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

重慶市轄區

大渡口區屬重慶主城區、重慶大都市區,地處重慶市西南部,是重慶都市圈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慶市中心城區十二個組團之一,於1965年建區。 

大渡口區東臨巴南區,南界江津區,西、北靠九龍坡區。至2017年末,大渡口區下轄5街3鎮,面積102.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19萬。 

大渡口區旅遊資源以自然景觀及人文資源為主,主要有金鰲山、尖石山、大渡口森林公園、大渡口義渡公園、馬桑溪古鎮、堰興剪紙等。

大渡口區獲得過全國綠化模範城區、市級文明城區、市級衛生城區、市級環境保護模範區、市級山水園林城區、國家衛生城市(區)等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大渡口區城建
大渡口區城建
先秦時期,大渡口地屬巴子國江州。
秦漢時期,區境始屬巴郡江州縣。
南北朝時期,南齊永明五年(487年),改江州縣為墊江縣,區境屬墊江縣;北周明帝武成三年(561年),撤墊江縣、枳縣置巴縣,區境為巴縣屬地。
隋、唐至北宋末,為渝州所屬巴縣地。北宋末至南宋初,為恭州所屬巴縣地。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為重慶府所屬巴縣地。
元代、明朝,區境仍隸屬巴縣。
大渡口原名北渡口,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在巴縣長江北岸馬桑溪設義渡,以江寬水緩,過江人眾,渡口規模為沿江數十里之首,人稱“大渡口”。
大渡口區城區全景圖
大渡口區城區全景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於1965年,重慶市人民政府為服務重鋼,設立大渡口區,面積7.46平方公里;1995年區劃調整后,轄區面積擴大到103平方公里。
2021年5月13日,重慶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稱,大渡口屬於“中心城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大渡口區位於重慶市主城區南部,在東經106°23'-106°31'、北緯29°20'-29°30'之間。東南與巴南區花溪鎮、魚洞街道以及江津區珞璜鎮隔江相望,東北、西南與九龍坡區九龍、中梁山、銅罐驛、陶家、石板、華岩鎮毗鄰。南北長17.25公里,東西寬13.75公里,幅員面積102.83平方公里。 

地質地貌

大渡口區風光
大渡口區風光
大渡口區位於川東南弧形構造帶,華鎣山帚狀褶皺束東南翼觀音峽背斜東翼,其構造骨架形成於燕山晚期褶皺運動。構造形跡從西向東依次為:中梁山斷裂帶、金鰲寺(化龍橋)向斜、龍王洞背斜,沙坪壩至重慶解放碑向斜。區內褶皺均為緩傾沒的平緩開闊式,軸部、翼部均由上沙溪廟組砂岩、泥岩組成,褶皺傾角2-8°,岩層產狀平緩,傾角3-15°。中梁山斷裂帶從大渡口區的西南部穿越境區,屬壓扭性逆沖斷層。
大渡口區屬於川東平行嶺谷區,地貌類型受地層岩性、地質構造的影響,背斜一般隆起成山,向斜長期剝蝕后形成丘陵。整個區域由西北向東南呈階梯狀逐漸由高向低變化,西部屬中梁山脈,以低山為主,最高點海拔為650米,中部和東南部以中丘、淺丘、平壩和沿河階地為主,最低點位於區內長江出境處海拔為150米,相對高差500米。 

氣候特徵

大渡口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在18.7℃,冬季最低氣溫平均在6-8℃,夏季平均氣溫在27-29℃,常年日照總時數1000-1200小時,冬暖夏熱,無霜期長、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

河流水系

大渡口區境內河流均屬長江水系,流域面積大於10公里(除長江外)有三條,分別為跳蹬河、桃花溪和伏牛溪。長江幹流繞區境而過,境內流程32公里;跳蹬河發源於九龍坡區華岩鎮,經跳蹬鎮從小南海匯入長江,境內流程25.8公里;伏牛溪發源於八橋鎮公民村,匯入長江,長6.2公里;桃花溪發源於石橋鎮,經城區直接匯入長江,長32.0公里。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大渡口區土壤類型多樣、有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黃壤土、石灰岩土等5個土類,7個亞類,24年土屬,79個土種,148個變種。其中紫色土比重最大,佔總面積的51%,水稻土土壤面積佔32%。 

礦產資源

大渡口區礦產資源以非金屬礦為主,主要有石灰石、白雲石、泥岩、砂岩、河沙等。其中,石灰石主要分佈於中梁山背斜低山地帶,白雲石主產於雷口坡組地層。 

水能資源

大渡口區水能資源主要是地表徑流和過境水資源。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為4390萬立方;過境水資源量達2805億立方。

地熱資源

大渡口區在觀音岩背斜軸部或近軸部的下三疊統碳酸鹽岩形成的岩溶槽谷,匯聚大氣降水向地層深處,隨地熱增溫及化學熱等因素使地下水水溫增高。地熱儲量構成由三部分組成:一是熱儲量層位,以三疊系下統嘉陵江組及三疊系中統雷口坡組的碳酸鹽岩地層構成,厚500米。二是熱儲蓋層,以三疊繫上統須家河組碎屑石層及侏羅系紅色岩層一泥岩夾砂岩地層共同組成,厚大於1000米。三是熱儲層下部隔水岩層,主要以三疊統飛仙關組碎屑岩夾碳酸鹽岩組成,厚大於500米。 

行政區劃


至2017年底,大渡口區轄5個街道、3個鎮:新山村街道、躍進村街道、九宮廟街道、茄子溪街道、春暉路街道八橋鎮建勝鎮、跳磴鎮。
街道(鎮)名稱位置幅員面積行政村(社區)
新山村街道大渡口區北部2.74k㎡新一社區、平安社區等8個社區
躍進村街道大渡口區東部3.2k㎡躍進社區、躍新社區等10個社區
九宮廟街道大渡口區東部3.1k㎡九怡社區、創新社區等7個社區
茄子溪街道大渡口區東南部4.5k㎡新港社區、劉家壩社區等8個社區
春暉路街道大渡口區東部4.5k㎡新華社區、翠華社區等9個社區
八橋鎮大渡口區東南部22k㎡民新村、民樂村等11個行政村和7個社區
建勝鎮大渡口區東南部19.15k㎡四勝村、建路村等6個行政村
跳磴鎮大渡口區西南部49.48k㎡白沙沱社區、和平社區等2個社區和15個行政村

領導信息


重慶市大渡口區委書記:余長明
重慶市大渡口區委副書記,區政府黨組書記、區長:張國智

人口民族


人口

大渡口區城市輕軌
大渡口區城市輕軌
2021年,大渡口區常住人口為421904人,男性佔比49.37%,女性佔比50.63%,年齡結構中0-14歲佔比14.76%,15-59歲佔比65.66%,60歲以上佔比19.58%,65歲以上佔比13.62%。 

民族

截止到2012年底,大渡口區有少數民族人口約3000人,佔總人口的0.1%,主要有土族、回族、苗族、滿族等28個少數民族。

經濟


綜述

2017年,大渡口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6.5億元,比2016年增長7.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億元,下降12.5%;第二產業增加值76.5億元,增長9.0%;第三產業增加值118.5億元,增長6.6%。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0.8%,下降0.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8.9%,增長0.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60.3%,下降0.5個百分點。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計算,全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6547元。 

第一產業

大渡口區商業中心街景
大渡口區商業中心街景
2017年,大渡口區實現農業總產值23179萬元,比2016年下降9.5%,其中:農業產值17003萬元,下降9.5%;林業產值2512萬元,增長7.8%;牧業產值1334萬元,下降41.7%;漁業產值507萬元,增長15.3%;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823萬元,增長2.2%。2017年,全區蔬菜播種面積為2.36萬畝,蔬菜總產量4.1萬噸;生豬出欄895頭;山羊出欄337頭;家禽出欄7.2萬隻。 

第二產業

2017年,大渡口區實現工業增加值52.5億元,比2016年增長10.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9%,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4.8%。8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長17.4%;出口交貨值15.1億元,增長14.8%。2017年全區規上工業營業收入206.1億元,同比增長18.7%,營業成本167.1億元,增長19.3%。
2017年,大渡口區建築業實現增加值24.0億元,比2016年增長5.5%;建築業企業全年完成總產值190.3億元,增長14.6%;建築企業簽訂合同額559.7億元,同比增長25.7%。 

第三產業

2017年,大渡口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1億元,增長9.1%。從商品銷售情況看,全區批發和零售業實現銷售額233.1億元,增長14.0%,住宿和餐飲業實現營業收入12.9億元,增長8.2%。
重慶大渡口區
重慶大渡口區
2017年,全區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27731萬美元,增長27.2%。其中:出口18317萬美元,增長6.8%;進口9414萬美元,增長102.5%。
2017年,全區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2.6億元,增長5.2%。2017年,全區完成郵政業務總量6959萬元,增長79.8%。
2017年,全區接待國內旅遊人數452.6萬人次,增長32.6%。
2017年,全區有金融機構37家,其中:銀行21家,小額貸款公司6家,擔保公司1家,基金公司4家,保險公司2家,證券機構3家。全區金融業實現增加值21.4億元,增長4.1%。有存貸業務的27家金融機構年末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為420.4億元,各項貸款餘額為525.8億元。 

文化


名優特產

於氏滴塑
華生園夢幻城堡
華生園夢幻城堡
於氏滴塑工藝起源於清末,採用泥沙、水泥為原料,用水調和后堆滴逐漸凝固的特性,塑造出融山水、自然、人文景觀等為一體的藝術作品,為大渡口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麥草藝畫
麥草藝畫經過選料、浸泡等處理,剖開整平壓成片,進炭化后,經歷畫、印、剪、裁、編、雕、貼等工序處理,再製作出藝術作品。
堰興剪紙
堰興剪紙源於北宋時期,屬於民間剪紙藝術,已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交通


公路

大渡口區公路里程達200公里,主要道路有重慶市內環高速、陳庹路、大件路、袁茄路、華福路、郭伏路、濱江路、中壩路、金建路、雙山路、福茄路、新九中路等。
2017年末,大渡口區擁有營運機動車輛3765輛;其中:載客汽車20輛,載貨汽車3745輛。全年實現公路客運周轉量2586萬人公里,同比下降11.0%;實現公路貨運周轉量314590萬噸公里,增長10.7%;全社會公路客貨運輸周轉量314849萬噸公里,增長10.7%。 

鐵路

大渡口區為川黔成渝、襄渝鐵路交匯,境內有6個火車站、7條鐵路專用線。

水路

大渡口區境內長江幹線通航里程32公里,主要有中交茄子溪碼頭、重慶新港碼頭、重鋼碼頭、伏牛溪危險品碼頭、落中子散貨碼頭等14個碼頭。

社會


教育事業

2017年末,大渡口區有各類學校114所。各類學校教職工4313人,其中:專任教師3376人。各類學校招生人數15238人,在校生55737人,畢業生13564人。初中畢業生升入普通高中階段人數佔全部初中生人數的59.4%,升入中等職業教育比例為39.7%。1925人參加高考,1730人被各類大專院校錄取。中小學學校佔地面積69.1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51.8萬平方米,其中: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17.0萬平方米,行政辦公用房5.2萬平方米,生活用房面積16.6萬平方米,其他用房面積13.0萬平方米。體育運動場館面積27.7萬平方米。 
大渡口區學校主要有重慶旅遊學校、重慶商務學校、重慶市第九十五中、重慶市37中、茄子溪中學等。

科技事業

2017年,大渡口區受理1067項專利申請,其中:發明253項,實用新型742項,外觀設計73項。855項專利獲得授權,其中:發明137項,實用新型542項,外觀設計176項。技術合同交易額3721.27萬元。2017年,全區227家企業獲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其中10家企業擁有當年認證的重慶名牌產品15個。 

文化事業

2017年,大渡口區文化事業投入1396.7萬元,年末擁有“三館一站”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面積2.46萬平方米,公共圖書館藏書29.2萬冊。 

衛生事業

2017年末,大渡口區有醫院(衛生院)31個,其中:綜合醫院20個,專科醫院3個。婦幼保健站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機構床位3038張。衛生技術人員2698人,其中:執業醫師和職業助理醫師1100人,註冊護師(護士)1255人,藥劑人員161人,檢驗人員129人。全區傳染病發病率276.6/10萬,計劃免疫接種率97.2%,孕產婦住院分娩率10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2.4‰。 

旅遊


中華美德公園
中華美德公園
中華美德公園
中華美德公園位於大渡口區中心,與千畝雙山公園相連,總佔地面積約200畝,是中國第一個以“美德”為題材的主題式公園。
大渡口郊野森林公園
大渡口郊野森林公園位於鳳陽村和公民村,規劃分為“休閒遊憩區”、“郊野活動區”、“餐飲娛樂區”、“生態保育區”四個功能區。
金色蛋糕夢幻王國
金色蛋糕夢幻王國為國家級AAA旅遊風景區,佔地170畝,有歐式城堡建築群,是重慶華生園食品有限公司糕點生產基地。
馬桑溪古鎮
馬桑溪古鎮位於大渡口馬桑溪大橋長江邊上。古鎮因馬桑樹而得名,因鄉紳設義渡而揚名天下,明清鼎盛時期曾為重慶長江上最大的渡口。2015年,大渡口區對馬桑溪古鎮進行保護性修復。古鎮原有路網架構、李竹山民居、馬桑溪供銷合作社等歷史景觀得到了完整保留。

代表人物


李雪芮(1991-),中國女子羽毛球隊運動員,奧運冠軍。2012年8月4日,李雪芮經過三局苦戰,以2-1戰勝王儀涵,將2012年倫敦奧運會羽毛球女單金牌收入囊中。
李雲迪(1982-),鋼琴家。2000年,18歲的李雲迪奪得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冠軍;李雲迪也是全球第一本肖邦護照的持有者,被國際媒體譽為“中國的肖邦”。

獲得榮譽


2020年11月,被評為重慶市第七屆雙擁模範城(縣)。
2020年12月9日,入選“第三批雙創示範基地”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