磨退殼,冷水浸泡一晚,再按三比一或四比一的比例,將浸過的大米與浸過的副糧攪拌均勻,和水磨成糊漿,舀一勺,旋澆鍋內,用蚌殼捺成薄片,以陣火煎燒成熟。如當時食用,則卷以蝦米、蘿蔔絲、辣椒、姜、蒜疊成摺疊狀,再用油煎酥脆,美味可口。如需貯藏,則不用餡心,只須切絲曬乾即可,煮食、炒食極為方便。
麻糍粑
將上好的糯米蒸熟,放在大木盆內用木棒反覆搗杵成稠茸狀,做成粑,然後將碾碎的熟芝麻滾蘸即可食之,如在芝麻中摻入白糖桂花,則更可口。

交通


水運

彭澤瀕臨長江,有中型客運碼頭1座,5000噸級貨運碼頭7座,彭澤港距九江港約80公里,距武漢港約330公里,距上海港600餘公里。

公路

彭澤縣
彭澤縣
301省道牛湖公路、S20彭湖高速公路穿境而過。

航空

彭澤縣距九江廬山機場70公里,距南昌昌北國際機場110公里。

鐵路

銅九鐵路--鄱陽湖大橋
銅九鐵路--鄱陽湖大橋
銅九鐵路穿境而過,2008年7月1日,中國國家重點工程――銅(陵)九(江)鐵路正式開通運營,銅(陵)九(江)鐵路途徑彭澤,並設有彭澤站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末,彭澤縣共有普通中學21所;小學31所;中等職業學校1所;幼兒園77所。普通中學專任教師941人,招生人數5238人,在校生22232人,畢業生3868人;小學專任教師1597人,招生人數3430人,在校學生24080人,畢業生521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

文化事業

截至2018年末,彭澤縣共有公共圖書館1個,館藏圖書16萬冊(含總分館);博物館1個;電視台1座,有城鎮有線電視用戶28835戶,農村有線電視用戶61586戶。年末鄉鎮綜合文化站17個,年末全縣共建成農家書屋150個。

醫療事業

截至2018年末,彭澤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236家,其中醫院3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228家,專業公共衛生機構5家;全縣共有衛生技術人員總數2010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565人,註冊護士495人;全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床位1381張,其中醫院床位783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426張。

民生事業

截至2018年末,彭澤縣城鎮職工醫保參保人數30513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0740人。年末全縣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215874人,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數324736人。為城鎮低保對象3901人次發放最低生活保障基金1192萬元,為農村低保對象14319人次發放最低生活保障基金4950萬元。

旅遊


龍宮洞
龍宮洞
龍宮洞
彭澤縣龍宮洞風景區是國家“AAA”級景區,位於彭澤縣西南部天紅鄉的烏龍山區。197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兼南京軍區司令員楊成武將軍一行30多人,從軍事角度親自考察了龍宮洞,隨行的新華社記者熊典發表了《漫遊龍宮洞》,《人民日報》高級記者高新慶也相繼考察並發表了《神奇的地下藝術宮殿——龍宮洞》文章,先後在《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香港《大公報》刊登,隨後,當地政府斥巨資進行開發,1979年建成並對外正式開放,從此,龍宮洞享譽海內外,龍宮洞的旅遊資源得到不斷開發利用,旅遊景點得到不斷拓展完善。
彭澤縣
彭澤縣
玉壺洞
洞長800米,洞分水陸兩路,旱洞直通仙真岩古寺。進口處是一天然大廳,東西長38米,南北寬15米,高15米,面積為570平方米,石洞大廳可容納千餘人。
森林公園
1994年6月在龍宮洞風景區開闢了森林公園。該森林公園位於烏龍山丘陵山地,處中亞熱帶的過渡區,屬濕潤季風氣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植物茂盛,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植被的風景林類型眾多。

代表人物


彭澤縣
彭澤縣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謚“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彭澤縣)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歐陽述,(1870~1910)字伯纘,號笠齋,世稱浩山先生,馬當南壠人。清咸豐十三年進士、翰林院編修歐陽雲第七子,嗣父歐陽霖是清同光年間宰河南七州縣,官至二品銜江蘇候補道,封榮祿大夫。
趙昴發,(?~約1278年)字漢卿,宋末昌州(今北京市昌平、密雲一帶)昌元人。中進士后,被派為彭澤令。在任期間,從政寬厚平和。

獲得榮譽


2019年3月,彭澤縣被列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6月30日,彭澤縣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7月29日,被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21年4月,入選第二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縣”創建推評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