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夜眠
秋雨夜眠
《秋雨夜眠》是徠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此詩抓住特定環境中人物的性格特徵進行細緻的描寫,成功地刻畫出一個安適閑淡的老翁形象。前半部分從老翁在秋雨之夜就寢情況刻畫他的性格,後半部分進一步描繪老翁睡醒之後的情況。全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詩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懶、生活上孤寂閑散的狀況。
秋雨夜眠
涼冷三秋夜,安閑一老翁。
卧遲燈滅后,睡美雨聲中。
灰宿溫瓶火,香添暖被籠。
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
⑴三秋:指秋季。七月稱孟秋、八月稱仲秋、九月稱季秋、合稱三秋。
⑵安閑:安寧清閑,安寧自在的樣子。
⑶宿(xiǔ):夜。瓶:烤火用的烘瓶。
⑷曉:拂曉,天剛亮的時候。
⑸階:台階。
有點涼的深秋之夜,又一個老頭悠閑自在。吹燈后遲遲才躺下睡覺,秋雨聲中漸漸入眠。火盆的火已經滅了,加點火,烤烤被子。早上天晴了有些寒冷不想起,看看窗外樹葉霜打成紅的了。
這首詩作於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秋,當時白居易任河南尹。詩人已六十多歲,體衰多病,官務清閑,加上親密的詩友元稹已經謝世,心情特別寂寞冷淡。
“秋雨夜眠”是古人寫得膩熟的題材。白居易卻能開拓意境,抓住特定環境中人物的性格特徵進行細緻的描寫,成功地刻畫出一個安適閑淡的老翁形象。
“涼冷三秋夜,安閑一老翁”,詩人用氣候環境給予人的“涼冷”感覺來形容深秋之夜,這就給整首詩抹上了深秋的基調。未見風雨,尚且如此涼冷,加上秋風秋雨的襲擊,自然使詩人更感到寒氣逼人。運用這種襯疊手法能充分調動讀者的想象力,增強詩的感染力。次句點明人物。“安閑”二字勾畫出“老翁”喜靜厭動、恬淡寡慾的形象。
“卧遲燈滅后,睡美雨聲中”,“卧遲”寫出老翁的特性。老年人瞌睡少,寧可閑坐閉目養神,不喜早上床,免得到夜間睡不著,老翁若不是“卧遲”,恐亦難於雨聲中“睡美”。以“燈滅后”三字說明“卧遲”時間,耐人玩味。窗外秋雨淅瀝,屋內“老翁”安然“睡美”,正說明他心無所虛,具有閑淡的情懷。
以上兩聯是從老翁在秋雨之夜就寢情況刻畫他的性格。詩的下半則從老翁睡醒之後情況作進一步描繪。
“徠灰宿溫瓶火,香添暖被籠”,以烘瓶里的燃料經夜已化為灰燼,照應老翁的“睡美”。才三秋之夜已經要烤火,突出老翁的怕冷。夜已經過去,按理說老翁應該起床了,卻還要“香添暖被籠”,打算繼續躺著,生動地描繪出體衰閑散的老翁形象。
“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與首句遙相呼應,寫氣候對花木和老翁的影響。風雨過後,深秋的氣候更加寒冷,“寒”字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霜葉滿階紅”,夜來風雨加深了“寒”意,不久前還紅似二月花的樹葉,一夜之間就被秋風秋雨無情地掃得飄零滿階,這是運用了反襯的手法,表現了大自然的冷酷無情。從樹木移情到人,從自然想到社會,令詩人深有感觸。然而“老翁”卻“曉晴寒未起”,對它漫不經心,突出了老翁的心境清靜淡泊。全詩緊緊把握老翁秋雨之夜安眠的特徵,寫得生動逼真,親切感人,富有生活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