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術概論
國術概論
主要講述中國武術的起源、發展,以及在歷史上所取得的成就。
中國武術綜合性論著。作者吳圖南。商務印書館1936年出版。原為作者在中央國術體專任教時所編講義,后廣為沿用,遂經整理出版。全書包括“總論”、“身體各部之名稱與功用”、“國術原理”、“國術史略”、“國術行政”、“國術設備”、“國術教學”、“器械考證”共八章。第三章“國術原理”第二節為“太極拳之原理”。第四章“國術史略”第二節為“太極拳史略”。1983年中國書店曾影印出版。1991年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的《吳圖南太極拳精髓》中亦收錄該書。
封面
書名
版權
前言
目錄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國術之名稱與意義
第二節 國術之特徵
第三節 國術之經濟
第四節 國術墮落之原因及今後提倡之方法
第五節 提倡國術之目的
第二章 身體各部之名稱與功用
第一節 頭
第二節 肩
第三節 肘
第四節 腕
第五節 手
一 指
二 掌
三 拳
第六節 腰
第七節 胯
第八節 膝
第九節 腿
一 椿步
二 蹓腿
第十節 足
一 足根
二 足掌
三 足趾
第三章 國術原理
第一節 國術原理之由來及其範圍
第二節 太極拳之原理
一 太極拳論
二 太極拳用功要論
三 太極拳斂聚神氣論
四 太極拳行功要論
五 太極拳歌
六 太極拳打手論
第三節 八卦拳之原理
一 八卦拳論
二 八卦拳歌
第四節 形意拳之原理
一 形意拳論
二 形意拳歌
三 形意拳交手論
第五節 少林拳之原理
一 少林拳論
二 少林拳氣功論
第六節 通臂拳之原理
一 通臂拳論
第七節 摔跤之原理
一 摔跤論
第八節 其他
第四章 國術史略
第一節 國術之起緣與沿革
第二節 太極拳史略
一 程靈洗傳
二 許宣平傳
三 李道子傳
四 胡境子傳
五 張三丰傳
六 王宗岳傳
七 南派名家略傳
八 北派名家略傳
九 太極拳世系表
第三節 八卦拳史略
一 董海川傳
二 八卦名家略傳
三 八卦拳世系表
第四節 形意拳史略
一 形意拳之起緣
二 李飛羽傳
三 郭雲深傳
四 劉奇關傳
五 車毅齋傳
六 宋世榮傳
七 李魁元傳
八 許占鰲傳
九 李存義傳
九 張占魁傳
十一 耿繼善傳
十二 周明秦傳
十三 形意拳世系表
第五節 少林拳史略
一 少林寺之創建與少林拳之起緣
二 元明時之少林
三 清代之少林
四 少林拳世系表
第六節 通臂拳史略
一 通臂拳之起緣及其沿革
二 通臂拳世系表
第七節 摔跤之史略
一 摔跤之起緣及其沿革
第八節 其他
第五章 國術行政
第一節 緒言
第二節 目的
第三節 中央國術館國術行政及組織系統
一 中央國術館組織大綱及行政系統
二 省市國術館組織大綱及行政系統
三 縣國術館組織大綱及行政系統
四 區村裡國術社組織大綱及行政系統
五 全國國術館行政系統表
第四節 教育部體育行政(國術在內)及組織系統
一 教育部體育委員會規程
二 全國體育(國術在內)行政系統表
第六章 國術設備
第一節 緒言
第二節 小學校國術之設備
一 場地
二 固定設備
三 消耗設備
第三節 中學校國術之設備
一 場地
二 固定設備
三 消耗設備
第四節 大學校及專門學院國術之設備
一 場地
二 固定設備
三 消耗設備
第五節 民眾體育場國術之設備
一 場地
二 固定設備
三 消耗設備
第六節 國術館國術之設備
一 場地
二 固定設備
三 消耗設備
第七章 國術教學
第一節 國術教學之起緣
第二節 國術教學之意義與範圍
第三節 學習與教學
第四節 教學之組織
第五節 教學之程序
第六節 器械之範圍與教學
第八章 器械考證
第一節 總論 第二節 盔
第三節 甲
第四節 弓
第五節 弓弦
第六節 弓囊
第七節 弓檠
第八節 決拾
第九節 弩
第十節 矢
第十一節 箭筩
第十二節 的
第十三節 刀
第十四節 劍
第十五節 七首
第十六節 斧鉞
第十七節 戈
第十八節 戟
第十九節 殳
第二十節 矛
第二十一節 矟
第二十二節 槍
第二十三節 盾
第二十四節 雲梯
第二十五節 鐵蒺藜
第二十六節 其他
附錄
太極操講義
第一章 太極操之命名及由來
第二章 太極操之系統與意義
第三章 太極操易於普及之特徵
第四章 太極操運動之方向
第五章 太極操運動之步驟及其變化
第六章 太極操第一段動作說明
第七章 太極操第二段動作說明
第八章 太極操第三段動作說明
第九章 太極操第四段動作說明
第十章 太極操第五段動作說明
第十一章 太極操第六段動作說明
弓矢概論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弓之構造
第三章 矢之構造
第四章 弓矢之運用
第五章 弓矢之練習
(一)練撒放法
(二)練審固法
(三)練弓力法
(四)練前手法
(五)練後手法
第六章 弓矢練習歌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