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寶安區中心醫院
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深圳市寶安區中心醫院是一所二級甲等綜合醫院。成立於1957年,是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康復、社區健康服務於一體的國家三級大型公立綜合醫院,是深圳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和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廣東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培養基地和全科醫學專業規培協同基地。
醫院坐落於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境內廣深公路107國道旁,毗鄰寶安行政中心區,緊靠深中交通通道深圳的起始端。地鐵、沿江高速縱橫(縱貫)區域內,寶安國際機場、大鏟灣港口、西鄉碼頭、西灣紅樹林濕地公園等座落周邊。
1957年成立西鄉衛生站。
1962年醫院更名為西鄉衛生院。
1985年醫院更名為新安鎮人民醫院。
1993年醫院在全國率先建立起相對獨立的鎮級預防保健所。
1993年醫院被評為廣東省文明醫院。
1994年醫院更名為西鄉人民醫院。1994年醫院被評為“二級甲等”醫院(目前按三級醫院建設和管理)。
1995年醫院通過了國家愛嬰醫院的檢查驗收。
1996年醫院在勞動、流塘等四個行政村開展社區健康服務試點工作。
1998年西鄉鎮規劃創建的21個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已全部通過了市區聯合驗收,而且全部是院辦院管模式,是全省全面實現社區健康服務的第一個鎮。1998年醫院通過省臨床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的評審。1998年醫院被評為廣東省百家文明醫院。
2009年10月醫院成為深圳平安醫院。2009年12月醫院成為廣東醫學院非直屬附屬醫院。
2010年12月醫院成為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實習基地。
2011年9月醫院獲深圳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寶安賽區醫療衛生保障工作突出貢獻集體獎。
2012年5月醫院與美國全科醫師協會聯合籌辦中美全科醫師技能培訓基地。
2013年1月醫院新住院大樓奠基。
2014年2月醫院加掛寶安區第二人民醫院牌子。
2014年10月醫院更名為寶安區中心醫院。
2015年3月醫院社區健康管理中心工會小組獲“廣東省模範職工小家”稱號。2015年4月醫院口腔大樓(原西鄉司法大樓)交付使用,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等國內專家進駐口腔科。2015年8月醫院名醫診療門診開業。
2016年2月醫院社管中心工會小組被評為“全國模範職工小家”。2016年7月醫院成立國際遠程病理會診中心;8月成立腹痛中心。2016年8月醫院與惠每極致醫療“聯姻”引入梅奧資源項目 打造與國際接軌的醫療服務模式。2016年10月醫院社康醫護團隊獲廣東省基層衛生崗位練兵和技能競賽一等獎。2016年11月醫院舉辦全國社區慢病風險評估與控制學術交流會。
2017年2月醫院糖尿病強化治療門診開業。 2017年7月醫院口腔科成為深圳市三名工程。2017年10月醫院引進高層次全科醫學團隊,首都醫科大學杜雪平教授團隊簽約進駐醫院社區健康服務。2017年11月醫院成立國際全科門診、代謝病多學科專家聯合門診、全科病房。
2018年5月醫院成立中德骨關節與運動醫學診療康復中心。2018年7月醫院成為高血壓專病醫聯體深圳市分中心醫療單位成員。2018年7月醫院順利通過國家“GCP機構資格認定”評審。2018年10月醫院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數字骨科聯盟成員。2018年醫院新住院大樓啟用。2018年12月醫院成為深圳大學第五附屬醫院。2018年12月寶安區健康管理中心在醫院掛牌。
2019年1月醫院榮獲國家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規範化建設項目(PCCM)二級醫院呼吸學科優秀證書。2019年2月深圳市寶安區醫學會營養專業委員會在醫院正式成立。2019年3月醫院承辦首屆中國低碳醫學大會。
急救科、急診科、內科、外科、兒科、中醫科、婦產科、皮膚科、微創、健診科、專家診室、五官、口腔、康復針炙、檢驗、影像、B超、心電圖、胃鏡、藥劑科、體檢中心、功能科室、普內科、心血管內科、消化內科、呼吸內科、神經內科、兒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神經外科、骨外科、手外科、重症醫學科(ICU)、婦科、產科、眼科、耳鼻喉科、中醫科。
黨委領導 | 行政領導 | ||
姓名 | 職務 | 姓名 | 職務 |
周 華 | 黨委書記 | 鄧 穎 | 院長 |
陳志宏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朱燕輝 | 副院長 |
王大慶 | 黨委副書記 | 韓 靜 | 副院長 |
吳 江 | 黨委委員、黨委統戰委員 | 尤映彬 | 院長助理 |
黃志浩 | 黨委委員、黨委宣傳委員、院長助理 |
深圳市科創委科研項目,Genistein和Mg2+聯合對2型糖尿病大鼠冠狀動脈平滑肌細胞BKCa調控機制的研究。
院訓
仁心仁術、至善至真
深圳市西部、寶安區西鄉廣深公路旁,距南頭關約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