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清風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風樓坐落於邢台市橋東區仿古街北端(原舊城中心,府衙前徠)。邢台,元代時屬順德路(先為府),明、清時屬順德府。清風樓原坐落於府衙前,為府衙的組成部分。清風樓始建年代不詳,據《順德府志》記載,清風樓“建自唐、宋”,后因戰亂等故被毀壞。明朝憲宗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邢台知府黎光亨不惜巨資重新修建。重建后的清風樓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築風格。清風樓幾百年來,歷閱風雨滄桑,至今雄姿猶存,被河北省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建設背景


清風樓為重檐歇山式結構,樓高七丈余,分三層,下有台,斗拱飛檐,莊嚴雄偉,具有民族風格,一層為磚石築台,中間有拱形圈門,門內既可通車,又能行人,還是夏日消暑納涼的好地方。二層四周用青磚圍成花欄,中間為正廳,前後兩門對開。廳內西南角的牆壁上鑲嵌有春夏秋冬四季詩畫石刻一組,相傳為唐代詩人王維所作,具有一定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可惜春景逸失,現只存夏、秋、冬三塊。另有清風樓題記石刻十塊存於室內。三層為木質結構,四面開門,頂檐下有一巨匾,上書“清風樓”三個大字,蒼勁秀雅,細鐫精剔,原為明代一宰相所書。如果登臨其上,站在最高層,憑欄遠眺,市肆鱗次櫛比,太行遠山青黛,邢州全景盡收眼底,故有“郡樓遠眺”之稱,為舊時“邢台八景”之一。
邢台清風樓
邢台清風樓
依時人陳晉所作《清風樓記》記載,黎光亨修成此樓后,“政暇集客登其上,四牖洞闊,徘徊遠眺”。黎光亨自我標榜:“皇風清穆,來自帝側,我先宣之,播於八極”、“保我皇圖,鞏為磐石”。其封建臣子的忠君報國思想,溢於言表。而“清風樓”一名,即因此而得。
解放后,曾對清風樓進行多次修繕,並於一九九七年進行了徹底返修。為了陪襯和豐富這一文物景觀,對清風樓前的府前街進行規劃和改造,建成了明代仿古一條街。仿古一條街斗拱飛檐,雕樑畫棟,與古香古色的清風樓交相輝映,相得益彰,顯示出濃郁的文化氛圍和民族色彩,成為邢台市區的又一新景觀。

歷史沿革


邢台清風樓始建於唐、宋年間,后因戰亂等故被毀壞。
明成化三年(1467年),邢台知府黎光亨不惜巨資重新修建,此舉目的一為供封建士大夫階級登臨消遣,舞文弄墨,極盡歡娛,如當時文人陳晉所作《清風樓記》“政暇集客登其上,四脯洞開,徘徊遠眺,以悅目稱心,備享其樂。”另一目的為黎光亨自我標榜“皇風清穆,來自帝側,我先宣之,播於八極,保我皇圖,鞏為盤石。”意思是說明他清廉一身的豪氣,從皇帝身邊而來,要忠君報國,鞏固盤石般的江山。清風樓三字也由此而得。重建后的清風樓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築風格。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為迎接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自西安“兩宮迴鑾”,由直隸總督袁世凱下令,邢台縣知縣戚朝卿等人主持修繕。
民國十七年(1928年),國民政府京畿衛戌總司令鹿仲麟曾於清風樓上開辦中山圖書館,使其成為公眾文化活動場所。
解放初期,邢台清風樓再歷修繕。
1982年,河北省、邢台市撥款對邢台清風樓進行了大修。
1998年,邢台市人民政府對邢台清風樓重修。
2001年,邢台清風樓由河北省文物局主持落架重修。這次重修除略去了第三層正廳四角的八個滿月型洞窗外,其他一仍其舊地保留了清風樓的明代建築風格。

建築特色


結構

邢台清風樓,總高七丈多。因古稱高十丈,故又名百尺樓,清風樓共分三層。一層為磚石築台,中間有拱形圈門,門內既可通車,又能行人。二層四周用青磚圍成花欄,中間為正廳,前後兩門對開。東牆邊有樓梯,直通三樓。此處為木質地板,四周朱欄與楹柱相映,玲攏剔透。四面開門,可謂之“四牖洞辟”。

特點

邢台清風樓為重檐歇山式建築下部一座方形敦厚的大台基,拱券洞門南北穿通,西側有階梯迴繞,拾階而上便是第一層,台柱環繞支其中,磚花欄桿圍其外,四周圍廊環繞。
邢台清風樓
邢台清風樓
第二層用青磚砌成四周圍欄,中間正廳南北兩門對開,門兩旁連有大型花窗以採光。正廳西南壁、西壁與北壁上依次鑲嵌唐代著名詩人、山水畫家王維的四季山水圖(春景已佚)刻石,與曾於明嘉靖年間(1522―1566)任順德府知府的著名詩人李攀龍的清風樓題詠詩石刻,以及其後明、清兩代其他順德府官員步李詩之韻,和作的清風樓題詠詩石刻共計十三方。
二層正廳東南角設有樓梯可直登第三層。第三層與第二層以木質樓板相隔,正廳四面開門並連有花窗,正廳四角以青磚壘就,並開有八面滿月型洞窟,誠所謂“四牖洞辟”,八面來風。正廳四周朱欄與楹柱相映,玲攏剔透。第三層榱題下懸一巨匾,榜書“清風樓”三字,蒼勁秀雅,精雕細鐫,頗具書勢。
二、三層是歇山式重檐復屋四角攢尖頂的木質斗拱結構,飛檐外張,如鷹展栩,如羽似飛,前後有廊檐柱,外圍有欄桿,造形古樸,氣勢宏偉,樓基座落在舊城至高點上,樓身又高達七丈余,憑欄遠眺,市肆鱗次櫛比,太行遠山青黛,古城全景盡收眼底。

文化活動


王維四季圖石刻

在清風樓上二層廳堂西南角牆壁上,嵌有四季圖石刻三副,乃唐代詩人、畫家王維的真跡。春圖被人竊走,現存的夏、秋、冬尚保存完好。四季石刻,體物精細,風物傳神。石刻中的山水雲霧,如流如飛;四季景觀,令人神往,的確鬼斧神工,稀世珍品。現存在世的除邢台市的王維四季圖(石刻)外,尚有《雪溪圖》、《伏生授繪圖》等有數的幾件作品。

清風樓記石刻

《清風樓記》石刻作者為為明代編修陳音,共十塊,現存於清風樓內。該石刻對邢台清風樓的一年四季風光進行了盡情描繪:春季“淑氣方熙,群翎奏巧,嘉禾蔥鬱,遠山如黛”;夏季“畫景舒長,雲蹤出岫,槐柳垂蔭,芰荷散馥”;秋季“玉霜方濃,銀詹萬里,雁騖高飛,水天一色”;冬季“凝寒冱凍,竹松晚翠,積雪未消,列峰堆玉”,可以說是詩畫絕配,當屬清風樓鎮樓之寶。

藝文

明·陳音《清風樓記》
順德郡在北都畿內,墉壑四周,中為郡治。成化丁亥,京山黎公光亨來守是郡,操介敷平。越明年,政通民阜,乃諏於郡丞劉公恕、郡倅毛公濟、李公觀、司理樊公震,發公帑之贏,鳩工伐木,作郭門郡治之東南,上為巍樓,扁曰“清風樓”。
政暇集客登其上,四牖洞辟,徘徊遠眺。客曰:“是樓也,高凌霄漢,俯絕塵埃,遠近川澤之勝,舉在指盼間,維時淑氣方熙,群翎奏巧,嘉禾蔥鬱,遠山如黛,畫景舒長,雲蹤出岫,槐柳垂陰,芰荷歆馥,玉露方濃,銀蟾萬里,鷹鶩高飛,水天一色,疑寒冱凍,竹松晚翠,積雪未消,列峰堆玉,四時萬景,紛翠畢陳,曷不一取以題子之樓,而獨以清風名?”
公曰:“風之來也,憑高者先得,有伉斯樓,涼飆四集,爽我襟裾,驅此炎烈,有耳者,孰不聞聲;有形者,孰不夷懌,此吾所以有取於風乎。”
客曰:“吾子抱濟物之志,非流連風月如庾亮者,豈羨風於斯樓。夫有聲之風足以襲人之外;無聲之風足以感人之中。周公告君陳曰:‘爾唯風’。孔子曰:‘君子之德風,德之為風,入人也,深矣’。昔楊震、胡質、包拯、趙忭、李及諸賢以廉為吏,脫然不污,至今千百載之下想其清節,猶使人興起踴躍,如盛暑而御涼風也,今子之為郡,固扃私門,苞苴無路,污政溷淆,清風滌之。猛政酷烈,清風涼之。下吏承風,黔首戴德。有歌曰:三冬皓雪兮,我公之室;三春膏雨兮,我公之澤;君子之風兮,小人是則。故子以清風名樓,使后之人將指斯樓為伯夷之居,亦將慨慕清風而興起,有如今視昔者乎。”
公曰:“皇風清穆,來自帝側;我先宣之,播於八極;後於吏者,永如今日;保我皇圖,鞏如磬石;垂如億年,吾願始畢。”
客揖而退。
余友黃廷經時為郡博,聞公與客之言,三複嘆絕,述以示余,余用緝厥辭以為《清風樓記》。
明·黎永明《清風樓》絕句
人海紅塵丈五深,夜來才息曉相尋。
清風獨在青宵外,故作層樓共古今。
明·李京《順德府志》
郡城內有樓焉,高十餘丈,俯視城內外,望十五里遠。
西山爽氣,入窗牖欄楯間,日夕萬家煙火,如縷如織。
城南七里河如帶,百泉、達活泉如雨落星灣。
鼓鍾其上報晨昏,為郡譙樓。
進府署由樓下行。建自唐宋。
百尺麗譙不記年,千家燈火夕陽天。
登臨平訝乾坤合,蕩漾低看日月懸。
簾卷行山來暮景,窗開陸澤起寒煙。
鐘聲報漏仍高望,夜氣蒼茫北斗邊。
傳說軼事
文脈所在
徠清代順德府知府徐景曾在他主修的《順德府志》中闡述:清風樓是順德府人傑地靈的標誌,是邢台的文脈之所在,其崇高地皮是不可有絲毫改易的。徐景曾的理論依據是有一人說過:清風樓樓台正中之門不可堵塞。如果有人將其堵塞,必然會導致邢台人民的貧窮、邢台人才的枯竭;且可導致黃河水患;使開封城陷入沒頂之災。徐景曾的事實依據有四。
一、崇禎年間(1628年―1644年),順德府知府湯一湛不相信該人之言,把清風樓樓台之門堵塞,而在府署正南即離向(堪輿家說“離向為福”)新開一小街曰“鳳凰街”,作為進出府行之路。湯知府的這一舉動不但導致了此後三十年間邢台縣士子無中舉者,還使邢台人民陷入明宋兵連禍結,水旱無常,國破家亡的災難之中。尤其是崇禎十六年(1643年)的“癸未之變”,固若金湯的邢台城雖有邢台官兵與邢台人民同仇敵愾之堅守,卻仍被清兵攻陷,導致了順德府知府吉孔嘉與千總李如龍、張自謙以及傅梅、孟魯缽等鄉賢的“不屈死”,邢台城中“老少男子死者三千餘人,婦女死者七百餘人”,數百家被殺絕的屠城之禍。
二、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順德府知府郭礎通過民間採風,接受了湯一湛因堵塞清風樓台之門給邢台人民引來慘禍的教訓,而“改仍舊”,即重新打開了清風樓台之門,府署衙門官員吏役和迎來送往的轎。馬也一律由此門出入而不再經鳳凰街。郭礎“改仍舊”的良性結果是邢台人才的復出。
三、康熙六年(1667年),新任順德府知府李嘉胤為慶賀邢台人才的復出,特在清風樓之北新開東西通道,稱“兩科礦’,且在東、西兩個路口建起了兩科牌坊。李嘉胤的後任楊某,即楊於庭(可能徐景曾主編府志時此人尚健在、故隱其名)卻不信邪。這位楊大人不但堵死了兩科路,還拆毀了兩科路口的牌坊,從而再次導致邢台士子的科舉不振。
四、明崇禎時,順德府知府湯一湛堵塞清風樓樓台之門,還導致了另一惡果,即黃河的決口和開封城的被淹沒。
龍脈之首
祖輩流傳,順德府的府署衙門所在地原本是戰國時的趙襄子宮殿遺址(對此府、縣誌均有記載),其西北原為春秋時邢國邢侯祭天的古邢台,其東南亦即清風樓所在地原為一泓碧泉,經地下暗河與達活、百泉二泉群相通,不但是邢台的文脈所在,且是邢台的龍脈之首。這泓碧泉清澈如玉,泉水中且有金蟾和金翅鯉魚悠哉游哉,生生不息。北宋初年從後周世宗柴榮之幼子柴宗訓手中奪取天下的宋太祖趙匡胤征伐北漢,駐蹕邢州,隨行的華山道士苗廣義向他進言:“邢州自古就具天子之氣,其源即出邢州城內的這眼泉中。泉中金檐一旦上岸即會成龍,金鯉一旦騰空即會化鳳。”趙匡胤因命當時守衛邢州的郭進填平該泉,並移建郡樓於其上以鎮之。這郡樓就是現在的清風樓。據說,從那以後,就再也沒有像柴榮那樣的邢台人叱吒風雲君臨天下了。所以南宋洪邁出使金國路過邢台,暫住在離清風樓不遠的邢台驛時,才會眼望著古邢台黯然消去的帝王之氣悵然賦詩:“蕞爾邢侯國,巍然昭義軍。未能為晉重,忽已被梁分。壤沃連三郡,時移出四君。蒼茫懷古意,群醜漫紛紜”。

活動建設

每年的農曆十月十八,都是邢台市清風樓火神廟傳統廟會,也是邢台市區規模最大的廟會。每逢這天,清風樓下都會搭台唱戲,吸引了眾多的戲迷觀看。

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邢台清風樓被國務院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價值意義


邢台清風樓是中國北方現存最為完整的明代古樓之一,具有濃郁的文化氛圍和民族色彩,樓內的王維四季圖石刻更是不多見的文化瑰寶,有重要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邢台清風樓位於河北省邢台市襄都區東門裡街與府前南街交叉口北50米。
邢台清風樓
邢台清風樓

交通信息

乘坐邢台公交6路、9路、11路、18路、20路、21路、29路、31路、32路、109路、111路至物美百貨站下車北行300米即到。
乘坐邢台公交1路、18路、24路、29路、38路清風樓站下車,南行50米後向東行150米即到。